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房县推行乡镇纪委办案“述、询、评”

发布时间:2020-03-02 10:33: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行述询评制度 破解乡镇办案难

——房县推行乡镇纪委办案“述、询、评”的做法和成效

今年以来,房县创新乡镇办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推行乡镇纪委办案工作述职、问询、评议(以下简称述、询、评)制度,强化了对乡镇办案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督办,切实发挥了乡镇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基础和前沿作用。截止目前,全县20个乡镇(场)有11个乡镇办有案件,办案乡镇数同比上升57%,共立案15件15人,占全县案件总数的60%,乡镇案件数同比上升25%。

一、动因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乡镇纪委办案难、办案少是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方法上的不足,既有客观上的力量不足,也有主观上的责任不明,既与上级指导不及时有关,也与考评机制不完善有关。

1、领导重视不够,办案力度不大。一些乡镇领导对查办案件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甚至认为“经济要上,纪律要让”,存在着办案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对办案工作不重视、不支持。乡镇纪委书记办案大多取决于本地个别领导意志,能拖就拖,能捂就捂,拖不了、捂不住了才进行调查处理,致使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案件复杂化,查处起来难度增大。

2、责任意识淡薄,畏难情绪较重。有的乡镇纪委书记认为只要抓好党委、政府布臵的中心工作,才是实的、真的、有用的,对本职工作重视不够,往往以精力不足,人力、物力不足

等为借口不办案。有的认为办案是“出力不讨好”、“栽刺不栽花”,怕遭报复、怕伤和气、怕担“整事”嫌疑,坐等信访件,主动出击少,影响了办案工作有效开展。

3、办案力量薄弱,业务素质不高。目前,我县乡镇基本上都配备了纪委书记、副书记,但纪委书记和副书记兼职工作比较多,导致纪检工作投入不够。乡镇纪委人员少,工作头绪多,接受培训相对少,从事业务工作的时间精力不多,大部分业务知识贫乏,缺乏实践锻炼机会,不能掌握办案技巧,平时能正常开展纪检工作的,一般只有1至2人,乡镇纪委委员几乎是有名无实,有的从来不参与纪检工作,办案时靠“一支笔、一张纸、一双脚”的传统方式,缺乏办案的经费、车辆、通讯工具等必要保障。

4、监督管理缺位,考评机制不健全。由于基层纪委实行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仅局限于业务指导这个层面,对基层党委也没有硬性的监督考核办法,使基层党委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乡镇纪委本身由于人少事多,不注重自身纪检工作规范化建设,导致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上级纪委对乡镇纪委干部工作考核与干部提拔任免、评先表优不直接挂钩,造成乡镇纪检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纪检工作干得好不好乡镇党委基本不作参考,在干部任免奖惩中还是依据中心工作、应急性工作的完成情况,致使乡镇办案日常工作抓的不实、不紧。

二、基本做法

针对目前乡镇纪委普遍存在重视不够、责任不明、力量薄弱、考评机制不科学等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并实施了办案工作“述、询、评”制度。

1、以“述”代“管”,解决“不想查”、“不会查”的问题。“述”即乡镇纪委书记每季度末向县纪委进行办案工作述职,述职的内容包括监督排查、信访初核、案件调查三部分13项具体内容,涵盖了案件检查工作的各个方面。县纪委在抓乡镇纪委办案述职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强化考核与跟踪管理相结合。我们将案件查办工作纳入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乡镇没有自办案件的取消当年纪检工作评先表优资格。实行季度述职以后,县纪委及时掌握了乡镇办案工作动态,对乡镇报告的排查、初核及查办等情况备案登记,实行从头到尾全程跟踪监管,防止了乡镇不及时查处或包庇纵容当地出现的违纪问题。二是上通下联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乡镇纪委在进行办案述职时,不仅要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报告,还要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需要县纪委支持、指导或改进的方法等建议上报,加强了办案工作的上通下联,使县纪委办案工作与各乡镇办案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在加强上下联系的同时,县纪委注重加强分类指导,对无案件的着重指导他们在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中排查线索;对案件线索较多的帮助他们总结经验,研究规律,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对新上岗的同志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把握办案基本要求;对业务素质一般的同志,帮助其拓宽办案思路,提高突破案件的水平。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通过各种监督检查排查出案件线索7件,其中成案3件,例如某乡6年来一直没办过案,推行“述、询、评”后,该乡纪委书记感到责任大、压力大,但苦于没有线索、没有举报,县纪委及时发函要求该乡纪委对全乡各村开展计生工作专项监督检查,通过近一个月排查,查实2名农村党员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出现超生问题,乡纪委迅速组织人员调查核实,

并立案2件。三是拓宽案源与抓大放小相结合。针对部分乡镇纪委书记在述职中反映的“三无”(即无举报、无线索、无案源)现象,县纪委在继续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办案工作落后的乡镇,从治安处罚、司法判决以及各项专项检查中挖掘线索,拓宽乡镇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在线索初核工作中,坚持抓大放小,对乡镇述职报告中汇报的有关线索初核情况,进行筛选,一般性案件线索直接放手让乡镇纪委初查,对乡镇站办所长以及一些经济案件、情况复杂案件线索由乡镇上报线索详细情况,然后县纪委帮助制定初查方案,乡镇纪委按照县纪委部署要求开展初查,县纪委全程指导并对初查进展情况坚持跟踪督办,提高成案率。

2、以询代帮,解决“不敢查”、“查不好”问题。“询”即县纪委根据乡镇纪委书记办案述职情况,结合工作实际,认为需要问询的,向乡镇纪委发出《办案工作问询函》,对乡镇纪委办案工作进度以及采取的方法、措施进行咨询了解或督办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施问询时,县纪委坚持做到了“三个延伸”。一是组织协调工作向乡镇延伸。针对部分乡镇述职报告中反映的办案环境不优,调查取证中各种困难和阻力多,乡纪委感到力不从心的情况,县纪委加大了对乡镇办案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对乡镇内部,注意协调乡镇纪委与党委、政府的关系,经常与党委、政府沟通情况,争取党委、政府对查办案件工作的支持。对乡镇外部,县纪委积极协调办案乡镇与有关乡直部门、县直单位的关系,及时排除办案阻力。例如某镇一名村书记擅自在本村实行合户吃低保,不将低保户低保金足额兑现,分配给本村自定的享受对象。群众反映后,乡党委认为其行为无主观恶意,只是在本村吃了低保“大锅饭”,

想给予批评教育,不立案调查。县纪委通过乡镇述职报告掌握此情况后,积极与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协调沟通,并发函督促立案,很快得到落实。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县纪委又根据案情发函给民政局请其予以协助,使镇纪委及时从镇民政办和县民政局提取了重要书证,该案在较短时间内办结,这名村书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稳定了低保户的情绪,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二是案件协作机制向乡镇延伸。对有的乡镇在查办案件中出现的力量不足问题,县纪委采取带领办案和联合办案的做法,形成上下联动,加强对乡镇办案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带领办案”是指对乡镇查办的涉及面广、案情重大、复杂案件中出现办案力量不足,办案业务不熟,不能顺利查办情况时,由县纪委派员带领乡镇人员进行查办。“联合办案”即对乡镇受理的案件线索单

一、难度一般的案件在出现乡镇纪委人手不够或乡镇人事调整带来新手不会办案问题时,采取划片联合办案。县纪委把全县20个乡镇(场)划分为4个片区,各片区内的乡镇纪委可相互协作办案,今年以来,在县纪委的安排下先后有4个乡镇6名纪检干部进行了跨区协作办案,有效解决了部分乡镇人力不足、业务不熟、难以成案的问题。三是案件质量监管机制向乡镇延伸。乡镇纪委定期向县纪委进行办案述职,县纪委对乡镇线索受理、初核到立案调查、移送审理、处分执行等办案全过程实现了监督工作全覆盖,发现乡镇办案在程序和实体上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发函进行指导和纠正,改变了以往县纪委对乡镇案件质量把关只靠审理室在审理环节把关的被动局面,从以往的事前监督、事后监督变为现有的动态跟踪监督,使乡镇纪委在办案中经常出现的办案程序不规范、证据不足就定案、定性量纪不准确、文书材料质量差等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指

导和纠正,切实解决了以往案件质量监督检查中存在的临时性、随机性问题。

3、以评代治,解决查而无果的问题。“评”即县纪委每季度组织分管领导、案管室、审理室、信访室、检查室等相关人员对各乡镇纪委办案述职和问询回执办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从个案质量、执纪监督、整改落实、工作方法等方面评议乡镇阶段性办案工作的成效,评议结果分为不称职、称职、良好、优秀,并作为县纪委对各乡镇工作考核重要依据,形成数量与质量并重、查办与治本结合、过程与结果统一的动态目标衡量体系,使县纪委能准确分析判断乡镇办案工作形势、科学指导乡镇办案工作。一是抓指导,以评促教。县纪委制作了案件质量检查表,将案件质量要求细化为13大项60小项具体内容,每小项都附有评判分值,规范了案件质量评价标准。对乡镇案件对照质量检查表逐项检查评分,对一些乡镇办案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在评议后通过发函予以纠正;对乡镇在案件质量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评议中进行归纳整理后,在全县统一进行通报,改变了以往乡镇案件质量问题频出,类似问题纠而复发的情况。二是抓督办,以评促管。经过评议,发现乡镇存在案件久拖不结、工作方法措施不力或贻误懈怠办案工作等情况,采取发函督办或警示谈话形式,促其尽快扭转局面。例如:某乡长年为办案空白乡镇,县纪委领导为此专门找到该乡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谈话,要求加大办案工作力度,谈话后,该乡领导及时转变了认识,积极摸排线索,办案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立案查处了一名村支部书记擅自贱卖集体山林的渎职案件。三是抓治本,以评促建。在评议乡镇办案工作过程中,注意总结工作的经验教训,帮助乡镇发现和查找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

节,并以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形式督促乡镇针对存在的问题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达到规范管理、堵塞漏洞、预防腐败的目的。今年以来,县纪委对5个乡镇发出了纪检监察建议书,督办指导发案乡镇修订完善有关制度13项,落实有关规定7项。

三、主要成效

我县推行乡镇纪委办案工作述、询、评制度,虽然时间不长,但有效破解了目前乡镇纪委办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1、加强了沟通协作,优化了办案环境。推行“述、询、评”制度,县纪委与乡镇党委加强了沟通和协作,联系更加紧密,整合了办案资源,及时排除了乡镇办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为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创造了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了乡镇纪委办案职能。

2、拓宽了乡镇案源,提高了成案率。推行“述、询、评”制度后,县纪委规范了乡镇案件线索的管理,科学经营案件线索,加大了对乡镇线索初核工作指导力度,乡镇纪委发现线索的能力和初核成案率不断提高。

3、增强了办案能力,提高了乡镇案件质量。推行“述、询、评”制度后,县纪委对乡镇案件质量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督办,并采取“以案代训”方式培训乡镇纪检干部。通过县纪委业务骨干传、帮、带,使乡镇纪检干部的办案技巧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切实提高了乡镇案件质量。同时,根据乡镇报告的情况,从办案方法、策略上给予支持,确保乡镇查案不走弯路。

4、健全了工作机制,促使以案治本。推行“述、询、评”制度后,县纪委在提升乡镇办案工作水平的同时,注重帮助乡

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预防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乡镇每个案件办结后,县纪委通过评议,总结发案原因,查找漏洞,指导乡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从而达到了以案治本的效果。

述询评1

加强乡镇纪委办案工作

乡镇纪委办案成效及做法

关于县区纪委监察局乡镇纪委办案

促进乡镇纪委办案的思考

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某村党总支述询评工作总结

“述、询、评”暨大会主持词

纪委办案程序

改进乡镇纪委办案工作的思考

房县推行乡镇纪委办案“述、询、评”
《房县推行乡镇纪委办案“述、询、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