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来自高子河村民情日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3: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4月14日 星期四晴

这几日忙于镇中心福利院的搬迁,我已有六七天没有下村了。今天吃过早饭,处理完几件琐事,我就叫上驻村干部彭儒,一块儿向我县丰溪镇高子河村奔去。高子河原叫高祖河,相传汉高祖刘邦当年曾带兵从此经过,因而得名。这个距丰溪集镇仅15公里的山村,两岸山峰陡峭、河谷幽深,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通林道,加之民风淳朴,颇有世外桃源之妙。驱车半个小时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宽阔平坦的河谷间散落着数十户农家,我知道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与村党支部书记打过招呼后,我们就直接来到了水毁农田修复现场。只见一台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村文书邓科平满脸流汗地迎了上来。我详细询问了施工情况,沿着工地走了一圈,交待注意事项。听说来了镇村干部,附近的村民陆续围拢过来。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和大家拉起了家常。

在与大家的攀谈中,我感到村民对近几年来的国家政策充满感激。2008年村里修通了水泥路,除了国家补助的每公里11万元,4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全部由镇上承担;今年村里又在镇里的扶持下开工修复水毁农田,建设了200亩优质核桃基地。村里几乎家家都种黄连,家里库存黄连50公斤以上的有30多户 ,全村库存黄连高达3.5万公斤,按市价计算价值约35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平收入轻松过万元。全村还有17户人家种植烤烟,总面积达280亩,预计可增加收入60万元。由此看来,全村经济收入总体过小康应当没有问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裕村”,近几年来却没有一户新盖住房,农户依旧居住在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中,小孩上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到集镇住读,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相继搬到了集镇乃至外省市,全村总人口从高峰期的600多人锐减至300多人,而留下的300多人常年在家的也不足一半,青壮年劳力农忙时在家,农闲时外出打工,生活漂泊不定。这种现状令我深思。农村政策好了,农村经济发展了,并不等于农民生活就小康了,像高子河这样的边远小村,由于群众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尽管经济并不贫困,但还是有不少村民选择离开乡村去城镇生活,农村公共资源的配置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已经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离开该村时,许多村民饱含期待地对我说:“上级能不能帮扶点资金,我们也想盖新房,我们实在不愿意离开家乡。”村民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说句

实话,我实在说不出全镇扶持指标太少诸如此类的话,因为尽管是实情,却极易伤害乡亲们的心。

返程的路是那样漫长和沉重。一路上我都在想:假如有足够的政策扶持,假如有完善的公共服务,高子河的村民一定会盖上崭新的住房,一定会告别漂泊的生活,一定会把村庄建得有模有样……

但愿更多的假如变成现实,但愿高子河的梦想不再遥远。

(作者系竹溪县丰溪镇党委书记、镇长郭明)

来自大沟村民情日记

来自小峪村民情日记

来自白石村民情日记

来自廖河村民情日记

村民情日记

来自吕家河村民情日记

来自曲远河店村民情日记

来自四道河村民情日记(推荐)

驻村民情日记

驻村民情日记

来自高子河村民情日记
《来自高子河村民情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