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阳光财政惠民生 文明新风沐牛城

发布时间:2020-03-04 01:55: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阳光财政惠民生 文明新风沐牛城

——市财政局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纪实

近年来,市财政局始终把创建精神文明单位融入到财政发展改革的整体规划之中,以文明创建凝聚人心、引领创新、推动发展,把文明创建成果体现到生财、聚财、理财工作中。2011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51.4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13.1亿元,同比增长23.7%,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该局获得省以上表彰26项,市以上表彰42项,并连续多年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市财政局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助推构建地方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强劲动力,转变作风、服务大局,着力打造“阳光财政”。一是推行“阳光补贴”。积极宣传惠农补贴政策,公布市县监督投诉电话,并采取了“一卡通”的形式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农户,农民群众有什么疑问,可直接拨打监督电话,使农民群众对各种优惠政策心知肚明,使惠农补贴发放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阳光”。二是推行“阳光预算”。在实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精编细编预算的基础上,更是将政府功能预算向全社会公开,把有限的财力向“三农”倾斜、向民生倾斜、向教育及社会事业倾斜,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沐浴千家万户。三是推行“阳光支付”。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1 市直所有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收入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直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提高了支付透明度和监控时效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推行“阳光监督”。强化预算执行的全程监督,建立健全了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监督机制,加强了对部门财务收支行为的监督,进一步严肃了财经法纪,有效维护了财经秩序和财政发展成果。

“为民理财、科学理财”是市财政局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不懈追求。以“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为指导思想,按照“结果导向、目标管理、责任追究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市直部门推行了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把纳税人的每一分钱花出效益。 结果导向原则使支出安排与支出结果建立了联系,强化了效益意识;目标管理原则,使资金监管模式和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责任追究原则,增强了预算部门要钱、用钱的责任意识,变一家着急为大家担责;公开透明原则,符合执政为民理念,满足了社会公众参与、知情监督的意愿,不仅向老百姓说清楚,财政的钱怎么用的,用的结果如何,还要让老百姓知道、让老百姓满意,有效提高了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度。

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市财政局始终把创建“六型”财政机关作为加强财政机关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双提”活动的有效开展 2 为契机,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身边人和身边事着手,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挖掘工作中的模范人物和闪光事迹,在全市财政系统树立一批吃苦耐劳、创新进取、高效服务、热心服务的典型。同时,以行风评议活动为载体,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意识,着力推进工作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把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AB岗工作、限时办结等多项制度和相关业务全部对外公开,方便了外来单位人员办事,树立了财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建设先进的财政文化是市财政局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鲜明特色。局机关充分发挥财政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和辐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创建理念,紧紧围绕“五个相互”(原则问题上相互理解,以事业为重;工作上相互支持,维护大局;优点上相互欣赏,见贤思齐;缺点上相互提醒,克服不足;小事上相互礼让,心态平和),积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个人创建活动,经常举办财经知识、文明礼仪等讲座,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在党员活动日、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既凝聚了干部职工的人心,也提升了单位的士气,增强了团结融洽、和谐向上的氛围。

阳光暖人心 教育惠民生

树文明新风,做阳光少年

创城促振兴 创建惠民生

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

党务公开促发展阳光理财惠民生

法治惠民生

文明新风进校园

崇尚文明新风

心沐文明之风

阳光财政惠民生 文明新风沐牛城
《阳光财政惠民生 文明新风沐牛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