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童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发布时间:2020-03-02 09:4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记忆深处的童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训练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中学(434321)雷元周

[文题展示]

童年,人一生中最烂漫最阳光的时段;童年,人一生中最值得珍存回味的时段。现在,我们已步入中学,不知不觉间开始与童年挥手道别。但是,不要忘记了童年的弥足珍贵,让我们欣然回首,摇响童年生活的紫风铃,采撷童年生活的花朵,并珍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吧。请自拟题目作文,写下自己童年的琐事、趣事甚至傻事,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五六百字均可。

[写作指导]

虽然有“文体不限”的自由,但是联系“琐事、趣事甚至傻事”来看,本题的最佳选择还是写叙事的记叙文。

童年是一首美丽的歌,回首童年的点点滴滴,好的素材简直可以信手拈来。不论写什么事,都要注意:

一、六大要素交代清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作文时要注意把这些要素尽可能的交代清楚,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一般说来,时间、地点等要素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放在环境描写中间接交代。同时要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要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二、中心要突出,线索要明晰。叙事作文可以只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这些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也不一定是同一人所为,但是这些事情必须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共同表现一个鲜明的主题。如果写几件事,还要注意围绕主题设置好各件事情的主次顺序,以其中一件为主,其余灵活展开,做到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三、详略要分明,描写要生动。作文不是记流水账,不能事无巨细的面面俱到。一般说来,重点的内容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其他则可以略写甚至一笔带过,像人的身材一样曲折玲珑才是美。如果平均用墨,写成了“水桶腰”式文章,估计难得有人青睐。另外,要化叙述为描写,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真实的感受,还可以灵活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略带夸张的再现生活,打造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等,以求作文魅力陡增。

[同窗习作1]:教你“一招”

湖北公安县章庄中学伍成

一看到这个题目,你也许很奇怪,你能什么稀奇的招数值得拿来教我?嘿嘿,不信吧,就往下瞧好了。

“来,小妹乖!吃一个喜之郎。”表姐说。虽然我眼馋得要命,但我还是没好气的一把推了回去,气鼓鼓的说:“不吃!”

表姐愣了一下,又把果冻递了过来,“吃吧,很好吃的果冻呢。来,就吃一口。”

“不吃就不吃,谁叫你不把那支钢笔给我呢。”我仍然不为所动。

表姐说:“那支笔不是表姐自己的,你要什么别的东西都可以,或者我明天去给你买一支崭新的钢笔来。”

“不行不行,我就要你这支笔,就要你这支笔嘛!”我毫不退步,几乎是大声嚷了起来。其实我拿了表姐的笔也没多大作用,但我就是好奇,她不想给我的东西我就偏要拿到手。

“好啦好啦,爱吃不吃,我还舍不得给你吃呢。”表姐也生了气,将果冻向

桌子上一扔,不理我了。

我嘴一咧,“哇——”的一下便哭出声来,接着抹眼睛,擤鼻子,“哇啦啦”的大哭大嚷起来,闹得不可开交。只是眼泪不争气,怎么抹也抹不出来。

“什么事什么事啊?”姨妈听到哭声过来了。我心中窃喜,嘴上却哭得更加厉害了。“容儿,是不是你欺负妹妹了?”姨妈大声问表姐。表姐委屈的说:“她就要我这支笔,我说给她别的什么东西都不要。”

“不就是一支笔吗?还要弄得妹妹哭,我看你这姐姐是怎么当的!笔在哪儿,快给妹妹。”姨妈不容置疑的说。

表姐叫了起来:“笔是同学送给我的——除了这支笔,她要什么都行,我重新给她买一支新笔也行。”

“快把笔拿出来,”姨妈像没听见似的一把抓起表姐的书包,搜出那支钢笔递给我,还说,“成成乖,笔你拿去玩。玩了再还给容姐,别哭。啊,成成乖!”

我立即破泣为笑,得意的偷眼瞧瞧表姐,只见她瞪眼、嘟嘴,好不生气,但又无可奈何。

瞧,我这一招厉害吧!

什么,你说我耍赖、没羞!嘻嘻,真的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那还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啊。现在,这一招我早就不用了。

[简评]:煞有介事的教别人一招,原来是自己儿时的狡猾耍赖之举。作文就在这样的幽默诙谐中,写出了轻松狡黠的童趣。小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稀奇的招数”引人急读下文,“吃一个喜之郎”又有意拓开一笔,“哇啦啦”哭嚷虚张声势,直至“破泣为笑”才揭穿谜底。小作者还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寥寥几笔,“我”的狡猾耍赖,姨妈的武断溺爱,还有表姐的无可奈何和委屈,如在读者眼前。最后一自然段自我解嘲,在轻松的氛围中悄然而止,结尾干净利落。

[同窗习作2]:我在童年学语文

湖北公安县章庄中学张清文

童年,有许多情趣盎然的琐碎小事。其中一件我向爸爸请教学习语文的事儿,至今仍在我的头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爸爸,这是什么字呀?”那时的我,虽然才读小学一年级,但求知好学的劲儿远远超过今天只知道混时间的我,晚饭后立即捧起一本小人书看了起来,忽然一个生字挡住了我的去路,于是不假思索的向爸爸发出了求助的信号。

爸爸正坐在沙发上抽烟,听见我问便说:“拿来看看!”我赶紧把书递给爸爸,用手指着说:“喏,就是这个。”谁知爸爸翻了我一眼,没好气的说:“滚!”我吓了一跳,心想干什么呀,就是你不认识这个字,也没必要和我发脾气嘛,难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恼羞成怒吗?

我撇撇嘴,怏怏不乐的回到椅子上,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妈妈看见了,问我说:“是什么字不认识,拿来我看看。”我又赶紧把书递给妈妈。妈妈放下手中的毛衣接过书看了看说:“是个‘滚’字么,你爸爸说的没错呀。”我一听,真的就读“滚”呀,我还以为是爸爸嫌我麻烦,叫我滚蛋呢。

我不好意思的拍拍脑袋,再回头一看,爸爸正向妈妈使着眼色,不觉恍然大悟,也“呵呵”的傻笑起来。

现在想想,那真是我多么犯傻的一幕呀。

[简评]:这是一篇短文:从字数上看,不足500;从内容上看,一件关于“滚”字的小事。其成功之处有二:①首尾照应,开篇回忆引出下文,尾段“现在”回到现实。②描写生动,特别是“我”受委屈后心理描写,尤为细腻逼真。缺点是

情节比较简单,作文篇幅稍嫌单薄了些。如果再补充一些故事,则作文必定更加生动丰满。

[新题新练]

题目:再说一声“”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命题部分的“再说一声”,既暗示了作文所写之事必定发生在过去,而且文中的人物原先已经说过一次;又告诉我们作文应该饱含情感因素,在“再说”中以情动人。横线上补充的内容,可以是文中人物一句简练的话,也可以是人物语言中一个关键词,并且全文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就体现在这句话或这个词当中,作文的故事情节也围绕着这话或词展开。

[素材链接]:名著撷英:

①他目不转睛地斜着眼瞧着石板,费力地照着头一行字抄写,可是每次都写得不一样。他把舌头伸出嘴角外面,不时绕着嘴唇舐上一圈,使他的脸上暂时出现白净的一环,仿佛他做这吃力的作业,很需要得到舌头的帮助。

——动作描写,写字,[澳]劳森:《他爹的伙伴》

②她的脸不断地在变化,时时射出光芒:它几乎就在同一个时候表现出嘲讽、沉思、甚至热情。各种不同的感情像刮风的晴天里的云彩那样,又轻又快在她的眼里、唇际不断的掠过。

——表情描写,情感变化,[俄]屠格列夫:《初恋》

[文心互动]

生:老师要求我们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但是我们想来想去,就是没有一件值得一写的事情。老师能给我们指点指点吗?

师:同学们之所以觉得无话可写,其原因是没有发现素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只要我们要睁大眼睛,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好素材。

生:可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三点一线,哪有什么好素材啊?

师:闭上了眼睛当然不能发现素材。现在,让我们来把任意一天的学习生活作个分解吧,你会发现有多少件事情曾让你情感激荡:清晨听到闹钟响起,是兴奋昂扬还是疲惫反感;出门听到妈妈关爱的叮咛,是欣慰温馨还是冷漠厌烦;到校迟到喊“报告”,是轻松自如还是惭愧不安;上课回答老师提问,是胸有成竹还是茫然失措„„

生:这也可以啊?

师:对,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当然,“红花还需绿叶映衬”,生活中的这些琐碎事情就好比普通的红花,而绿叶就是我们必须加以的铺垫和衬托。作文不是现实生活的实况录像,我们还应该对笔下的事件作一些调整和修改,比如将几件事融合在一起进行取舍,或改变某个要素,使情节更生动,主题更突出。习作《那天,班主任来接我》写的是老师骑摩托车来接因为家里穷而不得已辍学的“我”返校,作者将背景设定为一个“好阴暗,好阴沉,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伤心天气,让阴沉的天、连绵的雨、泥泞的路映衬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嗯,真是不说不知道呢。

师:还有哪。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改变一下作文的观察角度,效果又会大有不同。例如在办公室里,老师们之间的玩笑与

调侃也许并不稀罕,习作《老师,原来您也活泼》写“我”因为没有完成学习任务随老师到办公室开小灶,从而有机会目睹了老师严肃的外表下丰富的另外一面,发现“在教室里那么严肃、认真的老师,到了办公室竟也如此活泼、幽默”,作文中老师们之间的互相调侃,还有对学生善意的打趣等等,以学生的视角写出来,就显得十分的精彩。

(发表于山西《学习周报》七年级语文版p-4版2006年11月20日,刊号:CN54-0014)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推荐)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达

第四单元观察作文指导

童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童年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