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2: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1=30分)

1、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

A、房玄龄 B、魏征 C、张玄素 D、杜如晦

2、“开元盛世”是指谁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李渊

3、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是在谁统治时期

(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高宗 D、唐玄宗

4、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李渊 D、唐太宗

5、“诗圣”指的是 ( )

A、李白 B、杜甫 C、李春 D、白居易

6、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 )

A、吴道子 B、阎立本 C、赵孟?nbsp; D、张择端

7、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8、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9、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

( )

A、杨业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10、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 )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汉族

11、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12、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3、元朝的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赵匡胤 D、皇太极

14、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C、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B、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5、《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炎

16、《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张择端

C、阎立本

D、董其昌

17、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 )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18、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 )

A、岳飞

B、文天祥

C、范仲淹

D、黄宗羲

20、明朝中期抗击倭寇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A、李纲

B、戚继光

C、于谦

D、文天祥

2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2、军机处创设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23、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4、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云台山

25、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26、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周髀算经》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27、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 (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28、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29、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一个行政区域最早出现于 (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完成了南移?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二、多项选择题(5*2分=10分)

1、明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设置的厂卫特务机构有(

A、禁军

B、东厂

C、西厂

D、锦衣卫

2、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有

A、烟草

B、玉米

C、甘薯

D、马铃薯

3、下列人物中,可以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4、中国的三代石窟艺术是指 ( )

A、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B、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C、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D、新疆龟兹石窟

5、下列统治者属于开国皇帝的有 ( )

A、隋炀帝杨广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明太祖朱元璋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中国隋朝时建造的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出现于 (朝代)时中国的 地区的“ ”(当时纸币的名称)。

3、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中国人发明的“

”,

(朝代)时,制成了指南针。

5、元朝最杰出的剧作家是

,他的代表作是《

》。

6、明成祖时,派郑和先后

次下西洋。

7、“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是对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表现的典型概括。这种现象出现于

(时期),首先出现在

、松江等地的

(行业)当中。

8、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水浒传》、、。

四、识图填表题(4+2=6分)

(题目见答题卷)

1、在右图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地名

在图中,无锡的古运河应当属于

隋朝大运河的 (哪一部分)。

2、请写出下图农具的名称

五、材料分析题(2+3+8+3+7=23分)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是谁引用古人的话说的?

(2)他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2、“庆历年(1041~1048年)……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铁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熔化)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选自《梦溪笔谈》)

(1)这段史料是谁记载的?

(2)这段史料记载了何种发明?发明者是谁?

3、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四: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

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

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

(2)科举制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3)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4)请联系现在的考试,谈谈你的看法,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供汲取?

4、“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1)上述材料中的“妈港”是现在的什么地区?

(2)它是在哪个朝代被哪个国家侵占的?

(3)它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

5、材料一:我国三峡工程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三峡电力已经输送给许多省份,初见成效。南水北调工程也正在实施,已经使一些地方收益,这充分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

材料二:人类在活动的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当前,人类面临十大环境问题:水危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肆虐、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环境带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材料三: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同学甲: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

同学乙:宋应星说的很对。如果人与自然不相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再说如果人力不与自然力互相配合,那也休想制造出什么东西,开发出什么资源。

问题:结合上面材料,你认为材料三中的同学说的对吗?你认为人类应当怎样和自然相协调?

六、问答题(7+7=14分)

1、“唐初政府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加到一千多万户。”是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之一。请你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假设岳飞举行记者招待会,你做为新闻记者参加并有机会向他提一个问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3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优秀)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推荐]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