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环境保护专题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3: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环境保护》答题思路

一.土地退化的防治

1、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

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 北方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 南方地区: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 青藏地区:寒漠化

3、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1)石漠化

①发生地上: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②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③原因

自然: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 (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①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人为:植被破坏(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开矿、无计划地修建窑洞) ②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 (3)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力作用)

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 治理措施:①合理控制人口数量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控制载畜量④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⑤开发新能源,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⑥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⑦合理利用水资源⑧设置沙障

二、森林的保护

1、森林的价值

(1)森林的生态价值: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

(2)森林的经济价值:①制作家具;②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③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④重要的建筑材料等

2、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1)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海浪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平原农田防护林——防风沙、防盐碱

(5)城市绿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6)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3、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

4、森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

5、我国森林保护措施

1

(1)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6)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三、草地的保护

1、草地的价值

(1)经济价值:发展畜牧业的基地

(2)生态价值: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2、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 (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3、治理措施

(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2)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 (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4)建立饲草料基地

(5)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6)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四、湿地的保护

1、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水运 (3)社会价值------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

2、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2)人为原因: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 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 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泊、海岸生态系统退化

3、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产生的影响: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美化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

4、几个案例

(1)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

(2)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引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3)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引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4)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原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

5、保护湿地的措施

(1)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2)建立自然保护区(3)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 (4)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5)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6、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 三江平原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河流较多,有凌汛现象,植被茂密;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冰川积雪融水较多;③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降水丰富;②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2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物种灭绝的原因

(1)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砍乱杀(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2)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外来物种入侵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禁止滥砍乱杀野生生物(2)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法规(4)建立自然保护区

六、土壤次生盐碱化

1、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2、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3、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七、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渍化

1、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2、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面沉降,沿海海水倒灌入侵,土壤盐渍化,水质恶化

3、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③跨流域调水

八、赤潮

1、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水温较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2、多发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3、多发时间:5—10月

4、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上;对海洋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海洋旅游业

九、咸潮

1、多发区域与时间: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2、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②地形——地势地平,河汊纵横③天文——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2)人为原因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3、危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4、措施:

(1)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2)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3)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4)节约用水

十、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地区名称、自然背景、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自然、人为

A B 大兴安岭西侧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风蚀)、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土壤侵蚀 半干旱草原地区,降水少 降水少

过垦,过牧,过樵 过度樵采,过垦,

3

C 黄淮海平原区 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土壤侵蚀 风蚀,次生盐碱化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春旱严重,蒸发旺盛,多大风,地势低洼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不合理灌溉 D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 水土流失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 河流发育侵蚀强烈 毁林开荒,过度樵柴,陡坡开荒 E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森林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

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 毁林开荒,过度樵柴,陡坡开荒 F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土壤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草地退化 高寒地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活动的影响

十一、问题地理的区域分布

1、西北:荒漠化、盐碱化问题

2、西南: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

3、东北:黑土肥力保持、湿地保护问题

4、江南: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5、近海: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

二、各种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归纳

1、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黄土高原: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如:①植树造林;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③缓坡修筑梯田;④沟谷:打坝建库;⑤塬地平整土地;⑥矿区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⑦限制载畜量;⑧调整农业结构,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2)南方丘陵:①走立体农业道路地;②山区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③封山育林 (3)东北地区:①植树造林;②黑土培肥(秸秆还田最有效)

2、解决我国南方农村生活用能的措施:①推广生活用煤;②推广省柴灶;③大力发展沼气;④营造薪炭林;⑤开发小水电;⑥利用新能源

3、土壤盐碱化治理的措施:①科学灌溉;②引淡淋盐;③井溉井排;④覆盖;⑤生物措施(植树造林)

4、荒漠化的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建设人工草场;④限制载畜量;⑤合理利用水资源;⑥设置沙障

5、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④健全环境法规

6、水污染的治理措施: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④农业污染防治

7、减轻环境问题的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②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③清洁生产;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⑤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恒彩

http://hengcai88bet.com

A2f9KB169Vnr 16

环境保护总结

环境保护总结

环境保护总结

环境保护总结1

环境保护月活动总结

环境保护总结(全文)

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总结

环境保护半年总结(推荐)

环境保护周活动总结

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总结

环境保护专题总结
《环境保护专题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