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如何面对求职中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0-03-03 09:47: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如何面对求职中的挑战

摘要:21世纪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面对每年超过200万的高校毕业生、面对空前膨胀的社会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所以如何面对就业压力成了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很多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不知所措,感到前途一片渺茫,而很多大学生正视就业压力,积极对待社会竞争,在竞争的浪潮中,脱颖而出。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这样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更多的现状,使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积极应对压力,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的态度来面对就业竞争,成就完美人生。

关键词:就业难就业观念 就业形势

目录: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正确性„„„„„„„„2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挑战„„„„„„„„

3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供需差别大:岗位增36%学生增130%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

2、选材要求高: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指导人士认为,对于近年来盲

目上马、目前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应坚决按教育部规定,区别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招生。

4、薪酬逐年降低:市场只给1700元/月

近期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5、骗子,假招聘铺天盖地: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许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坑蒙拐骗。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6、缺乏工作经验: 教授多“教练”少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7、怕吃苦,爱面子: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8、频繁跳槽: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适当性

1、“铁饭碗”的就业观念

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但是随着就业市场化的到来,有的大学生没有转过意识来,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认

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就业”,于是就在学校里“混日子”,不管以后的出路如何。

2、“精英化”的就业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是相当小的,大学毕业生是一种非常稀罕的资源,就业层次一直比较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学生的精英就业观念仍停留在原来的基点上,对自身的定位很高。认为只有在比较高的就业层次,留在大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就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知道自己能适合干什么。

3、“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

几前年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在公、检、法和一些党、政部门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代社会,他们仍该变不了“只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放不下架子,不愿意去一些普通而平凡的岗位。

4、“博弈”心理

毕业生求职时,会综合各种因素形成一个就业期望值。我们不妨假定一个毕业生的期望值为100,当A单位招聘提供的待遇为90时,由于博弈心理的存在,他认为以后还会出现待遇高于90的单位出现,所以虽然A单位愿意要这个学生,该学生也不不会与这个单位签约。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没有单位所提供的待遇超过100,且这个毕业生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期望值的话,他就会处于失业的状态中。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挑战

1、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相信学好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我们在选择工作时,才能足够自信,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大学期间,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书,多学一点东西,提高自己的素养,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我想大学真正培养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只有慢慢养成这种能力,有了基础,今后不管是进一步深造,还是职场奋斗,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是我们面对压力积极可靠的方法。

2、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不会理想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把最能发挥你个

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

3、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就业是其人生中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重大转折,这对于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情况也许不容乐观,历届毕业生中仍有不少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当然有其社会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自我做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4、平衡心态,善待挫折

失意与挫折是当人们某些愿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对于一直风调雨顺的某些大学生来说,在上岗前就要有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从学校刚走上社会时,大学生对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加上工作常常受挫,因而可能感到心理有很多的不平衡。其实,所谓的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而失衡倒是经常的,绝对的公平是难以实现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因此,对自己感觉不平衡的人、事、物,要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过多地抱怨,因为发牢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求得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5、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企业和机关单位都不可能是单打独斗,人类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集体和社会。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企业或工作环境中,扮演恰当的角色,具有一种与上级、同事等有关人员协调和沟通的能力。这本来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也许过去传统的学校教育并没有教会你,但你得重新学!一个人想要被某个集体和同事所接纳,就得想办法接受和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念,个人英雄主义、目中无人等态度是行不通的。

6、增强动手能力

我们过去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常因为缺乏动手能力而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这其实也是对我们传统教育方法的一种挑战。发达国家很重视学生个人实际动手能力,虽然也讲学历,但是不唯学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强调学历、文凭的观念将逐渐纠正,而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逐步被社会认可。用人单位需要的也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劳动者,故大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做到真正的“货真价实”,以满足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结论

在整个求职过程中,自己心里首先要有杆秤,适时调整期望值,先确定一个目标,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就要降低标准,根据客观情况调整主观需要,不能死钻牛角尖!第一个工作岗位有时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什么工作最

适合自己,只有通过一段时间亲身经历后才能确定。在校大学生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状,为未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浅析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心理问题》

《对大学生求职挑战与求职机遇的理性认识》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尹浩

大学生应当如何面对求职中的社交礼仪

面对挑战

大学生求职中的形象礼仪

求职中的自我介绍

浅议大学生求职中的礼仪(5000字)

大学生求职中笔试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求职中要注意的礼仪

自我评价英文版(求职中)

求职中的自我介绍方法

求职中可用到的英语

大学生如何面对求职中的挑战
《大学生如何面对求职中的挑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