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态旅游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1: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中国生态旅游现状的认识

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10级旅游管理类

摘要: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为此,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消费潮应运而生。在旅游业,生态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

从而进一步发现国内自身的问题,分析国内生态旅游组成各部分的成就和问题,包括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生态旅游市场等方面,以及本人在两次旅游中的所见所闻,并在文章的最后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对我国生态旅游前景作出预见。

关键词:概念、背景、特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

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一是生态旅游首先要保护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二是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身心得以解脱,并促进生态意识的提高。但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即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生态旅游的背景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

生态旅游所阐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为明确的“生态旅游”这一提法,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仍处于理论界研究发展,我国各地实际行为较少。

三、生态旅游的特征

(1)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2)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四、发展现状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其中生态旅游者的水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的旅游者大多数仍属于传统旅游者,就是追求自己付出的金钱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因此会

导致很多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说为走捷径而践踏草地,在文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摘花朵等等

中国很多大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行为方式常表现为只重视游乐行为本身、忽视保护环境的错误倾向,因而旅游者的行为常导致对景区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社会文化等环境和各类旅游资源的破坏 生态旅游应该是提供给旅游者赏心悦目经历的同时,让他们耳濡目染,从单纯的享受走向自觉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直到旅游行为的改变。也就是说,生态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也是他们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课堂,让他们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环境负责的旅游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

五、存在问题

生态旅游中另一个重要构成就是饭店,绿色饭店是生态旅游业要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在建设时,所选用的建筑和装饰材料要做到自然化,污染物的排放要达到国脚相关标准,并且提供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使顾客感到一种绿色企业文化,增强其环保意识。

在我国生态旅游中,对环境破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使用。汽车等所排出的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产生噪声污染、安全隐患、给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

我国生态旅游市场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生态旅游消费意识不强。对生态旅游行业的管理也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景区的各主管部门

权责不明;在众多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不多,部分地区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应该的整治„„

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就是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和与超载,在广大景区我们可以发现太多的景区进入了过多的游客,使得旅游者不能很好的游玩,而且旅游环境容量饱和也会造成很多恶性影响,其中包括对水体、土壤、大气、自然景观和生物景观的破坏,还有一个方面是由于游客与旅游区的居民常存在文化差异,大量游客的涌入,必会对社区居民造成心理影响。

六、发展建议

第一,要根据景区内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利用门票等经济手段、利用线路设计、分区规划等技术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布局,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目的。

第二,借助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演播厅、书籍、手册指南以及导游解说系统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旅游之前就应明确告诉旅游者应遵守的规范。特别是通过生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生态旅游区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

第三,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有的景区实行旅游者携带物品的检查制度,又如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供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张建萍,2001)。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塑造了负责任的旅游者,也是在进行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教育,必将加速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兴起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大学选修课学习生态旅游的论文

();

(2) 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出路

(); 生态旅游(http://baike.baidu.com/view/46782.htm#1

(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严力蛟《生态旅游学》

生态旅游发展浅议

故宫生态旅游发展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论生态旅游发展[版]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总结(版)

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打造生态农庄 发展生态旅游

丽水发展生态旅游SOWT分析

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论文

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