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重点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自考重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5)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了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般管带邓世昌、经远般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般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般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

(3)近代中国人民包括统治阶级的爱国人物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永不灭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2)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单选]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是康有为。

2、[单选]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向皇帝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3、[单选]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命名为《天演论》。

4、[单选]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单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东京。

10、[单选]中暂定代历史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解散国会,遣散议员 (3)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以达到无限期连任,并推荐继承人

17、[多选]“二次革命”起因是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反对“善后大借款”。

18、[多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答: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学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一方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充分领略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促使他们在行动上探萦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工人阶级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别一方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并自觉进行了自身的改造,逐步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发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单选]共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区别在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5、[单选]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单选]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控制金融业。

3、[单选]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发行法币。

4、[多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次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5、[简答]国民党是如何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的? 答:(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保安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主要任务就是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已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此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指出

(1)这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2)这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3)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14、[多选]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军边疆粉碎敌人三次“围剿”的原因是 (1)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开展 (2)贯彻了积极防御的方针 (3)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战术

15、[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的实质就是 (1)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2)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6、[多选]党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6、[多选]1936年10月,红

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17、[多选]合编组成红二方面军的是红二军团、红六军团。

18、[多选]领导红二方面军的将领是贺龙、任弼时。

19、[多选]红四方面军中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的有朱德、刘伯承、徐向前、贺龙。 20、[论述]论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1)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逐渐加强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扫荡”

9、[多选]1933年11月,蔡廷锴、蒋光鼐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史称“福建事变。

10、[多选]《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1)中国共产党面临新形势提出的新政策

(2)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名义发表 (3)呼吁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面战场。

(2)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解决了部队的粮饷

(3)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17、[论述]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1)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后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3)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4)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领先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5)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6)抗日战争的历史生动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而且首先是最热烈、最忠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作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保证。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其精诚团结、坚持抗战、献身民族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者,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单选]1947年6月,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3、[单选]中国共产党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

4、[单选]学生运动是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单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1949年——1956年。

16、[多选]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5、[简答]1949年至1952年期间,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答: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单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3、[单选]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最先发表于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4、[单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单选]在中共八大上陈支提出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6、[单选]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7、[单选]中国八大坚持的我国经济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8、[单选]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9、[单选]1957年春夏一蔬菜 的整风运动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单选]1964年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这实际上涉及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

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意义:《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59年8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使纪“左”进程中断。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

1963年至1965年,在多数城乡发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此问题都作为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来处理,曾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它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他指出,科学技术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内涵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小抄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版 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重点

近现代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自考07679中国民俗学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重点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自考重点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