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游憩11班 王立超 为期一周的实习已然落下了帷幕,我依然回味其间点滴,现在有时闭上眼睛,一幕幕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似的,很有趣儿。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 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

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最后一天的野外实习是大觉寺,我们在这里已经很难发现新的植株了,已然没有的第一天的狂热,却也多了几分娴熟。信手拈来一段植株,我故作淡定的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有时拿出相似的标本对比一下,撕下叶子闻一下,看它是否有乳汁,并猜测它属于哪个科、哪个属,将它的主要特征反复在脑海中检索,恰好确认它的身份时心里会蓦地涌出一种成就感。大部分时光我们多听多看多问,不断重复旧的知识,也不停地接受新的知识,有时三两个人聚在一起,边看标本边翻阅资料,遇到两种极为相似的植物也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但乐在其中。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好奇探索,吐故纳新,这就是实习的乐趣吧。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篇二:植物学实习心得

植物学实习心得 20xx年10月25日,我们生科2班圆满完成了植物学的野外实习任务。虽然,实习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我们也收获了许多。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们亲眼看到,亲身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标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近大自然并领略它的魅力,还学会了独自思考、团队合作、不断探索。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课内理论知识与课外实际相结合,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还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升华。

此次,我们的实习地点是在乐土雨林。可惜实习当天,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天就下起了雨,偶尔还有秋天的寒风吹过。但是,我们的实习热情依然没有减退。实习主要分为两段:一段是从招待所到乐土雨林的那条3.5公里路上的植物,另一段是整个雨林区的植物。实习以小组为单位,由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为主,我们动手观察、记录和拍摄为辅。我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介绍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植物的所属科和种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有的还会采集保存,或者拍摄照片。我们一手撑着伞,一手记录,生怕记漏,听错任何一个种名。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我们都在路上走,路上风雨交加,既考验我们的体力,也考验我们的耐性。有时候雨下得大,根本没有办法身兼多职,往往是来得及记却来不及观察,或者来得及观察却来不及记。这时候,我们就很好的发挥了小组合作精神,大家分工合作,把所有的任务有条不紊的进行。所以,我们一路上的兴奋度都没有减弱。每次,我们一发现一种陌生的植物,我们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不停的问老师:“这

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啊?”对于一株植物,我们会观察它的茎、叶、花、果实,看它们的形态、闻它们的气味、观察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些,我们就能准确的判断它们的科属种名。

实习结束后,我们有一个小测来简要检验我们今天的实习成果。对这个测验,我们都认真对待。在测试之前,我们将全部的记录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短时间内回忆起来。结果,我们发现植物的种名和科属虽然我们都记得住,但是,如果给我们一棵植株或植株的部分,我们往往不能迅速的反应到。这就是我们学习上的一个不足。学习上的知识与实际没有紧密联系,导致两者有些脱节。而经过了这次实习这个不足,我们得到了适当的缓解。虽然,现在我也没有把所有的植物都一一记下,但是我相信经过我们小组的归纳总结,我会尽最大可能的记住它们。直到现在我们都基本上把它们掌握下来了。我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换来相应的回报。

实习过程中,我们走的路多,看得多,听得多,问的更多。我们不断的重复旧的知识,又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于此同时,大家相互帮助,充分加强了同学间的感情。老师与同学们的教诲和交流,更是增强了师生间的情谊。实习中的一点一滴,大家的笑容和收获都将成为 我们美好的回忆。最后,我们还要特别感谢老师在实习期间给我们的指导,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经历。篇三: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

班级:生科1班 学号:222010317011004 姓名:王好珩

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 。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植物学的时候,师兄就跟我们说之后会有一次的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认识一种植物,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或拍照,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晰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晰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次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即使下雨天,依然没使我们停下实习的脚步,依然撑着伞,穿着雨衣,一路认植物。

上山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 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

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豆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

在国家4a级风景区-缙云山,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异、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兴奋、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爱好,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由于这次实习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 通过参加野外实习,我们们巩固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

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自我锻炼与提高。总体而言,野外实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感谢老师的指导!篇四:植物学实习总结

植物学实习总结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掌握北方常见、常用植物。 2.了解典型公园、植物园的配置与造景。 3.能够在城市规划中熟练掌握与运用各种行道树,花灌木,秋色叶树,常绿灌木以及一二年生花卉等。 1.常用花坛植物:孔雀草、一串红(粉)、彩叶草、矮牵牛(常根据播种的时间不同调节开花时间,素有花坛之王的美称)、地芙、万寿菊(与孔雀草很相似,但它的花瓣比较多颜色多呈黄色,而孔雀草的花颜色多样)、鸡冠花(红色、粉色、紫色、白色)、佛甲草(叶肉质)、散尾葵(温室植物,用于广场,调节平差)、苏铁(也是温室植物,背风向阳处可室外过冬,不落叶,调节平差,区分成次)。国庆花坛的设计要注意颜色,造型,如如意纹、圆;要留出观赏道路。设计时要注意每个小花坛的变化。 2.常绿阔叶植物:广玉兰(比较高档,杆性强)、红叶石楠、桂花、女贞、小叶女贞(植物造型有观赏面,要朝向人多的那一面)、琵琶(又称矮胖子冠形,便于记忆,植于背风向阳处)、棕榈(栽植时,要注意高低搭配)、南天竹(小灌木,与石头配置,常是红色叶)、大叶黄杨、珊瑚树(又名法国冬青,对有毒气、二氧化硫抗性强,对汞和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耐烟尘,抗火力强)、红果冬青、十大功劳(窄叶,花米黄色,常绿灌木,常和石头陪在一起,奇数羽状复叶)、阔叶十大功劳(和石头配置)、金森女贞、夹竹桃、金边卵叶女贞、龟甲冬青、复瓣碧桃、曼陀罗(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 3.阔叶落叶植物:乌桕(杆性不强,秋季叶色红颜可爱,叶菱状广卵形。植于水边、池畔、坡谷、草坪都合适。能抗火烧,并对二氧化硫及氯化氢抗性强。)银杏(杆性强)、国槐、紫叶李(整个生长季叶都为紫红色,但颜色深浅会有一定变化,宜于建筑物前及园路旁或草坪角隅处栽植)、紫花槐、黄栌(香山常观色木,秋季变红)、无患子、羽毛枫、五角枫(入秋叶变成红色或黄色)、三角枫(入秋叶色变为暗红,宜作庭阴树、行道树及护岸栽植,在湖边、溪边、谷地,草坪配置,或点缀庭廊、山石间都合适)、花叶复叶槭、丁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枫杨(落叶乔木)、枫香(枫树,落叶乔木)、丝棉木、合欢、泡桐(落叶乔木)、杜仲(落叶乔木,枝、叶、果、树皮断裂后均有白色弹性丝相联,为其识别要点)、重阳木(三小叶羽状复叶,冠形比较圆,种植在背风向阳处)、山楂、白蜡(耐水)、木芙蓉(芙蓉花)、火炬树(秋天叶变红色)、寿星桃、黄山栾(又名灯笼树,叶全缘,没有缺刻)、栾树(叶边缘有缺刻)、法桐、珍珠梅(花开白色,耐阴)、旱柳、垂柳、馒头柳、涤柳、龙须柳、柽柳、雪叶柳(幼枝有不规则棱)、黄金树、黄金槐、刺槐、朴树(三出脉,吸收二氧化硫,枝条扭曲)、桃树(杆性弱)、美国山核桃、红枫(叶常年红色或紫红色,株态、叶形同鸡爪槭;与石头的正观赏面,放一侧)、鸡爪槭(落叶小乔树,入秋叶色变红色;植于草坪、土丘、溪边、池畔,或植于墙隅庭廊、山石间点缀,均十分得体,若以常绿树或白粉墙做背景衬托,尤感美丽多姿)、花叶芦竹、水杉(落叶乔木,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则为广圆形)、粗榧(粗榧杉,中华粗榧杉,中华粗榧,灌木或小乔木)、白玉兰(落叶乔木,树冠卵形或近球形;玉棠春富贵,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木兰(紫玉兰,

辛夷,木笔)、青檀、山茱萸、樱花、猕猴桃、桑树、凤凰木、构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梓树(落叶乔木,树冠开展,树皮灰褐色、纵裂,叶广卵形或近圆形,长10~30cm,通常3~5裂,有毛,背面基部脉腋有紫斑)、美国皂荚、木瓜、泡桐、紫竹、凤凰竹、钢竹、早园竹、香樟(离基三出脉,不耐冻)、大叶榆、喜树(哈哈树,不耐寒,一般以地下水位较高的河滩、湖池堤岸或渠道旁生长最佳;风景区中可与栾树、榆树、臭椿、水杉等行涽植)、车梁木、金叶榆、刺楸(满身刺)、橡树、凤尾竹、白桦。 4.常绿针叶植物:雪松:又名塔松,宜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大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入口等处。龙柏(鳞叶)、柏木(鳞叶)、圆柏(叶两型,既有鳞叶,也有针叶)、刺柏(针叶)、侧柏(千头柏,鳞片侧生)、垂丝柏、五针松(树冠圆锥形,五针一束)、油松(叶二针一束,罕三针一束,北京市市树)、红豆杉(观音杉,常绿乔木)、柳杉(常绿乔木,树冠卵状锥形)、日本花柏、罗汉松(常绿乔木,树冠广卵形,种子卵形像罗汉)、白皮松(皮像白癜风,三针松)、蝶叶侧柏、白芽松(黑松)、中山杉。 5.花灌木:蔷薇三姐妹:月季、玫瑰、蔷薇。紫薇(杆越老越光)、菊花(和石头搭配)、雪叶菊、彭蜞菊(做花茎)、金盏菊、波斯菊、绣线菊、牡丹、芍药、金钟花、迎春、金银木(落叶灌木,值得推广的花灌木,忍冬科、忍冬属)、紫荆(灌木)、海滨木槿、木槿(落叶小乔木、灌木)、花叶木槿、夏槿、无刺构骨(观果,观型)、构骨(又称鸟不宿,观果,观叶)、杜鹃(映山红,常绿或半常绿)、桂花(乔木状栽植,两桂当春)、木香(复数羽状复叶,五叶,蔷薇有五叶或七叶,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灌木)、棣棠(叶和枝都是绿色,开黄花)、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木瓜海棠亭(造型)、山楂海棠、贴梗海棠(花贴梗)、龙游梅、绿梅、黄刺梅(叶小多,刺小多)、珍珠梅、腊梅、红花檵木、红叶紫森、金莲花、一抹香、蛇鞭菊、紫薇花瓶(造型)、红栌(灌木,常红色,有深浅的变化)、紫叶矮樱、紫叶稠李、巨八仙、金心丝兰(兰花)、松果菊、小丑火棘、地中海荚迷、穗花杜荆、迷迭香、百子莲、千鸟花、八仙花(绣球花)、白千层、假龙头花、丽慧凤梨、金钱榕(盆景)、幸福树(菜豆树,温室栽培)、一帆风顺(白鹤芋,温室栽培)、决朋子(泡茶喝,做绿篱)、金边秃子、锦带(花萼宿存)、香花、栀子花(灌木)。 6.多年生草本植物:鸢尾、玉簪(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大并生有多数须根,花葶高出叶片,为顶生总状花序,着花9~15朵;花白色,灌装漏斗形,蒴果三棱状圆柱形;花期6~7月,开花时芳香袭人,花在夜间开放;喜湿、喜阴)、金边玉簪、马蔺(和玉簪差不多,喜湿、喜阴,花浅紫色)、萱草、芭蕉、蝴蝶兰、唇形吊兰。 7.落叶灌木:紫叶小檗、腊梅(叶表有硬毛、叶背光滑,花芽散发香气)、黄榆叶梅、臭椿树(美国称天堂树)、青桐、毛白杨、海州常山、虎杖、核桃(奇数羽状复叶,紫核桃好吃)、皂角、黄刺梅、锦带花、荆条、荀子、连翘(杆稍四棱,皮孔明显,髓中空)、金钟花(黄金条,迎春条;小枝黄绿色,呈四棱形,髓薄片状)、木芙蓉(芙蓉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具星状毛及短柔毛)、玉带草、纹母树、木槿、枇杷叶荚迷(叶绉)、红瑞木(茎叶红色)、八角金盘(鸭脚木)、长夏石竹、绣球、阔叶箬竹、大花栀子花(温室过冬)、洒金桃叶珊瑚、锦带花、杜英、六道木、大花六道木、茱萸、猬实、紫惠槐(防风固沙、固坡;做食料)、正木(灌木)、平安树(温室植物)、肉桂(温室植物)、小二仙桃草。 8.地被植物:马尼拉结缕草、黑麦草、早熟禾、高羊茅、麦冬、阔叶麦冬、金边阔叶麦冬(多年生草本)、酢浆草、葱兰、韭瓶兰、爬行卫矛、金叶过路黄、堇菜

(区别于地丁)、地被石竹、石竹、小蔟景天、鼠尾草、蛇莓、大吴风草。布置草坪时,要注意边角处。 9.水生植物:香蒲、芦苇、唐菖蒲、美人蕉、千屈菜、水葱、蒲、黄菖蒲(叶夹角比鸢尾小)、水菖蒲、旱伞草(湿生)、醉鱼草、再力花、梭鱼草。 10.藤本植物:紫藤(叶边圆,茎黑色)、金叶凌霄、爬山虎(美国五叶爬山虎,中国三叶爬山虎)、凌霄(叶锯齿,茎黄色)、金银花(又称忍冬,金银藤;浆果球形,离生,黑色)、常春藤、花叶满常春(叶光,茎光,茎绿)、万年春(温室栽培)、红花肾厥、扶芳藤(冬季变红,不落叶)。开敞空间用色叶树做背景。

(三)实习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的植物学的实习,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书本里没有的知识,看到了很多实例,像许多植物以前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通过这次的实习,也见到了许多植物,也包括植物在公园、植物园里面的应用,如红枫放在石头的正观赏面的一侧。同时,也通过总结温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感谢老师陪我们一路走来!

我认为学习,应该结合实践。记得思修课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实践,唯有实践才是通向理想彼岸的唯一桥梁。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死的,是前人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留下来的,它是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够掌握最多的知识来丰富与发展这门学科,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我们需要把这些知识再还原于现实,去让它给我们创造价值,同时,发展丰富所学的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更好的将每一门课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那我们就应该尽可能抓住每次实践的机会,拿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及金钱。

总之,这次实习的收获远大于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再次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了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

班级:城市规划姓名:赵久华学号:

日期:实习总 结 报 告 091 20090634104 2011年10月25日篇五: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协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

秘的兴趣。

三.实习地点:

北京植物园、中科院植物园、香山公园等。

四.实习时间: 2013-6-1 五.植物辨认

这次的实习给我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辨认那些非常相似的植 物,尤其是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紫荆洋蹄甲,还有石蒜科的蜘蛛兰和文殊兰的辨认等,真的很难区分,但经过查书,将其的辨别的特征列如下面: (1)芸香科植物

叶多为复叶或单身复叶。有发达的油腺,含芳香油,在叶上表

现为透明的小点,子房上位,花盘发达;外轮雄蕊常和花瓣对生。

本科约150属,15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我国产29属,

约150种,南北均有分布。

代表植物

1.花椒属 乔木或灌木,常有皮刺。奇数羽状复叶。花小,单性,

稀两性。蓇葖果,含1黑色光亮的种子,例如:花椒、 2.柑桔属 常绿乔木或灌木,常有刺。叶互生,单身复叶。花常

两性;花瓣常5;雄蕊15或更多;子房多室。果为柑果,例如: 桔、甜橙、柚、柠檬 、佛手柑、酸橙、代代花。 3.黄檗属 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具透明小点。花小,单性。核果。 例如:黄檗

(2).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紫荆洋蹄甲的区别:

羊蹄甲(紫羊蹄甲):雄蕊3-4枚,花瓣倒披针形,叶裂片稍或

钝。

红花羊蹄甲:雄蕊5枚,花为总状花序,花瓣紫红色,披针形。

紫荆洋蹄甲(洋紫荆、红花紫荆):雄蕊5枚,花为伞房花序,花

瓣淡红色,卵状短圆形,有荚果。

其检索表如下:1.雄蕊5枚 2.花为总状花序,果不实。---红花羊蹄甲 2.花为伞房花序,有荚果。---紫荆洋蹄甲(洋 紫荆、红花紫荆)

1.雄蕊3-4枚,花瓣倒披针形。---羊蹄甲(紫羊

蹄甲)

(3).石蒜科蜘蛛兰和文殊兰的区别:

蜘蛛兰的主要特征:具鳞茎,叶稍肉质,剑形,无叶柄,形似对

生;具膜质的佛焰苞状总苞;伞形花序有花数朵,花白色无梗;花被裂片线形;雄蕊的花丝基部合生成的杯状体(雄蕊杯)漏斗状或钟状,顶端具齿。

文殊兰的主要特征:鳞茎近于长柱形;叶具肉质,披针形,边缘

波状,暗绿色,螺旋状生于基部;花茎直立,伞形花序有花数朵至约20朵;佛焰苞总苞片2片,反折;花高脚碟状,稍有芳香味,花被管顶部白色、其余稍红褐色。

(4).马尾松与湿地松的区别:

马尾松特征;树干较直,树皮深褐色,端褐色叶2针1束,罕 3针1束,长12-20cm,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 ,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

湿地松特征;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针叶二针或三针一束,

长18~30厘米,深绿色,腹背两面均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无树脂,球果长圆锥形,2~3个聚生。种子卵圆,具三棱。

(5)水杉

形态特征:水杉高达35-41.5米,胸径达1.6-2.4米;树皮灰褐

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叶交互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2列,线形,柔软,几无柄,通常长1.3-2厘米,宽1.5-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 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球鳞所组成,各有5-9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 ,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六.标本采集 标本的采集是我们植物实习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既考我们的专业知

识,又考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考我们的观察能力,下面是植物标本的几种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的采集——木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木

植物而言,采集时要选择生长正常无病无害的植株为采集对

象,并在这植株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作为标本。所才标本

一般要带有叶、花或果实。采集时用枝剪不能用手折,以保

持标本的美观与完整。所采标本大小要适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与木本

植物相同。但较小的植株除了采集它的叶、花、果各部分之

外,必要时采集它的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茎和根系等,尽量挖取。因为有时候地下部分是我们辨别分类的重要依据。

七. 标本的压制

我们一般是制作蜡叶标本,主要有下面的操作步骤:

(1)整理标本——把标本上多余无用的密迭枝叶疏剪去一部分,免得遮盖花果。

(2)编号——把采集的同种植物编同一号数,所编的号数要与野

外采集记录号数一致。

(3)压制——我们用木质的夹板来压,在底板铺上一层厚的草纸,

将整理的标本平放于草纸上并展平,正反叶弄好,然后盖上草纸。大的花果要用厚一点的草纸。压制时要将标本的首尾互相调换,使木夹内的标本和草纸整齐平坦,重叠到一定高度时,即用绳子将木夹捆住。

(4)换纸——新压的标本每天换纸一次,以后隔三四天换一次。

初换纸时必须将覆压的纸条、折叠的叶子和花小心张开。这是压制的关键。在换纸的过程中,如发现花果脱落须将其放入纸袋中与标本压在一起,并在纸袋外面写上与标本相同的号数,以免混乱

八.实习体会:

在这短短的五天植物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共)

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

植物学实习

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学实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