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村级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3:04: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抓双联行动 促和谐发展

——道口村双联行动抓点示范的主要做法

道口村位于县城以南8公里处,是一个纯回民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368户1848人,其中贫困户174户770人。村党支部辖4个党小组,党员36名。全村有耕地面积10857亩,其中梯田6000亩。省道207线纵贯全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45元。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县乡4个帮扶单位17名联系干部通过多次深入村组调研,进村入户摸底,立足村情,科学谋划,协助村两委制定了“双联行动示范、项目建设带动、草畜产业强乡、劳务经济富民”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在2017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示范引领全乡双联行动扎实有序推进。

一、领导重视,抓基础

为了确保 “双联”行动组织有序,市县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协调各联系单位,在道口村也成立了由上联系领导任组长的帮扶领导小组。靠实责任,确定一名党委委员专门负责和各联系单位协调对接,准确把握各帮联单位帮联意向,及时带领各帮联单位了解村情民意,制定发展规划,驻村蹲点抓对象确定、宣传发动、调查研究和规划引领等前期工作,为双联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抓对象确定。根据新的贫困人口划分标准,对全村贫困农户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按照“三有三选

三不选”和“两评两审两公示”的办法确定了19户贫困户,真正做到了程序规范,群众公认,对象准确。 二是抓宣传发动。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各类专题会议8场次,悬挂横幅6条,刷写宣传标语18条,制作宣传牌面2个,发放宣传资料200多份。通过宣传发动,使“双联”行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三是抓调查研究。通过深入村组,深入农户调研,填写困难农户登记表、民意调查表,对全村、贫困户的人口数量、经济收入、产业结构及发展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摸底,建立健全了信息台账,撰写调研报告5篇,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全面掌握了基础信息。四是抓规划引领。主动对接联扶单位,把握联扶意向,结合全村实际,从培育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制定出了道口村三年发展规划和联系户发展计划,使村、户发展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脱贫有路子。

二、强化措施,抓重点

一是抓草畜产业。以全县草畜产业标准年为契机,把草畜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朝阳产业”来抓,加大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和地膜玉米的种植力度,走“种草、种料、养畜”的路子。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联系投资10万元,在北摆组新种千亩苜蓿示范片1处,全村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到5500多亩,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4000多亩。利用饲草料资源充足的优势,培育饲草加工企业1家,组织推广青贮氨化和饲草料开发实用技术培训2次,提高了饲草

料的转化增值效益,为草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村牛饲养量达2000多头,羊饲养量达2600多只,预计养殖业收入人均可达1200多元。二是抓项目带动。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单位联村的主要抓手,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共实施了2个项目,完成投资80万元。1.协调妇联和金融部门扩大妇女小额信贷资金发放范围和额度,完成投资65万元,新发展5头以上基础母牛养殖户50户,在川口组建成肉牛养殖示范组一处。2.新修南摆组翻水桥1座,完成投资15万元,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3.列入全乡项目库项目6项,预算投资405万元。极大的改善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为脱贫致富提供基础保障。三是抓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双联工作的核心。按照 “进村抓产业,入户帮增收” 的要求,依托道口村村内的四家私营企业和距离县城近的优势,在劳务输转上下功夫,一方面协调联系群众在家门口打短工,做到不误农时;另一方面注重两后生技能培训,举办富裕劳动力培训班,变依赖“输血”为自身“造血”,达到主动发展、创业致富的目的,努力增加农民增收。今年,全村共输转富余劳动力近600人次,户均1.5人次,创劳务收入600万元。四是抓基层组织。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重点在强基固本上做文章。市上帮扶领导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张得珍先后多次深入道口村点评创先争优活动,指导村支部开展“五个一”联村活动,即:建好一个支部班子、抓好一支党员队伍、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开辟一条增收门路、解

决一批突出问题。积极引导党员在双联行动中转变作风,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进双联行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五是抓民族宗教。“保稳定、促和谐”是民族乡是最大的政治。各级帮扶干部都非常重视民族宗教工作,经常利用民族宗教节日,进行走访慰问,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努力将各类突发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坊,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全村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驻村蹲点,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起,调处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三、健全制度,抓长效

一是抓长期联扶制。通过总结经验,明确“联村联户”的主体、对象范围、联系内容、教育培训、权利、义务、任务、目标、工作纪律、考核办法、责任追究等内容,结合实际,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的长效机制,做到长期坚持,务求实效。二是抓帮扶公示制。为增强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针对性和成效性,在村委会设立双联管理墙,详细记载每个干部进村入户联系帮扶情况,公开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以及干部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确保双联行动落到实处。

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双联”行动取得实效,力争在2017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今后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与联系单位的对接,积极争取项目,增强发展实力。二是重点解决解决群众在春秋播种、夏收等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传递各类致富信息,帮助联系农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三是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组织党员群众和联系帮扶农户开展实用技术、务工技能、设施农业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四是认真总结典型,积极报送信息。

联村联户典型案例

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村级“联村联户行动”心得体会

联村联户典型案例 (5)

联村联户典型案例 (4)

联村联户个人典型材料

联村联户个人典型材料

村级联村联户典型材料
《村级联村联户典型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