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易经全解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2: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易经全解

《易经》全解 一 、

问题的提出:为了对中国的近代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首先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要清楚地了解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其起源及其演化过程;要了解其起源及其演化过程,就必须将传统文化中各个流派的起源及演化,与当时的史事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它当作一个完整的、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去研究,才能得到比较清醒的认识,而不致人云亦云。《易经》是传统文化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传统文化都来源于它。若不弄清它的具体内容,要想清楚地了解传统文化,犹如痴人说梦耳。

二、经过四十余年的努力,作者发现:历来被人们视作占卜巫书的《易经》,并不是令人难以琢磨、饱含迷信色彩的东西,而是周文王、周公旦父子两个人对于周朝创业史的记载。前三十卦,是文王在目睹了祖父与父王创业之艰难,自己又饱受风霜、富有阅历之后,在被囚于羑里的数年间,通过仔细地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与运动,又明白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他又以此为楷模,将自己祖孙三代的奋斗经历与之相对应,发现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基本上是和自然规律相一致的。只要明白自然规律,就基本上可以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使他惊喜若狂。但他身处囹圄,一是不能用清楚明白的语言把它记下来,二是他不愿让别人明白这个道理后复亡自己的江山。于是,他就用前代留下的八卦,将自己祖孙三代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及由此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用隐晦的文字将其一一的按顺序记录下来,以供自己的后代作为借鉴。 文王获释之后,将他在囹圄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合并为三十卦后,就开始按照自己新近形成的思维去处理政务,指导臣子的行动。解放以后,在岐山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大量的周人甲骨,上面发现很多与《易经》有关的数字,可见文王演《周易》,是有史料作证,可以肯定的。

后面的三十四卦中,有三十二卦是周公模仿文王的笔法,对于文王言行的记录;最后的两卦,则是周公对武王第一次伐纣的记录。这就是《易经》分为上下两篇的原因。 文王在懂得天下大道之后,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武王在他的领导下,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外交,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再也没有遭到什么大的挫折。十一年后,便很顺利地夺取了殷汤天下。周公因其多才多艺,被文王留在身边,耳提面命,更是完全地继承了文王的衣钵。(1)他所建立的治国大纲,不过聊聊数语,不仅保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更是维系了封建社会两千余年而不倒。孔子不过拾周公的牙彗,却得了个“圣人”的美名。

随着其它象形文字的不断出现,象形、会意与形声这三类文字逐渐完善和成熟,人们的各种意思都可以用具体的文字来记载了。含义过于笼统、内容过于含糊的八卦符号,就在民间逐渐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而被各个部落、氏族中自称能够与上天沟通意志的上层酋长、巫祝们所垄断,成了卜筮的专用符号,而逐渐神秘化。

三、在夏朝之前,统治阶级还没有大量地利用迷信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切以顺民为尚。(2)到了商代,民间尚认为吉凶由人,商王则开始以鬼神迷信加强其统治。(3)商汤假借上苍的名义,推翻夏桀。后代商王,就公开宣扬道:“王是上帝所生,受命于天,代表上帝到人间来统治土地和人民的。”其发号施令,往往借助于天,处理政务,也常常向天请示。沟通“天人之际”的是御用巫祝,他们在政治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常此以往,社会也就逐渐的由重人事转向重视天命了。民众就是有了自己的意志,也只能借助上天的口气说出来。武王伐纣时说:“天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就很明白地说明了这个现象。故而文王也必须采取占卦的方法,来让人们接受自己的见解。而他自己是从来不信这个的。

四、《淮南子》说:“今《易》之乾坤,足以穷道通意也。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这就是说,文王被殷纣王囚于羑里时,六十四卦已经存在,他演周易,不过是在每一卦中增添了六爻,并用文字对其加以说明和解释罢了。

五、《易经》文辞的简练和隐晦,令当时和后来的人们难以琢磨和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等儒家、道家之人遂先后作了《彖传》、《象传》、《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文章(又称《十翼》),来解释它的内容。

《十翼》对《易经》的解释,除了词义的解释还算合理以外,对其内涵的解释却多是断章取义,解释的极为牵强附会。不敢言、不能言、为尊者讳、有意隐瞒真相的的地方比比皆是。加上时代斗转星移,许多历史事实随时光的流失而湮灭,遂使《易经》成为玄奥莫测之天书。这才为汉代的人们将其作为占卜之书打开了方便之门。

由于《十翼》甚多拗误之处,汉代之后的人即分别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易经》及其《十翼》进行再解释。从古到今,注释解读的文章不下千种。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象数和义理两大流派:前者以宣扬迷信为主,后者以强化儒教为宗旨。也有兼取象数、义理的。独宋代的杨万里独辟奇径,参照史事来解易,成为现代学者以易考史,以史证易的先驱,为恢复《易经》的本来面貌,指明了方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近千种文章的作者,由于其思想局限于前人,故而没有一个能将《易经》完整解读出来的。随着近年大量考古的新发现,以及夏商周历史年表的确立,许多传说得到了实物的证实,许多史籍上未曾记载的史事为人们所了解,这就为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恢复其自然原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

从大量史事与《易经》的相互对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简单的现象:《易经》本来是一个很简单、使人一目了然的政治产物。只是由于后人抱着与作者不同的动机,各取所需,妄加解释,才使其越来越复杂。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之处看到它的影子。

就其本质而言,自然科学远比社会科学复杂和麻烦的多。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或结论,由于它不直接牵涉到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具体利益,故而它一旦被证实,就很快地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可。而社会科学就不同了,它的任何一个结论,都决定着社会上某一个利益集团的生死存亡。因此,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各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科学观。一个结论,那怕它正确或荒谬到极点,都会有自己的忠实信仰和捍卫者,平时以权力来捍卫;非常时期以武力来说话。这就造成了社会科学的错综复杂,弄得它至今无有社会公认的真理。《易经》属于社会科学,它的研究,自然也难逃上述规律的支配。如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从主观和客观方面等各个方面来说,恢复《易经》真实面貌的时机已经成熟。

七、后人推解《易经》,说它包含了变易、不易、简易的三个方面,是很有道理的。变易,是从宏观上看问题,说运动变化是万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不易,是从微观上看问题,认为旧事物要顽强地维持自己的存在。这是万物的基本特征之二;两种本性在力量平衡的时候,它们是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这构成了万物的繁荣与和谐。这是万物的基本特征之三。对立统

一、相反相成这两句成语,即由此而来。 但是,平衡总要被打破的,新生总要战胜陈旧的,这就促进了万物的进化。简易,就说的是以一持万,执简御繁。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只要掌握几种基本的手段,就可以处理万物之间具体的、烦杂的、大同小异的矛盾和冲突。因为万物冲突的表现各异,其基本规律则就那么几条:新生的要陈旧,陈旧的会新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永远停滞不前,而是在互相转化。转化速度的快慢,则依外间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谁真正明白了这几条基本规律,谁就可以进入自由世界,干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了。至于推演、预测什么天理、地理、人事的变化方向与动态,那真是小菜一碟,不值得一提的事情。谁真正掌握了这几条基本规律,那他干什么事情都不会在细节上斤斤计较,而总是把握住大纲,采取因势利导、大而化之的方法。这样,他就可以顺利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进入天人合一的美境。

八、《易经》既然不是占筮书,那与易经内容紧密相联接的《河图》、《洛书》,自然也不是什么荒诞不稽、不可捉摸的海市蜃楼,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古代政治生活之产物。它就象《水浒传》上宋江与吴用假造的天降石碣一样,具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它使八百诸侯心甘情愿、俯首帖耳地尊奉武王为首,并且为此而在孟津盟誓。这样,第一次伐纣时的乌合之众,第二次伐纣,就成了一支军心军纪高度集中的铁军。人们只要读懂了《易经》,再看《河图》、《洛书》,就可以象面对古代的一本简明百科全书一样,对西周时代的政治体制、政治形势、文化思想、地理天文、历史传说等等一目了然。它不再是谜,而是众多古代文化高度压缩的结晶,

九、古人以数来表示世间万物的兴衰。一为始,五为中,九为极。(4)人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故以五为人世之常,以符合自然界的规律。所以才上有九天,下有九泉之说法,才有了五星、五才、五色、五味、五音、五行、五常、五刑、五更、五福、五知、五岳等等名词。宗族有五祖,社会有五奴、五服、五章。

一是万物的起因、起始、源泉;五是现实、现状,是中庸,不进不退。四以下是退化,六以上是进步;九则是发展的极限。九五,乃是九的中间,极的转折点。不到九五,还有进步的余地;超过九五,就要盈满,事情的本质就会发生突变,开始向自己的反面转化,由兴盛走向衰亡。因此,《易经》首先从九开始,先从大道理上说明问题,让人们从宏观上俯瞰,以把握住事情的脉络。这就是《乾》卦皆九的原因;然后是从六起步,教导人们脚踏实地,从微观、小事上做起,一步一步地攀登。这就是《坤》卦皆六的缘由。

从宏观上着眼,在细节上努力,这是《易经》全书的指导原则。其它的卦中九中有六,六中有九,就是既讲大道理,又谈具体事。卦中首句是主题,中间是应当注意的六个方面,上六与上九,则是说:谁做事过分了,就必然灾祸临头。把住了这一点,就掌握了理解《易经》的钥匙。

注:1《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武王发)不若旦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又:《淮南子》:“周公事文王,行无专制,事无由己,可谓能子矣;辅佐成王,可谓能武矣;成王壮,臣事之,可谓能臣也。”

2、《尚书·大禹谟》:“帝曰:‘禹!占卜惟先蔽志,······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欢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3、《尚书·伊训》:“夏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

4、《素问》:“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 乾 第 一

“乾:元亨,利贞。” 辞解、乾:象征上天、阳刚、光明、万物萌生;元:象征初始、起步; 亨:亨通、顺利; 利:象征需要;贞:象征坚忍不拔、美德。 卦意:上天为人们带来了光明,故而为人们所亲近、理解和赞美。君子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要想有所作为的话,必须象上天那样平易近人,给人们带来光明、信心和希望,使自己得到天下民众的拥护和爱戴。有了号召力,有了民众,自己的愿望才能最终实现。(1)以百姓之心为心,是号召力、美德、智慧产生的根源。(2)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啊!因为它需要始终如

一、坚忍不拔、历经百挠而不改初衷的美德。这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3)只有明白天意,持之以恒地益德化自律,且几代人

数十年如一者,才能成为天之骄子,天下之君王。 史实:周的始祖名弃,是大族姜姓之女姜嫄未婚所生,并在外祖父家长大成人,后脱离母姓,自姓为姬。弃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子孙世代为夏的农官。传之子窟,夏政衰败,子窟怕受迫害,就逃到游牧民族(戎狄)之间。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西的陕甘交界处)发展农耕,势力渐兴。后又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因其财富大增,又受到戎狄的进攻。古公只得又率族人向南逃亡,离开游牧地带,进入农耕地区。当他们逃到岐山时,受到其始外祖父姜姓氏族的庇护,将其族人安置于周原(今陕西的扶风、岐山之间),周人这才开始自立为一方诸侯。古公死,他的少子季历继位。季历死,文王继位。从古公到文王,祖孙三代修德积善不止,终成伟业。(4) 注:

1、《l吕氏春秋》:“大公无私,乃能成其私。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必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2、《尚书·大禹谟》:“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到’。禹拜昌言道:‘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七旬有苗格。”

3、《道德经》:“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初,则无败事。”

4、《史记·周本纪》:“公刘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取材用,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徒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公刘第八代古公亶父立,复修先人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季历立,修古公遗德,笃于行义,诸侯顺之。季历卒,子昌立,是为西伯。他则古公、季历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贤。士以此多归之。”

“初九:潜龙,勿用。”

爻意:龙,是人主、帝王的象征。(1)潜龙,是身居下位,但已具备人主德才者,当以君子称呼之。此爻的意思有两重:

一、《易经》是教鲤鱼如何跳龙门之书,只有君子才可研读;一般人是万万不可研读,不可让他明白此书之意的。(2)不具备人主德行,而妄行登龙术者,只会使天下大乱动荡不已;(3)

二、虽有帝王之德,但还处在社会最下层时,也不可照此书的指导去做。若不听此言,妄意行事的话,德高不合众,行异不合俗,不但会遭到普通民众的诽谤、猜疑和反对,而且必然遭到上面的排斥与打击。若再不改变,甚至会因此而灭亡。(4)

君子不管处在下层,还是处于上层,在形势不利时,都需后退一步,适当随俗,与众同欢乐,共呼吸,让他们理解、信服自己。这样,在形势好转之后,才能按照《易经》中所教导的,寻求进一步的发展。(5)

注:

1、《易·文言传》:“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2、《易·系辞下》:“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3、《易·系辞下》:“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孔子是深知《易经》本意的:只有德者,才配做天下之主。但这又与他“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政治主张大相径庭;他的臣民地位,也使他不敢公开说明《易经》的宗旨就是研究如何造反的。于是他对弟子们说:“我的解释,只能说到这个地步,不能再往下说了。假如你们一定要追问到底的话,我只能说,也许我不知道呀!”

4、《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以偷生乎?”《屈原·九章》:“邑犬之群吠之,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5、《屈原·渔夫》:“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见而问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挖)其泥(基础)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濿?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白话:‘世人皆贪鄙时,圣人在表面上也不妨随俗兴风作浪,这才能不脱离群众,不被奸人排斥于权柄之外。权柄在手,才能为贪鄙挖掘坟墓。众人都在饮酒时,圣人不妨也微同其事,尝一点酒糟,饮一点酒渣,以示与众人同欢乐,从而不失去众人的爱戴。有众有权在手,就能在大局崩坏,不可收拾的时候,挺身而出,救国补世。你为什么仅仅为了自身的清白,就要独行忠直之事,自我孤立,自我放弃权柄,落个流放的下场呢?’屈原说:‘我怎么能假装糊涂,被世上的小人欺蒙呢?我宁愿自投湘江,被江鱼吃掉,也不让我这洁白的身躯,蒙上世俗的垢尘。’渔夫微微一笑,就不再与屈原交谈,鼓桨而去。同时歌唱道:‘世道清明时,圣人可以全部身心地投入政治;世道昏暗时,也应当适当的随俗,以待转机。若为了顾惜自己一身的清白,而走上自我流放之极端,非圣人所为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辞解、田:旱地、困境;大人:有力量、有权势之人。 爻意:身处下位,又逢乱世,身处困境的君子,就像困在旱地的飞龙一样,会被蝼蚁们啄嗜而亡。(1)只有得到强有力人物的提拔,才能摆脱困厄,获得飞黄腾达的机会。(2) 史实:住在姜水(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流入渭水)流域地区的姜姓氏族,是炎帝的后裔(世称羌族、西戎),与居住在姬水(今陕甘地区的渭水、湟水之间)流域的黄帝氏族世代互通婚姻。周人就是炎黄合婚繁衍的后裔。姜姓氏族的首领很早就听到有人夸奖古公亶父(姜姓氏族的外甥)的贤明。所以,在古公率族人逃难到岐山之后,马上就收留了他。不但将自己的女儿太姜许配给古公,以岐山脚下的周原(很大的一块沃土)为嫁妆,而且帮助其族人营筑城郭,以抵抗游牧民族的侵袭。一切安顿好之后,又劝说古公抛弃戎狄之俗,开国设官。古公得到姜姓的有力支持,才结束了自己氏族几百年来的流浪生活,自立为一方诸侯。(姜姓氏族,在春秋后期被新兴的秦国吞并。)

此后古公四面征战,也得到其姻亲的有力支持,始得以飞黄腾达。太姜所生的季历成人之后,太姜又为他定下自己的侄女太任为妻,更加巩固了姬姓与姜姓的关系。古公前妻所生的太伯,仲雍没有强大的母系为后盾,只好远走他乡,免得遭受无妄之灾。假如没有姜姓氏族的大力辅助,仅凭古公的贤德,不仅不能立足,恐怕还会加速其氏族的灭亡。(3) 文王将自己家族的兴衰史与众多先辉煌后湮灭的家族史对照以后,很自然的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君子要想有所作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寻求有力人物的支持。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能生存于这个世界的。”

注:

1、《贾谊·惜誓》:“黄鹄(天鹅)后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又:《吕氏春秋》:“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2:《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与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古公遂与私属尽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歧下。”又:《屈原·九歌》:“闻百里奚之为虏,伊尹烹于庖厨。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饭而歌牛。不逢汤武与桓缪兮,世敦云而知之?”又:《吕氏春秋》:“人主之行与布衣异,势不便,时不利,事仇以求存。执民之命重任也,不得以快志为故。”

3、《楚辞·召隐士》:“徐堰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说的是周宣王的舅父申伯被封在徐国为君之后,广修仁义,诸侯朝之者三十余国。楚荆王因此而嫉恨,怕申伯将来会成气候,就立刻发兵灭了徐国,并将申伯家族满门屠尽,使其断子绝孙,连个复仇的机会都没有。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辞解:夕:傍晚、世道昏暗; 惕:警觉、戒备; 若:好像;厉:严厉; 咎:过错。

爻意:君子要象上天那样行事,就必须始终如一地力行正道,待人宽,待己严,(1)才不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2)可这样做的结果,却会被临近的诸侯和强邻们所嫉恨。因此,君子必须处处谨慎,刻刻警惕,好象灾难马上就要降临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即使灾难真的来临,也可以从容应对,逢凶化吉。(3)所以,严厉一点,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过错。

注:

1、《吕氏春秋》:“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昔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自责以义则难为非;故任天地而有余。”

2、《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不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又:《淮南子》:“事者难成而易败也;名则难立而易废也。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尧戒》曰:‘战战兢兢,日甚一日,人莫踬(绊倒)于山而踬于坁。’是故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倦而索良医也,虽有扁鹊、俞跗之巧,犹不能生也。”

3、古公卒,季历继位,为商王东征西伐,所向克捷,结果犯了商王文丁的忌讳。季历却不知防患于未然。文丁当时已重病在身,为消除季历对幼年商王帝乙的威胁,他即乘季历来朝歌报捷的时候,将其逮捕起来,囚禁至死。

文王继位后,继续礼贤下士,又引殷纣王的猜忌,将其囚于羑里,企图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削弱歧周。多亏文王在面纣之前,早已将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停停当当,毫无纰漏。几年之后,东南已经大规模造反,西周却依然井然有序,毫无乱象。再将文王囚禁下去,只会四面受敌。纣王无奈,只好在西周送来重礼时,就坡下驴,将文王释放,又因文王受到众多诸侯的拥护,而封文王为西伯,以示拉拢。文王由自己父子两代被囚后的不同结局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爻意:君子办事,要审时度势,待机而动,量力而行。时势有利,就勇猛前进,大胆扩张;时机不利,就暂时停止发展。若还是众矢之的,就适当地作些让步,韬光隐晦,以求转移打击的矛头。这不但不是懦弱,而且是极为明智的策略,非大智谋不能为。(1)有进必有退,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进十步,退五步,就是大发展;进十步,退十步,也是了不起的成绩。这锻炼了队伍,增长了阅历,培养了人才,辩明了是非;进十步,退十五步,这自然有点不妙了。但只要吸取教训,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它就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极大的好事。因为这不但使君子得到了经验和教训,而且帮助君子纯洁了队伍,纠正了君子认识上的不足。此路不通,改走它道,就会成功。只要应时变化,进退自如,就不会犯大的错误。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能够正确判断形势;怎样才能正确判断形势,则非大智慧不可也。(2) 注:

1、《吕氏春秋》:“孔墨之弟子徒以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然而无所用其术。是何也?仁义之术外也。(不知顺势、得势、造势也。)”

2、《古本竹书纪年》:“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二十九年,释西伯,三十年二月,西伯率诸侯入贡。”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爻意:君子就是飞黄腾达,成就大业了,也离不开众多有力人物、众多诸侯的支持。他们是君子的朋友、盟友、支柱和爪牙。

“上九:亢龙,有悔。”

爻意:君子一旦因为顺利、胜利而骄傲自满,象中午的太阳那样热辣辣的,令人难以亲近,就会失去众人的拥护和爱戴,成为孤家寡人,(1)那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令其后悔莫及。(2)

注:

1、《吕氏春秋》:“骤战骤胜,乃亡国之因。

2、《易·系辞》:“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爻意:君子不管处在什么地位,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盲目行动,必须等待时机。时机不到,就要安分守己,养德修仁,收拢人心,为以后的行动积极创造条件。(1)若不顾时势,仅凭想当然行事,不但不会成功,甚至会将事业彻底毁灭。(2)

什么是最佳时机呢?社会上发生*,原有的领导已失去人心,群龙无首时,君子就挺身而出,积极行动。这个时机一旦错过,或社会平静以后,就要马上停止扩张,转入巩固胜利成果的阶段。(3)如此反复的交错前进,就会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力量和势力范围,最终夺取天下。

史实:商王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周的太王古公亶父就仅仅是广兴德政,为民牟利,扬贤名以拢人才。武丁崩,祖甲和武乙立,殷道复衰。(4)这时古公已在岐山脚下的周原开国,就开始东征西讨,兴起夺取成汤天下的雄心。(5) 注:

1、《吕氏春秋》:“(武王第一次伐纣失败,即频频)使人候殷。人反报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馋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焉至?’‘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知纣已为民所弃,于是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也。”

2、《吕氏春秋》:“三代之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因水之力也。尧禅位于舜,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

3、《史记·商本纪》:“西伯卒,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畔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无有文王的德与威,只好在盟津赶快雕刻一个文王的神像供起来,自称太子发,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但仍然镇不住台。诸侯们仍是七嘴八舌,各持己见,互不服气。一个“皆”字,明矣。武王只好)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4、《史记·商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

5、《古本竹书纪年》:“武乙二十四年,古公伐程(陕西咸阳西北)。三十年,古公伐义渠(陕西咸阳北)。三十五年,季历伐西戎。” 坤第二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然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辞解:坤:大地、母亲、柔顺、厚道,能包容、养育万物;牝马之贞:象母亲关爱孩子那样始终如一;攸:所。

卦意:君子要想成就大业,就要效法大地、母亲,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高尚的品德,始终如一地去养育、教导和化易民众,关心他们就象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1) 君子开始创业时,由于各方面知识的匮乏,不懂得事物发展规律,仅凭主观想象办事;加之人事、经济等条件不具备,屡遭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2)屡屡受挫之后,就会明白自己还很幼稚,很软弱。在没有获得有力人物的支持之前,仅能自保,不能有所作为。要想使事业起步,就必须寻求长者、强者、大人物的帮助,投靠他们,将其作为自己的主子和导师。(3)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会使君子暂时失去独立性,成为后者的奴仆和佣人,也是应当的。因为这会使君子获得必要的扶助、知识、财富、力量和经验,度过幼年时代。(4) 君子要想成人,必须跨越三个阶段:第一步,自我奋斗,锤炼意志,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获得智慧和能力,;第二步,在第一步完成之后,始可投靠强者,在他们的羽翼庇护下,度过幼年时代;第三步,自立门户,全面发展,打下事业的基础。这是不可或缺、不可打乱,不可跨越的三个基本步骤。 可是,有得就会有失。做了强者的附庸,就会使君子丢掉一部分与自己生死与共,共同创业的亲朋好友。(5)这自然使君子很伤心。但两利相衡,也只得权取其重。(6)君子只要不脱离大多数,又抱定大家共同创业时的初衷,毫不动摇,在做出重大成就之后,分裂出去的亲朋好友就会明白君子的良苦用心,而重新相聚起来的。

任何一种事业,在它的创业之初,都不是几个人所能搞起来的,它是以理想、原则上志同道合为基础,一部分人共同合作的成果。开始时,并无大家认可的核心领袖人物,虽有君子作为名义上的首领,但一切事情都是商量着办。策略问题尚不突出。一旦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策略问题就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而摆在共同创业者的面前,成为他们的金苹果。

共同创业者就算没有投机分子,众人在理想、原则上完全志同道合,但由于各人的出身不同,在社会上的地位不同,自然地就会出现认识上的差异。加上知识水平上有高有低,年龄有大有小,对策略的理解、想法和观点也自然各异。特别是有经有权与背叛变节在形式上近乎一致,所不同的只是动机,而动机又不是一时可以说清,可以看到的东西。要想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君子的动机,知道重大变化是真正的策略调整,而不是对事业的背叛,那也是几经**,事实皆在之后的事情。在事业起步的初始阶段,要想实现这种信任,那是白日做梦。

由于形势的重大转变,策略也必须作出重大转变。在没有获得众人信任的前提下,君子对策略作出的任何调整,都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坚决反对。大家又都是胸怀大志者,君子想让所有的人都认可自己的调整,拥护自己的作为,也是难以办到的。人各有志,不可勉强。这个时候出现分裂,也是一种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注:

1、《吕氏春秋》:“人与天地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

2、古公亶父在豳地,得到了族人和当地人民的爱戴,各地俊杰也慕名而来。可他一旦有了名望和财富,就遭到游牧民族的频频侵略。古公势单力薄,对抗不了,只得离乡背井,逃往农耕地区。

3、古公逃到岐山以后,通过婚姻关系,投靠了姜姓氏族。在姜姓的大力帮助下,不但立定了脚跟,而且得以安民开国。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得以自立,并开始向外扩张。

4、《道德经》:“大直若屈。”又:《吕氏春秋》:“事多似倒而顺,似顺而倒。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5、《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意思是说:古公娶太姜为后妻,太姜所生的季历又娶姜姓氏族的太任为妻,生下文王。她们娘家的势力强大,古公前妻所生的大儿子太伯、二儿子仲雍只得放弃应有的继承权,逃往荒山野岭,以躲避后娘、弟妹的陷害。,

6、《吕氏春秋》:“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圣人去小取大。” “初六:履霜,坚冰至。” 爻意:万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循序渐进,而不会一撅而就的。(1)这为君子洞察未来,提供了客观条件;在主观方面,能够以小知大,以近知远,踏到初霜,就能料到大寒即将来临。(2)这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具备了见微知著的本领,就能够在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突然遭受到小的挫折时,迅速明白它是偶然现象,还是形势发生逆转的兆头。是前者,只用吸取教训就是;是后者,就要马上转变策略,主动实行适度的退让和隐晦,免得在大难临头时,遭受重大挫折。(3)

注:

1、《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易·文言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2、《吕氏春秋》:“世之人主,皆欲勿失也,而与其子孙。(可他们)立官不能使之方,而以私欲乱天下。何哉?其所欲至远,而所知甚近也。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故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

3、《吕氏春秋》:“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辞解:直:正直;方:思想上有独立见解,不随俗;大:胸怀博大;不习;不养成恶习。 爻意:君子光有见微知著的能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正直、博大的胸怀,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坚持原则,不作无原则的让步。这几条都具备了的话,再不以此傲人,不养成骄奢淫逸的坏习惯,就会无往而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爻意:君子处在逆境时,应当长久地将自己的美德和长处隐藏起来,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1)那通过什么手段来获得大人的信任和重用呢?好办!天子和大人交待下来的任务,不管它多么艰苦,多么没有成功的希望,都要兢兢业业的去干,坚持到底。功归于众,过归于己。这不但会培养君子坚忍不拔的意志,树立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也会赢得大人周围的好感与信任。这样,在自己羽翼丰满,另立旗帜之后,天子和大人手下的贤哲,就会纷纷抛弃其原来的主子,改投到君子这边来。(2)

注:

1、《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

2、《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古公自立为诸侯后,效劳服从于商,并为其攻打义渠。这马上受到商王武乙的奖励:赐地三十里,玉十口,马十匹。”季历继位后,继续为商王效劳,又被封为牧师。从此,季历借代商伐不服的名义,东征西伐,南讨北战,使歧周的疆域迅速扩展。这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先例。文王继位的前三十年,歧周与商关系紧张,始终没有大的发展。殷纣王登基之后,为缓和与歧周的关系,封文王为三公之一。后者亦在表面上事纣十九年,毫不怠慢。三分天下,周遂有其二。 “*:括囊:无咎,无誉。”

爻意: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1)君子在形势好转或自立之后,若还象过去那样,将自己的德行含章不露,这虽然无害,却也不会有助于事业的成功。(2)大力宣扬自己的德行,让天下闻而倾慕之,向往之,就能极快地收得民心。(3)

注:

1、《淮南子》:“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锥。”吕尚直钓,先动民而后文王上钩;宁戚击角,久有贤名而人荐于桓公。

2、《吕氏春秋》:“文王处歧,诸侯去殷而翼文王。散宜生曰:‘殷可伐也。’文王不许,周公旦乃作诗曰:‘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绳文王之德,(配上五音,天下传唱之。)”

3、《尚书·武成》:武王初次伐纣,无功而返。就大力宣扬文王的功德,使“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二次出征时每到一地,就大肆显扬自己已受天命,要为天下铲除殷纣的暴政,将舆论工作做得十足。故而一战灭纣。(参此全文。) 六五:黄裳,元吉。” 爻意:象黄帝那样君临天下,才算事业真正成功了。 史实:《管子·权修》上说:“人贱其服爵,则人主不贵。”故而,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衣冠的颜色。黄帝以黄色为贵,舜时尚赤;大禹尚青(黑);商汤尚白。歧周在未登上天子之位时,以赤色为上。(1)在夺取商汤天下之后,一是以黄帝为自己的楷模,二是为符合易经不上九的教诲,即取明黄为尊。(五色为赤黄青白黑。赤为极,黑为始,明黄为九五。后世效周,明黄遂成帝王专用的服色。)

1、《吕氏春秋》:“文王之时,天先见火,成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故其色尚赤。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爻意:新生势力修德到一定程度,与旧势力的关系就会成为你死我活的关系。双方必然要作武力上的反复较量。单凭修德行善,是不能保证君子生存下去的。(1)所以,君子从一开始就必须作这方面的准备,才能生存并发展下去。 注:

1、《淮南子》:“徐偃王以仁义亡国。” “用六:利永贞。”

爻意:君子仅仅明白了上面所说的道理,并不能使其马到成功。只有认真的照着去做并且持之以恒,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正道,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易经全解

易经另解51_55卦

《散步》全解

贷款全解

电焊机防护罩全解

兵团地名全解

空压机规程全解

生物高分子材料全解

物理实验全解

高考作文全解 文档

易经全解
《易经全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