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乐学教学22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2: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乐学教学

内容摘要:迎接新世纪军事革命的严峻挑战,打赢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我军基层部队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士官人才,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需要。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我们基地初步建立起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初级士官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当前教学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和规模要求, 特别是对新时代的兵源,给我们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新世纪的教育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新的任务开辟新的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教员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调整和创新,使基地的初级预选士官教育全面适应完成新的任务、造就新型人才、谋求新的发展的要求,为科技强军和打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教学训练 教学创新 乐学 专业技能

教员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在堂课上,教员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兵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感受、发现、创造知识之美呢?当然,教学手段很多,到底哪一种好呢?古今中外,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学家都在不停的探索,至今谁都不能肯定,到底那一种最好。作为从事教学工作近20年的我来说,近几年来,也接触过不少有关教育的书籍,如李如密同志著的教学艺术论中所述的乐学教学艺术,××所著的赏识教育,以及现在社会上的一些高级补习班所倡导的多思维教育后,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不管是赏识教育,还是多思维教育,其实都与乐学教学艺术分不开,归根到底,这些观点古今中外早期的教育学家就提出。由此可见,乐学教学艺术确实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乐学教学艺术”的由来与发展

对于教学,很多人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代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强制”和“吸引”,这是对教学的两种绝然不同的看法,表明了两种迥然有异的教育观。“强制”,以学生为“奴仆”,学生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只能唯命是从。“吸引”,则表明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强制”和“吸引”的效果也不一样:“强制”学习学生以学习为“苦”,把学习当“苦差事”,越学越乏味,导致学生“厌学”“弃学”。“吸引”学习,就是用精湛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欢乐,越学越有味,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称为“乐学”。

其实“乐学”一词,初指有关音乐的学问,后带有学科的意味.是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理性,你是你,我是我,只是被动学习知识,不能把握自如。 “喜欢”则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喜欢学就学,不喜欢就放弃,不能长久;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学习起来非常“投入”,几乎“陶醉”,这样的人学习不累。

乐学是一种绿色生活。心态平衡,劳逸结合,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是人乐学的作为,也是学乐的境界。一切自然而然,遵循生命的节奏,可谓人生之福,生活之福,生命之珍贵的追求!

“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也是中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大学始终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 乐学正是源于在心理层面的积极作用。这一点对思想道德教学非常重要。

乐学早在20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来了。如《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载有孔子对“乐学”的认识:“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就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他还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其实,孔子及其得意弟子颜渊就是以学为乐的典范。如孔子就曾信作过这样的夫子自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又这样称赞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究其实,孔门弟子的乐学与其老师孔子的乐教有着直接的联系,即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弟子颜渊就曾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后来另一位大教育家孟子也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大乐事之一,并且非常注意以乐教吸引学生们乐学:“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可见以乐教引发乐学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乐学”思想自《学记》给予理论性的总结并加以积极地肯定,便直接影响了其后历代许多有见识的教育家,形成中国古代教学论中极有价值的优良传统之一。他们大多从学习心理的角度肯定了乐学的效果。宋代张载说:“有急求义理复不得,开闲暇有时间,盖意乐则易见,急而不乐则失之矣。”这就说明了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思考问题的作用。南宋的朱熹则进一步强调了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乐学的影响:“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明代王守仁明确指出,“乐学”的效果可“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得之美。”他认为只有适应学生心理的发展的教学,才可能引发学生产生乐学的效应:“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栖矣。”明清王夫之认为,教师善于引导则学生乐学,否则只能使学生苦于读书。他说:“养蒙之道通于圣功,苟非其本心之乐为,强之而不能以终日。故学者在先定其情,而教者导之以顺。”清朝的王筠指出,教师应注意展示书中的乐趣,方可吸引学生们乐学。他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总之,我国古代教育家们各自不同程度地从各个角度认识到乐学的重要性,并联系教师的教学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尝试,至今仍有很大启发。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乐学”的思想在本质上就是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解放学生,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和谐发展。“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二、“乐学教学艺术”的简单运用(快乐教学法)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在目前其主旨同世界各国一样,在于加强基础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变“苦学”为“乐学”也必然是现阶段我国课堂改革的主旋律。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改革中注意更新观念,掌握教学艺术,才能帮助学生达到乐一学习的境界。

“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天天快乐”,这是一个电视节目的口号,我们快乐教学的口号则是“快乐也是学,不快乐也是学,何不快乐地学”。 简而言之,就是克服“说教腔”和“冷面孔”,“以人为本”,在笑声中“导人向善”。“说教腔”和“冷面孔”是思想道德课教学的大忌,是教员与学兵之间最大的屏障。思想道德课是人文课程,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内在关怀,又以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在思想道德课的课堂教学中,时时刻刻在“真、善、美”的氛围中“以人为本”、“导人向善”,都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快乐”地传递知识,这样会在心理层面提高教学效益。“赏识教育”之所以备受关注,正是由于学生得到了常识,心情自然愉悦,精神放松,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快乐。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做同样一件事,我们用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态度去对待,结果会怎样?相信每个人都明白。因此,作为教师只有挖掘并展示书中的乐趣,方可吸引学生们乐学。

近几年来,我们训练基地也推出了许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其中微笑式教学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利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诙谐逗人的故事,往往比抽象的讲解更能吸引学兵的注意力,更能唤起学兵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起到化理为趣,化平为奇,化难为易。

三、乐学教学艺术的开发,教育者是主导

培养人才,教育为本;发展教育,教师为本。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兴教则荣、坑教则衰。唐朝重视文人,发展教育,百家争鸣,盛极一时;秦始皇,焚书坑儒,成为短命王朝。基地教员作为为舰艇部队培养初级预选士官的主体,其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没有一支好的教员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士官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有人将教师称为塑造新一代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实际上也是对教师劳动的双重身份的肯定。之所以称工程师,是因为教育人要掌握教育科学,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知识哺育新一代,使他们茁壮成长,而且要研究用什么方法来哺育,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这就需要按科学规律来进行教育与教学,每一堂课都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如同工程师进行建设要设计要施工一样;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灵活性、创造性,所以教师又是艺术家,是更有特殊要求的艺术家。

在基地教学过程中,教员是学兵产生乐学的主导者,要想学兵快乐地学习,教员必须通过充分的自我调节,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以传递准确、良好而活跃的知识信息,激发学兵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员要牢固树立使命感意识。

教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呼,有力的说明了教员这一职业的崇高和重要。作为军队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历史重任,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作好教书育人工作,是教员忠诚于党和军队教育事业思想的具体行动。有了这样的认识,便可在教员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进而激发他们对军队教育事业的热爱,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教员对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教学语言、教学手段和课堂气氛的有机结合。课堂气氛涉及教员与学兵两个方面,需要双方具备良好的情绪。教员的情绪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兵,从而影响学兵的情绪和认知过程。如果教员的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会激发、放大学兵的思维情绪,学兵通过接收到的信号,调动自身良好的情绪来迎合教员,从而形成情绪上的良好互动,进而扩散到整个课堂教学。讲授中利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诙谐逗人的故事,往往比抽象的讲解更能吸引学兵的注意力,更能唤起学兵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起到化理为趣,化平为奇,化难为易。另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快乐教学提供了技术保证,教学实践中,教员不仅“微笑教学”,同时巧妙的运用flash、影视剧片断,并根据授课需要将流行歌曲自行制作成“音乐电视”。这样,不仅拉近了与学兵的心理距离,更可以利用年轻学兵这个年龄段的喜好,活跃课堂,快乐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学兵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会使得其接受效果成正比的增长,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反之,如果教员心理状况不良,情绪低落,则不良的气氛在学兵中“蔓延”,导致他们无心思听教员讲课,这势必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快乐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克服“说教腔”和“冷面孔”,“以人为本”,在笑声中“导人向善”。“说教腔”和“冷面孔”是思想道德课教学的大忌,是教员与学兵之间最大的屏障。思想道德课是人文课程,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内在关怀,又以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在思想道德课的课堂教学中,时时刻刻在“真、善、美”的氛围中“以人为本”、“导人向善”,都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以上是对构建“和谐课堂”的初步尝试,也是教学实践的初步总结。“和谐”,是提高思想道德课教学效益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军校这一特殊教学单位,在确保“军”字特色的基础上,突出“校”字的一个启示。

四、乐学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有效手段

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能够得到一定的开发。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苦闷、激愤恼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们的智力活动水平。

(一)快乐心态影响身心健康 辛德勒博士认为,快乐就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的更好,身体更健康,甚至肉体感都变得更灵敏。俄国心理学家K.柯克契耶夫试验过人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思维中的状况,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其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比平常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另外,从兴趣的生理机制看,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效果就会很好。

同时,快乐还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心理习惯,它在各外部困难的碰撞中孕育了开发人的潜能的契机。而不快乐的态度不仅痛苦,而且卑下丑陋。那么还有什么比不快的表现更不利于克服困难?不快乐的态度只能加剧和延长造成不快的困境,使不利的情况更加不利。心理学家加贝尔博士则进一步提示道:“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并且快乐的个性一旦形成,就直接作用于外间环境,正像史蒂文生所说“快乐的习惯使一个人不受——外在条件的支配。”可见,乐观的学习的确可以调动人的潜能,并有效地将之开发出来,这是勿庸臵疑的实事。实践证明,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学习,人的潜能可以得到一定的开发。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着大量的例证能够印证这个问题。在国际教育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洛扎诺夫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的第原则,就是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没有任何外部的精神压力。正是在此原则的指导下,他的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他对1300名一后级学生进行实验,每周上课5天,不留家庭作业,却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两年的课程。用他的办法实验,可使初中一年级学生一天学会50——100个自然科学方面的外语词汇,甚至有人能用24开时间学会一门外语。这充分显示了乐学在开发人潜能方面的重要性。

我国教育工作者通过对一个班级的语文课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同一班级学生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相差悬殊。在情绪好的情况下,课堂提问15个,内有8个质量较高,发言24人次,内有7人次有创见。而在情绪差的情况下,提问仅4个,发言10人次,都质量较差和无创见。两周后的测量又表明,前者巩固率达90%。后者仅72.6%。这一切告诉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十分注意课堂的情绪气氛,并以控制在中等愉快程度为最佳,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特别有成效,就可能会达到最优效果。

()设疑置难对激发人的潜能具有特殊意义。

其次,在乐学过程中的设疑臵难对激发人的潜能具有特殊意义。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人的创造创造潜能往往就是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同时又可使人们由于享受到创造的快乐而使其认知兴趣得到有效强化,于是构成了乐学过程的良性循环。我国古代学者朱熹就指出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见长进。” 当然,在设疑臵难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这也是使用乐学手段激发人的潜能所不应忽视的方面。所谓求异,是指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出不同结论的思维方法,进行求异思维的结果是可以获得处理某一问题的大量答案。因为求异思维是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的,对于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能提供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在求异思维中,学生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正是创造力最活跃的时候,一个人的潜能往往易于在这种状态下迸发出璀璨绚丽的火花。

五、在教学活动中,教员如何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兵潜能

(一)融洽师生情感,营造民主氛围

传统教学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过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根本谈不上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平等合作。“乐学”教学则要求教师视学生为自己平等合作的伙伴,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一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但要研究如何教,而且要研究学生如何学,以实现教学的和谐共振;二是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鼓励学生自求自得、质疑问难,不把自己的意见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强加于学生;三是重视学生的自学,善于给学生留下创造性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四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善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建立合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师生教与学平等合作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在时间上频率增加,在心理上距离缩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师生之间只有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方能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促使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真正实现师生双方的平等合作,最终取得教学活动的成功。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兵潜在的认识兴趣

俗话说,兴趣上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设臵悬念的方法,从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入手揭示课题,进行讲解。例如我在讲舰船颜色的调配原理这堂课时,先拿出准备好的红、黄、蓝三种油漆,说:“我分别将这三种油漆中任意两种进行等量混合,大家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吗?”随即将红色油漆与蓝色油漆等量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很快,再也看不到红蓝两色的踪影,而整个变成了紫色;随后又将红色油漆与黄色油漆等量混合,变成橙色;再将蓝色油漆与黄色油漆等量混合,变成绿色。学兵感到很奇怪,仿佛看变魔术似的。看到学兵一个个惊讶的样子,我说:“大家不必惊讶,这并不是什么戏法,这就是颜色的调配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颜色,都可以通过红、黄、蓝这三原色调配出来。因此,今后我们想要什么色,就能调出什么色,就这么神奇。”接着我问:“谁能走上讲台,在此基础上变出其他的颜色给大家看看?”这时学兵踊跃报名,于是我分批请出学兵上台操作,他们非常认真,精心调配,果然又发现了很多深浅不同的颜色。最后,我一一总结,红、黄、蓝三原色,两两等量调配,才能变成橙、绿、紫三间色;三原色与三间色,又可获得橙红、橙黄、黄绿、蓝绿、蓝紫、紫红六种复色。随后介绍同样两种原色,为什么等量不同的颜色也不同,等量出现变化,而颜色也发生改变。每一种颜色是如何调配,它是按原色的多少配制而成。学兵听的很认真,还时不是发出疑问。不知不觉,下课铃响起,学兵还不愿离开课室,还想亲自动手,看究竟为什么这么神奇。

(三)让学兵开动脑筋,主动地获取知识,巧设疑问搭阶梯,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兵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弄出错误来,让学兵发现问题,提出纠正的建议,而教员“坚持错误”,学兵据理力争,教员终于“认输”,并向学兵“道谢”。师生争论的过程既是学兵纠正和论证的过程,同时也是学兵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同时,学兵在学习上遇到疑惑,不足为怪。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但教员若臵若罔闻,学兵必然感到学习很苦;若教员直接告诉学兵,学兵不经过自己的思考,轻易获知,也不会尝到真正的乐。只有通过学兵自觉吃苦的劳动,才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因此要掌握好“乐学”的“火候”,既铺台阶,又让学兵登台阶,“跳一跳去摘桃”。而创造性的提问,则能让学兵拾阶而进,伴有乐趣,又须再攀登,苦中有乐,逐步到达“乐学”的彼岸。学兵的求异思维能力,这是使用“乐学”手段激发人的思维所不应忽视的方面,在求异思维中,学兵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正是创造力最活跃的时候,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易于在这种状态下迸发出璀璨绚丽的火花。例如,在讲祖国的万里海江,教员在教《雷达》一课时,开篇播放了封神榜中的一段视频,有一高明的妖怪,利用自己的一对千里眼,姜子牙一举一动,他很快就知道,助纣王打败姜子牙所率的军队。紧接着教员告诉大家,高明不至一次利用千里眼打败姜子牙,而是多次,使姜子牙恨之入骨。可见千里眼在战争中的优势。哪么大家想不想自己也有一双千里眼呢?很显然谁都想,不过这不现实,只有神话故事中才出现,到现在为至,还没发现一个人真的有这种本领。但大家并不要感到失望,我们虽然没有这奇特的功能,但我们确创造了比千里眼更强的东西,而且将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本领的强弱,只有通过我们才能得以实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雷达。为什么说雷达是千里眼,如何使雷达发现千里之外、甚至更远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才能将雷达转变为我的千里眼,将敌拒之千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兵的好奇心,更能激发起学兵热爱祖国爱军精武报国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再如在讲祖国的万里海疆一课时,我们巧设“悬念”:“同志们,这节课我要带你们去一些美丽的地方。”学兵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打开幻灯片,播放了一组绚丽多姿的海岛、奇特的珊瑚、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图片展。一座座风景秀丽的海岛,美丽的热带植物及丰富的热带海洋生物。把学兵都惊呆了,使学兵随之产生疑问,这些风景在那里,是在我国境内吗?怎么这么象旅游胜地——马尔代夫。这时教员可顺势引语:同志们,这些美丽的地方,都属于中国的领土,而且只是我国万里海疆小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漂亮的风景。哪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可是,还有部分海岛领土目前还未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就需要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才能夺回并守护好这片蓝色的国土。想不想了解更多呀?好,下面我们就坐上战舰,由北向南进行一次简单的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四)让学兵自编习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

教员可以鼓励学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自编

2、3道习题,下一堂课上全班一起来解答。在上课开始时教员可让学兵介绍所有的习题,然后与大家一起商量,从哪一道题开始做。而传统的做法是,教员出题,学兵做。搞的学兵精疲力竭,倍感枯燥无味。而让学兵自编习题,引发了学兵学习的积极性,学兵由衷地希望自己的习题比别人编得好,贴近课题,质量高,故学习乐趣提高。另外,自编习题的过程,也是学兵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律的过程。

同时,体会到胜利的快乐,这样把学兵当成主角,教员变成配角,能进一步激发学兵求知的积极性

(五)让学兵参与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增强学习乐趣。 对学习过程和作业情况,教员可以让学兵按照师生共同拟订的思维步骤和评价标准自行评分。具体做法是:教员和学兵通过讨论拟订学习某一课题的计划,明确掌握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严密注意学习——认识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对照事先设计好的计划校正这些步骤;如发现偏差,就让教学进程暂时中止,及时加以辅导,待学兵纠正错误后再让他们继续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做法与等到学习结果出来以后再给评价的做法完全不同,这是把评价成分渗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即边教学边评价。这样做是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参与评价,不仅发展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也使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增强学习的乐趣,变间接的学习为直接的学习动机。

总之“乐学”的教育理念,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乃至将来,都有坚强的生命力,它是我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份珍贵的遗产,使之应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我基地教学事业的发展。

乐教乐学教学导入

学乐云教学体悟

乐学乐读

乐读乐学

乐学乐思

乐学演讲稿

二年级乐学

乐学演讲稿

乐学 演讲稿

乐学作文教学助理岗位职责

浅谈乐学教学22
《浅谈乐学教学2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乐云教学 浅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