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初乐队概况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6: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舞厅乐队抢滩夜上海

最近火热的港剧《天与地》中,以几个乐队成员作为引子讲述故事,受到颇大关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乐队很普遍,朋友间都有兴趣的话就可以组成一支乐队。但其实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乐队在民国初期的上海才出现,而且一度被认定为下等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舞厅乐队在娱乐业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乐队的发展才开始收到关注。

概况:舞厅兴起乐队初现

中国最初的真正意义上的乐队是伴随着舞厅发展而来的产物。而舞厅在上海的真正出现就要追溯到20世纪10年代的下半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它们与美国的舞厅实际上是同时代的产物。上海舞厅的出现,与清末民初风气大开、妇女地位提升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有着密切关系。此时距开埠已六七十年,一小部分西化最先的国人早已不把交际舞视为“洪水猛兽”,相反开始鼓吹起这种“舶来”的生活方式。以传授交际舞技艺为目的的跳舞会、跳舞学校,以及报刊上宣传跳舞的文论、图片等一再出现。从1922年起在上海的众多小报上,有关交际舞的新闻已逐渐取代原先的妓院、戏院、书场和游乐场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东西„„这一切都为沪上舞厅的最初登台提供了支撑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1927年以前,可以说是上海舞厅的发萌时期。1933年开始对外营业的百乐门舞厅,主体建筑3层,二楼和三楼被辟为舞厅,玻璃弹簧地板独步沪上,舞池宽大,二楼的大舞厅长40米,宽20.7米,面积为828平方米,能容纳数百名舞客同时起舞,非一般大饭店附设舞厅可比。百乐门是当年达官贵人跳舞的首选之地。著名影星卓别林来上海访问,仅停留一晚,却赶到百乐门娱乐了一回。仙乐斯舞厅建成于1936年,仿美国同名舞厅建筑,设计前卫,厅内没有一扇窗,全靠空调调节气温,号称是“上海500万人的避暑胜地”。丽都舞厅原为富商住宅,除大舞池外,附有饭店、花园和游泳池。大都会舞厅原在新新公司内,1935年西迁江宁路,舞厅分室内外两处,其花园舞厅环境优雅,独树一帜。这几家舞厅,因为有空调或室外舞场,即使在大热天,红男绿女,照样川流不息。这些舞厅的设施、规模和舞女档次,已非饭店附设舞厅所能相提并论。而接下来的几年,舞厅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舞厅也因应需要,组建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乐队,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乐队,由此诞生。

内部:舞女与乐队成员关系复杂

当时著名的舞厅丽都舞厅,舞女一般围坐在跳舞场周边,等待着舞客的邀请或攀谈。其余桌位,客人可以随意落座。每桌上都有编号,桌面玻璃下则放有菜单酒单等,桌面则置有鲜花、火柴、烟缸等。顾客进出时,由站立门外的侍者为其开门;进门之后,则由舞厅内侍者安排座位,善为招待。进门处有衣帽间,专供客人存放衣帽、提包之类。客人存放衣帽时,经手者交给客人一个有号码的牌子,此牌子与客人衣帽上之牌子一样。取物时,客人对号取物。舞毕,客人领取物品时,一般会给小费;衣帽间侍者没有固定工资,小费是其唯一收入。客人和舞女跳舞时,每跳一次舞给票一张,但有些顾客为博舞女欢心,往往出手大方,一次给一本的也不少见。一般舞女每月收入,大概在100元左右。舞女加上其他私底下的收入,收入不菲。红舞女的生活更是豪奢,来往有小汽车接送,到舞厅后并不坐台,有专门安排好的房间给她休息,有舞客邀请时才出场,作派可以与电影明星相媲美。而乐队的存在是为了

配合当时舞厅的环境和为跳舞配乐,乐队中的成员大部分为男性,而且招聘时甚为严格,基本上和选歌星无异。因为每个舞厅的乐队也成为了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少年轻少妇进舞厅仅仅是为了欣赏某乐队成员的表演。因此美女与俊男的组合,也令舞厅内部擦出了不少火花。亚视出品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在播出当时引起极大反响,讲述的就是关于舞厅与乐队成员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其中以歌女姚小蝶(邓萃雯饰演)和乐队成员沈家豪(江华饰演)的恋情最为印象深刻,剧中多以唯美形式表演,但当时现实中的舞女为了金钱和真正爱情,经常周旋于客人和乐队成员之间,随意践踏道德的底线。

深入:舞厅乐队多由小混混组成

进入舞厅,一个戴着白手套的男服务生推开了一扇豪华而厚重的门,《夜来香》的音乐随着进入大厅的脚步渐渐清晰。弧形转角楼梯上旁悬挂着一张又一张的明星月份牌。一位高领旗袍女子站在楼梯口,和着舞厅乐队的伴奏,轻轻吟唱:“香鬓云鬓,鸡尾酒,红舞鞋,爵士乐。空旷的舞台,仿佛还回荡着余音,这或许是夜上海舞厅带给人的感觉。

那时候的乐队与现在的有很大区别,首先是配置上。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舞厅以爵士轻音乐为主,让人有一种舒适、安逸的感觉。因此乐器的选择上有以钢琴和sexophone(萨克斯管)为主,现代人由于融合了更多西方文化,乐队较多偏向于摇滚型或庞克型,因此电子吉他成为了首选。其次就是人员上。那时候社会上层都是以军阀、知识分子为主,只有下等人才会进舞厅做伴奏、做乐队,十分不受重视。因此舞厅乐队当时被认定为不务正业、“如同街头混混”的职业。不过那个时候,舞厅的消费也很大众化。花一元钱,那个时候叫茶钱,就可以进舞厅喝茶听音乐了。自此,舞厅乐队在舞厅的地位越来越高。

鼎盛:成名乐队收入堪比“金领”

郑德仁是当时一舞厅爵士乐乐队的成员,他早年学习低音提琴。不料家庭突遭变故,才让他不得不委身舞厅乐队,赚份工资。当时上海大大小小的舞厅已经开始流行邀请乐队现场演奏舞曲。郑德仁想,自己应聘舞厅乐队应该绰绰有余,多份兼职可以多份工资。一开始郑德仁在一个叫Cosmos的夜总会演奏,一个月下来,竟能分到300多元。当时的月薪300元绝对算是现在的“金领”。由于低音提琴拉得好,郑德仁在圈子里的名气一下子大了起来。于是,郑德仁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吉米·金。吉米·金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本名叫金怀祖。他找到了当时赫赫有名的“仙乐斯”舞厅的乐队领班罗宾学习夏威夷吉他。罗宾是个菲律宾人,他劝吉米·金辞职当个职业乐手,吉米·金还真就同意了。当时中国人很少搞乐队。百乐门的老板看上了吉米·金,问他能不能组一个好一点的中国乐队。吉米·金就找到了郑德仁。乐队用领班吉米·金的名字来命名。小混混出生的曹子萍一直跟着一个白俄罗斯老师学习钢琴,一个朋友和他说,吉米·金正在组乐队。曹子萍觉得这事挺有趣,就去试试,后来就被留在了乐队里,成了钢琴手。就这样,第一支华人舞厅乐队开始在百乐门登台亮相了。虽然有点搭草台班子的味道,“吉米·金”乐队还是制定了颇为严格的演出制度,比如演出要穿统一的西服,带领结,就算演到浑身是汗,也不能脱掉西服外套等等。百乐门出现了一支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舞厅乐队,捧场的人自然趋之若鹜。直到今天,曹子萍回忆起那个时候来听乐队演出的情景,还颇为自豪。那个时候百乐门舞厅没有停车场,来听音乐和跳舞的客人,只好让司机把车子停在远处的小马路。这些车子可以一直排到几条马路之外的胶州路上。后来为了方便客人,百乐门在顶上9米高的玻璃银光塔里装了许多灯泡,可以串成一个个数字。每辆等候的车子都发给一个号码。司机看到自己的车号在灯塔上亮起来时,就知道主人要离开了,马上开过来。据说这些盛况都拜“吉米·金”乐队所赐。百乐门效应

引起了很多同行的注意,纷纷效仿其经营模式,间接抄红了当时的舞厅乐队,许多火红乐队的收入达每月800多万,而最被冷落的,月收入也有近10万。

危机:“禁舞令”险令乐队消失

盛况直至1947年9月,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布了“禁舞令”,理由是“整饬纪纲”,“戡乱建国”,杜绝所谓“妨碍节约,有伤风化”的奢糜、浪费行径。此法令迅速被执行,一时间,上海等发达城市的营业性舞厅先后停业。国民政府突然颁布此禁令,那冠冕堂皇的所谓“通告”自然是借口而已,其实对于上海滩当时十分兴旺发达的舞业,国民政府上下一直都是持排斥态度的。早在1934年“新生活运动”发起时,蒋介石便认为舞场的风气与“新生活运动”背道而驰,且有损社会风化与社会治安,因此明令禁止公务员出入舞厅。抗战爆发后,许多当权人物也纷纷主张禁舞,如原西北军将领张之江,上海市市长吴国桢,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等,理由多种多样,当然其中不免搀杂了许多官员私人情感在内。到了1947年,内战已进入后期,国民党方面在战场上连战连败,士气低落,不仅军事上危机重重,财政经济方面也呈现出全面崩溃的征兆。例如南京的黄金储备仅余下三分之一。

“禁舞令”的发布,其本质是转嫁危机。可这一转嫁,可害苦了在上海从事舞厅的,上海舞业自1920年开始发展以来,一直保持极为红火兴旺的态势,到了40年代已经发展到3300多人,在当时,舞厅乐队对上海娱乐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严重打压了全国的舞厅业,令职业乐队的生存变得极为困难,加之内战全面爆发,职业乐队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严冬,直到改革开放初期。

乐队介绍

乐队合同

乐队策划书

乐队计划书

乐队讲稿

民事调解书,一审(民初字)

乐队英文介绍

林中乐队教案

乐队项目建议书

耳光乐队歌词

民初乐队概况
《民初乐队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