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经济生活主观题集教师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济生活主观题集

一、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

1、2009年以来,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2、材料: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们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十九个县(市、区),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985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8分)

2、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又好(生态)又快(高效)发展。

②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③加强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

⑤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做到与周边地区的优势互补。

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答出四个角度就可以得8分)

3、材料探寻文化发展秘诀

2009年,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一大批艺术院团、新闻出版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合并、上市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产业发展“升格”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部制定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成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推手”。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保护合法的跨地区经营活动”,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面对文化市场消费者的变化,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更多地关注和适应市场与人们的需求,不仅考虑国内消费者需求,文化“走出去”也变得更为主动。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总结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至少三条),并简要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无形手和有形手”结合起来。(12分)

①总结原因: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6分)

②两手结合:市场能够及时准确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发展文化产业要发挥市场调节“无形手”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价值规律。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宏观调控“有

形手”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6分)

4、材料:面对金融危机,有些企业认为危机并非都是危险,危险之中孕育着机遇。

有抓住机遇,才能开辟稳健发展的新路径。

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分析下列企业抓住机遇实现稳健发展的做法。(10分)

4、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2分)正确处理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2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发自主品牌。(2分)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体制,促进企业生

产和销售。(2分)通过并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

争力。(2分)

5、材料 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部需求仍旧疲软。同时,国内经济

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在一些常规制造业已经有产能过剩现象,部分基础设施投资也有

类似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找到新的投资增长点。而城镇化是重要选择。专家指出,城镇化

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和就业,

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现实意义。(8分)

①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促进经济增长。(2分)

②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提供新的投资增长点。(2分)

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

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分)

④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2分)

6、材料 2009年9月28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初稿)》“出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

陆腹地。其中,青岛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烟台、威海将

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具有

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日照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是如何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6分)

6、①把青岛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营建成石油化工基地等,说明《规划》重视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意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充分说明了科学

发展观的笫一要义是发展。(2分)

②把烟台、威海建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建成具有

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等,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分)

③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把威海打造成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等,说明《规划》注重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为目标,以青岛等城市辐射全省乃至

全国体现了统筹区域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分)

二、民生问题

7、住房关系民生,关系内需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9年,全国很多城市出

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前后我国政府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变化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2分)

表明2010年前后我国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争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平

稳发展。(2分)

(2)请将我国调控房地产市场举措的经济学依据填写在空格中。(6分)

8、材料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

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从经济生活角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和改善民生。(8分)

8、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2分)

②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③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分)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2分) (其他措施合理也可酌情得分,最高不超过8分)

9、材料据专家分析,工资待遇过低是当前“用工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随着东部与中西部在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如今农民工选择在家乡务农或就地打工的越来越多。即使选择外出务工,他们对工资薪酬、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那些长期忽视管理和技术创新,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高经营利润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根据上述情况,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你会怎样解决本企业“用工荒”的问题呵(6分) ①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健全企业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分)②改善管理、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化劳动力薪资提升的成本。(2分)③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2分)

三、低碳经济

10、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既是一场关于自然气候的争论,更是一场国家利益的博弈。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材料在本次会议前期,中国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我国政府落实这一行动目标出谋划策。( 8分)

10、①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②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产业。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或答出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8分)

11、某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占80%,农业经济占很大比重。

假如你是该市市长,针对下表存在的问题,结合有关经济政策,提出切实有效的经济措施。(6分)

展方式“软肋”尽显,而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

了难得的机遇。今后,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调结构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材料二根据IEA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2009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三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地球气候已经大大超出地球生态警戒线,为应对气候混乱状态,需要有一个所有国家认可和参与的国际协议来划分责任,促进合作。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单位能源消费量较大。(2分)

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存在能源耗费、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2分)

(2)要解决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政府应该履行哪些职能?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10分)

(2)①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应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分)

②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等。(2分)

建议: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2分) 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

③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2分)

如答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四、扩大内需

13、材料2009年12月5叫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7分)

①收人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国家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改善居民未来收入预期。(2分)

②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水平,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分)

③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百姓的后顾之忧。(2分)

④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1分)

14、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表1:2009年某市城乡消费对比

(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3分)

(1)表1反映出农民的人均生活支出低于城市居民,农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较小,说明了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3分)

表2: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

(2)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分)

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2分)

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后顾之忧,增加农村消费需求。(2分)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

财政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支出比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物质基础。(2分)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要点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经济生活典型主观题一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二)

文化生活主观题错题集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主观题总结归纳

Fhfcnkc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1]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版)

哲学主观题训练2教师版 学生版

经济生活主观题集教师版
《经济生活主观题集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