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85.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应用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6: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应用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校期间学好应用文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学生对应用文缺乏兴趣,应用文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就要让学生对应用文产生兴趣。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很有用,然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的进度和内容,最后告诉学生怎么写,增强应用文的趣味性。

现今的职校生语文基础知识普遍差,平时对基础课不重视,一提到写作文更是叫苦连天,对应用文写作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这是应用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一个症结。要解开这个症结,将应用文写作课讲得实用而有趣,让学生学得扎实而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它很有用”。

兴趣是在一定的需要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主体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就会对周围环境中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优先注意。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现实中应用文平实无华,讲究程式化,内容与学生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学生常觉得枯燥无味,想学而厌学。既然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用性”,那那就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但平时的应用文教学由于照本宣科的多,纯粹的理论知识难以让学生认识到它的用途,必须要有感性的体验。所以,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与生活之间存在的紧的密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到应用文贴近生活,能满足生活需要。比如书信,首先是一般书信,适用于个人之间的交流情感。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捷,手机短信、E-mail、QQ聊天等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却又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淡漠。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缺少有效的面对面的沟通,有时冷酷得仅剩下抹不去的血缘和关系缺衣少钱时才想到父母。为配合学校的“感恩”主题活动,曾让学生给自己 1

的父母写一封信,讲讲自己的心里话,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在这样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写信仍不失一种较好的沟通方式。也曾和学生开玩笑说追求女孩子、男孩子是否一样都是发手机短信呢?写一封浪漫的、能打动人心的情书不但不会显得老土可能会更有效,还提到了徐志摩致陆小曼的情书。有了学的兴趣,再来掌握书信的格式与写法就会容易得多。而专用书信,如感谢信、申请书、倡议书、建议书等,与生活的联系就更密切了。中等职业学校中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也是林林总总,要想加入其中当然先要写申请书。再比如,学生在校期间丢失物品是难免的事情,可丢失后该怎么办呢,自怨自艾后随它去,最多再买个新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启事”中的“寻物启事”,写上所丢失物品的相关信息和联系的方式,把它贴在学校的橱窗内或显眼的地方,或许丢失的物品会失而复得。可现实情况是我经常看到学校的失物招领却很少看见过寻物启事。

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应用文在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是很有用的,以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从而愿意、乐意去学,以此提高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其次,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人们往往对于始终不理解的事物,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一旦轻易受挫,就会兴趣顿失。但如果对该事物能逐渐熟悉、理解、掌握,不断受到成功的激励,兴趣便随之增长。所以,学科的难度应与学生的先天素质、情绪体验、知识水平相适应,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掌握才容易激发兴趣,即所说的跳一跳要能摘到苹果的理论。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我们制定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普通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阿拉伯数字和汉字的数字大写都分不清,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很多的学生写不全从“零”到“亿”的数字大写。所以,开学之初,我就先从简单的“壹贰叁肆„„”教起,先让学生学会写领条、借条、收条、欠条、请假条等条据。这类应用文看似简单,但具体的行文结构和要求学生往往仍旧模棱两可,可因为学生平常在学习生活中用得到,他们仍然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写,学生很感兴趣,写作的热情也高。然后教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的启事、

海报、申请书、计划、总结、新闻、简报等,还有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如财会专业的经济应用文。实习前安排求职信、应聘信、法律文本式的劳动合同等。这样由浅到深,易教易学,再加上采用大量生活中的写作案例,学生兴趣较强,收效较好。

同时,在教授应用文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校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如在学校举办运动会前夕,可以安排开幕词、闭幕词、新闻、简报的学习,掌握写作格式及应注意的问题后,结合优秀的范文,要求模仿写,学生很快掌握了结构。运动会期间,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根据现有的材料还写出了几篇很像样的应用文。此外,在新生入学时讲了欢迎词的写法;教师节前夕讲了感谢信、慰问信的写法;新年时讲祝词的写法等。

最后,教会学生如何写,增强应用文教学的趣味性

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对而言较弱,他们在学习上相对比较随意,一不愿学无趣的东西,二不愿学太深的东西。每个应用文文体的概念、特点、格式、要求等理论知识不复杂,学生自己也能理解和记忆,而对于格式以外的内容——正文——的写法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知从何着手。这是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比如说,“通知”这一文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使用频率很高,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很纷纷,转发性通知、会议通知、任免通知、发布性通知等等,每一种通知的写法还不尽相同,为了不混淆就得教会学生每一种的具体方法。在文秘专业教授用得较多的会议通知时,先让一位学生以学生科科长的名义写一份班干部会议的通知。她脱口而出:“今天下午在阶梯教授召开班干部会议,请务必准时参加。”这样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的动态比较关注,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缺乏深入研究。接下来让学生讨论:你看了这份通知有没有疑惑?有同学说开会的时间不具体,“下午”太笼统;有的同学说参加会议的人员也不具体,是全体班干部还是部分?我又提示说:任何会议都应是一必要才开的,要有一定的目的,围绕一定的内容。又有同学回答说是主题,会议中准确的说法是议题。然后我在黑板上用显眼的粉笔写出:时间、地点、议题、与会人员,让学生明白一份能获得有效执行的会议通知必须具备这四项内容。

又如,在进行“总结”这一文体教学时,学生已在学校学习、生活一年多,

对于学校对自己的学习都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课上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开头:“大家在职教中心学习已一年了多了,我想知道大家一年个方面的表现怎么样啊?”于是有同学站起来回答,有说英语学得还可以,有说数学一直学不好,有说专业课很难,学不会。我提示说:“大家的感受可能比较多,但要有条理,先说整体情况,再说自己的收获,最后说不足。”于是,大家开始思考,我先请语文课代表谈谈。当她分条列举自己语文、英语几方面成绩取得的后,我问到:“你觉得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绩呢?”她又总结出了几点经验。我又问:“你觉得还存在哪些不足吗?”她又说出了数学、体育几方面存在的问题。我继续追问:“你对未来的学习有什么设想吗?”她一下子说了好多。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情况——成绩———经验———问题———打算”这几个字,开始了“总结”的教学。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更加明白应用文不可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此提高他们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己,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得到学生的配合才能有效。应用文学习也一样,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文是有用的,我要学”。只有从内心激发起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真正学有所得。正如著名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当一个人对某种事情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生武.职业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教师,2007(11).

[2]杨景悦.职校应用文教学初探.中国农村教育, 2007(11).

[3]刘志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应用文教学工作.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科学课论文

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让学生爱上写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习

285.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应用文
《285.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应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