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二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0-03-04 02:19: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

2.1.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A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此后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2.1.2 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

A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井田制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2.1.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B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南稻北粟,我国是最早培植稻和粟的国家

五谷:黍、稷、麦、稻、麻

第二,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耒、耜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 ②耕作工具的发展:

西汉中期:发明了犁壁。推动了牛耕的推广。 唐代:曲辕犁发明,在长江下游出现(水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发展

曹魏:翻车

唐代:筒车 2.生产技术的进步:

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重要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西汉的漕渠、白渠 第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为主要生产方式。

1.自耕农经济

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个体农耕有了技术的支持;私有土地的出现又使个体农耕有了物质基础。

②产生:产生于春秋时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③评价:

优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弊端:a.小农经济规模小,“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需要有限,也会逐渐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b.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第四,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1.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B 手工业发展基本史实:

1.冶金业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 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2.纺织业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 3.陶瓷业

①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②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③隋唐时期: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⑤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青花和釉里红。

⑥明清时期: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官营手工业

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春秋战国时期

(2)发展: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矿冶等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3.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明朝中后期,苏州等地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1.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B 商业发展的概貌

1.商代: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

2.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3. 明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叫做“商帮” 商业发展的特点

城市逐步增多,发展繁荣

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坊市分开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坊市界限打破, 唐宋时,沿海上陶瓷之路,出现一些沿海港口城市如泉州、明州、扬州

2.1.6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C 重农抑商政策: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

内容: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评价:①封建社会前期,主要为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 ②封建社会后期,主要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

海禁和闭关政策

评价:

①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主权。

②消极作用: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a.国内市场狭小: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b.资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政策限制: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国际市场丧失: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2.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A 传统的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不平等条约冲击小农经济;中国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改变社会结构

2.2.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A 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民族工业产生(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2.2.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B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2.2.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A

1、中华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时间:一战期间

原因:①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②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振兴实业的热情。③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概况: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有发展。

2、一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3、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方式:军事管理和委托经营 处境:三座大山重压:

4、抗战前,形成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行经济统治政策,对民族工业予以排挤、打击。

2.2.5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C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2.2.6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C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2.3.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A

1、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经过建国初期的经济调整,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三大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底) 方式: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影响: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3、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1956年)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起来。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

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了解一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影响: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轻率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4)1959——1961年,我国出现经济严重困难时期。 (5)八字方针:(1960年)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6)*十年(1966——1976年)

“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2.3.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B 经验:经济的计划性有助于经济的稳步的发展,如“一五”计划的制定为经济建设确定了目标;稳步推进社会变革,如三大改造;及时纠正经济建设中的错误政策,如20世纪60年代的调整;合理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依据国情制定政策方针,实事求是,如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中共八大等。

教训:要从实际出发,依据我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如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错误;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会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人民公社化;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如十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协调发展,否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水平,如“大跃进”等。

2.3.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B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内容: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意义: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经济体制改革: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2.3.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C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2.3.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A 开始地点:安徽、四川

主要特点:包产到户。 前提:土地公有制。 产品分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影响: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2.3.6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A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结果: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增强了企业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3.7

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B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革那些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2.3.8 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A ①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⑤ 1990年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3.9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B 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3.10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A ①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2.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C ①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企业的活力得到了增强。

②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对团结全国人民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起了重要作用。

③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并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2.4.1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 A 1.服饰: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 2.饮食: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3.建筑: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2.4.2

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A 1.辛亥革命后,结辫习俗结束,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

2.大城市里,婚丧礼仪由繁入简,由愚昧到文明,农村变化不大。

2.4.3

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B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政府政策的推动(例:清政府、民国政府)

民主革命的发展(例: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传统习俗不合乎时代潮流等

2.4.4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 A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2.4.5

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进步 A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2.4.6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B 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

2.4.7

近代以来报刊的发展 A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增多,报纸成为宣传政治主张的武器。

2.4.8

近代以来影视的发展 A 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定军山》

2.4.9

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渐普及 A 自从1995年以来,因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网民数量剧增。

特点: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超越了空间、国界、种族的束缚,更方便、快捷、廉价,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影响: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4.10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B ① 报刊: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② 影视: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③ 互联网: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5.1迪亚士的航海活动和发现好望角A 葡萄牙王室支持,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好望角)1487年

2.5.2哥伦布开辟新航路A 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抵到达美洲新大陆

1492年

2.5.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B 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初步形成广阔的市场。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5.4荷兰的殖民扩张A 海上马车夫

时间:16世纪时,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世纪上半叶是其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国际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

2.5.5英国的殖民扩张A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确立海上霸主地位:18世纪下半叶(殖民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进行奴隶贸易:三角贸易

影响:对英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对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

对非洲——破坏不可估量

2.5.6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B 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形成以欧洲为中心、遍及亚非拉的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5.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A 开始: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工厂制度最为普遍。使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并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管理者。

2.5.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事实A 电气时代:标志: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

特点: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表现: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到来

生产规模: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大企业控制生产经营,甚至掌握国家命脉和国家机器。 经营模式:高级人才管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发展趋势:国际化,出现国际联合公司、跨国公司等组织形式。

2.5.9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6.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A 股票投机过渡;供需矛盾;生产过剩——直接原因

2.6.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A 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影响:经济破坏严重,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

2.6.3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A 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美国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挽救危机

2.6.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A 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 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提高价格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2.6.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B 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

2.6.6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B 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开辟国家干预经济时代。

2.6.7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变化B (1)第二次大战后美国等国经济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涨”现象。 (2)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战后各国进行福利改革。

2.7.1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A 内忧外患: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内有国内战争爆发

2.7.2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B 苏维埃经济破坏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国家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2.7.3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A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7.4“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B 经验:集中国家力量发展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

教训: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民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2.7.5赫鲁晓夫的改革

A 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

评价: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

2.7.6勃列日涅夫改革

A 内容:重点重工业

评价: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弊端;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拖跨了苏联经济

2.7.7戈尔巴乔夫改革

A 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内容: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2.7.8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B 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8.1“布雷顿森林体系” A 1.背景:二战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欧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2.过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3.构成:制度+机构

①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②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①积极: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4.作用:

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2.8.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B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要经过了如下步骤:

①1944年夏,美、英、中等战时盟国的代表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凭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确定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确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两大支柱。

②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从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的又一大支柱。

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8.3欧洲联盟

A 1.欧洲共同体出现

(1)原因: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 (2)过程: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布鲁塞尔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

2.欧洲联盟成立:

①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 ②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经济实体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③2002年1月1日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3.影响: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8.4北美自由贸易区

A 1.背景:在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下,美国经济面临挑战

2.标志:1992年,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3.性质:单一的区域经济组织

2.8.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 1.背景:经济区域化的推动

2.过程:1989年,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12国外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3.扩大: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该组织

4.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APEC方式)。

2.8.6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C 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些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说明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也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力量相互竞争的局面,影响了世界格局。

2.8.7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A

建立过程:

① 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与会国建议建立贸易的国际组织。 ②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其目的是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促进经济发展。

③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目的: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2.8.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B 1.过程:

①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民党窃据等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活动。

②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③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

对世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2.8.9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B

世界贸易组织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首先,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 其次,世界贸易组织内容的扩大,将其自由贸易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协议与规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

2.8.10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B 1.过程:①新航路开辟,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原因: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①对全球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3.影响:

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

②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科技和实力的差距,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5.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无法阻挡。

②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经济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③还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④中国当前正进行的对外开放,实质上就是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这一机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6.存在问题:

①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② 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④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转移、资源开采等,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纲目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会考条目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推荐)

通用技术会考复习(必修二)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第5册 知识点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必修2

高中历史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必修二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