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8: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东侧,有一条幽静的小路,叫丁香路。路边的丁香花眼下开得正旺,白的、淡紫的小花缀满枝头,散发出阵阵幽香。它们的来历,与一名叫做丁香的女子有关。

按诞辰来算,今年,烈士丁香该满100周岁了。她的面容永远定格在1932年。那一年,22岁的她牺牲在雨花台,如花生命瞬间凋谢,还带走了腹中仅3个月的孩子。然而,丁香的传奇爱情却一直在延续,令人动容。清明即至,昨天,她素未谋面的女儿乐丁香,来到雨花台祭扫,向记者讲述了父亲与丁香之间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新婚5个月,爱人牺牲在雨花台

丁香花开。

乐丁香和乐迈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南京雨花台。从有记忆起,父亲和母亲就经常带着她们,大老远跑到南京,来雨花台看望另一位妈妈——丁香。

丁香姓白,是父亲的第一任妻子。乐丁香缓缓讲述起父亲与丁香妈妈的故事。

白丁香原是一名弃婴,被苏州基督教监理会牧师白美丽小姐收养。小丁香天生丽质,聪慧过人,白小姐请专人给她讲授英语、圣经、史、地、钢琴等课目。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婉约和现代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丁香出落成一位既柔美又热情进取的知识女性。1925年,丁香到东吴大学学习生物和代数,遇见了青年乐于泓。

乐于泓,后来担任过十八军宣传部部长和中共西藏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不过,更多的人只知道他另一个名字——阿乐。阿乐生于南京一个儒宦家庭,与丁香相识时,正值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两个青年人一起学习文化讨论时事,一起投身于革命热潮,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丁香弹得一手好钢琴,阿乐的胡琴也拉得出色,琴瑟相合,琴声,也成为他们的秘密联络工具,在他们租住的阁楼窗口,时常传出《圣母颂》的琴声,这就是互报平安的信号。1932年4月,两人在上海举行了秘密婚礼。

幸福的新婚生活才过了五个月,因叛徒出卖,丁香不幸被捕。国民党匆匆将她押解到雨花台秘密枪决。当时,白丁香已经怀了3个月身孕。

阿乐闻讯悲痛欲绝,第二天,他不顾暴露身份的危险冒雨赶往南京,身披蓑衣伫立在雨花台丁香就义处祭奠悼念,立下了“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

他为大女儿取名叫“丁香”

丁香牺牲后,阿乐前往青岛任共青团山东省临时工委宣传部长,1935年9月被捕,1937年9月在国共合作无条件释放政治犯时获释出狱。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豫苏皖边区党委宣传部长,十八军宣传部长。1952年,乐于泓担任西藏工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和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等职。

博学儒雅的他,身边不乏爱慕者。然而,他始终独身一人。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在进藏部队中,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闯入阿乐的视线。她叫时钟曼,是十八军政治部通讯报道科的工作人员。一见到这位比自己小了23岁的姑娘,阿乐关闭了18年的心,怦然跳动。“这姑娘,你觉不觉得她的眉眼,很像丁香。”他激动地跑去问朋友。

而阿乐对丁香的忠贞爱情故事,早在军中传遍,打动了很多女孩的心,也包括时钟曼,1954年5月,两人终于结成伴侣。

阿乐并没有片刻淡忘丁香,在西藏、在安徽还是后来到了东北,他的家中,始终摆放着一盆五彩的雨花石和一枝丁香花。床头,还挂着一幅丁香的画像。他们还为第一个女儿,取名为乐丁香。

魂归雨花台,骨灰撒在丁香树下

1982年,在丁香牺牲五十周年的时候,阿乐带着乐丁香,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小路上,亲手种下了一棵丁香树。从此,这条路就有了“丁香路”这个名字。

后来,工作人员在这里陆续种植几十株丁香,每到春季,就会开满白色、紫色的丁香花。几乎每年清明,阿乐老人都会抽空来丁香路走一走,“去之前,他一定要理发,整装一新。”乐丁香回忆着,1989年,父亲最后一次来到雨花台,这一年他已经81岁,自知时日不多,看着自己种下的丁香树枝繁叶茂,他抚树失声痛哭。

1992年,阿乐在沈阳病逝。“去世之前,他还想来看看,行李都收拾好了,但是,已经没法来了。”第二年清明,时钟曼带着两个女儿,捧着丈夫阿乐的骨灰,在绵绵春雨中来到雨花台的丁香花下,将骨灰伴着丈夫的心愿,伴随着美丽的白丁香花瓣,埋进了这块令丈夫魂牵梦萦了一生的土地。

“丁香花叶子是苦的,花却是香的。而作为女人,丁香她其实真的很幸福。”二女儿乐迈说,去年9月她出差到南京,一个人来雨花台,默默地坐在父亲亲手栽的丁香树下,呆了1个多小时。想起这段爱情故事,有感动,有钦佩,对丁香、对父亲,也是对自己的母亲时钟曼。“父亲和丁香妈妈的婚姻只有短短几个月,然而付出的却是一世情怀;母亲很爱父亲,但她完全能够理解包容父亲对丁香的感情。”

她记得,*时,父亲被打成叛徒,还是孩子的她在外面看到大字报,伤心地跑回家质问父亲,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我不会做对不起丁香的事。”这在他们家,是最庄严的誓言。丁香,早已成为一家人的精神支柱。

雨花台南大门要建丁香广场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丁香烈士的简介旁,只配了一张画像。因为一直找不着她的照片。

“那张画像,还是根据我妈妈中学时的照片当模本,画出来的。”是丁香,还是时钟曼?她们的形象又重叠在一起。

阿乐的二女儿乐迈告诉记者,直到几年前,姑姑家老房子拆迁,整理东西时竟然整出了父亲一些上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其中一张,一名娟秀的年轻女子坐在钢琴前,照片上还写着“丁香”二字。

丁香牺牲后,阿乐也遭到追捕,有段时间就躲在姐姐家,也许,就是那时候将照片落在了这儿。后来的日子颠沛流离,他自己也忘了。照片拍得并不好,半边脸光线很暗,但时钟曼还是坚持让女儿乐迈将照片送到雨花台,“这毕竟是她本人的。”

今年的清明,时钟曼和两个女儿再次来到雨花台,看望丁香,以及魂归丁香树下的丈夫。树下一地落花,她们小心地捡了起来,装在玻璃瓶里,打算带回沈阳。

而记者也从雨花台陵园管理局了解到,除了“丁香路”,雨花台还将在南大门建丁香广场,让这段纯真的爱情传奇,为更多的人知道。

雨花台烈士观后感

记录片雨花台烈士观后感=

雨花台烈士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雨花台》首披露 细述33名烈士故事

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烈士故事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祭拜雨花台烈士

烈士小故事

烈士的故事

清明节缅怀烈士文章

一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
《一篇关于雨花台女烈士丁香故事的文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