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永不磨灭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2: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谨以此文纪念辽河会战五十周年

永不磨灭的记忆

作者姓名:程尚军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多种经营事业部天意公司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下辽河油田已经五十年了。从六七三厂、三二二油田到如今的辽河油田,辽河会战五十周年,辽河油田的发展历历在目,唤起我作为第一代石油娃的许多记忆。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玉门油矿参加石油工作的,建国初期,国家搞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石油,西方发达国家又搞经济封锁,父亲这代石油人怀着为国家多找油的信念,毫无怨言,听从党的召唤,奉献一腔青春热血努力工作。一九五九年,在松辽平原发现大油田,我的父亲和几万石油大军一起,参加石油大会战,会战初期生产、生活条件何等的艰苦,住的是马棚、地窖、干打垒,生产运输设备不够用,靠人拉肩抗,把几十吨重的钻井设备搬到井场准时开钻,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头顶青天,脚踏荒原,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成立了大庆油田,我也诞生在那个年代。

哪里有石油,那里就是家。一九六七年三月,只有五岁的我,告别了大庆杏树岗的家,告别左邻右舍叔叔、阿姨,告别童年的小伙伴。随父母坐上一列火车满载着石油装备,近千名石油工人、家属、子女驶离了生产、生活相对稳定,初具规模的大庆油田,来到辽宁南大荒盘锦进行石油勘探,拉开了六七三厂会战的序幕,创建了辽河油田五十年来无数个第一,让那些参加会战的石油娃和老石油们铭刻在心上。第一口油、汽井,第一所学校六七三厂职工子弟学校,(现在红村中小学)第一所医院,第一个家属站,第一个联合站,第一个家属区,第一车原油外运,第一口高产井,第一条柏油路,第一座楼房,第一座俱乐部,第一所幼儿园等等,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单位用的是番号,叫六七三厂。

刚刚到这里,什么都没有,影入眼帘都是沼泽、芦苇、盐碱地,寥寥的几户人家,住着底矮的土房,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是露天大坑的水(俗称鸭子汤)生产生活物资全靠外运,坑洼不平的土马路上,除了油田生产车缓慢的行驶着,很难见到汽车,偶尔能看到马车几人力推车。没有住房、医院、学校等等。钻井队井打到那里,家属孩子就近住在老百姓家中,一年多的时间经常搬家,沙岭、热河台,东风、黄金带、于家楼等地。不上学的孩子在家里玩,那些上学的孩子在附近学校上课,由于经常搬家,他们也经常转学。生病也要到很远地方就医。

一九六八年,我们家和其他家庭一道,搬到建好的第一个家属区红村,也是六七三厂总部,当时有地球物理(现在的测井和物探),机修厂和汽修厂及管子站,规模都很小。几十栋家属区的房子五花八门,有土坯房,半土半砖的,白砖的,红砖的,房顶有尖顶的,平顶的,半圆顶的。刚刚搬到新家人人都高兴,但是面临的生活困难也很多。没有电,家家点油灯或蜡烛;没有自来水,到外面大坑挑水;没有天然气管线和液化气灌,做饭取暖全靠干草、劈材、原油。在那里住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家家门前的草垛和油坑,小孩玩耍掉进油坑,弄的满身是原油。商品短缺,许多商品要到田庄台、大洼或营口去购买,没有交通车,只有走路或搭便车。没有通讯设备,谁家有个急事,需要打电话找人,得要到某某单位借电话,不知道经过多少次插转,才能找到人。我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读于六七三厂小学,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师资、教室、桌椅板凳不够用,我们一年级的学生自己带一个小板凳和一个大板凳去上学,教室不够用还要和高年级倒,每个年级上半天课。

那时的生产条件比较困难,钻井队钻探施工的地方,没有像样的路和桥梁,钻井设备又比较重,父辈们经常靠人拉肩抗,把钻井设备及物资运到井场。我亲眼目睹过32144钻井队的干部职工,在一次大雨过后,拉钻杆的车陷在离井场几公里的路上,无法把钻杆运到井场正常开钻,在队长指导员带领下,发扬“铁人精神”克服困难,全队干部职工齐上阵,连倒班休息的同志也参加搬运钻杆活动,扁担压断了就用肩膀扛,四个人抬一根几百公斤重的钻杆,走在泥泞的路上,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硬是把几车钻杆抬到井场,没有耽误打井。 “黄五井”井喷,当时我的年龄还小站在远处看热闹,不太懂井喷后不及时抢救,造成的后果和损失是巨大的,但是抢险的过程和场面是相当危险和惊心动魄的。六七三厂所有职工全部参加抢险,我的父亲也是抢险队员之一,情况是万分危机的,方圆几公里不能动明火,几十辆甚至上百辆消防车抢险,他们是省里各个城市紧急调来的,许多解放军战士也加入抢险行列,许多抢险队员昏到了,一批批抢险队员又冲了上去,经过干部职工解放军战士共同努力,终于制服了井喷,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涌现出一批抢险英雄模范。

记得几年前父亲和他的伙伴们,退休后到油田多种经营企业参观,当他们来到我工作的单位参观的时候,看到高精度拔管厂生产的油管及套管,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他们哪个年代,这些物资都是靠进口的,六十年代困难时期,一头猪才能换一米石油专用钢管,简直没有想到一个三产小企业,能够生产如此高精度的石油管材,又看到我们自己生产制造的钻井队用的生活空调野营房,泥浆固空循环系统感慨万千,回想当年他们住干打垒,马棚、地窖、帐篷,挖泥浆池的情景,变化太大了,如果他们那个年代能用上泥浆固控循环系统,钻井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就不需要有“铁人”王进喜和石油工人跳入泥浆池中搅拌泥浆,避免卡钻、井喷等事故。当他们亲眼看到天意公司生产制造的,国内先进的顶部驱动装置、旋转导向时,这些老石油们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夸赞说“你们这一代石油人,让我们当年的梦想成为现实。老人们激动了,流泪了。

从六七三厂到现在的辽河油田,走过五十年的艰苦的创业历程.这短暂而漫长的五十年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和生命,他们战胜了井喷、地震、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找到了几个高产油气田,把昔日南大荒、盐碱地、沼择地,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化工城市! 从六七三厂至今,辽河油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整齐的街道,宽敞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商品琳琅满目,通讯,互连网进入家庭,许多人购买了小汽车,人们都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水、电、气、暖一应俱全,人们安居乐业。生产用的钻采设备全部更新换代,采用现代化的石油装备。辽河油田原油天然气产量具全国前几位,为国家上缴大量利税,为国家能源战略做出大量贡献。在稳定区域市场基础上,开拓大量的外部市场,在陕北黄土高坡、新疆浩瀚的沙漠、冀东平原、中原大地、江南水乡等地,到处都有辽河油田人的身影。现如今辽河油田的石油人,走出了国门,遍布苏丹、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家,辽河人的风采赢得国际友人的赞颂。

辽河油田风风雨雨走过的五十年,是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五十年,是创造和谐、创造辉煌的五十年。作为一名石油人,我觉得人生有一种精神,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表达,任凭时光的流逝抹不掉,岁月的风霜雪雨冲刷不掉。那就是大庆铁人精神,是石油人的石油情怀!辽河油田是我从石油娃到石油人锻炼成长的地方,是我激情燃烧的圣地!请老石油们放心,新一代的石油人会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我是石油人,我爱辽河油田!

永不磨灭的记忆
《永不磨灭的记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