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陇西县绿化先进事迹材料.11.8

发布时间:2020-03-03 15:58: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家园

——陇西县造林绿化先进事迹材料

陇西县地处甘肃中部,渭河上游,总土地面积362.2万亩,总人口49.52万人,耕地面积118.6万亩。全县现有17个乡镇、215个村、1292个村民小组。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揽,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协调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商贸兴陇三大战略,着力构建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商贸同步发展的经济格局,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6937万元,农业总产值 76754万元,粮食总产量12670万公斤,财政收入10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6元。现有草畜存栏20.9万头(只),其中牛2.1万头,羊18.8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48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3%。现有林业用地面积 88.6万亩,其中有林地17.1万亩,疏林地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 13万亩,灌木林地20.6万亩,宜林“三荒地”2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6%。

近年来,我县围绕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施林业强县战略,科技兴林,依法治林。一方面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社会造林活动,以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绿化为中心,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走以林兴

1 县、产业富民、生态立县的发展路子,全社会造林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生态保障。

一、依托林业政策,林业强县战略有了新进展。 陇西县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县之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广大群众依山脱贫、依林致富之路还要走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如何通过发展林业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是我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我们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林业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林业建设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在正确引导群众中,我们更加注重《退耕还林条例》、《退耕还林农户须知》等有关林业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熟知保护森林和发展林业生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现小康目标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依靠上级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依托项目工程,林业建设工作有了新进步。 紧紧围绕“一条流域、两座山头、三条林带、四大工程、五大转变、六大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林业建设进展顺利,生态效益日趋显著。

林业建设主要突出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1984年—1999年期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6万亩。在此期间,福星镇林业站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造

2 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全国种草种树专业户先进典型”奖,并颁发“植树造林先进集体”锦旗1面;文峰镇八盘村被全国绿委评为“绿化千佳村”荣誉称号等。

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林业工作方针,采取“三集中”(即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连片治理)、“四到位”(即组织部署到位,宣传动员到位,技术措施到位,年度检查到位)、“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供苗,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的工作措施,整合项目资金,连片综合治理。截止2005年10月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34.4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14.76万亩、荒山造林19.7万亩,退耕还林涉及全县17个乡镇、276村、28800户;荒山造林布局在全县17个乡镇,全县森林覆盖率为8.6%。先后建成了具有辐射带动的巩昌镇火焰山1万亩、文峰镇塔坪山0.3万亩、三台山1万亩、德兴乡老墩梁1万亩、云田镇倾家大山0.7万亩、福星镇肖掌梁0.2万亩等规模精品点。抓点带面,综合治理,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生态效益日趋显著。

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南部二阴山区乡镇以封为主,封造结合,严禁毁林开垦,严禁放牧,五年完成封山育林1.04万亩。重点林区有效开展“天保行动”专项斗争,专群结合,承包管护,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加强考核,突出效益,累计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30起,维护了林区秩序的持续稳定。

3 “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在总结“三北”三期防护林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把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作为工程建设的主攻方向,建设任务优先安排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北部山区,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在通安驿镇、权家湾乡、文峰镇3乡镇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0.1万亩。

三、依托科技支撑,绿色通道建设达到新高度。 绿色通道建设按照“宽林带、大通道、多树种、高标准”的建设要求,高起点规划,严要求造林,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含量,针阔结合,高矮搭配。对316国道和长安路,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一路一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了绿化工作质量。316国道和长安路绿色通道建设,涉及全县180多家单位、部门、驻陇机构和巩昌、文峰2镇100多户村民及沿线住户、厂矿企业。通过部门包干栽植、管护,高质量的完成20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全县共栽植各类乔木2.7万株,其中国槐0.92万株,塔柏1.379万株,红叶李0.401万株,灌木42.4万株,完成绿化面积8.18万平方米,其中草坪绿化1.2万平方米,制做安装铁艺护栏0.22万米,铺设彩砖0.284万平方米,投入劳动力2.6万人,投资200万元,以前境内国道沿线两侧垃圾成堆、破烂不堪的状况得到彻底根治,换来的是公路两边平敞整洁的绿色带、郁郁葱葱的柏

4 树、挺直的国槐,以及整齐的护栏、绿篱和草坪。在权安路、马河镇农业示范区、福星镇红岘村、双泉乡崖里村乡村公路共完成绿色通道建设40公里,投入资金20多万元。全县累计完成绿色通道建设172公里,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依托城市建设,城乡绿化实现新突破。

把美化家园、发展城乡绿化建设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措施来抓,全面构筑农林结合配套的生态农业,走以林兴农、以农促林的绿色发展路子。

城镇园林绿化实现新突破。城镇园林绿化紧紧围绕“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建设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系统”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积极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重点推进“垃圾清理,空地绿化,山体保护”三项整治。在绿化形式上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在植物种类上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臵,切实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近年来,结合城市建设和旧城改建,以单位庭院、广场为点,以道路行道树、隔离带绿化为线,以仁寿山、塔坪山、火焰山为面的城市绿化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建设一条路,绿化一条街。截止目前,在城区各主干道绿化带内及古楼花坛、文化广场种植各类优质树木10多万株,栽植

5 草坪6000多平方米,城区现有绿地面积46.4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53.43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 25.2 %,绿化覆盖率达到29%。公共绿化面积20.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面积 7.5平方米。

乡村绿化迈上新台阶。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按照“村镇森林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的林业建设标准,以居民区绿化为基础,村委会驻地绿化为样板,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荒滩地绿化为延伸,通道绿化为窗口,村镇、周围、房前屋后、沟渠、路旁等空闲地块整体绿化和农田林网化为目标,乔、灌、草合理搭配,点、线、面协调配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全面促进村镇快速发展。建制镇绿化覆盖率达52.6 %,村屯绿化覆盖率达51.5 %。

五、依托社会造林,义务植树工作再上新水平。 20多年来,陇西县坚决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纪念“植树节”为契机,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义务植树尽责率,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植树纪念、组织机关企事业、中小学生、解放军武装官兵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党、政、军、民共同投入义务植树活动,先后在城区仁寿山、火焰山、塔坪山、高台山等地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0处,植树1400多万株,绿化面山4000多亩,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乡村义务植树处共4500亩、200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9%。

六、依托森林管护,封山禁牧工作取得新成绩。 封山禁牧与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生态造林工程,坚持严把质量、规模治理、连片推进的原则,完成退耕还林14.76万亩,荒山造林19.7万亩,建成了巩昌镇火焰山、德兴乡老墩梁、云田镇倾家大山、马河镇大阴梁、权家湾乡关东梁、通安驿镇堡子山6个万亩以上造林工程点,造林面积达到7.2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造林工程点14处、4.7万亩。造林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其中巩昌、碧岩、文峰、云田等乡镇的退耕还林均已郁闭成林。在造林工作上,全县大力发展立体配臵的复合林,多树种混交,乔灌草结合,营造混交林比例达到80%以上,间作种草10多万亩,生态效益初步显现,有力地提升全县封山禁牧工作的整体水平。

封山禁牧与种草养畜相结合。为了防止封山禁牧给全县畜牧业发展带来损失,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努力扩大种草面积,并以草畜一体化、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项目为依托,走基地示范、大户带动,小区提升、农户发展的路子,推广舍饲养殖技术,加快草畜转化步伐,逐步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态势。

封山禁牧与能源建设相结合。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为契机,累计新建沼气池989户,推广太阳灶33900台。形成了北部干旱山区“一池三改”和“五配套”生态能源模式、渭河沿川“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南部山

7 区“一池三改”模式,推动封山禁牧与能源项目建设相结合,解决农民生活用柴困难,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促进了生态植被恢复。

七、依托法律法规,森林资源保护得到新加强。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以林业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木材采伐限额、林地管理、毁林违法、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清理整顿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中,加强宏观控制,改善微观管理,坚持执行有关林业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水平。一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强化依法治林观念,狠抓林业法律、法规宣传。二是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树立行业执法形象,县林业局每周都要开展三次以上的法律法规集中培训。三是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四是加强木材经营、运输和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木材管理秩序。五是加大对乱征滥占林地的查处力度,确保林业用地面积的增长。六是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从严打击乱捕滥猎的违法行为。七是加强林业执法,狠抓案件的查处,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八是加强森林防火、预防、减少火灾的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严格控制在0.3‰以内,实现了多年来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二00五年十一月六日

情 系 大 地 一 片 绿

——记陇西县林业局局长张勤

他不是植树工人,但时常在大山深处为一株株树苗培土浇水;他也不是林业专家,却以自己特有的胆识和智慧挥写着陇西县林业建设的大手笔。他从事林业工作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达52万亩,是“九五”期间的近两倍,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4个百分点。他就是陇西县林业局局长张勤。

张勤出生在十年九旱的陇西县北部干旱山区,他知道,对于生命之源的水的渴望就是对呵护生态的绿色的渴望,因此,无论是在学校任教,还是在乡镇任职期间,他对植树情有独衷。2000年10月,经过组织的慎重考虑,张勤被任命为陇西县林业局局长,同时也为他提供了为培育绿色而显示能力的大舞台。

抓班子 带队伍

张勤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陇西县生态环境脆弱,不是栽树的力度不够,而是成活率太低;正是由于后续管理跟不上,才出现了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局面。他首先从基础建设入手,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了8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添臵了电脑6台,购臵轿车2辆、拉水车1辆,建职工集资家属楼一幢4000多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单位办公条件滞后和职工住房困难的现状。

事业是人干出来的,要干好林业工作,就要使班子成员能管事,全体职工能干事,在张勤的亲自操持下,全县林业系统的领

9 导和干部职工设岗定责,建立了林业局领导分片包干和技术人员包片包点责任制,奖罚分明,从而形成了人人能管事,能干事的良好局面。

在充分调动班子成员和职工积极性的同时,张勤同志在造林整地的关键时期,亲自坚守工程一线蹲点把关的同时,还为自己选择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文峰镇的塔坪山、巩昌镇的火焰山是改善城区生态的亮点,也是重点工程,投入的资金和劳力多,工程量大,为了使这两个点能够上水平。他设法筹集资金雇用拉水车六辆,两年共拉水35万吨,每棵树浇水两遍。建成火焰山侧柏、国槐、紫穗槐、山杏、刺槐、榆树等8个树种混交林1万亩,文峰镇塔坪山侧柏、支杉、国槐混交林3000亩。亲自带队,常年奔波在两山之间 ,如今的塔坪山已是万木吐翠,有名的火焰山也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成了全县乃至全市造林工程的亮点和示范点,当年的县委书记王永生,说起他在下乡回县城的路上,看到张勤带着职工打着手电浇水的场面时,无不动情的说:“那绝不是做样子能够做出来的,有这样的林业局长,陇西的造林绿色一定有盼头。”

抓规模 保质量

在多年的实践中,张勤深刻地认识到,陇西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生态建设的关键是退耕,结合西部大开发把退耕还林干好,是造福全县人民,利在子孙后代的大事。在不断地探索中,他总

10 结出来了“围绕一个目标,建立两个体系,坚持三个结合,完善四个机制,探索三种模式”的全县退耕还林建设的总体思路。即以建设秀美山川为目标,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坚持退耕还林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完善质量管理机制、科技支撑机制、政策兑现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探索陡坡地乔灌草结合退耕还林和陡坡地荒山鱼鳞坑整地柠条直播治理模式和城镇南北两山多种树结合混交生态观赏模式。在规划布局上坚持规模要大,布局要美,种树要优,质量要高,管理要严的“五要”原则。以县城南北两山,定陇公路南北两山、福星、黄鼠湾、陇马三条林带为重点,统一规划,整流域,整山系整体推进。先后建成了巩昌火焰山、文峰塔坪山、云田倾家大山、权家湾王金岔梁、种和大阴梁等优质精品工程六处5.3万亩。全县万亩以上工程六处,5000亩以上工程11处,1000亩以上工程三处、按照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的原则,以316国道、长安路、漳陇路等县乡骨干公路为重点,建成绿色通道172公里,绿化面积8.18万平方米。在树种搭配上以乡土抗旱树为主,林草间作,针阔结合、乔灌区混交,间作种草面积10万亩,在他的带动下,局包干技术人员在工程质量上始终坚持没有作业设计不准施工。整地不合格不准植苗。不是良种不准使用,不种植苜蓿不准验收,造林不合格不准兑现粮款的“五不准”原则,历年造林保存率、当年造林成活率经省市验收条例国家规定标准。针对荒山造林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

11 的实际,从2004年开始,推行个体承包,签定合同,包质量,包成活,包保存,定任务,定地块,定资金,定时间,定责任,2004—2005两年承包治理荒山面积9.5万亩,造林“两率”在85%以上。抓住在全市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机遇,他坚持封山禁牧与种草养牧相结合,改传统的饲养方式,走基地示范、大户带动、小区提升、农户发展的路子,推广舍饲养殖技术,加快草畜转化步伐,逐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态势。2005年标准化圈舍改造2000户,种植优质牧草10万亩。坚持封山禁牧与能源建设相结合,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为契机,累计新沼气池979户,推广太阳灶33900台。形成了北部干旱山区“一池三改”和“五配套”生态能源模式、渭河沿川“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 、南部山区“一池三改”模式,推广封山禁牧与能源项目建设相结合,解决农民生活用柴困难,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促进了生态植被恢复,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8月份市政府在陇西专门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陇西经验。

抓环境 促流通

陇西县地理位臵和交通条件优越,有着省内最大的木材市场,但由于种种原因,到1999年,木材二次运输证和调运检疫证的办证率只有23%,如何变交通优势为资源优势,既促进木材的有序流通,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成了张勤关注的问

12 题。他发现,森林资源管理,要以法律为准绳,以木材采伐限额、林地管理、毁林违法、木材运输、木材经营加工清理整顿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为此,他一方面广泛开展警示教育,狠抓林业法律法规地宣传,每年印发宣传资料数万份;一方面严格执法,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加强木材经营、运输和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木材管理秩序,使木材二次运输证和调运检疫证的办证率提高到了现在的95%以上,收费由10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00多万元,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加大对乱征滥占林地的查处力度和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力度,加强林业执法,预防和减少灾害发生,实现了多年来无重大森林灾害。

“林业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没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是不出成绩的”,张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努力下,陇西大地的绿色,正在一步步延伸,建设山川秀美新陇西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2005年11月7日

陇西县

造林绿化先进事迹

龙泉市绿化先进事迹

陇西县政府工作报告

食品安全11.8

公司简介.11.8

绿化工作个人先进事迹

主持稿11.8[推荐]

11.8新龙煤矿

人民调解讲座11.8

陇西县绿化先进事迹材料.11.8
《陇西县绿化先进事迹材料.1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