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揭秘:孙中山干革命,谁是投资人?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揭秘:孙中山干革命,谁是投资人?

画事君说大家说起创业不易的时候,大部分的不易都与钱有关,找钱是每一个创业者的第一要务,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包括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孙中山。

以前说起孙中山,多半是革命、国父、三民主义这样崇高伟大的词儿,虽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革命途中其实也少不了请客吃饭,要吃饭,要招人,要买枪买子弹,要四处游说买飞机票,哪一项都要花钱。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其实和现在的创业者非常相似。他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除了找人跟他干之外,还要找钱。这几年展现给世人的一些史料,显示他经常在日本找钱,在美国找钱,各种坐飞机去找钱,写邮件找钱。他不仅以三民主义世界大同的精神来感召,而且也以中华民国的“股份”来置换。他的风险投资人有很多,甚至包括美国的“黑社会组织”洪门致公堂。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孙中山在新加坡的风险投资人,林义顺。林义顺和洪门的不同在于,他不仅给钱,还出力,把自己从股东,干成了公司执行董事,主管新加坡分公司,并且接待全球的同事。林义顺林义顺的名字可能不为大陆民众所熟知,但到了新加坡,那就全是他的地界。新加坡现在还有一个区叫义顺区,还有街道叫义顺街。他是新加坡华侨领袖,和陈嘉庚是儿女亲家,他也是中华民族革命的线索人物,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是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创始人之一。 阎锡山曾在致林义顺的一封信中写道:“一册瑶编见素襟,浮云论喻言深沉,写来三十三年事,都出平生报国心”。7474 阎锡山(1883-1960)致林义顺信一通一纸这件作品中提到的《三十三年浮云影》,正是林义顺晚年未完成的回忆录,林义顺并不高寿,57岁就去世了。而他从事同盟会事业的时间,就是三十三年。超过人生的一半。可以说,他几乎从一枚风投,干成了终身董事。对于一枚不缺吃穿的华侨来说,在一项事业上投入这么多的精力,必须要有精神驱动。我们看他的人生故事,不止有他自身的奋斗,更能看到一种稀见的情感,那就是华侨先贤助力中华民族革命的无私奉献。7465 唐琳(民國十四年出生)浮云影(版画)杂货铺里走出的“侨二代”发迹了林义顺祖籍中国,但他生于新加坡,算是“华侨二代”。清同治年间,他的父亲林炳源为谋生,从广东南下新加坡,在美芝路开了一间杂货店,后来娶当地第二代华侨张理的女儿为妻,就此安身立命。他们为儿子取名林义顺,字发初,号蔚华,又号其华。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父母的期望,林义顺的名字,是“和顺积中,英华发外”的意思。这样的名字断不是杂货店主所能想出来的,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这间杂货店里出生的小孩,竟然真的事业有成,英华发外。《林氏族谱》中有关林义顺的一段记录张理是林义顺的外公,他祖籍也是广东。张理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林义顺小时候便跟着私塾先生学习四书,10岁时,张理又将他送到圣约瑟书院和英华学校接受西式教育,林义顺的英文水平比中文还好。7450林义顺照片三帧尺寸:39.4x32cmx3投身实业联姻巨富林义顺17岁中学毕业后,和其他当地华侨的子女一样,要学习经商,于是他便到舅舅张永福的布店工作。张永福的布店是继承父亲张理的,生意很大,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爪哇,与中国也有往来。张永福有位铁哥们儿叫陈楚楠,家族经营木材生意“合春号”,家大业大,林义顺也曾到合春号学习经商和财务管理。陈楚楠(左)与张永福(右)20岁时,林义顺开始自己创业,他一生在种植业、金融业和乡村建设方面均颇有建树。林义顺21岁时拍摄。摄影日期为光绪廿六年六月初十日(即1900年7月6日)。橡胶大王&菠萝大王林义顺从种植橡胶和黄梨(菠萝)一步步起家。1905年前后,他在陈楚楠开辟的成邦园中担任经理,经营300英亩的橡胶和菠萝。4年后,他出任新加坡侨领富商共同成立的联合新加坡树胶公司的经理,负责3540英亩田地,比原先扩大十倍不止。林义顺的壮年及晚年(右上角)6年后,林义顺自己独资创建通顺公司,以前的老板后来都成了他的合伙人。林义顺的种植事业也逐渐走上巅峰——他在实里达河流域购买了很多地皮,并向英殖民地政府租地,在新加坡、马来亚(马来西亚前身)等地开辟无数种植园,雇佣数万工人,向当地罐头厂提供原料,菠萝价格猛涨时,连新加坡糖价也会受其影响,所以时人称林义顺为“菠萝大王”。他的女儿嫁给著名华侨、富商陈嘉庚的儿子,林义顺也跟亲家陈嘉庚一起,被人称为“橡胶大王”。陈嘉庚厦门大学初建筑时,陈嘉庚一行人前往视察。左立穿白裤者为陈嘉庚,中立者为林义顺,右立者为当时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种地建立了商业帝国你以为林义顺只会种菠萝种橡胶,那你就太老土。作为一个受过西式教育的人,他还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1914年起,他先后在华商银行、联东保险有限公司、新加坡华侨银行、新加坡银行、华侨保险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和主席,也是联合火锯有限公司的主席、庄庆利有限公司的董事。7458 中国银行聘书一张纸本镜片这一年,林义顺在当时的CBD罗敏申路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大厦,并将通美号从美芝路旧址迁到新的大厦。7440-5 林癸荣(1858~?)草书五帧纸本回顾林义顺的创业历程,你会发现财不是谁都能发的。 林义顺继承了外公张理的部分遗产。23岁开始的婚姻更为他投身实业如虎添翼。他一生共育4男6女,长子林忠国娶了在厦门满地捐钱的富商陈嘉庚之女,其他儿女也均与广东、印尼等地的土豪家族结亲。姻亲的庞大势力加持,再加上个人勤勉奋斗,生意想不做大,似乎也很难。这张林义顺三代同堂的历史照片,摄于 1934年2月14日,地点在林义顺住宅经禧圈12号马西庐。义顺头家开拓星洲林义顺在新加坡当地被称作“头家”,潮州话里,“头家”的意思是老板,也有一种大哥的感觉。当大哥就要有担当,林义顺为星洲华人所做的事情,超越了老板的范畴,够得上大哥的担当。新加坡义顺路林义顺为鼓励工人到种植园义顺庄居住,给工人提供免息贷款,建造屋宅。当时殖民地政府放宽妇女移民政策,很多工人便将中国家属接到这里安家,还介绍同乡移居。整个义顺地区,出现治安纠纷,都由林义顺出面调停解决,俨然是无冕之王。当地居民常说:“只要义顺头家一句话,就可以使那些歹人出境。”7397 方瑞麟(1880-1951)书法三帧纸本由于林义顺的大面积的开垦种植,这一片地区渐渐形成了华人社区,也就是今天新加坡三巴旺的义顺路、义顺环路、义顺村、义顺选区、义顺工业区。这些名称都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可见林义顺对于新加坡社会建设所做的贡献之大。说来也奇怪,林义顺虽然并没生长在中国,但对中国的感情很深。从1910至1930年代,林义顺就在各个重要华人机构中担任要职,做公益、搞建设。1917年天津水灾,他受黎元洪委托向华侨募捐;1922年潮汕受灾、1929年陕甘豫等省旱灾、山东水灾,均由他牵头号召新加坡华侨捐款赈灾;1918年,他出资参建华侨中学;此外还捐出十余里地作为华人墓地。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举国上下为之愤慨,林义顺与陈嘉庚等中华总商会董事们得到消息后,立即自发捐款,并号召全南洋联盟筹款,成立“山东惨案筹赈会”。7351 陈炯明 (1878—1933) 行书急公好义正因为这样的义举,使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富商。民国的诸多名人,和他的翰墨交往中,就有许多称赞他人品的文字,比如方瑞麟写的“主持正义”、“臻心无私”,吴迈说他“建千秋业,做一等人”。7396 吴迈(1885一1936)四言对联纸本镜片释文:建千秋业,做一等人。款识:发初同志老前辈纪念,吴迈作于狮岛。钤印:不求官不荐官不怕苦不怕死(朱)吴迈之印(朱)尺寸:132.5×33.3cm×2约4平尺(每幅)7420 马育航(1883—1939)行书中堂纸本镜片释文:蜘蛛丝作网,胜书以自养;春蚕丝做兰,能使天上蝯。同是一根丝,存心有公私。在华侨中,林义顺被视为侨民领袖,但他丝毫没有大人物的架子“对人毫无拘束,谈笑风生,如有不明白之处乐于下问。” 人们眼中的林义顺外表好像包公,“面孔团圆,额部丰满,晚年脸色赭褐,穿着白底黑布鞋,几像包公。林义顺也不在乎外表,他一个大脚趾头破烂,就把鞋头剪破留空,避免擦着脚趾,行路须借助手杖,每天忙里忙外。7348 金鹏行书十二言联水墨纸本镜片释文:皆由爱国精神是高士浮云影,乃见合群仪范在及人抚已心款识:发初先生雅正高丽金鹏尺寸:135.5×34.5cm×2 约4.2平尺如果说林义顺生平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拓殖”,那么另一个关键词就是“革命”。 身在异乡为异客,人对祖国的热爱会空前强烈。因而当孙中山在海外进行民族革命活动时,得到了1-1.5万华侨的积极响应, 这其中也包括林义顺、张永福与陈楚楠这三位合伙人。中国被列强搞得四分五裂,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华侨青年,总觉得要为祖国做点什么,但却无从下手。1903年6月,上海发生了《苏报》案。当时《苏报》刊登了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鼓吹革命的文章,公开和清政府保皇派唱反调。此举触怒朝廷,《苏报》被查封,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逮捕邹容与章太炎,准备引渡给清政府。邹容《革命军》林义顺与张永福、陈楚楠三人看到消息,当即号召华侨中的能人志士援救邹、章二人,并通函电英国驻上海领事,援引“第三国有权保护政治犯的国际条例”,令其拒绝引渡二人。最终,在海内外舆论及重重施压下,邹、章二人未被引渡。但这些总归是治标不治本。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而后一直筹划建立海外分会。作为南洋重地,新加坡自然被锁定为海外革命的核心地区。三人马上表示全力支持,立即成为“辛亥革命创业公司新加坡分公司”投资人——1906年,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成立”。孙中山与新加坡同盟会分会同志合影于晚晴园(1906年)前右起:林义顺、刘金声、尢(音“汪”)列、孙中山、陈楚楠、张永福、林干庭后左起:吴悟叟、张华丹、张继、陈汝河、邓子瑜、黄耀庭、张秉庚。林义顺三兄弟皆为新加坡华侨富商,财力雄厚,所以他们资助革命从来都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发起的10次起义中,有3次是在张永福的别墅晚晴园策划的。新加坡晚晴园林义顺精通中英文,所以由他负责同盟会分会的联络沟通工作,因此他与大量革命志士皆有往来,也因此成为了联系中华民族革命的线索人物。张永福和陈楚楠甚至是毁家纾难,忙于革命而疏于经营,最后几近破产。相比之下,林义顺一直都兼顾实业发展,细水长流,因此能够为革命提供不竭的财力支持。在这一点上,林义顺似乎将大局看得更加清楚。 对于这些尽心竭力的投资人,孙中山这个创始人也看的清楚。他曾说,华侨为革命之母。7457 田桐(1879-1930)谋长范蠡纸本镜片释文:谋长范蠡款识:发初老友同志正椘江田桐钤印:田桐之印(白)尺寸:48x81.3cm7446 李济深(1885-1959)致林义顺一通一纸豪华朋友圈,送别林义顺1936年3月21日,一则刊登在上海《申报》的讣告引起了公众震动: 孙(中山)总理老友、革命老前辈、南洋华侨巨子、闽人林义顺先生,此次北来,有所接洽,自抵沪后,突患胃病,竟于昨夜11时30分病殁于白克路宝隆医院。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包公一样“面孔团圆,额部丰满,晚年脸色赭褐”的传奇人物的一生,竟就这样突然落下了帷幕。1936年4月18日林义顺灵在南京落葬,其长子林忠国(左五)与舅舅张永福(左九)也在场。 消息一经传出,民国各界要人纷纷前往吊唁或发唁电,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蔡元培、吴敬恒、陈璧君(汪精卫妻)、吴铁诚、胡汉民、于右任等200余人送别华侨领袖林义顺。一个葬礼,看出林义顺的超级豪华朋友圈林义顺一生虽身在南洋,却总在危急时刻帮助孙中山,接济中华革命党人。前去参加他的葬礼的民国大咖们,大多亲身参与过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是九死一生的战友。7469王宠惠(1881-1958)革命先导纸本镜片释文: 革命先导款识:王宠惠书赠南洋革命史 王宠惠尺寸:48x24cm除了上面提及的人物,阎锡山、黄炎培、汪精卫、李烈钧、田桐、邹鲁、张继、陈炯明、李济深、周震麟、朱庆澜、吴迈、王宠惠等都在林义顺的朋友圈范围内,这些人加起来,几乎就是一部《民主革命风云录》。尽管在这些人中,有些倍受后人称颂,也有些富有争议,但林义顺一概真诚对待,颇得人心,因此他除了被称为“菠萝大王”外,又被称为“往来大王”(菠萝的潮语是“番梨”,其谐音即“往来”)。要说他与这些民国能人异士的往来故事,还要从1902年的上海,蔡元培的退学**说起。一个墨水瓶,让蔡元培退学了1902年,上海有一所南洋公学,类似于现在的国际学校,学生接受中西合璧的新式教育,思想活跃自由。 但是每个学校都有个特别讨厌的老师,当时的南洋公学也一样。有个老师叫郭镇瀛,此人是个封建老顽固,不许学生看新书新报,也不能集会和妄议时政,学生们私下里对他怨言颇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一天郭老师来上课,发现自己的座椅上竟有一个空墨水瓶,他觉得这是大不敬!郭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揪出他认定的“嫌犯”伍正钧,要求学校将其开除,还说其他学生都是“匿不告”的从犯,要求全体记过处分。 伍同学的小伙伴们表示不服!于是集体退学了。退学之后干啥呢?当时的中国教育会决定筹钱成立一个学社,安置退学的学生。(真的很人性化啊) 一个墨水瓶,闹出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学社,学社总理是蔡元培,学监是吴敬恒,义务教员则由黄炎培、蒋智由、蒋维乔等人担当。学社宣扬民主和女权,在当时简直不能更新潮。7359黄炎培 行书书法水墨纸本镜片释文:圣人成能款识:发初先生 炎培钤印:任之(朱)尺寸:37.5×47cm 约1.6平尺虽然爱国学社的师资力量碉堡了,但他们都没钱。蔡元培、章太炎等人轮流给《苏报》撰写社论,每月的百元稿酬就是爱国学社的经费。《苏报》一向“放言革命”,风险很大。 邹容和章太炎分别在《苏报》上刊登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两文,鼓动全国人民闹革命,结果二人被捕,爱国学社因此受到牵连,被迫解散。这就是1903年的“苏报案”。当时身在新加坡的华侨三人组林义顺、张永福、陈楚楠是苏报的忠实粉丝,经常在他们的“小桃源俱乐部”阅读讨论《苏报》上的中国革命动向。 在得知“苏报案”发生后,林义顺三人很生气。他们当时虽年轻,但也都有些势力关系,三人全力去找南洋华侨各方斡旋,最终保全了邹容和章太炎二人。 所以一个媒体,做的有操守有品格是很重要的。7374田桐 (1879—1930) 行书题词水墨纸本镜片“苏报案”后,一些革命党人起义失败,辗转到了南洋,尢(wang)列就是其中之一。 尢列与孙中山、陈少白、杨鹤龄并称“四大寇”,青年时期起就在香港一起宣传革命。尢列到新加坡后,顺理成章结识了林义顺、张永福、陈楚楠,很快成了小桃源俱乐部的常客。 在尢列的策划下,当时比较有钱的张永福和陈楚楠共同出资兴办了一份新加坡的《苏报》——《图南日报》。林义顺当时还没钱,负责报纸的筹办和外联工作。结识孙中山 建立星洲同盟会这份革命报纸出来后,威胁到了新加坡上层华侨资本家和保皇派势力,张永福和陈楚楠的商行甚至一度险遭暗算,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比今天好的一点,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报纸继续办。他们在1905年的春节特别设计了一个月份牌来宣传《图南日报》。月份牌上画着自由钟和独立旗,印有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的话语:“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涂炭,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还有一幅对联:“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图开新世界,书檄布东南”。今天的微信文章十万?,只是因为你说出了读者想说的话。这样的月份牌,就说出了当时华人想说的话。《图南日报》的销路瞬间大增。 很快,在中国的孙中山看到了《图南日报》和月份牌,非常激动,认为南洋有了可以联合革命的华侨力量,就立刻给汇了20美元购买月份牌。通过老朋友尢列,孙中山在小桃源俱乐部见到了林义顺、张永福和陈楚楠。 林义顺早已视孙中山为偶像,粉丝和偶像的见面,当然是相见恨晚。 当时中国同盟会还未成立,只是个概念,小桃源俱乐部就说,孙总你来新加坡开分会吧,我们全力支持!7349周震麟(1874—1964) 行书两帧水墨纸本镜片释文:中华民国建造始自同盟会同盟会在南洋群岛之发源地为新嘉坡,新嘉坡同志之热心赞襄黨防促成大业者,求实家多。而林同志发初兄实为新洲之巨擘,敬英南黨,魁在南洋百年浮云影——林义顺家族藏品展及研讨会展览信息展览时间:2016.10.26-10.29研讨会时间:2016.10.26展览研讨会地点:汕头市博物馆主办:汕头市博物馆深圳市华夏典藏美术馆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展览信息~本栏目由知道画事君久坐易腰痛,所以做了一个能躺着看拍卖的“同步拍”然后融了好多钱没事就来打广告的“艺典中国”支持推出~~~(绕晕没)

孙中山

孙中山

投资人身份证明

孙中山演讲

孙中山名言

孙中山教案

《孙中山》影评

人物传记——孙中山

孙中山演讲稿

孙中山名言

揭秘:孙中山干革命,谁是投资人?
《揭秘:孙中山干革命,谁是投资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