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当前形势下人民调解员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发布时间:2020-03-03 16:38: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十年积怨留后患 调委会调解化干戈

2012年6月的一天,林川乡调委会办公室来了两个怒气冲冲的男子,而且还争吵着。调解员一看这情况便知两人之间肯定有很大的矛盾正待要化解;经调解员的耐心询问才知是两人为了十几年的事而争吵。当事人心情平静下来后就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大约十多年前,林川乡许家村村民郭云世与亲戚和林川乡昝扎村村民东明山在一起喝了两次酒,之后郭云世亲戚家村里的村民李发旺因相互介绍和东明山认识,后李发旺与东明山媳妇有暧昧关系并带她出去旅游20天左右,后来东明山经常为此事与郭云世纠缠不清,直到现在东明山还一直找郭云世麻烦,理由是说郭云世拐走了东明山的媳妇;由于东明山媳妇跟别人离家出走后家里的生活都是由东明山一个人照顾,没办法再去外面打工挣钱,故家庭经济收入有限生活拮据。

由于双方当事人不在同一个村委会,当天下午乡调委会先联系到昝扎村委会进行对当事人东明山及其情况的了解,并做了相关登记;后又同派出所所长走访了许家村村委会,对郭云世的情况进行走访取证,经了解得知郭云世近年来都是以唱花儿为副业来增加收入,家庭条件比东明山好。

两天后在查清纠纷事实的基础上,由林川乡调委会主

持进行了调解。调解开始双方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都不愿意静下心来说明事实,为了缓和双方的情绪,乡调委会决定进行针对式的调解,先把郭云世叫道另一件办公室向他反复宣讲《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又从社会公德及情感方面进行了郭云世的思想工作,通过一番由情入理的劝说,郭云世感激调委会帮忙解决了他和东明山之间十几年来的积怨。当当事人双方再次见面时紧张的气氛已经大大缓解,未等调解员开口郭云世就主动提出给东明山5000元的经济损失补偿,且当天一次性给清,但他也提了一个要求:不许东明山以后再来骚扰和打扰自己的生活。

点评:

本案是一起在农村中比较典型的矛盾纠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妇女都去外地打工,甚至嫁到外地,这样一来农村的男子找结婚对象就相对困难,本案中东明山与妻子结婚后不久妻子就不知所踪,恰巧其妻子和郭云世很熟悉,故觉得是郭云世骗走了他的媳妇,加之对妻子的担心,才会暴躁的和郭云世吵起来;郭云世自己也认识虽然东明山的妻子不是他骗走的但也和他有间接的关系。

在具体的调解中,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坚持了以人为本,法理结合,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劝解工作,最后成功化解了这十多年的积怨纠纷。

人民调解工作是化解矛盾纠纷、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调解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调解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能否把第一道防线筑牢。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民间纠纷从数量、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是新时期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看,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不强、战斗力较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远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和任务的要求:

一是体能状况不适应。在农村,很多地方的人民调解工作由一些年过花甲的老党员、老干部承担。在城区,调解组织的成员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娘子军。还有一些厂企的调解工作是由残疾职工担当的。总体来看,人民调解队伍缺乏年富力强的有生力量。如诸城市城乡共有调解人员3149人,而年龄在55岁以上,身体状况较差的有946人,占总数的30%。针对现在民间纠纷的调解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和某些纠纷调处难度大,需要多次做工作的实际,这些同志就显得体力不支、精力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激化的矛盾纠纷,要求迅速果断地平息,防止事态扩在,这些同志就更显得力不

从心。

二是精神状态不适应。有的调解人员工作标准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中被动应付,政绩平平;有的调解人员感到当前调解工作难做,遇到纠纷不敢管或不愿管,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有的调委会主任兼职过多,做民调工作的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在其位不谋其政,调解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诸城市基层调委会主任兼任两个职务以上的有2614人,占总数的83%,有的对调解工作一问三不知,使调解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三是政策、法律水平不适应。从诸城市的情况看,有的调解人员不关心政治,对当前有关政策知之不多;有的调解人员平时不学法,法律知识贫乏。这些调解人员调解纠纷还是沿用老套路,或以罚代调,或在纠纷当事人中间和稀泥。由于不能做到依法调解,以理服人,调解工作往往很难奏效。

四是文化素质不适应。许多调解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社会知识面窄,只会调解简单纠纷,遇到复杂一点的纠纷就束手无策。诸城市调解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总数的15.6%,而文盲半文盲占21.8%。由于他们缺少文化,对学习理解法律知识带来很大困难,平时在调解工作中不会宣传法律知识,不会制作调解文书,不会对调解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和记录归档,严重制约了调解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是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客观要求

在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各种矛盾纠纷随之大量产生,并出现了下述一些新变化:

一是群体性纠纷增多。在农村,因干部作风不民主、行为不廉洁、办事不公道、财务不公开、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引起的群体性矛盾经常发生;在城镇,因企业关、停、并、转,拖欠工人工资、劳保等福利待遇,职工下岗分流等问题导致的集体上访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化解,势必对全局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二是民间利益型纠纷增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明显增多。如借贷纠纷、合伙纠纷、合同纠纷、房屋车辆买卖纠纷等,农村中因生产经营、建房等引起的承包合同纠纷、争水、争地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等。去年诸城市共发生这类纠纷1131件,占民间纠纷总量的35%。调处这些纠纷时若不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往往很难成功,造成久调不决。

三是赡养、婚姻纠纷增多。因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道德滑坡,农村中不养老的现象普遍增多。去年诸城市共发生赡养纠纷981件,占纠纷总量的27%;由于喜新厌旧,第三者插足等原因引起的婚姻纠纷619件,占纠纷总量的17%。这类纠纷很难调解,

且极易反复,调处不当,有可能导致自杀死亡。

四是易激化型纠纷增多。由于一部分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及法律意识与时代脱节,发生了纠纷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而是以牙还牙,不择手段实施报复,从而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如今年夏天诸城市一个体经商户李某与村民杨某发生债务纠纷,杨某多次索债未成,一怒之下点燃了随身携带的炸药包,造成两死两伤,店铺被炸毁的严重后果。

五是调处难度大。随着全面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有的人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抠起法律条文来往往比调解人员还细。

总之,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纠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大增强了调解工作的难度,打铁先要自身硬,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素质必须首先适应这些新变化。

三、人民调解员应具备的素质

人民调解员担负着预防和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人民调解工作能否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关键取决于人民调解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必须具备与担负日益繁重的调解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体能素质等从业素质。

1、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繁重而又无名无利的工作,有时还要冒很大风险。人民

调解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场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对人民调解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心里装着群众,急纠纷当事人所急,真诚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只有这样,才能同群众打成一片,及时掌握纠纷信息,做好防激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担风险,尽心尽力做好调解工作。反之,患得患失,名利思想严重的人不可能热心人民调解工作,这样的人不适合担当人民调解员。

2、有良好的品行。人民调解员必须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才能取得群众的信赖,才能在调解工作中坚持原则,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偏听偏信,不为人情所累,不为金钱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从而正确、合理地解决纠纷。

3、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在新形势下,依法调解显得越来越重要。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评判是非的根本标准,是统一纠纷各方当事人认识的基础,人民调解员熟悉和掌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如果一名人民调解员不懂现行法律、政策,即使他具有良好的品质和高度的责任心,也不可能正确有效地解决纠纷。实践中发生的一些违法调解,一般都是因调解人员不能正确地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的。

4、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由于纠纷类型日趋多样化,纠纷原因日益多元化,纠纷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化,这就要求调解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调解技巧,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同时还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语言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调解工作中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

5、年富力强。人民调解员必须年龄适中,身强力壮,能担当起繁重的调解工作任务,能在关键时刻奋力制止纠纷当事人的过激行为,能在艰苦条件下连续工作。人民调解员还必须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

四、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的措施和途径

一是选配好人民调解员。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调解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结合整顿和调整基层调解组织,坚持高标准选配人民调解员。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举和公开考核等程序确定候选人,然后由群众大会投票选举人民调解员,确保将那些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热心公益事业、品行良好、办事公道的中、青年人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来。

二是定期对人民调解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司法所要坚持每月一次人民调解员例会制度,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政策,分析形势,讲评工作,树立先进典型,

推广好的做法,从而不断增强调解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他们以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任劳任怨地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司法行政机关应每年利用三至五天时间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集中业务培训。可聘请律师、法官、合同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员授课,认真学习《民法通则》、《婚姻法》、《经济合同法》以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培训要力求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四是由基层司法行政人员进行传、帮、带。司法助理员应经常深入基层,协助人民调解员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调解时,可先由调解人员提出调解意见,然后由司法助理员进行分析讲解,最后形成调解方案。这样既能调动调解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调解工作能力。

五是加强自学和实践锻炼。人民调解员综合素质的形成还要靠本人平时不断地积累和培养,因此,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要加强自学,除了努力学习政治、法律和调解业务知识外,还要学习了解与调解工作密切相关的各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结合调解工作在实践中边干边学,掌握调解民间纠纷的程序、方法和调解协议书的制作等等。为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人民调解员要结合本地、本单位民间纠纷发生、发展和激化的规律,积极探索当前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路子,注意总结不同类型纠纷的科学的调解方法,不断增强调

解工作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调解员。

人民调解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人民调解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小议新时期人民调解员应具备的素质

人民调解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人民调解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面对知识经济该具备哪些现代化素质

面对企业当前形势,团干部该怎么做

李军人民调解员事迹材料

会计具备素质

班组长具备素质

当前形势下人民调解员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当前形势下人民调解员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