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单元质量检测二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积累(共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A项,“共”通“供”;B项,“振”通“震”;C项,“蚤”通“早”。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B.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C.比诸侯之列

比:比较

D.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解析:C项,比:并,列。

答案:C

3.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连词,表顺承;介词,把。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C项,代词,代使者;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都是让步关系,尚且,还。

答案:D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C项,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D项,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以其无礼于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

C项,无礼:古今义相同,不合礼节。A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D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答案:C

6.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解析: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B

7.名篇名句默写。(7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不仁;________________,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4)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大行不顾细谨 如今人方为刀俎

(4)其意常在沛公也

二、阅读鉴赏(5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厌之有

厌:讨厌

B.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

解析:A项,厌,满足。

答案:A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解析:A项,①介词,把;②连词,表目的,来。B项,副词,

已经。C项,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D项,①动词,做;②动词,给予。

答案:B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3分)(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

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机智善辩,①是侧面表现。③重在表现郑伯自责,⑥是烛之武的牢骚话。

答案: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

,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答案:C

12.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途经(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

“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删改)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沛公从百余骑

从:跟从

B.项羽既飨军士

飨:犒劳

C.项伯常屏蔽之

蔽:遮挡

D.与沛公有隙

隙:隔阂

解析:A项,从,使……跟从。

答案:A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3分)(  )

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③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⑤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①是介绍樊哙跟随刘邦进攻胡陵、方与的事;⑥是樊哙等人劝谏刘邦的恳切态度。排除有①⑥的项即可。

答案:C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猛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异,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解析:D.“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不正确,原文中“岂自知附骥之尾”的意思是“依附他人而成名”。

答案:D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且”“辞”“岂”是得分点。(2)“震恐”“顾”“独”是得分点。(3)“所以”“出入”“非常”是得分点。(4)“因”“敝”与“知”是得分点。

答案:(1)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

(2)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

(3)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4)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他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让樊哙担任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

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

,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只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

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笑着从床上起来。……

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依附他人而名垂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7~18题。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7.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它们对项羽评价的角度是否相同?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从“胜败兵家”可以看出;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从“壮士哀”可以看出。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杜诗表达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军事思想,认为项羽如果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有可能东山再起。王诗认为民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项羽失去民心,必不能东山再起。

三、语言运用(12分)

19.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个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4分)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将画线的部分简缩在30个字以内,内容不能改变或遗漏。每组数字只算一个字,标点不计。(4分)

据世界信息技术和服务联盟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1997年全球科研经费总数为1.8万亿美元,而1992年为1.3万亿美元,5年间增加了5

000亿美元。增长率比全球经济的增长率高出27%。其中,美国以人均科研经费1_207美元列第一位,日本以人均科研经费854美元列第二位,加拿大列第三位,英国列第四位,德国列第五位。这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对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面语段中画线的部分有些语句重复,不够精练,压缩时可以将其合并为一个完整的语句来表达。

答案:

(示例)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的人均科研经费分列世界第一至第五位。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答案:①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②也要治理互联网 ③都需要法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4分;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4分。放入上下文中能使语意连贯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许多达官贵人邀请他参加上流社会的各种聚会,他从不拒绝。由于出稿率明显下降,莫泊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骂作“势利小人”“给文学丢脸的人”。

几年后,莫泊桑开始深居简出,一连创作了《一生》《俊友》等6部长篇小说。因为长期涉足上流社会,相比于其他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社会现实。

一时间,几乎所有批评过他的人都上门道歉,莫泊桑却轻描淡写地说:“有些误会不用解释,总有一天大家会明白。我如果听从批评,

又怎能了解上流社会的生活呢?如果不了解,又谈什么批判呢?”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从莫泊桑的角度:①清者自清;②忍辱负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为事业理想甘受诟病等。

从批评人的角度:评判他人要客观公正/莫对他人妄加评判/弄清情况再做评判等。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质量检测:4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空中楼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3 新人教版必修3

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1单元综合检测1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考点链接1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