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6: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单选题

1、B

2、A

3、A

4、B

5、B

6、C

7、D

8、D

9、D

10、B

11、C

12、B

13、C

14、C

15、C

16、D

17、A

18、A

19、D 20、D

二、多选题

1、ACD

2、AB

3、ACD

4、ABCD

5、ABCD

6、ABC

7、ABCD

8、ABCDE

9、BC

10、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党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总方针是什么?

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要处理好惩治和预防的关系。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坚持这个方针,既适应了反腐倡廉工作长期性的特点,又对实现阶段性目标提出了原则要求。在工作思路上,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既要求坚决惩治腐败,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又要求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

2、法治是如何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的?

答: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包括立法保障、执法保障、守法保障三个方面。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司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职能。守法也是和谐社会的法律保障。

3、国家“六五”普法规划规定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一是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三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四是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五是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六是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七是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八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九是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十是深入推进依法治理。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答: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制度为载体,以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法制宣传教育和自觉守法为过程的法治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全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5、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刑事赔偿范围有哪些?

答: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 1

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第十八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

(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五、论述题(10分)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怎样落实执法为民的要求?

答: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执法公正的根本要求,是为民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执法为民的要求。

1、勤政守法。勤政守法、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是把法律规定贯彻落实好,把手中的权力正确行使好,把责任认真履行好。

2、甘当公仆。树立服务意识,落实执法为民,必须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好自己的法定职责,自觉做人民的勤务员。

3、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文明执法有助于妥善化解矛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要做到服务热情、举止文明、态度公允、注意自身形象。

4、清正廉洁。保持清正廉洁,是人民群众对公务人员的基本道德期待,是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的严格要求树立执法权威,首先要从我做起,自觉保持清正廉洁。正确对待金钱和权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加强修养。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1、本案违反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哪些规定?

答:一是违反了第二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二是违反了第十条第二款: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三是违反了第二十七条: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四是违反了第二十七条第三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2、本案如何处理?

答:根据第三十一条: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卷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题法律知识答案

行政执法及法制工作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试卷1

酒泉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专利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专利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专利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相关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师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知识积累8

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法律知识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