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网事”并不如烟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8: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网事”并不如烟

■杨

社会的痛感一强,燃点就低,网络上的情绪宣泄,将一个接一个的公共事件搅动得风生水起。

中国网民,痛感很强、燃点很低。

2008年,他们关心国事、天下事;2009年,他们关注家事、身边事。

这一年的痛感更多来自于庸常生活,一些人为没保住饭碗叹息,还有一些人为没找到饭碗发愁。

全球金融危机中,珠三角、长三角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大量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因此失去了工作;610万大学毕业生,会同100万往届毕业生一起,抱着并不太高的择业条件,为一份工作争得“头破血流”;那些濒临破产的国企职工,再也享受不到国家执行十年多的政策性破产的庇护,从2009年起,他们的企业在清产核资以后,钱首先会用来还给银行,而不是用于安置职工。

就业一直都是个问题,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成为大问题。这一最客观的社会现实,已经以不同的方式投射到2009年的网络之上。

社会的痛感一强,燃点就低,网络上的情绪宣泄,将一个接一个的公共事件搅动得风生水起。今天,网络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网民关注每一条逝去的生命,“躲猫猫”事件中的李荞明,杭州“70码”事件中的谭卓,石首事件中的涂远高;同情事件中的弱势人群,深圳女清洁工梁丽,巴东小镇姑娘邓玉娇;质疑公权力行事者的言行举止,房产局长周久耕,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宜城市长周森锋;捍卫自己的直接利益甚至非直接利益,售票员倒票事件惊动铁道部,山东东明污染事件惊动国务院。

2009,网络进入“多事之年”,舆论焦点也正从城市向县域转移。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群体性事件和网络公共事件多发生在大中城市,以拆迁征地冲突为代表的重庆“钉子户”事件,以城管和游商矛盾为代表的洛阳倒枣事件,以厦门PX项目、上海磁悬浮项目为代表的城市污染事件,都不再是矛盾冲突的主题。承担更重发展压力,拥有强烈发展愿望的县一级,走向了矛盾冲突的最前沿。

传统行政文化的沉淀与吏治之痛,给县一级官员留下更大的腾挪空间,财权与事权强烈的不对称,更使县一级主政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而不是社会发展上。招商引资带来了环境污染,于是山东东明千人联名上书;城市发展需要盘活土地,造城过程中出现了一栋栋豪华办公楼,于是有了灌南县所谓的“惠民工程”——市民文化中心;吏治不严导致官员道德沦丧、公务活动失范,于是有了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有了湖北巴东招商干部丧命娱乐场所案。

县域维稳已经成为国家大事。去年11月以来,县委书记、县公安局长、县纪委书记先后进京集中轮训,从另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的维稳新思路。县域,也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网事”多发之地。

除了舆论焦点的转移,2009年的网络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趋势?

一年前的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从此,更多的官员摒弃了对网络民意的偏见,投身到网络问政的活动中去,官员博客、在线访谈,“潜水、拍砖”,越来越多的触网演练,必然推动着官员媒介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一年前的6月28日,瓮安事件爆发,这一标志性事件,既提供了一个审视转型社会基层治理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解剖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应对的样本。瓮安事件一年之后,我们发现中国官员对于网络舆论,仍然停留在重视而不善于引导的阶段。

面对突发性的网络公共事件,官员还需要掌握很多的方法和学问,学会沟通,学会说服,学会主动设置议程,学会在网络空间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毫无疑问,在众声喧哗的年代,对于网络公共危机的应对之术,在基层官员群体中既有潜在的需求,更有巨大的市场。■

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作文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读往事并不如烟有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推荐)

“网事”并不如烟
《“网事”并不如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网事并不如烟 如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