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的思路与结构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思路与结构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展开作文思路和安排作文结构层次的方法,做到写作文条理清楚。 2.根据作文整体构思拟写作文提纲。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习并掌握拟写作文提纲的方法,保持作文时思路清晰,这对写作文时相当重要的。

2.呈现

一、思路与结构

什么是思路?什么是结构?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思维活动的轨迹。通常有一个先发散后聚合,由模糊到清晰,从杂乱到有条理的过程。最后落实到文章,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文章的结构。

写作时,思路既要开阔活跃,又要细致严密。开阔活跃,是指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对于有关事物要从多方面思考,正面想了侧面想,侧面想了反面想,近处想了远处想,要尽量打破思维定式,跳出老框框。对于文章的表现形式,也应当想出种种不同的方案。这样才能给进一步思考、筛选提供丰富的基础,才可能选出最好的内容、最恰当的表现形式。细致严密,是说思路要连贯自然,不能脱节、断线,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前后矛盾。

思路应当经常锻炼。拟写提纲是锻炼思路的一种好形式。在“浮想联翩”阶段,可以用只言片语、几个字词、字母、符号等等,把所想到的东西,迅速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你想得更多,而下一步整理时,又不致漏掉。 结构是就文章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为文章的骨架。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等,就是文章结构的内容。一般来说,有了好的思路,自然会有好的结构。好的结构应当是合理、清晰的。

安排结构最好也要借助提纲。结构提纲通常采用“树形表”的形式,从树身、树干,直到树梢。这样便于审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有无疏漏,有无重复,安排是否合理。

二、拟写提纲

(一)拟写提纲要注意的事项

“纲”原指网上的总绳;“提纲”,就是提住网上的总绳。古人认为: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着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拉开那数不清的网眼儿。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列作文提纲的重要意义。

作文提纲,就是整篇文章的“总绳”。拟写作文提纲,就是先穿好总绳。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

要拟写好作文提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什么时候列最好。一般说,作文提纲,应该在审题、构思、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之后进行。太早了,提纲没有针对性;太迟了,提纲不能发挥作用。

二是列些什么内容。一般的作文提纲,主要是确定什么中心,选用哪些材料,用什么结构表现,哪儿详、哪儿略,同时应该定下题目,确立顺序。把以上内容用简要句子写下来就列好提纲了。写作时,我们照着写,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了。

三是初学作文时,作文提纲宜细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四是列出提纲后,还要对整个构思做一次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所选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再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动笔行文。

五是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一些同学下笔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写了一半又撕掉重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思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的习惯,尤其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来就容易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拟写提纲示例

分析下面三份提纲,学习应该如何拟写提纲。

第一份:题目:《记一次劳动》 段落:(1)开头。

(2)劳动经过。

(3)结尾。

小结:这份提纲过于简单。因为一般文章都有开头、中间、结尾三个主要部分,这提纲写了也白写,有什么价值呢?需推想出文章的内容和情节,才体现提纲的价值啊!

第二份:题目:《他进步了》

中心思想:通过写小冬做的两件好事,反映他进步了,赞美小冬勇于改错的精神。 段落大意

(1)以前小冬常常打架骂人。(详写) (2)最近小冬做了两件好事。(略写) ①为学校栽了两棵小树。

②放学路上拾到一个钱包,交还失主。 (3)在班会上,老师表扬了他。(详写)

小结:这份提纲的明显毛病是详略不当。重点应该写小冬“进步的表现”,而提纲中把“以前”的表现和老师的“表扬”确定为重点。如果照着这个提纲写下去,中心思想是无法反映出来的——小冬“勇于改错”的精神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第三份:题目:《我的外公》

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说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个珍惜时间、酷爱学习的人。 结构安排:

(1)开头:写暑假中我随妈妈去看望三年来未见面的外公。(略写) (2)中心部分:

①外公“立体利用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了看书等四件事。(以描写亲眼见到的动作、神态为主——详写)

②外公把妈妈寄来买皮袄的钱买了书。(以描写亲耳听到的语言为主——略写) ③外公教育我从小要认真读书。(以描写语言、神态为主——略写)

(3)结尾:写外公与领导人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奖状,进一步抒发我对他的热爱和尊敬。(采用侧面描写)

小结:这一份提纲拟写得比较好。第

一、中心思想明确、集中,有教育意义;第

二、“立体利用时间”选材新颖,各段内容都紧紧围绕中心思想,而且层层深入地写了外公不仅自己爱学习,还教育“我”从小认真读书;第三,重点突出,主次明,有详有略,写法多样。

(三)拟写提纲的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等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四)优秀作文提纲示例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表现周丽关心同学、急人所急的美好品质。 结构安排:

(1)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2)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①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②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③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3)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五)拟写提纲的步骤 1.审清题意,确定中心

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整个提纲的灵魂。中心不明确,列提纲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文章的题目可以分为许多种,有以人物为题的,有以事件为题的,有以时间为题的,还有以地点为题的……遇到一个题目,我们首先找出限制词、中心词,考虑题目要求、限制的范围,即审清题意,然后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把要表达的中心写出来,就完成了列作文提纲的第一步。

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明显地点出了要表达的中心,我们只要弄清楚它的限制词和中心词,就可以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了。如在题目《记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中,“一个”、“同学”是限制词,中心词“助人为乐”就是要表达的中心。

另外,有一些作文题,只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如时间、地点,或者人物和事件……对这类题目,先弄清限制的词语,然后按限制范围的要求,确定出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如《六一节见闻》这个题目,先弄清限制的词语是“六一节”,规定了“时间”的范围之后,就可以确定出要表达的中心了。你通过写“六一节”的见闻,可以表现少年儿童的新面貌,也可以反映社会新风尚,还可以歌颂一位有美好品质的人……

对于含义较深、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如《温暖》、《友谊》等,需要先审清题意,再确定中心。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列作文提纲的第二步,就是要在审清题意、确定中心的基础上,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写下来。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这样感染力才会强烈。下面是一份作文提纲,中心已确定,有关的材料列在下面,让我们围绕中心,选择一下材料。

例如,题目:《我战胜了懒惰》

中心:当我们懒惰得想放弃时,总有意外的事情蕴含着意外的哲理,让我们战胜惰性,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材料:

①我理科差,但老师总是夸我聪明,希望我能改掉懒惰的毛病,提高理科成绩。 ②生活中有许多懒惰的人,他们各有自己偷懒的方法。

③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在河边折纸船,放到河里的两只都沉了,但他说没关系,又开始折新的纸船继续尝试。

④一些顺应人类惰性的发明,实际上却推动了人类进步,从洗衣机等电器,到汽车、网上购物等都是。

⑤我从孩子身上得到鼓舞。

⑥意外的事蕴含意外的哲理,这些事能帮我们战胜惰性,鼓起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从这份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①③⑤⑥能表现文章要表达的中心。而材料②④不能表达文章的中心。因为材料②写偷懒的方法,好像偷懒理所当然似的,这不符合中心。材料④中所写的是某些发明部分,实际助长人类惰性,这也在片面扭曲发明的用意,为懒惰辩护。因此,材料④和战胜懒惰的中心也无关。所以,可以把材料②④舍去。这样,留下的材料就都能表达中心了。

3.明确中心,安排顺序 在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的顺序,做到条理清楚,是列作文提纲的第三步。

材料顺序安排好了,层次就会清楚,中心就会表达得更加明确。安排材料顺序,即段落层次,是列提纲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安排材料顺序常见的方法有:按时间顺序编写(早、中、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开始、经过、结果);按逻辑顺序编写(总、分、总);按感情变化的顺序编写(厌恶、喜欢、赞美)。

就前文提到的《我战胜了懒惰》的提纲来说,可以从“我”懒于思考理科问题的特点写起,再写见到小男孩不折不挠地折纸船,放纸船,最后写“我”若有所悟,决心改变学习理科时懒惰不愿思考的习惯,并点明中心。

下面是《我战胜了懒惰》已调整好了段落安排顺序的提纲,这样会更有助于明确表达中心。

①我因为懒惰不愿思考而不爱理科。老师夸我聪明,希望我能改掉懒习惯,提升理科成绩。

②我做数学题目遇阻,很烦,来到河边,猛地听见孩子说什么东西沉了。

③我在河边看见小男孩不屈不挠地折纸船,希望有一只可以走远一点不那么容易沉没。 ④我从小男孩身上得到鼓舞,若有所悟。

⑤点明主题:有些意外的事蕴含意外的哲理,这些事能帮我们战胜惰性,鼓起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4.突出中心,详略得当

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所写材料的详略,就能使文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在安排好顺序的材料后面,标明详略,这是列作文提纲的第四步。 怎样标明文章的详略呢?凡是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应当详写,就在材料后面标上“详写”。对表现文章中心起辅助作用的材料,应当略写,就在材料后面标上“略写”。下面的这份提纲,就说明了这一点。

题目: 珍惜时间的张伯伯 主要内容:访问工程师张伯伯。

中心思想:通过访问工程师张伯伯,“我”懂得了珍惜时间的意义。 (1)在访问张伯伯的路上我和爸爸的谈话及我的心情。(略写) (2)我们和张伯伯交谈的情景。(详写) ①他在工作中是怎样具体节省时间的。 ②他对珍惜时间的看法。 ③他对我的希望。 (3)我的感想和收获。(略写)

从上面这份提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文提纲的一般格式:包括题目、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结构安排、注明详略四部分。 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就能列出作文提纲,在作文时按作文提纲去写,就容易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就容易写出好的文章。

3.练习与检测 1.拟写提纲 题目:他变了 主要内容:

小华沉迷网络游戏由一个好学的孩子变成厌学并荒废学习的孩子 中心思想:沉迷电子游戏,使中学生厌学、荒废了学业。 第(1)自然段:(引起下文)妈妈的感叹。(一笔带过) 第(2)自然段:(好学)写小华家早上的车铃声和晚上的读书声。(略) 第(3)自然段:(迷上游戏的伏笔)小华的父母送他电脑。(一笔带过) 第(4)自然段:(不再勤奋) 写小华家早上的车铃声和晚上的读书声消失。(略) 第(5)自然段:(沉迷电脑、厌学)通过我的一次拜访,写我亲眼看见小华沉迷游戏机的情景。(详)

第(6)自然段:(荒废学业)我偶遇小华,发现小华成绩一落千丈。(略) 第(7)自然段:(回应开头)妈妈的唠叨。(一笔带过) 2.正文 他变了

以前妈妈总是无限羡慕地感叹:“你要是能学到他十分之一就好了……”

他,是我的邻居,叫小华,曾经是这栋楼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乖孩子。每天清晨,当我还窝在被窝时,楼下便传来清脆的车铃声,那是他上学的信号;傍晚,当我沉醉在音乐中时,却总能听到隔壁郎朗的读书声。

那一次,他又考了全班第一。他父母便送他一台电脑以示鼓励。可之后,他却变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清脆的车铃声听不见了,匆忙上学的人潮中,也没有他的身影。晚上,无论我怎么期待,那郎朗的读书声就像石沉海底,再也听不见了。他,到底怎么了?

一次偶然的拜访让我看清了真相。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不懂的题目去请教他。进门后,我却惊讶地发现,本来整洁的房间一片狼藉。木桌上书籍的位置已经被一台电脑取而代之,桌上还零落地放着几个方便面盒子。他正聚精会神地敲打着键盘。我凑近一看,那花花绿绿的,不正是游戏网页吗?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你怎么了?”“我……我来请教你……” 他瞅了我手上的练习册一眼,似乎明白了,“我没空,不要烦我!”他不耐烦地打断我,又埋首到键盘里,隐约还听到他冷哼了一句,“题目那么多,哪学得完啊!玩电脑游戏比学习爽多了……”他的话一字一句敲在我的心上,那个熟悉的身影,此时此刻,我突然觉得他好陌生。他变了,那个热爱学习,谦虚有礼的他,怎么不见了?一台电脑,真有这么大的能耐?

之后,我偶尔也会碰见他。每次都是擦肩而过。他神情憔悴,麻木,哪有一点过去的影子呢?他的成绩也一落千丈,直至中考也不见起色。最终,他落榜了,只考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每次听到“嗒嗒……”键盘声,妈妈总会不厌其烦的唠叨:“你可别学呀……”  3.点评

在提纲的基础上,文章在该详的地方详,加入了具体的描写,添加了血肉;该略的略,一笔带过,但也不单调枯燥,因为,几乎所有略写内容都运用描写的手法,写得很生动。这样的处理,就是对提纲负责的态度。文章自然也就写得不错了。你看,照着提纲写作文,是不是很省事呢!“磨刀不误砍柴功”,让我们也来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吧!

4.小结

同学们的作文,在思路和结构方面常犯两种毛病:一是思路打不开,内容贫乏,语言干瘪;二是思路紊乱,内容庞杂,语言啰嗦。要纠正这些毛病应该多做针对性的练习:思路打不开的,要多做打开思路的练习,多联想,多想像,多写“放胆文”;思路紊乱的,要多做条理性练习,多编写写作提纲,多写“中规中矩”的文章。我们要做到:锻炼开阔严密的思路 ,安排合理清晰的结构。

5.作业

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审好题,确定立意。立意不同,写作重点不同,各部分内容的详略不同。 2 .定好写作顺序,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倒叙、插叙,无论采用哪种顺序,都要注意条理清楚。

3.先写提纲,再写正文。 【学生作文典例点评】 回家最晚的一天

那天放学时,我留下来同老师请教问题,回家晚了一个多小时。

我走出学校的大门,天已经黑透了。昏黄的路灯透过树枝照在路上,树影斑驳。一阵风吹过,树枝摇曳着,像魔鬼怪一样张牙舞爪,并发出一阵阵\"呜呜\"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些发毛,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通过昏黄的路灯、树影、风,侧面表现了“我”心理的害怕。)

家越来越近了,远远地能看到窗口透出的温馨的灯光。还没等走到楼下,就看到妈妈的身影,正站在楼梯口向我来的方向焦急地张望,不停的喊我的名字。她一眼瞄到我,立即跑上前来,接过书包,不安地问我,“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回来这么晚?”

“找老师补课了”,我边走边回答。妈妈在我肩膀上狠狠拍了一巴掌:“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呢?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进了家门,爸爸立即从厨房钻出来,嗡声嗡气地问我:“没事吧?”得知一切安好,他一头扎进厨房,一会儿工夫,就把热腾腾的饭菜摆到桌子上,房间里飘满了饭菜香。

一次偶然的晚归,像在平静的湖心投下一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妈妈和爸爸的表现,让我明白了家的含意:家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那是父母开启的,照亮夜行孩子回家的路;家就是饥肠辘辘时一桌丰盛的饭菜,那是父母亲手做的,等待归来的孩子品尝;家是寒风中温暖的栖息之地,那是父母营建的,供远行疲倦的孩子回来休息…… 家,永远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

点评:本文以细腻的笔触记述了一次晚归的经历。作者略写了晚归的原因,详写了回家后父母的表现,突出了父母对孩子的担心、焦虑,表达了家的温馨和对家的深沉的依恋。

回家最晚的一天

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每当自己无助的时候,一想到家,心里就十分温暖。 星期天,我去琴行练琴。练完后,我习惯性地走向车站,却大吃一惊!那个车站竟然维修了,不再供车停靠。我不安地张望着远方,忽然想起马路对面有一个2路车车站,能到离家不远的市立医院,便穿越马路,坐上2路车。此时,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车是朝相反方向开的。(为“我”晚归做铺垫)

我迷迷糊糊地坐在车上,心里还暗自高兴,称赞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错,不知不觉过了三四站。车行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停下来,车上的人都走光了,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小朋友,终点站到了,该下车了。”这是哪里?我一头雾水,小心翼翼地下了车,望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差一点哭了出来!怎么觉得离家特别远?好像到了另外一个城市!

我走走停停,心里不断安慰自己。天渐渐黑了,暗黄的灯光照在我身上,我的心里空荡荡的。我看了看手表,距放学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我在陌生的路上徘徊,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也不知走到哪里,一抬头,我发现我已经走到台东!台东可是我经常来的地方,希望的火苗又重新燃了起来。我小跑了起来,坐上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家。

妈妈已经坐卧不安地等了我很久,她上来抱住我,问:“你去哪了?担心死我了!”我委屈地说:“我坐错车了,差点找不到家!”妈妈惊讶地张大嘴巴,听完我的叙述之后,妈妈拍了拍胸口,长长地舒了口气,说:“万幸,万幸!”

这次晚归,让我知道,家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到家了,心里才踏实! 点评:本文重点详写了作者晚归的原因——搭反了车,略写了回家后父母的反应。其中有不少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烘托了主人公当时焦急、害怕的心情。从开始的担心“回不了家”到最后“到家了”,一个心理落差的对比,作者却因此意识到了家的重要和温馨。因为失去

七年级作文训练(上)第五单元++++思路与结构

公文思路研究之一:思路与结构

商品结构优化思路

作文思路

作文思路

作文结构

作文结构

作文结构

作文结构

作文结构

作文的思路与结构
《作文的思路与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