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案(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 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生物性状与相对性状的区别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第一章我们讨论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了解了植物、昆虫、两栖动物以及鸟类的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了解到通过生殖和发育生物圈中的生命才能得以不断地延续。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经由母亲十月怀胎来到这个世上的,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都不像?为什么会同父母既像又不像呢?再看图,这是一个猫家庭,它们彼此之间各有相同和不同的特征;而我国首例子用成年牛体细胞克隆出的五头牛,它们几乎一模一样,这又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已进入了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探究了。

二、合作探究:

1、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而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 观察书本P25上的几种生物性状。

小组成员间相互观察人体的下列性状:(1)耳朵有没有耳垂(2) 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3)能否把舌头由两侧向中央卷曲?(4) 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讨论:(1)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试着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4)任选上述一种人体性状,看看你与父亲或母亲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再看看你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5)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能遗传的吗?如果不是,请举例子说明。(6)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思考:父母的许多性状为什么会在我们的身上出现呢?我们知道精子和卵细胞都没出携带任何性状,那么,父母究竟是把什么东西传给了合代,才使子女像父母呢?

交流展示: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资料 学生阅读分析书本资料,并讨论[来1. 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三:归纳小结: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目前,已有多种正在栽培的转基因作物和饲养的转基因动物,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医院里有转基因药品。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对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你还有怀疑吗?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

体的变化、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

1、生物要将自己的性状遗传给后代,要通过一定的结构,以前我们学过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中?是不是细胞核中的所有物质都与遗传有关?染色体中与遗传有关的结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细胞核

;不是的,细胞核中那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才与遗传有关。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与遗传有关的物质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控制性状的小单位是基因,基因并不是杂乱无章存在的,它大多是有规律的集中在DNA上的一个一个小片段。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看书、讨论 归纳 p29...32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都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但是这四者之间的范围关系是逐渐减小的。

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又位于染色体上,请你推测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怎样存在的?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同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量是相对稳定的。

人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23对,人的体细胞中的这23对染色体就包含有46条染色体,上有46个DNA分子,包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的可遗传的所有性状。

子代个体是通过父母双方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请你推测基因是通过什么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

基因是经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的,但是在精子和卵细胞这些生殖细胞中,人类的染色体可不可能也是成对存在的?

如果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就会增长一倍,但是人类的染色体虽代代相传,但是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都只是23对,所以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减半的,即人类的性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3条。

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我们用A表示一个相对性状,用a表示另一个相对性状,父亲的体细胞中基因组合是AA,母亲的体细胞中的基因组合是aa,那么产生的精子以及卵细胞中的基因各是什么情况?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组合又是怎样的?

三、交流展示:

1、学生归纳: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精子的基因是A,卵细胞的基因是a,受精卵的基因组合是Aa。

四、归纳小结:

1、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人类的体细胞和性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是多少?

3、人类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与性细胞中是否有区别?有怎样的区别?

4、如果在人类的性细胞中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会出现什么后果?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挖掘这种联系,复习旧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能够在已知

父母基因性的前提下正确推测出精子、卵细胞以及受精卵的基因型。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难点:(1)、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2)、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

1、展示教材P31“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片,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这个图片逐步引导学生过度至P32“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过程”。在以上基础上提问:若AA控制卷舌、aa控制不卷舌,后代的性状会是怎样呢?

2、若AA控制卷舌、aa控制不卷舌,后代的性状会是怎样呢?

这类问题,不能靠推测,早在十九世纪类似问题就已给修道士孟德尔通过实验解决。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孟德尔和他的豌豆杂交实验

1、看书、讨论 归纳 p33...34

分析:

①纯种高、矮豌豆杂交,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高的性状?

②子一代基因型分析(完成填空)。此处需要教师教具引导。

2、问题:子一代高豌豆Dd中的d还会遗传下去吗?如何证明?

3、杂种高豌豆Dd(子一代)自交实验分析:

① 学生小组活动:模拟自然条件下传粉受精形成子二代可能的基因组成和性状并记录;

②小组代表分享本小组活动记录数据;

③引导学生从各小组的记录数据中发现规律:子二代中高茎豌豆比矮茎豌豆多。

④小组活动:思考并讨论“遗传学奠基人”当年分析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子二代中总是高的 多, 矮的少?⑤展示孟德尔有关豌豆其他相对性状自交结果,证实推理正确。

4、与学生一起总结“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果;

5、借助孟德尔成功经验,渗透情感教育。

2、分析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

(1)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来分析课前引入时“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

(2)通过教学,逐步引导至“同时卷舌的父母也会生出不卷舌的孩子”。

过度:卷舌与不卷舌并不重要,但如果此处的隐性基因a控制的不是不卷舌,而是某种致病的性状(如:白化病)该怎么办呢?

三、交流展示:

3、禁止近亲结婚

(1)、引出近亲:承上:两种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简单介绍: ① 白化病(播放视频);② 红绿色盲(图片检测);

提问:哪些人群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更大?(学生回答——近亲)

(2)、解释近亲,分析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性大的原因;

(3)、近亲结婚的危害——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4)、通过一调查表中的数据,进一步证实刚刚得出的结论;

提问:怎么样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近亲结婚使父母双方 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增大,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也就增加。

四、归纳小结:

1、孟德尔和他的豌豆杂交实验

2、卷舌和不卷舌的问题

3、禁止近亲结婚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重点: 1.性别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

1、播放小品《超生游击队》片段。通过小品演员的精彩幽默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师:小品中这对夫妻为生下一个儿子,而东躲西藏,打起了游击。妻子也因生下三个女儿备受婆婆和丈夫的责难,而妻子却为自己辩解说生男生女在男性。生男生女到底怎么回事?这与遗传有关系吗?让我们一起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同学们想一想: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看书、讨论 归纳 p39...40 1.幻灯二通过背景图片,对人体染色体相关问题做一复习,旨在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会断章取义,做到温故知新。回答下列问题:

看图片这是什么?人体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人的性别也是人表现的性状,生物的性状由什么决定? 2.观察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哪些异同:看看男女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男女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1-22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只有最后对与其他染色体显著不同,由此,可以判断这对染色体与什么有关?这对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提问:问题1 这两幅图哪张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张是女性的染色体?

问题2 男性的性染色体中,哪条是Y染色体呢?

问题3 Y染色体与X染色体形态大小有什么区别?

问题

4、在研究性别时,只考虑性染色体就可以了。那男性可以产生几种精子,女性可以产生几种卵细胞呢?

问题

5、那生男生女是什么时候决定的?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看书、讨论 归纳 p40...41

问题

6、男女比例是多少?男女比例是1:1。

问题

7、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好,同学们回想小品中的妻子所言有科学道理吗?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

三、交流展示:

问题

8、同学们说的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模拟随机受精,看看是不是和理论结果一致。

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准备好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调查的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我们国家现在男性略多于 性,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这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确实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导致性别的比例发生偏差这还需要我们加强宣传,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任何地方不应该存在性别歧视,以保证我们的社会能良性发展。

四、归纳小结: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想尽量给学生机会,所以这节课的两个重点都分别设置了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生物教师队伍中的新手,在授课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改正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生物的变异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探究变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

1、俗语说: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反应了生物遗传现象的什么问题? 遗传现象的变异的现象,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变异的普遍性: 看书、讨论 归纳 p43...44

得出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注意要强调变异应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不能叫变异。

四幅图的参考分析如下:

菊花和玉米是植物,安康羊和果蝇是动物,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两类牛物:四种菊花同属一个物种,但花瓣、颜色等性状各异;五种玉米也属于—个物种,玉米粒的颜色的性状不同;三只安康羊同属一个物种,但—只有角,另两只无角;二只果蝇同属—个物种,但复眼的颜色性状有差异。这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

2、提问:“生物的变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入探究活动。探究大小花生的变异现象:[ A.提出问题:各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如:同是花生这个物种,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吗? B.作出假设: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假设。如:同是花生这个物种,大花生和小花生的大小这个性状存在着差异。

C.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方案。参考方案如下: (一)目的要求

1.探究生物性状的变异。

2.认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理解生物的变异和环境的关系。 (二)材料准备

包括大小花生,数量不少于30粒。圆规、直尺等。

三、交流展示:

2.所测结果填人表格中。[来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

四、归纳小结:生物的一些相对性状表现出的是数量差异。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也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两个品种的平均值可从探究过程中的表格算得。比较相对性状的差异,应该比较它们的平均值。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学反思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第九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小结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案(全文)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案(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