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行风建设经验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1: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工作现场会发言材料之二

从人民群众不满意改起 用真情打造服务型交警

兴安盟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长 李云峰

(2009年8月2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兴安盟公安局交警支队就去年公民评政以来,全盟交警系统如何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2008年,兴安盟委、行署组织开展了“公民评政”活动,这是盟委在主导全盟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注重民意,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兴安的重大举措,也是将工作评价权更多地交给群众,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工作得失的有效方法。在这一活动中,全盟交警排名靠后,参评的个别民警也排在了末位。冷酷的现实,使我们猛醒,敲响了警钟,一时间“群众不满意,交警怎么办?”成为交警支队一班人和全体交通民警思考的重大课题。经过认真反思、充分调研,我们立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从思想深处挖掘根源,以“知耻后勇”的魄力,在全系统开展了“以解决突出问题,规范执法行为”等一系列教育整顿活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广大交警执法

1 为民的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群众的热情明显提升,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自觉学习、主动整改的风气已经形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真反思,打牢主动整改的思想基础

思想认识决定实际行动。对评价结果的正确认识是认真整改、转变作风,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基础。为此,在“公民评政”结果公布后,我们针对部分民警思想认识不高,有“委屈感”而无“危机感”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调研,感到影响警民关系存在六个方面问题:一是民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民警违法违纪影响了队伍整体形象;二是少数民警不善于做群众工作,表现的钢性多、柔性少,容易激化矛盾,影响了公民评价;三是确有民警在执法办案中显失公平,引起人民群众不满;四是部分民警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五是服务意识淡薄,便民利民措施不落实,服务承诺不兑现;六是少数部门打车收费等非警务活动,给交警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及时召开了班子会、旗县交警大队长会和全体民警会,交流谈心,剖析思想,进一步追根溯源。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民警大走访”爱民实战活动,主动深入辖区、乡镇、运输企业和驾驶员中倾听群众呼声,邀请特约监督员和驾驶员代表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征求意见,共梳理出涉及执法和服务方面的十个大问题,并逐条制定了整改措施。使

2 广大交警思想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振奋,变压力为动力,有利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对症下药,采取强力措施祛除执法顽疾

通过征求意见、查摆剖析,我们发现群众不满意之一是对执法的不满意,特别是对执法不公的不满意。有的交警不是执法为民,而是执法为“利”,把严管重罚作为创收手段,为部门抓收入,甚至为个人搞提成;有的交警执法不公,办关系案、人情案、“油水案”,相同的违法行为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因而失信于民;有的窗口岗位民警利用手中的权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上述问题,民怨极大,我们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整改。

一是提高认识,牢记宗旨,使其不想。在全盟交警系统坚持开展宗旨教育,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重大问题,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不为蝇头小利丧失警察尊严。用实际行动感动群众,使其认可,给予好的评价。

二是完善制度,实行倒查,使其不敢。今年以来,我们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重新制定了涵盖日常管理、行为规范、执法执勤等26项制度。使广大交警言有所循、行有所指、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公民评政”结果排名靠后、群众意见较大的14名民警进行岗位调整。其中支队调整9人,旗县市调整人5名,并商请盟委、行署对4名旗县市交警大队长实行跨地区交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3 三是净化环境,加强监督,使其不能。首先,交警支队对重点岗位实行了全员轮岗,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驾驶员考试岗位实行临时选派制;降低了重点岗位风险,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发生,同时,强化内部监督,在窗口业务大厅、车辆检验现场、驾驶员考试中心安装了8个视频监控设备,全部业务办理情况都在纪检、督察监督下进行;强化社会监督,将办事流程、收费项目、举报电话上墙公布,在业务窗口安装电子评价仪,将评价权交给群众;强化专门监督,在社会各界聘请义务监督员,不定期与纠风办举行座谈,主动征求意见;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在兴安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既宣传交管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疑难,又曝光违法违纪事件。通过上述措施,有效防止了“违法、违纪、违规”等乱作为问题的发生。

四是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使其不愿。我们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批评后进,让广大交警有所学、有所诫。纪检监察部门每个月对窗口民警进行测评,对服务态度好、群众满意率高的予以表彰奖励,对群众满意率低的予以警告,对连续两个月均排在末位的予以调整,严重违规违纪的予以辞退。同时用好的舆论导向引导人、教育人,把执法为民作为交警的最高追求,鼓励广大干警向身边的先进人物韩士杰学习,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真情服务,努力塑造交警队伍新形象

4 执法是交警的生命线,服务是交警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要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打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一是文明执法,阳光作业。在交警系统推行了“

五、

四、三”服务法,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致意、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句再见送行的“五个一”和随时迎候、定时办理、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的“四个时”以及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的“三个一”工作要求。同时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聘请警校老师讲解窗口服务礼仪,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的行为举止。

二是服务为民,人本管理。过去,群众对交警意见最大的是乱罚款,如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变管理为服务,变重罚为严管。最近我们在全盟推出了“教育式、警告式、劝诫式”执法模式,明确提出对9种轻微交通违法行免于处罚,以教育为主,并对群众意见较大的电子监控和雷达测速设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向社会予以公布,对交通违法处罚规定向社会公开,使执法行为更加公开透明。为了方便群众,我们开辟了网上车管所,也就是人民群众足不出门就

5 可以通过网上提前办理机动车、驾驶员以及违法信息查询等项业务,受到了群众普遍好评。

三是注重细节,以情动人。人们常说细微之处见真情,我们从点滴抓起,从细致入手,开展便民活动,在车管所、检测中心业务大厅设立了休息椅,安臵饮水机,安排业务导办,推行延时服务等举措,实行一窗式服务,减少了群众等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事实证明,这些举动虽小却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在内部管理上,我们注重素质养成,培养民警的“七个习惯”,即,上岗前自查警容风纪的习惯、上岗后规范使用台卡的习惯、首句使用规范用语的习惯、工作中不接打电话的习惯、不随意离开岗位的习惯、主动递送便民告知单的习惯和耐心解释、细心服务的习惯。

四是找准定位,服务大局。交警的定位一是执法,二是服务,基于这样考虑,我们出台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10项措施。继续推行“三不一引”服务承诺,即对外埠车辆的轻微违法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对路线不熟的提供引导服务;对重点企业的车辆实行年检审上门服务;对重点工程项目用车建立绿色通道。这些做法为促进全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是加强硬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1、针对车管所和检车线相距太远的问题,将两者进行

6 整合,进一步方便群众。我们在科右前旗新址征地70亩,投资2600万元,新建6900平方米的交警指挥中心和1600平方米的车管业务大厅,主体已经完工,年底将交付使用。

2、针对驾驶人考场地紧张、设备陈旧等实际情况,拟在科右前旗新址征地100亩,投资1500万元,建设一座智能化考试中心,届时将彻底扭转兴安盟硬件不硬,软件不行的被动局面。

3、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科技管理水平。警力不足是兴安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最大的难题。2007年5月支队班子组建之后,我们提出向科技要警力,积极协调各旗县公安局,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管理手段。现在乌兰浩特市和扎赉特旗已经建了交通指挥中心及电子监控设备,突泉县、科右中旗正在建设,其他旗县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届时兴安盟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将有更大提升。

各位领导、同志们,抓好政风、行风建设是提升公安交警整体效能,重塑交警形象的有利时机,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平和、理性交警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公民评政为动力,自加压力,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再创佳绩,努力实现全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跨跃,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税务局行风建设经验材料

区行风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创新政风行风建设经验介绍

食品药品监管行风建设经验材料

运管所行风建设的经验材料专题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经验材料

区行风建设经验汇报材料[优秀]

行风建设

行风建设

行风建设

行风建设经验材料
《行风建设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