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春酒

发布时间:2020-03-02 02:56: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春 酒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理解作者通过生动展示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怀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品味文中的细节和传神词语,领悟文章的意蕴。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是本堂课的核心重点。

2、领会文章在素淡的文字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恋之情,请同学们调动记忆库,来吟诵几句有关“思乡”的诗句!

看来同学们的积累还真不少,伴随着诗人们的幽幽思乡情,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笔下那杯念念不忘的“春酒”。

二、识春酒,知文意

请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春酒”取一个合适的名字,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童心酒、母亲酒、乡情酒——板书)

三、品春酒,谈感悟

过渡师:

1、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我”儿时的童真童趣?请同学们采用“批注阅读的方法”感受春酒中“我”童年的纯真和快乐。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批注可以从修辞,抓关键字、词等角度去品析)

出示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 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跃起来。 】 【语言虽然质朴简练,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过渡师: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谁呢?(她的母亲)

2、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出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用“从„„中,我品尝到了母亲„„”这样的句式,体会母亲的形象。

要求: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并抓住关键字词品析。 补充有关母亲性格品质的文章

过渡师:是呀,原来爱可以如此豁达!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过渡师:

3、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乡情是记忆中最醇厚、最温馨的怀念。请找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尝尝这杯“乡情酒”。 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

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

四、酿春酒,悟情感

多少年后身处异地的琦君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还是以前的春酒吗 ?少了什么呢?(家乡的味道)

是啊!这样温暖甜蜜的家乡味只能到回忆中去寻找了,因为琦君三十多岁就离开大陆到台湾,后来一直定居美国,在风情迥异的大洋彼岸,“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出示琦君小档案)琦君:1918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乡愁》。

一首《乡愁》道尽了游子的心声,那么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诗想想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思乡”的主题呢?(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本文作者以春酒为载体来突显“思乡”主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感。

琦君笔下的“春酒”已不仅仅是春酒,而且那久久不能忘怀的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春酒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是作者思乡情结的寄托,是生生不息的民族根!

六、板书设计

19 春酒

琦君

风俗美

人情美

童心酒

母亲酒

乡情酒

七、教学反思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
《春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春酒2 春酒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