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学随笔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事实上,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物,在我们的课程改革之前,它也曾作为一项教学目标提出过,但那时,一直是理论层面的摇旗呐喊,并没有把它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首先是由他但是的地位决定的,她那时实质是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副产品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教学理念之中,一直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上。所以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由我们传统的课堂形式决定的。我们传统的主导形式是“教师问,学生答”。长期以来,课堂上的提问大都是教师才有的“专利”。“问”占主导似乎是改变了灌输式教学。但由于教师的提问往往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往往按照公理化的体系,用成人的逻辑将整理好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质上没有发生改变,仍是一种变相的接受式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机会,最终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成了纸上谈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意识到人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人创新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把它作为明确的目标提出来了。课程改革了,育人理念转变了,这一目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了。但客观点说,我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个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盲目化,把这个本该循序渐进的育人目标毫无实质意义的断章取义,就象粘膏药似的散落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缺乏一个长期有序的培养规划。部分教师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做文章,只抢草皮不挖深沟。没有形成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措施。那么要想这一教学目标得以真正落实,首先,我们应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目标来看待,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需要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化层次、有重点地来培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重视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目标应该重点落实到学生在教师的情绪感染下,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下逐步建立起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给定的问题和现实生活的意识,课堂上,经常有提出问题和解决简单问题的积极表现,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年级应该把培养的重点放到学生必须建立起一定的问题意识,并能够积极地从多种渠道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自主实践等活动获得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中能够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高年级,培养的重点应该是力求学生能够达到有针对性提出和解决相应的问题,并能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反思,有意识地探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只有经历这样系统的、科学的反复培养训练,才有可能使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这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强求它通过一两节课或一两个学期就完全实现。

第二:狭隘化,把解决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等同,新课程提出的“解决问题能力”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因素,首先它是一种意识,是人

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其次它是一种习惯,是经常从数学角度去发现、解决现实问题一种比较稳定的惯性行为,最后它更是一种能力,是人提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素质。它不只局限于解决数学问题,更和我们以前所提出的只靠模仿、记忆、识别、练习来完成的“解题”有着实质性的不同。学生这一能力的形成,需要他们必须经历充分的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份的主观活动,同时也需要教师的讲解、强调、示范、激励等客观因素的帮助。

第三,形式化,有时我们为了在课堂上能够体现“新”与“活”,片面地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时髦,做一些毫无意义的课堂美容,这使课堂失去了它的真实与实效性。我们应认识到师生平等并不等同于学生的放任自流。自主也不是自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和学习内容出发,准确的选择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设置自己的课堂形式和课堂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与自主学习,但实践证明我们课堂上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往往缺乏实效性。为什么会出像这种现象。个人认为主要这样几点原因。第一点原因,就是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培养与训练。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当成与生俱来的,形式化的认为我的课堂上让学生合作学习了让学生自主探究了,就是体现教学新理念了。事实上,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都是需要经历必要的培养与训练的。就拿合作学习来说,它应该属于一个群体活动,没用经过教师有

针对性的反复训练和主观的多次经历,学生合作中的相互配合势必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内消耗。而反思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大部分都该处在零起点阶段,这个时候的自主学习势必造成高耗低效现象的出现。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她会不会合作,具不具备探究能力暂且不说,当一学生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连一点意识都没有的情况下,你就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他,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干点什么,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又怎么能指望他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必要的问题意识统一起来。让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我们的课堂目标朝着更加科学的育人理念方面发展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信息教学随笔 随笔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