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2: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5年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主管中药师资格职称考试的知识点很多,小张老师通过本文详细整理有关的知识点如下,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脾主生血统血

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1)脾主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故张景岳说:“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

(2)脾主统血:“脾统诸经之血”(《名医汇粹》),“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沈注金匮要略·卷十六》)。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能摄血;气旺则固摄作用亦强,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发生出血现象。

反之,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由此可见,脾统血,实际上是气对血作用的具体体现,所谓“脾统血者,则血随脾气流行之义也”(《医碥·血》)。

但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关系。“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脾不仅能够生血,而且还能摄血,具有生血统血的双重功能。所以说:“睥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金匮翼·卷二》)。

二、肺主治节

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心为君主,肺为辅相。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因此称肺为“相傅之官”。

肺主治节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⑴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气行则血亦行。

(4)宣发肃降: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因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阴阳格拒

(一)、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不能透达于肢体,而致格阴于外的病理状态。其病理本质是阳热内盛,但由于格阴于外,故在烦渴饮冷、面红、气粗、烦躁、胸腹灼热、恶热、口干舌燥、尿黄便干、舌红苔黄等阳盛症状的基础上,还表现有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证。

(二)、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虚衰之极,阳不制阴,阴寒之邪偏盛,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病理状态。其病理本质是虚寒之重证,但由于阴盛而格阳于外,故在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阴寒症状的基础上,还表现有面红,自觉身热,但欲盖衣被,口渴欲饮,但喜热饮量少等假热之象,故称为真寒假热证。

此外,临床上还有一种称为“戴阳”的病变,是指下元真阳极度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上,阴阳不相维系的一种下真寒、上假热的病变,亦属于阴盛格阳。

四、阴阳互损

(一)、阴损及阳

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液亏损日久,致使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例如肝阳上亢,其病机本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无力制阳而阴虚阳亢,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亦可进一步耗损肝肾阳气,继而出现畏寒、肢冷、面白、脉沉细等阳虚症状,发展为阴阳两虚证。

(二)、阳损及阴

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亏损日久,致使阴液的生成减少或失于摄纳而流失等,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例如水肿,其病机本为阳气不足,津液代谢障碍,水湿泛溢肌肤。

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亦可因阳虚化生无源,或通阳利水过久,以致阴液日渐亏耗,出现形体日益消瘦、五心烦热、盗汗、失眠、烦躁不安、筋脉拘急、肌肉瞤动等阴虚症状,即发展为阴阳两虚证。

主管中药师职责

中药师、主管中药师职责

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师

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技能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考点总结

中药处方审核与处方点评

医院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主管检验师

中药鉴定师考试药材科属总结

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主管中药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