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00:33: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附件一:

2009年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市教育局2009年工作重点和省有关业务部门的工作部署,立足绍兴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工作实际,坚持“学习、研究、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研究、管理、培训、指导、服务”五项工作职能,做好规划、完善机制;深化研究、优化服务;重视总结、加强应用。进一步加强教研员队伍思想建设和专业建设,加大整合力度,调整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为促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工作目标:

一、以提高全面教学质量为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寻找并指导解决影响教学效能的突出问题,以优质教学和校本教研经验的总结、推广为重点,促进学校新课程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关注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信息与策略研究,高中课程改革调研与指导,积极应对09年高考改革。

二、深化学科“有效教学”研究,突出重点,力求在课堂教学规范与效能提升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强学科建设研究,进一步探索并形成新的校本教研工作机制。提高德育、美育、技术教育的研究质量。

三、进一步调整中小学教科研方向,改革立项、评优制度,加大“小课题”研究推进力度,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促进教育创新和学术进步;进一步提高教科研在总结经验推进工作、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等方面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强教科研骨干培养和基地学校建设。

四、优化资源配置,以师训电子管理平台建设为载体,构建主体发展、研训合一的继续教育工作机制,努力提升以执教能力为核心的教师专业素养。切实抓好“领雁工程”,确保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第二轮绍兴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完善教学调研和教学调测工作,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学科竞赛实施规范。深化对学科教学问题的分析指导,帮助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与目标管理,促进办学绩效的提高。

六、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研究、服务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重视学习,深化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努力创造新的工作业绩。

重点工作:

1.实施推进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市级培训。

2.推进绍兴市第二轮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3.启动绍兴市中小学学科建设工程。

4.启动并实施绍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星火计划”。

5.实施“让教学更有效”行动计划。

6.实施绍兴市中小学生阅读力提升行动计划。

7.实施并完善市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电子管理系统。

8.实施市直农村中小学“教研助力”行动计划。

9.拟订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五年发展规划。

10.实施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研究人员成才成功计划。

工作要点:

一、课程改革实验

1.制订下发各学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见与建议”,切实抓好学校层面的贯彻实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学科角度研究控制初中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些对策。

2.因科制宜,开展绍兴市高中新课程学科专项研修。继续关注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薄弱学科课程的教学与管理。

3.抓好高中新课程考试评价研究项目组建设,深入开展新课程学科教学有效评价和高考命题研究,引领全市高中教学。

4.深化“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制度建设和实践策略”课题研究,组织研讨,推进实践,初步形成区域特色。以绍兴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为骨干,总结并推广经验,探索校本教研的工作机制与管理办法。形成常规的市属学校教研团队考核机制。抓好全市高中教研组长培训和初中小学教研组长后续培训,组织评选“绍兴市中小学优秀教研团队”。

5.修订初中地方课程《我是绍兴人》,组织培训和专题研讨活动。组织编写出版《我是绍兴人》小学课程。启动高中地方课程规划与编写工作。举办“我是绍兴人”知识竞赛。

6.有序实施绍兴市中小学生阅读力提升行动计划,组织研讨交流,形成实践成果。

7.组织绍兴市高中学校新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研讨会,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新经验、新方法。

二、教育教学研究

1.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推进“问题细化,研讨深化,策略优化”的主题教研活动,形成一些研究成果并组织推广。

·2·

2.组织开展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活动,在教研组长轮训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研究。

3.加强学科质量评价研究,完善调测卷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检测的信度和效度。加强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与反馈。

4.继续组织开展“书圣大学堂”活动,精心策划,有效组织,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5.组织开展有关学科的“绍兴市名优教师教学才艺展”活动,为名优教师成长搭建新的平台。

6.继续与绍兴市特级教师协会联动,开展送教下校、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研讨会和“绍兴市特级教师大讲台”等活动。

7.建立新的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市属农村中小学提高教研水平。

8.评选“绍兴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三、科研规划管理

1.修订《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研管理条例》、《绍兴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学术规范》和《绍兴市教研系统三项教学评比活动规范》并抓好实施,促进教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2.改革教科研立项制度,努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建立,教科研成果答辩制和盲审、盲评制,提高学术公信力。加强课题指导与管理,关注重点课题,做好立项课题开题论证和中期点评工作。

3.进一步完善绍兴市中小学“学科教改项目”实施管理制度,切实推进学科小课题研究,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将学科教改项目的指导与管理、学术主题报告的组织与管理等列入各学科教研活动计划,推进主题教研活动系列化、课题化。

4.继续加强教科研队伍和基地建设。完善绍兴市中小学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成员的培养机制,倡导学校教科研管理创新,组织基地学校教科研学术研讨与科研创新工作交流活动。

5.组织2009年度优秀学科教学论文评选,绍兴市中小学优秀“学科教改项目”评选。继续组织新课程高考研究论文评比活动,组织新高考模拟试题评比活动。

6.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编印《绍兴市2008年中小学学科优秀论文集》和《绍兴市2008年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集》。高质量选编《教育新视野》,指导学校组织教师学习。

四、师干训与继续教育

1.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努力克服困难,确保完成35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加强管理,提高服务与教学质量。

2.实施市第二轮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研究骨干教师成长规律,以培训质量提升和成果提炼为重点做好工作。加强特级教师带徒工作管理,切实保证质量。

·3·

3.创新工作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市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具体做好: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批学科研修基地;应用一套教师继续教育电子管理软件,优化学分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4.制定并实施《市区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考核细则》,加强对学校研修工作指导与管理,推动教师继续教育。

5.组织全市初中业务管理人员培训,进一步促进教学管理人员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6.精心组织安排,完成教师继续教育、新教师培训、幼儿教师培训等各项培训任务。

五、教育教学管理

1.切实抓好高考学科研究项目组各项工作。加强信息搜集和分析研究,高质量组织有关学科的高考复习研讨会,积极应对09年新高考。

2.精心谋划,高质量做好初中毕业生学业评价学科命题,组织学业评价学科复习研讨活动,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

3.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分层次提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

4.继续做好省高中会考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考纪考风管理,确保规范实施。

5.改进和完善市属学校年度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继续开展市属学校学科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工作。

6.完善市区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目标跟踪评价机制,促进学科质量进一步提高。

六、自身建设与发展

1.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拟订“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五年发展规划”,努力争取教育局支持,进一步充实力量,拓宽发展空间。加强研究院专业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专业建设,不断提高队伍凝聚力与战斗力。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提高研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完善“教研人员基本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实施“行政人员基本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增强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秩序。

3.从工作实际出发,建立研究院兼职教研员制度,选聘部分优秀骨干教师承担一部分研修工作,锻炼骨干教师队伍,减轻部分学科研修的工作压力。

4.修订“教研人员专业指导与研究成果奖励条例”,支持教科研人员结合实践工作开展课题研究与指导,奖励优秀教科研成果。鼓励教研人员写文章、出专著,到省内外讲学。

5.完善教研人员“读书日”等学习研究交流制度,加强专业培训,促进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加强工作、学术的对外交流,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提高工作水平。·4·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工作计划

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下半年工作计划

研究院工作计划

《绍兴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研究院党总支工作计划

研究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

藏学研究院学习部工作计划

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

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

绍兴市公安局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工作计划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