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5月份《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21:12: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知道杨澜出了新书《一问一世界》后,我赶紧跑去图书馆找,终于借到了这本书,用闲暇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当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感觉还是意犹未尽的。作为女性,杨澜一直是我崇拜的女强人,知性又充满魅力,她的一言一行无不让我着迷,并且希望自己可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现在大致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整本书将三件事交织一起展开写作,第一件事是杨澜本人从事电视行业的心路历程;第二件事是《杨澜访谈录》节目团队的组建、人员分工配合和团队成员做节目所付出的辛酸和努力;第三件事是与这些被采访的大人物过招,杨澜以及她的团队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对嘉宾巧妙提问,如何精益求精地创造这个有价值的节目。

对于杨澜本人,留给我的印象就是美丽大方、举止优雅、工作干练、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然而从书中可以发现光环的背后是近乎吃毛求疵般地追求卓越,是不断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求最佳的动态平衡。在央视《正大综艺》工作三年后,在大家看来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毅然决定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学习国际事务专业。从书中可以看出,她的这个决定对于后来事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哥大学习,培养了她国际化的观察视野,更加专业的新闻素养,更加纯正地道的英语,建立了国际化的人脉关系,开始了她幸福的婚姻生活,之后在事业上给她诸多支持的老公——吴征。记得曾经看过一期采访吴征的电视节目,谈到他们夫妻二人创业初期,杨澜对于电视节目的那种纯粹,甚至有些单纯的执着,吴征忍不住流下了泪水,说:“杨澜太不容易了,她真的非常不容易,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虽然书中没有过多地涉及,但是面对当时国内比较刻板的电视管理规则,以及政府在诸多资源方面的垄断,对当年的杨澜和节目组是几乎不可逾越的困难。书中提到,由于杨澜没有企业运作的经验,杨澜常常按照央视的经验做节目,对成本考虑较少,如书中那段“昂贵的原创”,以至于最后阳光卫视出现财务危机,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吴征为了给妻子一个电视梦,通过自己娴熟的资本运作方式,最终让杨澜的梦想没有破灭。读到这里,我从心底佩服这个外表看起来有点胖、有点憨的男人。正如书中所说,判断一份感情品质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情感中的两个人是否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电视屏幕上,我们只能看到杨澜和嘉宾侃侃而谈,但是这背后是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在运作,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杨澜总有两三页采访提纲,但是这背后是海量信息的提炼,对于采访嘉宾的个人经历编导就必须准备50页完整的嘉宾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台后的功夫下得多深。配合着节目的精彩蜕变,节目在成立的第九年,管理团队建立了《杨澜访谈录手册》,让节目第一次有了制度化、规范化手册,从此节目定位更加清晰,选题更加明确,人员设置更加精细,工作流程更加流畅,终于为节目找到了一个“魂”。一时的成功我们可以归结于偶然、侥幸和机遇,但是对于年轻的中国电视来说,一个节目能稳健地走过10年,并仍然不断在求新、求变,这不得不说源自于“每一次的充分准备、专业和高效”。 无疑,杨澜在生活和工作上收获了双“赢”。套用书中一段话,杨澜问通用电气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你难道在所有的竞争中都必须胜利吗?”

“没错,凡事我做的事我都要赢。”这个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也是《赢》这本全球畅销书的作者杰克* 韦尔奇先生坚定地回答。

顿了顿,他又带点挑衅地反问杨澜一句:

“难道你不想赢吗?”

看完《一问一世界》让我看到了杨澜以及众多精英“赢”的方式和历程。(文/郑佳如)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5月份《一问一世界》读后感
《5月份《一问一世界》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