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采油集输泵站系统安全技术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采油集输泵站系统安全技术

一、概述

矿场油气集输是将油井采出的油、水、气混和物进行收集、暂存、初步处理并输送到指定的容器或装置的全部生产过程。其主要任务是:

(1)、收集油井产出物;

(2)、对油、气、水、轻烃、杂质的分离和净化等初步处理,输出四种合格产品(即:净化原油、轻烃、净化伴生气、净化水);

(3)、分别对油、气进行计量;

(4)、分别将油、气输送到指定的油库(站)或炼油厂和化工厂等用户。

二、油气集输管理的基本要求

(1)、保证集输平衡,并达到规定的储油能力;

(2)、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3)、计量准确,输差控制在规定的数值内;

(4)、油气损耗控制在规定的数值内;

(5)、维护和保养好系统内各种设备,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三、油气集输的危险性 (1)、集输介质的危险性

集输介质有油气混合物、原油、天然气、轻油等,其共同的危险性是:易燃、易蒸发、易爆炸、易产生静电、升至一定温度时,易膨胀或沸溢。

(2)集输工艺设备运行的危险性

采油集输工艺设备主要有油气分离器、加热炉、油离水脱水器、压力沉降罐、缓冲罐、脱水器、输油泵、集输管线、储罐和计量装置等,构成一个压力系统和热力系统,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操作运行。若管理或操作不当,会导致憋压、跑油、抽空、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采油集输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必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采油集输流程及其安全技术

1.流程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对油井采出物(油、水混合液和天然气)进行收集、计量、输送、初步处理和储存的过程称为采油集输流程或集输系统。由于集输系统各环节的先后顺序不同或某些环节间的工艺设施、结构不同,而构成了不同的采油集输流程。

1

(1)标准流程

①单管计量站流程。单井单管计量站,分别计量后油气密闭混输至中转站集中处理的流程称为单管计量站流程。该流程适用于原油性质较好(粘度较小、含蜡量较少、凝固点较低)、单井产量较高、井口压力较高的油田。

②双管计量站流程。双管掺热水(或热油)保温输送到计量站,分别计量后,油气密闭混输至中转站集中处理,掺入的活性热水(或热油)由计量站(间)供给的流程,称为双管计量站流程。该流程适用于油品性质较差(粘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单井产量低、井口压力低的油田。

(2)非标准流程。除单(双)管计量站流程外,其他流程均为非标准流程。如油气分输(双管)流程和三管热水伴随流程等。非标准流程有的是为了适应具体油田的特点而选用的;有的是形成于标准流程的应用之前,尚未进行改造的。

2.选择采油集输流程的原则

(1)流程的适应性强。满足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原油物性要求;满足油田初期生产,便于油田中后期的调整和改造。

(2)油、气密闭集输,最大限度的降低油气损耗。

(3)合理利用地层能量,尽可能减少动力和加热设备,节约电力和燃料。

(4)流程各环节要配套。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处理油、气、水,生产合格产品。有利于原油脱水、油气分离、天然气脱轻质油;有利于回收天然气、污水和轻烃,防止环境污染。

(5)计量仪表化,生产自动化,减少生产管理人员,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3.采油集输流程的投产和管理

(1)采油集输流程中容器和设备的投产。油气和设备投产前,应指定详细的投产方案,要有周密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投产前的准备和启动投产,必须执行规定的操作规程。

(2)输油管道的试运和投产

①管道投产前必须扫净管道内杂物、泥沙等残留物,保证流程畅通。

②管道试压。使用规定的介质(液体或气体),按设计规定的试验压力和有关技术标准,对管线进行系统强度试压。

通常以水为介质进行强度试压,缓慢升压,当达到要求的压力时稳压10min,无泄露、目测无变形为合格。需要做渗水实验时,试验压力为设计要求的压力时,渗水量应不大于允许值。气压试验时,压力应逐渐提高,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5min,无泄漏且测无变形为合格。强度试验合格后,降至设计压力,无泄漏,稳压30min,压力不降为合格。真空系统在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在联动试运转时,还应以设计压力进行真空度试验,持续时间为24h,

2 增压率不大于5%为合格。

③投油。管道输送的原油,其凝固点高于管道周围土壤温度时,投油前应用热水预热方式提高土壤温度,防止原油在管道中凝固冻堵。

a.热水出站温度,应根据原油性质和管道防腐保温材料的耐热程度及工艺要求确定。

b.短距离管道可采取单相预热,长距离管道可采用正反输交替输送热水预热。热水量应不少于预热管道容量的1.5倍。

c.投油前,管道末端进站水头温度必须高于原油凝固点温度3~5℃。

d.投油时要增大油流量,一般应大于预热水量的1倍。投油后无特殊情况,在稳定的温度场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一般不准停输。

(3)外输工艺流程的操作与安全技术

①原油外输工艺流程的操作,由调度统一指挥,除特殊情况(如发生火灾、爆炸、凝管等重大事故)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外输工艺流程。

②流程操作,遵循“先开后关”的原则。具有高低压部位的流程,开始操作时,必须先倒通低压部位,后倒通高压部位;关闭时,必须先关闭高压部位,后关闭低压部位。

③管线运行时如发生通讯中断,应迅速恢复通讯。保持流程正常运行。

④防止超压的泄压装置必须保持完好,长期投入使用。

⑤在输油管道上进行科研实验时,实验方案应通过有关工程技术部门论证,主管负责人批准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方可进行。

⑥正常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操作规程。

⑦对停用时间较长的管道,必须采取置换、扫线、活动管线等措施,保持管道畅通。

五、采油集输设备的安全技术

(1)设备的选用

采油集输泵站设备主要有油气分离器、原油脱水器、储油罐、加热炉、增压泵等。设备选择应从生产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节能性、耐用性、维修性、环保性、成套性和灵活性等因素,同时设备选用还应符合长远使用的要求。

(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采油集输泵站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油田连续、稳定、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加强设备管理,对于保证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定设备操作、检查、维护、修理规程制度,是设备完全正常运行的保证。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设备管理及维修知识,达到“四懂三会”,并取得操作合格证,严格按设备的操作

3 规程操作。

六、原油计量的安全技术

(一)储油量计量

储油量计量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对油库或联合站储罐内的储油量进行计量。储油量计量一般采用大罐检尺的计量方法。大罐检尺的标准条件、基本要求、计量参数测取规定和油量计算按GB9110《原油立式金属罐计量油量计算方法》执行。

1.工作计量器具

(1)计量罐。必须有在有效检定周期内的容积表(分米表、小数表、容积>1000m3的计量罐还要有静压力容积增大值表)及检定合格证书和量油口总高度值。

(2)量油尺。量油尺必须选用带有铜质量重锤的钢卷尺,锤重为750g,最小分度值为1mm,必须有在有效周期内的检定合格证书。量油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使用:

①尺带扭折,弯曲及镶接;

②尺带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

2.对计量罐计量器具的有关规定

(1)最低液位。立式金属计量罐,罐内液位高于出口管线上边缘300mm左右为最低液位;浮顶罐内液位高于起伏高度200mm左右为最低液位。

(2)排放计量罐底游离水。交油计量罐:交游前应先排放计量罐低游离水。排水应缓慢进行,当从放水管(或放水看窗)见到比较明显的油水混合液时停止放水。收油计量罐:低液位检测之后至高液位检测之前,绝不允许排放罐底游离水。

(3)计量罐内液面稳定时间。油罐收油或者发油结束后,尤其是收油罐内液面波动较大,加之油内气泡和液面上的油沫不能马上消除,所以,需要稳定一段时间方能检尺。同时,油罐在进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静电荷,积聚静电的衰减也需要一定时间。经实践证明,检尺前液面稳定时间不能少于30min。

(4)计量有效时间。计量罐最末一次计量到进行交油或收油作业的时间间隔超过8h,必须重新计量。

3.检尺要求

(1)必须在规定的检尺点下尺;

(2)原油宜检空尺。用量油尺检测计量罐内油品液位,其测得值应准确读到2mm;

(3)检尺要做到下尺稳、提尺快、读数准,先读小数,后读大数;

(4)检尺要进行多次,取相邻两次的检测值相差应不大于2mm。两次测得值相差为2mm时,则取两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量罐内液位高度;两次测得值相差为1mm,则以

4 前次测得值作为计量罐内液位高度。

(5)测量罐内原油高度时,当尺带下端(包括重锤)浸入油内时停止下尺,并使上部尺带的刻度与检尺点边沿对准读数,读数的数值为下尺数。把尺提出罐外后再读取尺带浸入油内的数值,为此浸油度数,则油高等于总高减去下尺度数加上浸油读数。

(6)油罐发油后要检后尺,再次进油时,必须重新检尺,不能用后尺代替再次浸油前的检尺。

(二)输油量计量

输油量计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流过管道的原油的测量。输油量计量一般采用流量计计量。如:腰轮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和刮板流量计。油田最常用的是腰轮流量计。

1.流量计的选择

(1)流量计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2级,基本误差应不大于±0.2%。

(2)流量计的工作压力应不低于流量计上游管线起点的最高工作压力,流量计的工作温度应不低于原油通过流量计时的最高温度。

(3)计量原油的流量计应是防爆型,防爆等级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流量计的公称通经不宜大于400mm,一组流量的正常运转台数不宜少于2台。当计算的正常运转台数为1台时,实际选用的流量计公称通经应比计算时选用的流量计公称通经小一个规格,使一组流量计的正常运转台数不少于2台。

2.辅助设备的配置

(1)每台流量计进口侧应安装过滤器。宜选用头盖为快速开启型过滤器。

(2)每台流量计进口侧应安装消气器。消气器也可安装在汇管上,使几台流量计合用一台公称通经较大的消气器。

(3)每台流量计出口侧必要时应安装止回阀及回压调节阀,止回阀及回压调节阀也可安装在一组流量及出口汇管上。

(4)在靠近流量计出口处,安装分度值不大于0.5℃的温度计。温度计套应逆液流方向与管中心线成45℃角安装,当管线通经不大于150mm时,温度计套插深1/2,当管线公称通经大于150mm时,插深应不小于100mm。

(5)在过滤器进口侧,靠近流量计出口处,安装0.4级压力表。安装方法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在靠近流量计的出口处应安装在线密度计或人工取样器或管线自动取样器。

(7)流量计进口侧应安装闸阀,流量计出口侧应安装能截止和检漏的双功能阀或严密性较好闸阀。

5

3.流量计的安装

(1)流量计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消气器、过滤器应以流量计为标准找平、找正。各设备标志方向与油流方向应一致。

(2)流量计及其工艺管线安装应满足流量计的计量、检定、维修和事故处理需要。室内安装时,流量计及辅助设备宜居中布置,相邻流量计及辅助设备基础及管线突出部分之间净距以及前后左右距墙面净距,均应不小于1.5m,计量室高度应取决于流量计辅助设备及起吊设备的高度。起吊物与固定部件间距应不小于500mm。

(3)流量计室外安装时,寒冷地区应对仪表、设备及工艺管线进行适当保温。

(4)流量计安装管路应装有旁通管线,或两台及两台以上流量计并联运行,以保证在清洗过滤器及检修仪表时不致停运。

(5)扫线排污时,流量计及辅助设备的污油应排放至零位油罐或油池。然后将计量过的污油重新用泵输回到流量计出口管线,未经计量的污油输回到流量计进口管线。

(6)新装流量计的过滤器与流量计之间一段管线应清洗特别干净才能运行。否则影响流量计正常运行。

(7)装有电远转的流量计在应用远传时,应注意发讯器部分防爆问题,参考说明书接线。

4.流量计的使用

(1)流量计启动或停止时,开关阀门应缓慢,防止突然冲击,并防止液体倒流。

(2)必须经常清洗过滤器,当过滤器进口管线压力超过常压0.068MPa时,就需清洗,清洗过滤网可用清洗剂或汽油。过滤网是由很细的不锈钢丝编成,不能用火烧,以免损坏。

(3)流量计投入正式运行时,应记录累计计数器的初始值,若有手动回零的表头,使用时应使计数器回零。

(4)流量计运行8小时以上,流量范围内在流量计最大范围的70%~80%,若流动有脉动时,其值应在60%以下使用。

(5)若被测液体腐蚀性较大,应把最大排量的80%当作流量计的最大排量。

(6)装有温度补偿的流量计,使用时要详细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调整使用。

(7)大口径流量计体积大、笨重,标定或检修时拆装流量计宜损伤表头,因此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

七、油、气、水化验过程中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化验室的工作人员直接同毒性强、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接触,而且要操作宜破碎的玻璃器皿和高温电热设备,如果在化验分析过程中不注意安全,就很可能发生人身伤害及火灾爆炸事故。因此,为了确保化验分析工作的安全正常进行,必须努力做好事故预防

6 和处理工作。

(一)测定原油含水卒过程中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目前油田原油含水率的测定有两种方法,即加热蒸馏法和离心法。

(1)用加热蒸馏法测定原油含水量时,。试样加热从低温到高温,其升温速率应控制在每分钟蒸馏出冷凝液2~4滴;如果加热升温过快,宜造成突沸冲油而引起火灾。假如不慎引起小火,不要着急,应立即关掉电源,用湿布遮盖或用细纱扑灭,如火势较大可用干粉灭火扑灭。

(2)加热蒸馏时应先打开冷水循环,循环水温度不能高于25℃;温度高时油气冷凝差,部分油气会从冷凝管上端跑出,造成化验资料不准,而且也可能引起着火。如果着火则应立即关掉电源,用湿布堵住冷凝管上端孔,使火熄灭。

(3)试样在烘箱内化样时,烘化原油样品温度不能高于40℃;烘样时不能同时烘其他物品。

(4)对使用的电炉和电热恒温箱要认真检查,电器设备与电源电压必须相符,未开电器设备时应视为有电,待查明原因方可通电,电器设备使用完应关闭一切开关。

(二)测定原油密度和粘度时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1)测定原油密度、粘度时,试样必须在烘箱内烘化,不能用电炉直接加热,烘化样品时温度不能高于40℃。

(2)毛细管必须洗刷干净,并且烘干。烘烤毛细管时应在烘箱内进行,严禁用电炉或明火烘烤,以免引起毛细管炸裂伤人和引起着火。

(3)使用运动粘度测定仪和密度测定恒温水浴时,要认真检查,做到电器设备规定电源电压与使用电源电压相符,各部位电源线路的连接完好,无跑漏电现象。一旦发现跑漏电,应立即处理,待完好后方可使用。

(三)测定原油含蜡胶量时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1)测定原油含蜡胶量时,应先检查电器设备和电源线路是否完好,有无跑漏电;如果有跑漏电和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处理,正常后方可插上电源通电。

(2)试样恒温时应严格进行控温,加热温度要求在37℃±2℃。

(3)由于采用选择性溶剂进行溶解和分离,使用的石油醚、无水乙醇又是低沸点的,挥发性易燃易爆物品,要求化验分析过程中在通风柜内进行。

(4)加热回收溶剂应在规定温度下在通风柜内进行。回收溶剂时,加热温度高,挥发性物质不宜完全回收,可能造成火爆炸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要镇定处理,立即关掉电源,采取相应办法处理。

7

(5)在烘箱内烘烤蜡胶多余物时,要在规定温度下进行烘烤,直至蜡胶中无溶剂为止。烘烤完后,降至室温后方可取出,以免造成着火事故。

(四)天然气分析过程中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1)在分析天然气时,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天然气组分吸附分离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要用氢气作载气,样品分析前要对样品进行预热。预热应在恒温箱内进行(温度应控制在35℃±2℃),禁止试样瓶直接在电热炉上加热,以免引起样品爆炸着火。

(2)分析样品前应严格检查电源线路连接是否正确、可靠,有无跑漏电;检查仪器气路部分有无漏气。如有漏电、漏气,应处理好后方可开机使用。

(3)由于使用高压氢气瓶,输出压力应控制在0.1~0.3MPa,气瓶应妥善安放在室外安全处。

(4)在化验分析样品过程中,应加强检查,认真观察仪器运行状况以及各表盘内指示参数是否准确可靠。

(5)样品分析完后,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停机操作:①先关记录纸开关;②关记录器电源开关;③把桥流调至零;④关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开关以及稳压器电源开关;⑤气路部分,先关高低压调节阀,再关载气微量调节阀。

(五)水样化验时的事故预防与处理

测定水中各种离子含量时,常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由于在化验分析过程中使用和接触的各种化学药品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使用不当、保管不好,都会造成事故,应特别引起注意。

(1)配置各种试剂标准溶液时,不得用手拿取化学药品和有危险的药剂,应用专用工具拿取。 (2)进行有毒物质化验时,如蒸发各种酸类、灼烘有毒物质的样品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3)强酸、强碱液体应放在安全处,不应放在高架上,吸取酸碱有毒液体时,应用吸球吸取,禁止用嘴吸。

(4)开启溴、过氧化氢、氢氟酸等物质时,瓶口不能对着人;中和浓酸或浓碱时,需用蒸馏水稀释后再中和,稀释需将酸徐徐加入水中,严禁将水直接加入酸中。

(5)接触有毒药品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完后必须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将有毒药品彻底处理干净。

(6)所有有毒物质均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并贴上标签。工作完毕,药品柜必须加锁;具毒药品应放在保险柜,并要有专人保管,并建立使用制度。

(7)强氧化剂不得和易燃物在一起存放;做完样品倒易燃物时,严禁附近有明火。

8

(8)实验室应备有灭火工具和器材,实验室人员应熟悉灭火工具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性能。

八、采油集输系统的安全技术要点

油井产出的油气在矿场集输过程中,一般要经过计量间、联合站等环节,这些环节或“点”之间是用不同管径的管线连接起来的,采油集输系统安全管理就是对这些“点”和“线”进行管理,以保证油气在整个采油集输系统中安全平稳收集、处理和输送。

(一)计量间的安全技术要点

计量间的主要功能是收集油井来的油、气,集中输往中转站,同时可以对进计量间的每口油井的产量进行计量。其安全技术要点:

(1)控制好去各油井的掺水(液)量,即相应控制好油量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单井掺水量的1m3/h,回油温度35~40℃。

(2)做好各种参数(油压、温度、单经量油产量)的记录,按时准备地测定油井产液量。

(3)平稳地向联合站输送含水原油和天然气。

(4)搞好计量间的卫生,保持管线、阀门、容器不渗不漏。

(二)联合站的安全技术要点

联合站主要担负原油脱水和外输,天然气增压外输,含油污水处理和外输(或回注)三大任务。联合站是采油集输系统设备中的大型设施,是安全防火甲级要害单位。在合理组织生产,做到优质低耗的基础上,必须抓好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工人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其安全技术要点:

(1)做好原油脱水的操作控制,确保外输原油含水率≤0.5%,对原油脱除器、压力沉降罐、电脱水器平稳放水,保持各段操作压力平稳,根据工艺要求保持容器内油水界面相对稳定,合理投加原油破乳剂,一句话,在操作上做到“五平稳”(水位、压力、温度、流量、加药量平稳)。

9

国内外天然气集输技术现状

稠油不加热集输技术

泵站技术要求

天然气集输

油气集输

输煤皮带系统安全技术规程

液压泵站技术协议

油气集输知识

节能降耗材料(集输)

油气集输(推荐)

采油集输泵站系统安全技术
《采油集输泵站系统安全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采油集输系统 泵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