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15:49: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

开题报告

本课题于2014年04月申报。2014年6月被商南县教研室批准立项。本课题2014年6月开题。预计2016年10月结束,为期两年。

一、课题的提出

古诗词是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的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古诗词的优美词句、丰富的内涵、高远的意境,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从而热爱古诗词,热爱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重视不够,尤其是农村小学在这方面更加有待提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小学生文化积淀不够,觉得古诗词含义深刻、字词生涩,难以理解,缺乏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传统教法,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深刻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应当让学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

二、研究理论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从数量中我们也可以清醒的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踏实钻研,刻苦探索,尽快摸索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就目前情况分析,迫在眉睫。

三、课题界定

小学古诗词教学资源包括适合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小学古诗词教材及相关内容的适当拓展和有利于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陶冶情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古诗词言简意丰,表达准确,意境深远。通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华古典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通过《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小课题的研究活动,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古诗词的能力,能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古典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对中国的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低、中、高段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原则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2)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

常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古诗词的积淀,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文化素养。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方面的不重视,面临着教学困境。此课题研究意在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策略,积极利用农村的丰富地理资源,结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特征,发掘与古诗词的审美内涵相平衡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下,能很快的进入古诗词的学习当中,领略古诗词的审美魅力,提升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古诗词中的入选小学课文的很多名篇也农村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等,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完全可以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场景还原,让学生农村实际的生活场景中,体会诗歌表现的审美情趣,设身处地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既丰富了教学的模式,也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从而有效的提高古诗词教学策略。

(三)研究原则及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学校古诗词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成果和现状等,进行学习。

2、问卷调查法:就学生和教师对“古典诗词”的掌握情况,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状况,对“古典诗词”编成歌曲的了解情况和喜爱状况,你知晓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方法等进行问卷调查,并科学分析和综合调查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向、策略、内容等。

3、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教学的行动研究,通过定期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增强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意识,提升古典文学素养,践行古诗词教学研究行为。

4、观察分析法:观察教师、学生在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古诗词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5、个案研究法:及时发现、收集、整理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典型的个案,并加以分析和研究,从中探索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优秀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6、经验总结法:及时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并加以科学分析,总结出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有益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研究实施步骤及措施研究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

1、选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2、分类搜集、整理、筛选有关古诗文资源。

此阶段主要做好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工作,明确责任,并撰写研究方案。是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任务。加强学习,广泛搜集,充实有关资料,并建立档案。

第二阶段:逐步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2月

1、确定实验对象,并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教学需求。

2、通过教学实践,反馈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与方法。主要以与学生交流、调查研究问卷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古诗词的特点与分类,掌握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遇到的问题从而掌握学情。根据了解到的问题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成员根据调查情况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

3、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学生需要的古诗文积累策略和途径。

4、调查、反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不断改进教学,调整研究计划。研究《新课标小学古诗词教学大纲》,找准教学要求。调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学习习惯、学习困惑及学情掌握。通过听课、评课授课多种形式,分析各种教法的利于弊。总结如何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与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在此期间要求课题组成员积极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16年2月—2016年10月

1、对整个实验结果加以整理、总结、论证,形成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整理汇编有关资料(教学案例、论文、反思等)。

对前期和中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力求做到研究现象具有普遍性,理论依据具有科学性,实施对策具有可行性。在此期间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整理课题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获奖的论文、教案、课件、观摩课、评优课和竞赛课的获奖证书和资料等),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七、预期研究的效果及成果形式

预期的主要效果,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成果形式课题经验总结、课题有关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教师日志、课件展示、成果图片展示、学生活动方案、教师论文集等。

八、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人员保障,本课题参与的人员是都是从事各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具有较高的各科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经验,有效地保证该课题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本课题组参与的语文教师都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水平较高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课题吸收了学科骨干教师力量的积极参与,对于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各种保障;人员同在一所学校工作,工作信息化。并建立讨论群,交流方便,随时随地均可交流。资料的查询方便;组内成员年轻有朝力,工作积极,团结协作,奋进创新,精益求精。

2、课题时间保障。合理分工,协调配合,科学分配时间,按计划完成指定研究内容。

我们课题组成员将认真根据既定计划和方案,逐项落实,定期检查,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示方便,目前,我们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表示在经费上一定予以保障,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方便,保证按时结题。

主要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

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网络

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词汇分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阅读教学中“语用”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有效识字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优秀)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