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食品生产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质量管理手册2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6: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公司简介

一、鄂尔多斯市兴燕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1、我公司基本情况和经营项目:

鄂尔多斯市兴燕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是以生态开发,种殖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民营企业,公司法定代表人郭为军,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为自然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鄂尔多斯市玺建祥集团8楼。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全面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权明晰,分配公平,管理民主,用工平等、诚实守信、求真务实、责、权、利落实到人,奖、惩、罚落实到事。全体员工以维护企业信誉、树立公司形象为已任,精心每一运营程序,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买卖双方共赢。严把质量关,经过发展,公司在各主面的信誉得到了好评,同各个合作公司或个人建立了良好的商业运行体系,奠定了公司在激烈竞争市场中的份额和领域的不断状大。

鄂尔多斯市兴燕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诚实守信、创新经营”的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成立以来,已经与鄂尔多斯地区多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关系,受到了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鄂尔多斯市兴燕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14人,大专人员5人,经济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9人,公司有完整的经营体系。

2、管理者素质

公司法定代表人郭为军,1979年出生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庙壕村,大学本科学历,于2009年创建鄂尔多斯市兴燕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带领公司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

二、公司经营情况:

随着鄂尔多斯市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房地产开发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公司紧紧抓住了新的挑战,凭借着重合同、守信誉、保质量、地理优势的经营理念与鄂尔多斯市众多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业务稳步增长,利润递增。

三、公司投资项目:

在2008年,公司先后投资了鄂尔多斯市兴燕生态开发基地,占地面积66000平米,

兴燕樟子松、油松基地200亩,(樟子松、油松基地),兴燕天然纯净水厂占地面积9000平米。办公室建筑面积1260平米,厂房流水线1446平米,生活区建筑面积420平米。

鄂尔多斯市兴燕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 一年五月二十日

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卫生法》,及时办理卫生许可证,并将食品卫生许可证悬挂于醒目处。

2、生产企业周围环境良好,25米内不得有暴露的垃圾堆、垃圾场、坑式厕所、粪池等孳生有害昆虫的场所,卫生区采取“四定”办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内外环境整洁。

3、严把食品及原料采购关,采购员采购食品必须按规定向供货方索取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明及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禁止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4、食品入库前要进行验收登记,食品贮存应做到分类存放,离地离墙先入先出,定期检验,及时清理;食品仓库内应防鼠、防潮,严禁存放亚硝酸盐及杀虫剂等有害有毒物质。

5、食品加工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良好的生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各工序连续进行,严禁往返,防止交叉污染。

6、加工后的废弃物存放设施应密闭或带盖,存放应远离生产车间,且位于生产车间的下风向;废弃食用油脂专人管理,盛放于标有“废弃食用油脂专用”字样的密闭容器内,定期按有关规定及时清理。

7、食品加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工作期间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污染。

8、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要逐批次对投产前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出厂前的成品进行检验,保证每批产品检验合格后出厂

检验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目的

为保证原辅物料及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规范原辅物料及成品的验收和检验工作,确保我司产品质 >品质量及生产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用的原辅物料及成品的检验。

三、职责

1、集团科委负责制订原辅物料及成品的检验标准 >标准和检验方法。

2、分公司质检科负责对进厂原辅物料及成品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3、仓库负责对原辅物料及成品的储存和出入库管理。

第二章 管理规定

一、检验工作基础管理要求

1、检验员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取得检验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2、实验室环境设施和检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3、整个检验过程待检样品应有唯一识别标志,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

不发生混淆

4、检验员应按标准实施对检验所用样品的储存和保管,避免检验所用样品在储存、处置、准备检验过程中变质或损坏,并遵守随样品提供的任何有关说明书。如果样品必须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储存、处置,则应对这些条件加以维持、监控

和记录

5、检验人员应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6、当检测结果与标准/规范/要求有显著差异时,由另外一个检测人员重复检测,如果两次检测结果经过评审均不合格时,则需要重新采样或通知相关方送样,再

进行复检

7、要求适时记录检验原始记录,要描述主要步骤,依据要清楚,运算与公式齐

全,并且由另外一个检测人员复核。

8、检验记录的管理应符合《质量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

9、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包括突然停水、停电、意外事故等,立即终止

实验,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妥善处理

10、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平时收集在一个密封的瓶中,存放在指定区域,

定期处理

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科委负责制定、发放原辅物料及成品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任何部门不得

擅自更改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分公司质检科在实施检验前必须拥有科委制订的最新有效的文字化的检验方法、检验标准和供应部提供的最新的“合格供应商 >供应商”名录及供货品种等

相关资料。

三、检验过程

1、原辅物料及成品请检的提出

1)原辅物料请检的提出:供应商的每次供货,仓库保管员应检查货物的包装、运输情况,核对送货单、质量合格单等,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按批号分类堆放于“待检”区,开出一式两份的《材料进货请检单》

交到分公司检验员,通知检验。

2)成品请检的提出:由分公司成品仓库开出一式两份的《成品出厂请检单》交

到分公司检验员进行检验。

3)如果对请检样品有特殊要求或说明时,须将要求和说明填写在请检单上。

2、检验员根据《材料进货请检单》或《成品出厂请检单》,按检验标准要求对

物料进行抽样检验:

1)原辅料验收抽样前检验员需要根据《材料进货请检单》仔细核对供应商及供货范围,若发现是非合格供应商或供货产品超过确认范围时,应报告部门主管确

认是否进行检验。

2)抽样时检验员需要对所抽原辅料的包装标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做出标识符合性判定,并在《检验报告单》对应栏目中予以注明。

3)所有检验工作以及与检验相关的其他业务活动(包括样品的抽取、处置、传送和储存、制备,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检验数据分析)所采取的方法和程序应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和有关检验标准规范一致。

4)对待检品有任何疑问,检验员应在检验开始之前报告部门主管。

3、在检验过程中,检验员需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根据检验记录填写《检验报告单》,按照相应标准做出判断并签名,经部门主管审核签名或盖章后,检验报告单生效。如第一次检验不合格,按合同要求及相关标准对该批次货物进行复检。每份《检验报告单》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1) 标题,例如“检验报告” 2) 检验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序号)

3) 检验日期、报告日期 4) 对所采用检验方法的标识

5) 对检验方法的任何偏离、增加或减少以及其他任何与特定的检验有关的信息,

如环境条件

6) 对检验报告(不管如何形成)内容负责人员的签字或等效标识

4、《检验报告单》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一式多份,除检验部门留存一份之外,检验员还应将另外几份连同加盖“验讫”章的《材料进货请检单》或《成品出厂请检单》交给仓库,仓库保管员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相关处理,严禁货物在检验期

间向接受单位供货。

1)检验合格

a、将该批次货物作“合格” 标识,按先进先出,在保质期内向接受单位供货,供货时需附上该批次货物的《检验报告单》。

b、未能在保质期内向接受单位供货,撤销该批次货物的“合格”标识,按《不

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c、在仓库保管期内,货物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发生明显变化,应及时通知相关检验部门重新检验,更换标示为“待检”,在新的结果未出来前,不得供货。

2)检验不合格 出自于www.daodoc.com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

货物经检验不合格时,仓库保管员应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识,将该批次货物

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5、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员如实填写《质量台帐记录》,根据检验质量情况做

好统计分析工作。

1)对于原辅物料检验尚需将统计结果填入《供应商产品质量台帐》,于每月30日前交到质监部。原辅物料检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

a、不合格批次数及比例;让步接受次数及比例;挑选使用及比例;退回次数及

比例。

b、供应商技术支持情况。 c、分公司使用情况。 d、对该供应商产品质量的评价

2)原辅物料检验结果表明供应商质量合格率降低,或发生其他有关供应商供货质量情况时,按《供应商认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规定出响应措施,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紧急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组织处理。

3.2公司食品安全小组负责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配合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在紧急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统筹和协调。

3.3营运部负责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产品召回的具体实施工作。 3.4生产部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和食品安全小组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涉及不安全产品和原料。

4.工作程序 4.1报告

报告原则:公司任何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涉及公司产品的食品安全事故。

4.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各部门应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并由公司统一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4.2.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4.2.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4.2.3总结报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封存暂扣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产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分析、调查;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产品及其原料,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立即予以召回并销毁。 5.责任追究

5.1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畅通,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5.2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如事故发生后,要及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不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要实事求是。如因报告不实,影响领导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的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6.纠正与完善

如有事故发生,由质量管理部组织进行原因分析,编制《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针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交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确认后予以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事故发生后,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方案和有关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食品生产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质量管理文件应涵盖的内容

12.1食品生产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质量管理文件应涵盖内容121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许可申请服务指南

食品生产许可申请须知

食品生产许可申请授权委托书

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程序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答记者问

食品生产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质量管理手册2
《食品生产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质量管理手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