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3: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

考察

刘毓庆

内容提要 《诗经》产生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黄河的支流与支津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水网,上百的湖泊星罗棋布于其间;充沛的雨水,造就了许许多多的隰地;川流水泊之间,形成了不少人类居住的洲岛与土丘;山林之中,泽薮之畔,生长着梅竹之类亚热带植物,并活动着犀牛之类热带动物,野猪时出,鹿群觅食,水鸟云集。这种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先民的生活方式与性格、心理、情感,形成了《诗经》温柔敦厚的风格。

关键词 《诗经》 生态环境 温柔孰厚

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诗经》是在与现存迥然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之中产生的。其所咏及的河流水道、湖泊丘隰及许多动植物,今皆不复旧貌,因而为我们理解(诗经》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地理生态背景的考察,展示周代先民活动的历史舞台,从而对先民的生活、习俗、性格、心理、情感以及《诗经》风格的形成,有一个新的认识。

一、《诗经》时代的河流

《诗经》主要产生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海拔约600米至50米之间的广大地区。如果找来一张彩色的中国地形图,就可以发现,《诗经》产生的主要地区正是地图上用绿色和浅绿色所标识的区域,而绿色正是与水紧密联系着的。在古代这一区域,更是河流湖泊遍布,以黄河为主干,构成了网络与星棋交织的地貌结构,成为华夏先民活动的最主要的舞台。

《诗经》中所言及的水流,大约有20余条,关中地区有泾、渭、洽、漆沮、丰等;山西境内有汾、杨之水;河南、山东境内有洛、溱、洧、淇、寒泉、泉源、肥泉、济、汶、淮等。另外还涉及到了江、汉。同时每言及水,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水流量之充沛、水之清澈、水生植物及动物之丰富繁多,展示出当时一种良好的生态境况。不过对于溱洧淇汾等河流情况的描写,其所反映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环境,而真正对上古北方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无疑是黄河。黄河在《诗经》中出现过27次,是《诗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条水流。

关于黄河,《说文·水部》云:“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尔雅·释水》云:“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春秋说题辞》

云:“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度也。”《风俗通义·山泽》云:“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发原注海”、‘“并千七百一川”、“荷精分布”、“播为九流”,写出了古代黄河的一派浩茫气概。今日的黄河水流量锐减,它的支流、支津大多已干涸或变为田地,不复昔日景观。而在上古时代,黄河浩浩荡荡,横行于北方大地,《庄子·秋水》篇所描绘的“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清崖之间,不辩牛马”,正是当日所目睹的情景。这是一个大水系,它一面接纳百川,一面支津纷出,大大地影响着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生态格局。 最早记载黄河水道的是成书于先秦时代的奇书《山海经》。如依此书所记,黄河的气势要远大于长江,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大河流。书中记长江的支流只有12条,而黄河的支流则多达49条,大多支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其实远不至此数。如《北次三经》所记载水道,黄河是由今河南武陟向东北经浚县、内黄、曲周、平乡、巨鹿、宁晋、深县、安平、蠡县、高阳、安新、霸县,至天津入海的。在这约600余公里的流程中,汇入的支流就有19条。而据谭其骧先生的研究,《北次三经)中实际最终注入黄河的水道(包括与其它水合流后注入的水道)达34条之多[1](P82)。由此而言,古代黄河中下游支流之多,实不可胜计。《山海经》中共记水道约280余条,大多分布在黄河

流域。《水经·河水注》中记载的河水支流,从黄河壶口以下算起,约近80条。而每条支流,又不知汇入了多少条小的水流!仅一条不大的淇水,在注入黄河之前,就汇合了十几条水流。这些水道恐怕大多在上古时代就存在了。 再就黄河支津观之,《禹贡》有如下描写:“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大坯,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大陆’旧以为指大陆泽,今研究者多认为是指一片广阔的平陆,即河北巨鹿一带的平原。其实说泽也未尝不可,因为这里本是一片水泽,水消退后而成为一片平阔的原野。所谓“北播为九河”,是指在这块平原上,黄河歧流纷出,像一把展开的折扇,分布在河北、山东平原。略言之,黄河出龙门后,直向南到华山之北,然后东折,过三门峡(砥柱)、孟津,至武陟(大坯)而北折,沿太行山东麓与漳水(降水)合流,至巨鹿、隆尧一带开始满溢散开,“播为九河”[2](P330-402)。关于九河,历代研究者很多,他们或据文献或据目验,来确定九河所指。也有学者认为九是泛言其多,未必是实指。但不管怎么说,在上古时代黄河有许多支津入海,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岑仲勉先生曾力辩上古言河未必为黄河之专称,如,河水清且涟漪”之河即非指黄河,因为黄河不可能清。古人称洹水为河,也是一例。认为河是水道的通称[3]

(P219.82)。谭其骧先生认为:河为河道之通称,只能适合于唐宋以下,唐宋以上“河”是黄河的专称。《汉书·地理志》除河水外,河北平原水道称河的计有12条,《水经》中除河水外称河的水有7条。这十多条称河的水道中,有5条是西汉黄河决流所形成的,“其余诸河,估计都应该曾经是春秋战国时代黄河干流或其岔流的故道[1](P82)。其实春秋前称河的水道何尝不是与黄河发生过关系的水流?“九河”未必是春秋之后才出现的。尽管不少学者认为《禹贡》成书于战国,但此书即托名于禹时代的产物,自然所记的河道不可能是战国时代才出现的。简言之,在上古时代,黄河流域与黄河发生过关系的河流很多,特别是中下游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定有不少同时也可以称河的水道存在。

除黄河水系外,在北方与黄河相邻的还有淮河水系的水群,分布在中原一带。在历史上曾发生过黄河夺淮入海的事情。这些河流在上古时代是否与黄河发生过关系虽不好确定,但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这样黄河中下游一带,像布下了巨大的水网,中国文化便在这里发生。正如钱穆先生所云:“中国文化发生,精密言之,并不赖于黄河本身,他所依凭的是黄河的各条支流。每一支流之两岸和其流进黄河时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里,却是中国文化之摇篮。[4](P2)

二、《诗经》时代的湖泊与隰地

《诗经》中每言及“于沼于沚”、“从子于沃”、“东门之池”、“彼泽之陂”、“集于泽中”、“东有甫草”、“王要灵沼”等,所谓沼、泽、薮、池等,自然是与湖泊相联系的。这也反映出了先民生存的地理生态背景的一个特点。据谭其骧先生研究,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河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道。在此之前,黄河基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正因为它的安稳、平静,黄河流域才能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而其之所以能安稳平静,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下游的湖泊和下游从黄河分支出的支津很多,足以停蓄或分泄一部分洪流与泥沙”,后来“黄河流域缺少湖泊是容易发生水灾的原因之一”[5]。在上古时代,黄河中下游流域几乎布满了湖泊。

《尔雅·释地》记有十大泽薮:“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护。”这十大泽毅,除云梦、具区在长江流域外,其余八薮都在黄河流域。《禹贡》和《周礼·职方氏》记载是11个湖泊,《吕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地形训》等,记有9个湖泊。各书所记湖泊名称、分布地区虽都略有不同,但大多分布

在黄河流域则是一致的。这些湖泊,动辙数百里,如昭余祁,《汉书·地理志》邬县下云:“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王先谦补注云:“陂泽连接,其薮有九,谓之九泽,总名之曰昭余祁。[6](P680)看来到了汉代,因泥沙淤积,此湖已分割成许多小湖泊了。其原先之大,可想而知。据田世英先生研究,昭余祁位于晋中盆地,约相当今介休以北,平遥、祁县西境,文水、汾阳东境,方圆有数百里[7]。最大的湖泊恐怕要数大陆泽的前身太行山东麓的大泽了。《山海经·北次三经》记有发鸠之山“精卫填海”的故事,说发鸠山有鸟名精卫,它是炎帝少女所化。炎帝之女女娃游东海,溺而不返,故化为此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论者多以为东海指祖国东部的大海,这是个不小的误会。发鸠山在今太行山西的山西长子县,距东海有千里之遥,其何以要飞行千里去填海呢?其实这里所谓的“东海”,可能就是太行山东麓的汪洋大泽。《说文·水部》云:“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上古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是一片汪洋,山中的条条水流皆汇于此。即使黄河之水也流入了这片茫芒水泽之中,其有海之名也是自然的。《山经》中共记湖泊约40个左右,而以反映太行山东河北地理为主的《北次三经》就占了7个。这7个湖泊可能就是水退之后留下的遗迹,诸湖泊之中有泰陆(大陆)、大泽、海泽等名称。“海泽”据谭其骧先生研究,

在今河北平原中部的周县境内[1](P43),这里正是当时大泽的中心所在。既然是“泽”,为什么又冠以“海”名呢?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名字中蕴含着由大海湖演变为沼泽的信息。《春秋感神符》说“后妃恣则泽为海”,说明泽大则为海,在古人的观念中二者是有联系的。精卫所在的发鸠山在太行山西侧,山中漳水流出,即流入太行山东麓的黄河。《北次三经》与“精卫”相邻,就记载了“海泽”。由此推测,经中的西山当指的是太行山,因为在“海泽”之西,故名“西山”,“海泽”在其东,故得名“东海”。所谓“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当是说衔太行山的木石堙这汪洋之水。虽是神话,但侧面反映了河北平原的地理形势与先民对这个大湖泊的认识。 除《尔雅》、《周礼》、《禹贡》等提到的大湖泊之外,黄河流域还分布有许多较小的湖泊。如《左传》中提到的蒙泽、荧泽、澶渊、阿泽、修泽、萑苻、洧渊、棘泽、狼渊、豚泽、沛泽、鸡泽、空泽等,约30多个。在黄淮海平原范围内,先秦文献记载的大小湖泊有40个左右,《水经注》则记载有190个之多[8](P178-181)。这190个湖泊中的天然湖泊,可能大部分在先秦时代就已形成,只是没有专书记载而已。

与湖泊相近似的是隰。在《诗经》中每将山隰连称,如《邶风》云“山有榛,隰有苓”;《郑风》云“山有扶

苏,隰有荷华”;《唐风》云“山有枢,隰有榆”;《秦风》云“山有苞棣,隰有六驳”等,也有单称隰者。这也反映了上古河域的一个生态地理特点。

隰与湖泊不同,湖泊是与河流相通的,而隰则主要是由雨水形成的。《尔雅·释地》说:“陂者曰阪,下者曰隰。”邢昺疏引李巡注云:“下湿谓土地窊下,常沮洳,名为隰也。”根据《尔雅》与李巡注,隰指地势低下、土壤阴湿的地方。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野上的低湿之地,即《诗经》中所谓的“于彼原隰”、“原隰既平”、“度其原隰”的“隰”。一种是与山相连的“隰”。这些“隰”位于山脚下不远的平地,由于山洪由高而下,激流冲击山下平坦之地,进入平野之后,水流减慢,冲击力消失。这样在山下便形成了低洼的地势,一下雨便有雨水积储。《卫风·氓》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表明隰一般面积还比较大,所以诗人才以为喻。因为隰常有积水,所以可以种植莲藕。《郑风》说“隰有荷华”,即可以证明。《邶风》说“隰有苓”,前人关于“苓”有卷耳、地黄、甘草、黄药等说,其实这“苓”也就是“莲”。《七发》“蔓草芳苓”,李善注:“诗传曰苓,古莲字也。”《字汇》:“苓读连,古莲字。”隰的周围则长有丰茂的草木,如榆、桑、苌楚、芦苇等喜水植物,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在山与隰之间冲积而成的扇形地带,则是先民们所选择的

较理想的宅地。《诗经》中“山有XX,隰有XX”的咏唱,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发的。

三、《诗经》时代的州与丘

《诗经》中每言及水中的洲、渚、沚、坻,同时也常提到丘,如曰“丘中有麻”、“至于顿丘”、“旄丘之葛”、“宛丘之上”、“陟彼阿丘”。对于《诗经》中的丘,今人大多认为是山丘或丘陵,因而每等闲视之。其实它与水及洲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山海经·海内经》云:“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九丘”,每丘上住一个氏族,所谓陶唐、叔得,都是氏族之名,这些氏族不少是见于其他古籍的。丘之下有水环绕,这实际上就是九个洲了。《左传·昭公十二年》说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贾逵注云:“《九丘),九州亡国之戒。”马融也说:“《九丘》,九州之数。”《释名·释丘》云:“泽中有丘曰都丘,言虫鸟往所聚也。”《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水经·汾水注》云:“汾水西经癸丘北,故汉

氏之方泽也。贾逵云:汉法,三年祭地,汾阴方泽,泽中有方丘,故谓之方泽丘,即癸丘也。”或有水环绕,或在泽之中,而却名之曰丘,这里的丘与洲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说文·丘部》云:“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此解字形显系有误,卜辞中之丘字即象丘阜之形。但许氏强调丘为人居之所,则特别值得注意。而其解“州”字也是突出了个“居”字。《说文·川部》:“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地,故曰九州。《诗》曰‘在河之州’。”毛诗作“在河之洲”,“洲”与‘州”在古代是相同的。《字汇·水部》云:“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也。”《尔雅·释水》云:“水中可居者曰洲。”《广雅·释水》:“州,居也。”《释名·释水》:“洲,聚也,人及鸟所聚息之处也。”所谓“居”就是居住,即《易传》所谓“穴居而野处”之“居”。更值得注意的是《释名》将“洲”声训为“聚”,而伪孔安国《尚书序)亦云:“丘,聚也。”说明古代“丘”与“州”在读音与意义上都是有关系的。大禹治水,将天下划为九州,实际上是以水为界,划为九个区域。《淮南子·地形训》说:“宵明、烛光处河洲,所照方千里。”《尚书·说命下》云:“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伪孔传云:“遁居田野河洲也。其父欲使高宗知民之艰苦,

故使居民间。”孔颖达疏云:“河是水名,水不可居,而云‘入宅于河’,知在河之洲也。《释水》云:‘水中可居者曰洲。’初宅遁田野,后入河洲,言其徙居无常也。”显然河洲也是先民栖居之地。

丘与州从形式到意义上的联系,显然都是缘于一个“水”字。州是有水环绕之地,而丘则是由水而形成的。丘一般形成于河道拐弯或二水交汇之处的三角洲地方,由于水的冲积形成土包,水道移向低处,而土包则因风吹,土沙堆积越来越厚,形成高丘。因为川流纵横,湖泊广布,人皆依择高地而居,因而古书中出现了许多以丘、州为名的地名。据顾颉刚先生统计,《春秋》与《左传》中以丘名者有48处之多,而以宋(11)、齐(10)、鲁(7)、卫(b)、晋(4)为最多,渭水流域的秦与江湖间的吴越一个也没有。而宋、齐、鲁、卫、晋正当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湖泊河流分布最稠密的地区[9]。这些地名可能是大水退后的遗存。从清儒杨守敬的《春秋列国图》中就可以看出,名丘之地多在水边,如营丘在淄水东,贝丘在渑水东,葵丘、渠丘在时水东,牡丘在黄河北,重丘在大野泽西南,中丘在沂水东等。水来为州,水退为丘。《春秋·桓公五年》有:“州公如曹。”州为国名,姜姓,据《括地志》说,在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即今山东安丘县东北。此地距海近百里之遥,且当汶水、潍水交汇之处,上古时很可

能是水中之高地可居者。而且周时名“州”,汉时得名“安丘”,大有水退为丘之意在内。出土的西周《周公簋》有铭云:“舍邢侯服,锡臣三品:州人、东人、郭人。”其地不详。《左传·昭公三年》:“赐汝州田。”注:“州县,今属河内郡。”春秋前其地正处于黄河北折处,夹于沁水、黄河之间。《诗经·小雅·钟鼓》云:“淮有三洲”,“三”言其多,说明在淮河上也有不少水洲。历史上黄河曾一度夺淮入海,显然在黄河与淮河形成的三角地带,是受着黄河的影响的。在《汉书·地理志》中,涿郡有州乡,王先谦补注云:“《一统志》:故城今河间县东北四十里。”地名河间,显然是由黄河支津歧出、地在两河之间而得名,而其又名‘洲”,其意义就更明确了。据《周礼·大司徒》记载,周时户制“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用“州”划分行政区域,显然也是由自然地理的区域分割而定的。一州犹今之一村,《论语·卫灵公》说:“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里的州里,犹今之所谓乡里。《周礼·小司徒》又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总之,无论是丘、州之类的地名,还是以州、丘为单位的区域划分,都反映了上古时代水居洲处的人类生存环境。

四、《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

无论河、泽,还是丘、隰,都是因水而形成的。现在我们根据《春秋》与《左传》的记载,通过研究先秦河流、湖泊、丘洲在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所经当时各国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河流、湖泊、丘洲的分布,集中在了黄河下游的晋、卫、郑、齐诸国。晋本当黄河中游,但它的地盘较大,今河南的北部、河北的西部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属于它。西部的秦国,只有泾渭二水,湖泊、丘洲的记载则是空白。据《周礼》、《尔雅》等书记载,秦地也有湖泊,像弦蒲、阳华等,曾与大陆诸大泽并提,但与中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就要小得多了。《诗经》中提到的关中境内的水道与水泽似乎还较它国为多,当是因周王室建都关中,对此生态地理较多关注的缘故。

《管子·揆度》说:“共工之王,水处者什之七,陆处者什之三。”《淮南子·地形训》说:大禹时“凡鸿水之渊薮,自三仞以上者,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这些数字可能是根据当时情势对上古地形做出的推测,但也由此可以想见《诗经》时代的地貌状态了。由于川流湖泊众多,加之《诗经》时代北方气候温暖湿润①,因而影响到了当时的生态环境。据史念海先生说:“当时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这个地区大致从渭河上游及更西的地区开始,一直到下游各地。黄河中游西北部则是草原地区。

森林中兼有若干草原植被,而草原地区也兼有森林茂盛的山地。 [l0](P352)像梅、竹之类亚热带植物,在北方也较常见,故《秦风》言“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卫风》言“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小雅·吉日》还说:“发此小豝,殪此大兕。”说明当时北方还产有现在只有热带地区才有的大犀牛。在湖畔水边以及泽薮之地,生长着大片草木,水中有荇菜、苹、藻等水草,湖畔大量水鸟云集,芦苇荡里大批野猪之类野兽出入,林中及原野时常可见到鹿群觅食、奔走。如《召南·驺虞)说:在芦苇荡里可以“一发五豝”;《大雅·桑柔》说:“瞻彼中林,甡甡其鹿。”属于黄土高原的陕西境内,今日已多为干旱区,而(诗经》的《秦风》与《雅》、《颂》中,却多次歌咏到这里的泽地、水产与芦苇,如云“兼葭苍苍,白露为霜”、“鸿雁于飞,集于中泽”、“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鰷鲿鰋鲤”、“振鹭于飞,于彼西雍”,俨然一幅水乡泽国情景。《魏风》、《唐风》中说,山西晋南的汾河岸边是大片沮洳之地,这里有大片的桑田,山上长有刺榆、山樗、漆树等木,山下的水洼的周围则有榆树和楸树等。在中原地区,《曹风》写到了地下水冒出地面的情景,《郑风》中写到了在大泽中围猎的情景,《卫风》写到了淇水湾丛生的绿竹与水岸栖息的大雁、飞鸣的野鸡、水中的大鱼,还有成千的马群。《齐风》中写到了雄兽、大兽、狼,还

有闲游的狐狸,以及大片的狗尾草;《鲁颂》中写到了众多的马群。这些诗篇正是对当日生态环境的描写。 现在许多河流已经干涸,大量湖泊已淤为平地,不少水洲与丘阜也因水枯或挖掘变为平地,如宛丘在春秋时还是陈国的一个热闹繁华之地,到《水经注》的时代,却已“不知所在矣”[11](P733),昔日的景观不复存在。但我们根据《诗经》给予的信息,可以想见这种生态环境对当日先民生活的影响。生命离不开水,故人要傍水流而居。丘阜水洲,是人类避水患的生存栖身之所。川流是湖泊的水源,湖泊是河流水量与气候、气温的调节系统,洪水到来时它们可以泄洪储水,平时则可以积水养河流;夏天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冬天则散发热量使气温升高,同时蒸发水分,使空气保持湿润,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积极的作用。湖泊还是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渊薮,故《尚书》、《左传》、《周礼》诸书中都记到了专门管理湖泊泽薮的官员。正如顾颉刚先生说:“中国古代对于薮泽是最注意的,所以然之故就因为这是生产的大本营,在农业不甚发达的时候,只有依赖天然的力量。泽是众流所归的大湖泊,薮是卑垫之地。湖泊中产有尊鱼之类固不必说,薮则当每年水长的时候,也盛满了水,和泽没有分别;等到水退,留下了沉淀物作肥料,就很能生长草木,连带着繁殖禽兽,天然的生产品比了泽中还要多。”[12]这种条件对农业、渔

猎,都是非常有利的。一般认为周朝是个农业社会,而忽略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王廷洽先生则认为,渔猎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无论食用还是祭祀,或是对皮革羽毛的利用,都体现出了渔猎的意义[13]。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婚礼纳采用雁,吉礼以鹿皮为贽,之所以用雁用鹿,也就反映了当日狩猎生活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位置。 周代的地理生态环境,规定了农、渔、猎并举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人类更注目于自然的春秋更替与生物的休养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律,顺天之所赐以充庖厨的生活情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环,使人们将自己的生活、劳动、欢乐、悲伤、优愁,融入了大自然的运行之中。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他们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祥和与亲切。因而在《诗经》中山水草木鸟兽都成了有情之物,它们与人类共悲欢。“呦呦鹿鸣”,是要与同伴共享丰美的苹草;“鸟鸣嘤嘤”,是要求得朋友的呼应;大量的以草木起兴的诗篇,所展示的也多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状态。于希贤先生认为,《诗经》“温柔敦厚”诗风的形成,与西周地理环境有关。他说:“中国的文化的风格始终保持着一种温暖、祥和的传统,与西周地理环境的培育有很大关系。‘温柔敦厚’的诗教,一直是国人崇奉的典范。[14]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诗经》中也提到大旱、地震,专家们也曾指出西周初年有过短暂

的寒冷期,但这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黄河流域能成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这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同时这些川流、湖泊、水洲的分布,也大大地影响着人类早期聚落的分布。当时人烟稀少,原野因时有水患而空旷无人居住。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国被狄人攻破后,卫地的遗民只有730人,加上共、滕两邑的民众也只有5000人,等于现在的一个大村。卫国如此,其他国家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中原地方人择高丘傍水而居,聚落或国都之间,都有大片的荒田或水道湖泊相隔。即使到了人口有了较大增长的春秋晚期,地处中原的郑、宋二国之间,仍有两不相属的大片土地[15](P1673)。我们发现(诗经》十五《国风》,除“二南”外,其在中原地区的分布:陕西、山西、山东各得其二,河南得其七,而河北境内竟然是空白!如果再结合考古发掘考察一下,便发现河北平原在今京广线至徒骇河之间的数百里中,没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商周时代的遗址只在靠近京广线的地方发现数处,中间仍有几百里的空白[1](P82)。显然河水自由漫溢,使这里变成了汪洋水泽,生态环境不利于人类居住。

以上所考察的是《诗经》中大部分诗作产生的一个广阔的地理生态背景,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经》中有那么多水生植物和动物,有那么多言及水的诗篇了。 参考文献:

[1]谭其骧.长水集(下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Ml.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3]岑仲勉,黄河变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谭其骧,黄河与运河的变迁[J].地理知识,1955,(8)。

[6]王先谦.汉书补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8]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9]顾颉刚.说丘[J].禹贡半月刊,第一卷,(4)。

[ l0]史念海.河山集(二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1。

[11]王国维,校.水经注[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2]顾领刚.《诗经》与渔猎文化[J].中国史研究,1995。

[13]王廷洽.《诗经》与渔猎文化[J].中国史研究,1995。

[14]于希贤.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学思潮更迭[Z].手稿。 [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注释:

①据竺可祯先生研究,当时黄河流域气温一月比现在高4.6度,二月高3.2度,平均高1.5度。参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刊于《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原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25

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两首之氓

宋明理学之背景

背景艺术考察的心得体会

《楚辞》与《诗经》之比较

诗经之集评集注

《诗经》两首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黑河上中游生态考察记

黑河上中游生态考察记

生态工业园参观考察解说词

《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
《《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