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01:09: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没有民族之间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以平等的民族互利和广泛的民族共识为内涵的民族团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彼此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逐步形成一种民族团结的社会气氛。对于这个气氛,有的地方做了很好的概括: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民族团结还表现为:努力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化、散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服务与管理,重点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满足他们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中,中国政府还多次开展全国范围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推动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所有这些都是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很显然,这样的民族团结其实就是民族和谐,就是社会和谐在民族关系上的体现,因此构成我国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民族团结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41%,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蕴藏着支撑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资源。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形成中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同时,我们现在还面临一种新的形势,即影响民族团结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将长期存在,这使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出现这种新形势的大背景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分化加剧,市场经济下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格局呈现,不能不给民族团结,从而也给社会和谐,带来或积极、正向的影响,或消极、负向的影响。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到这两种因素:

一方面,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享有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地位,另一方面,历史上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所遗留的一些影响并没有彻底消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来;

一方面,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磨擦;

一方面,各民族相互关爱、情同手足,共同性不断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误会和纠纷不时出现;

一方面,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执行政策片面偏颇等原因,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时有发生;

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另一方面,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民族问题的特点是,它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一出现就不是小问题。

由此可见,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非常艰巨,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用科学发展来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和突出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民族地区的各种问题,包括差距拉大、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等,都与贫困问题相联系。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

到解决,就很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一是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二是容易引发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可能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利用。

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这一最高利益、核心利益的高度,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在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中,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他们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他们发展各 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的对口支持工作。切实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充分调动民族聚居地区内外两个积极性,使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加快民族聚居地区发展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本,投资于民,造福于民,切实加快少数民族的自身发展。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中,努力缩小民族间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总之,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民族团结的社会和谐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和谐;不促进民族团结的发展,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是相互促进的。

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

维护民族团结 共建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建设

浅析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
《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