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团体社会工作考点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0: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团体社会工作考点 ——整理by黄泽炀

江南大学社工1103 一, 名词解释(6个,5分一个,30分) 1, 团体社会工作定义

定义一:小组工作,又称群体工作、团体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它是在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协调下,通过有目的的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治疗的目的,或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为。小组工作的对象,可以是有心理问题或生活不利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也可以是健康个人组成的小组。

定义二: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方法,通过个人在各种社区机构的团体中,借着团体工作者的协助,引导成员在团体活动中互动,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团体、社区发展的目标。 2, 团体工作目标

1、个人层次的目标

团体工作者最主要的兴趣,在于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团体的社会意识。

2、社区层级的目标

团体社会工作提供个人以团体经验,当团体社会工作教导个人如何为其行为负责,如何参与社会,间接地就是丰富了社区的生命。

3、社会层次的目标

在以实现社会目标为主的团体中,个人可以学习如何在团体中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学习如何借助团体的力量去实现社会目标的能力。

通过团体社会工作,可以修正社会制度或团体的外部关系;利用压力、信息传播或团体的组织力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变迁。 3, 团体规模

团体规模,即团体的大小,团体人数的多少。团体越大则沟通越难,个人沟通频率越低,组织越不坚固,参与机会越少,匿名性越高;但同时,紧张越少,吸引力越大,资源越丰富,意见越多。人数多少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贝尔森与史汀诺认为5人最为适中,而米勒则认为7~9人最为理想。 4, 团体契约

在团体工作中,“契约”这个词被认为是澄清团体目标、澄清领导者和成员的角色,并请案主对这些事提供回馈,在一般性的情况下,契约的内容提供团体的机构目标,而团体的目的、成员的需求,及对立即性危机的感觉是契约的基础。

在特别的层次,契约理清团体工作者的角色、成员之间的相互需要和期望、领导者和成员的期待及义务。

艾斯特与亨利曾提出五个契约形态,以作为分析团体发展过程中团体工作契约的发展脉路。 ①个人契约 ②互惠契约 ③互助契约 ④互赖契约 ⑤独立契约

5, 团体过程

团体过程是指发生在团体里的所有一切,以及团体内成员间或成员与工作者间的互动与沟通模式。

团体过程包含了团体此时此地所发生的,同时也包含了成员与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行为。因此它和团体结构一样影响着团体工作的功能。 6, 团体凝聚力

团体凝聚力指的是团体成员在观念与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往往是团体目标实现的前提。 个别成员会被团体所吸引的原因 7, 团体凝聚力尺度

1)压力尺度:当团体与团体成员感受到外部压力时,团体凝聚力会增加。(这种压力包括恐惧压力,信息压力)

2)安全可靠尺度:团体能为成员提供的安全可靠性越多,团体越能增加团体凝聚性。能增加其合群倾向。

3)受益尺度:高受益度的人比低受益度的人更容易合群。受益多,靠拢;受益少,远离。

4)认同尺度:认同,即得到团体的接纳,赞赏。高度得到认同的人更易合群。 8, 行为修正模型

又称行为模型,该模型主要由莎瑞、弗朗克、格莱瑟、福尔德曼任达斯基等人创立。该模型主要建立以团体中的个人为中心的治疗取向,鼓励成员投入到团体并与他人接触。在团体中,工作者作为专家具有一定的指导能力,且由始至终指导团体全过程工作,主要包括分辨团体问题解决的层次与次序,增强团体气氛、选择接纳团员等。 9, 任务中心模型

该模型由任务中心的个案工作运用到团体工作而得名。模型有两个事实要素:其一,强调团体工作的小型化,团体工作的目标尽量明确化,团体工作压力递增化以及解决问题时效化。其二,使用更多的团体参与,且在团体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解决途径。主要解决社会功能暂时失衡、短期内的问题 10, 社会花瓣与社会逃逸

11, 焦点互动与非焦点互动

戈夫曼将互动区分为两种类型:焦点互动、非焦点互动

焦点互动:即成员与他人的沟通是为了相关的共同目标,这种团体中的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兴趣、价值、人格特质,相同的年龄、知识、背景、技巧、价值观念等。

非焦点互动:这是指团体中为了修正自己、评估、紧张、信任、举止、态度与行为,而与他人接触,导致互动。所以非焦点互动是与团体组成并存的。 一般地,在所有的团体中都可以发现几种互动的形式:

1、交换

2、合作

3、竞争

4、冲突 二, 简答题(5个,8分一个,40分) 1, 理解崔克尔团体社会工作定义

团体社会工作是一种方法,(由知识、了解、原则和技巧所组成)通过个人在各种社区机构的团体中,(包括团体中的个人以及在社区机构中的个人)借着团体工作者的协助,引导成员在团体活动中互动,(通过接纳、团体个别化、团体目标与方案活动、激励与辅导、组织与程序,以及资源的运用)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如:参与、归属、决策、责任感、成就、自动自发,以及适应能力)旨在达成个人、团体、社区发展的目标。(目的在于达成个人行为的转变;团体民主化的形成;及社区的发展) 2, 了解团体社会工作中社工应掌握的技能

1、建立目的性关系的技能

2、分析团体情况的技能

3、参与团体的技能

4、处理团体情感的技能

5、发展节目的技能

6、应用机构及社区资源的技能

7、评价的技能 3, 列举团体工作类型,并进行特征比较(至少4种) 4, 关于团体中同质性和异质性对团体工作的影响,以及社工的干预策略

在组织团体的课题中,同质性和异质性团体的选择经常存在争议。 同质性影响:主张同质性者,其所用的理论依据是“团体凝聚力理论”。同质性高的团体成员能较快认同别人,

1、可以增进团体发展凝聚力。

2、成员可以较快进入团体。 异质性影响:主张异质性者,理论依据为“社会缩影理论”和“不调和理论”。异质性强时,

1、成员才有充分的机会去展现自己,去学习、改变和适应复杂的环境和生活。迫使其改变不协调的程度,从而促进团体的发展。

2、提供较丰富的实际团体经验,治疗转变快,能获得较多支持等。但会由于成员间缺乏了解而导致成员间较多的防卫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融合等。 干预策略:

1、组织团体时,在同质性和异质性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扬同质性和异质性的优点,弃其不足。一方面,成员感到舒适、轻松;但也应有足够差异性以引起成员的兴趣,使在新环境中其展现自我。

2、针对团体的设计、性质、对象和目标全面性地作出他们的配合。

3、组织团体不应抱着一成不变的态度,而应以有效发展团体功能,坚定团体目标为主,用一种灵活变通的态度对待。 5, 团体工作活动选取的标准和原则

社会团体工作专家威尔逊和赖兰曾将选择团体活动与领导团体活动的标准从多方面分析如下:

1、团体成员方面

2、团体方面

3、团体机构方面

4、社区方面

5、团体工作者方面

6、工作者在领导者团体活动时要注意的方面

7、活动中工作者常用的几种方法

8、影响选择活动的因素

9、总结 6, 阐述团体工作三大模型

(一) 社会目标模型

1、理论基础:系统论、社会学,强调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的相互影响。

2、模式的特点: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重点,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二) 治疗模型

也称临床模式,以行为修正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为基础。

小组是进行治疗的媒介,社会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在促进小组成员的沟通和互动过程中,增进自我认识,实现行为的转变。

(三)互动模型

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论,它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 7, 理解团体工作的功能

由一个有能力的专业领导者所带领的小规模并且面对面的团体,这种小团体充满了信任、接纳、尊重、温暖的特征增进了个人达成人生目标、减低压力、了解个人和集体需求的能力。甚至,团体具有增进问题解决能力、预防社会问题产生,以及复原和维持成员社会功能的力量 第一,提供一种归属感。

第二,提供验证事实的机会。 第三,得到互助合作的资源。

第四,团体是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 最后,团体还有治疗的功能。 8, 列举决定团体规模的原则

决定团体规模的原则有以下几个:

①团体要能围坐而相互看得到对方且听得到对方的声音

②团体达到使成员均能得到刺激,小到足够参与和个人认知为原则。 ③团体以小到能产生工作效果,大到被工作者掌握为原则。 ④如果团体必须增大时,就要将结构分化,使每一个次结构仍有足够的参与,且团体成员必须容忍以领导者为中心。

⑤封闭性团体可以不大重视团体成员的多寡,但是开放性团体的大小却很重要,以免因成员的流失而解散。 9, 请简述下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内容

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可以归纳为:

①团体凝聚力②团体压力与团体规范③个人动机与团体目标④领导与团体功能⑤团体的结构性

团体动力学研究内容包含五大变项:

成员特性、成员的改变——团体中的个人行为因素 团体情境、团体的发展——团体行为因素 整合过程——团体运作的变项 三, 论述题(一个,15分) 1, 结合团体工作的发展阶段,描述不同阶段团体成员的行为与心理反应,以及社会工作者该怎么去干预?

一、团体前期

哈佛特把团体前期分为私下期和公开期两个阶段。

私下期是指团体工作者未将团体组成的信息公诸于世,团体成员都是未知的、未整合的。

当这些私下的构思逐渐成熟,工作者将之公开,团体就步入了团体前期的公开期。公开的信息包括聚会地点、时间、期限、团体大小、目标,以及共同的注意事项等。

二、团体开始

在团体开始的阶段有两种明显的行为将发生: 一种是沉静而退缩的;一种是活力而粗糙的

这个阶段,团体社会工作者必须适当处理成员间的紧张与不友善态度,指出团体的目标,建立共同方向。

三、团体形成

如果成员开始与他人互动,建立他的人际关系,扮演团体角色,产生团体规范体系,采取团体的共同目标,以及开始行动,那么我们称之为团体形成。 这时候,工作者应鼓励成员参与团体活动,协助他们产生归属感,分享互相依赖的关系,他有责任进一步确立团体的主要目标,发现实现目标的方法。

四、团体冲突

哈佛特把这一阶段称为整合、分化与再整合时期,意指团体形成后随即进入整合阶段,但并非整合之后就不再分化。

这一阶段是团体的分化与重组时期。团体可能引发冲突而出现分化,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团体之中发生的事情,并特别鼓励成员负起责任。

五、团体维持

团体经过了辗转挣扎继续前进,逐渐能明显地表现团体的功能与维系团体的进行。团体经过分化、冲突而趋于整合。

在这个阶段中,团体成员的凝聚力充分表现,归属感与认同感使团体有了明显的边界,同时团体也希望与外团体合作,团体功能充分发挥。

六、团体结束

团体结束可分成结束前的准备和结束后的追踪 2, 团体结束后,成员可能出现什么反应,以及社工该怎么处理?(应对策略问题)

反应:第

一、矛盾,产生矛盾的动力是愤怒,并把这种情感直接或间接的表达给工作者;第

二、否定,支支吾吾或忘记是结束的共同现象;第三,失落感或悲伤,失落或悲伤也是暂时会出现的状况,而反应失落或悲伤的一种方式就是第一,以及过分的依赖。除了这三种情况之外,成员也会积极回忆团体的生活经验,同时准备纪念性的结束仪式,如舞会、照相、交换地址、茶话会等。

社工处理方案:在团体结束以前,工作者应适时提醒成员做好分离的准备,并姬进行回顾与评估工作。团体结束以后,工作者应把每次记录整理成团体总结记录,并全面地总结团体工作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跟踪调查部分团体成员,以便考察社会工作队成员的影响程度。 四, 综合能力(一个,15分)

1,运用团体工作相关理论与知识,从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中选取一类需要辅助与帮助的团体,并针对该群体设计一套辅导方案。(方案包括基本框架与体系,活动目的与大概内容)。

团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团体社会工作名词解释12

妇女社会工作考点

小自考团体社会工作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考点归纳(自己)

社会工作实务考点采分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总结

浙江省1月自学考试团体社会工作试题

历年考点 第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川师小自考团体社会工作考试重点

团体社会工作考点
《团体社会工作考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