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浮生六记》有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3: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浮生六记》有感1500字

郭卓然

沈复的《浮生六记》较以前看的文章不同,写出的是他的小世界,写出了之前文人不写的闺房燕妮之乐,柴米油盐之琐碎,这六记令我印象深刻,沈复和陈芸的伉俪情深、自得其乐的生活让我心生羡慕。《浮生六记》给我带来的是人性的三美。

1、夫妻情之美

《浮生六记》的家庭婚恋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很少见,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闺房乐记》写的是温馨愉悦的夫妻二人生活,《坎坷记愁》写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不幸,欢愉和愁苦相对比,才写出了人生的百态。文中的陈芸难得可贵的是,哪怕生活困苦,她清雅脱俗,并不以珠玉为贵,却极珍惜破书残画。她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称李白为“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由此可见陈芸性格乐观开朗。《浮生六记》中,有一处让我印象深刻,“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生不能,期以来世。”余曰:“来世卿当做男,我为女子相从。”这里沈复和陈芸在交流出游的事情,因为是女子,有一些地方陈芸不能陪着沈复一起游玩,于是两人约定或者在二人年老时一起前往,或者来世一起前往。他们之间的感情让我很感动但有一些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一些事不能今生去完成,要留到虚无缥缈的来世。或许是价值观不同吧。

2、童趣之美

童趣之美来自于中学课本里面学的《童趣》,这来自于《闲情记趣》的节选。小时候的沈复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会把叮人咬人扰人的蚊子关进自己的蚊帐里面,然后对着它们吞云吐雾,此时蚊子变成了“群鹤舞飞”,“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极富有想象能力。他小时候也是一个富有创造能力的人,“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他把从草当作树林,把虫蚊当作动物,把土堆当作小山丘,凹处当作峡谷,自己造成了一个小世界,十分有趣。他观察两个虫子在打斗时候,突然有一个癞蛤蟆吞了两虫,癞蛤蟆是“拔山倒树而来”,让他吓了一跳,最后是“鞭数十,驱之别院”。沈复小时候的这段回忆和长大以后醉心于园艺的艺术创造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个他创造的小世界里面,他怡然自得。

3、山水之美

沈复在《浪游记快》中描述了许多地方的山水景色,就如书中所说的“吾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沈复或沉醉于自然风光,或者人文雕琢之美,让沈复真正流连忘返的不是那些名山大川,而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比如幽僻的上沙村、精雅的西山小静室、荒废的无隐庵、新生的东海永泰沙、人工之奇绝的王氏园等等。

《浮生六记》出自江南文士之手,是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记录。可以说,沈复的一生始于欢乐,终于忧患。他不是走在“学而优则仕”道路上的正统士大夫文人,而是处于当时主流社会边缘的士子。身为一个寒门士子,在思想上追求的是与友人品诗论画,但是也不得不屈服于柴米油盐的烦恼,沈复和陈芸,衣则讲究淡雅素朴,食则要求清淡有酒,住则喜欢简洁舒适,行则追求山水乐趣。这样的寒士可谓是艺术的,虽然没有经济上的挥金如土,然而正是这种拮据中的高雅追求才使得这群寒士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陈芸死后,沈复怀着无限伤痛的心情写下了《浮生六记》,记录了陈芸与他的至笃之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头七时候,古语有云回魂犯煞,不利于活着的人,众人要沈复早点睡觉避邪,沈复想要见自己的亡妻一面执意守着陈芸,“出告禹门,服余胆壮,不知余实一时情痴耳”。不管这世间是否有回魂之说,沈复的这种当时又怕又舍不得的感情,让我着实感动,这是一种坚守中有丝惊慌,更衬托着生死之隔的思念。火焰骤然升起也好,光阴已经模糊也罢,如果真的能见到你,该多好。可见沈复对陈芸的痴情,也让我潸然泪下。不禁让我想到《寻梦环游记》,有时候那么一刻,是希望这个世界有鬼的,所有离开的人会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存在着,记忆也替我们保留着。

读浮生六记有感

读《浮生六记》有感

读《浮生六记》有感:何以慰寂寥?

读《活着》有感1500字

读《老人与海》有感1500字

读《白鹿原》有感1500字

读《大学》有感1500字

读《飘》有感15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1500字

读《活着》有感1500字

读《浮生六记》有感1500字
《读《浮生六记》有感1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读浮生六记有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