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8: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

猫街镇三家村小学

李子武

看图作文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起着基石作用。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特殊性,看图作文本身的特殊性,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看图作文教学需要科学合理的符合小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看图作文,是将各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画面,转变为思路通畅,词语丰富,生动感人的书面语言,用文字将画面上的人及事、景物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观其景,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看图作文是供料作文的一种,如看简单图,综合图,单幅图,多幅图乃至照片等。看图不但是低年级训练说话写话的途径,也是为书面习作铺桥架路奠定基础的良药,更是高年级提高习作水平的秘方,起到发展思维,训练语言及练就表情达意的基本功。

一、当前小学看图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陈旧,让学生无话可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观察图画或实物后说话,尽管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兴趣,进行引导,但学生常出现“老师要我说,而我不想说”的被动场面,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固然是各学科的共性问题,但是,观察对于看图作文教学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在传统看图作文教学中,孤立的单幅图,表现的时空很有限,这单一的、瞬间的情景,难以展现事情的发展过程;多幅的连续图也无法生动展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由于小学生阅历浅,观察时往往是随意的,思路狭窄,看后表达时常感到束手无策,即使想说,也说得内容简单、肤浅。

(二)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没有体现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作用,即“协作学习”,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共享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教师常常指名几位学生看图局部说后,让少数尖子生连起来说。学生参与说话面很窄,而且提问及回答基本上都是在老师和学生间一对一进行,忽视学生间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作文教学耗时多,效果差。

传统的看图作文教学常把看图说话、练习写作安排在两节课,即使把两项任务紧凑地安排在一课时内,也常常因学生书写速度慢而拖至课外完成。批改作文则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讲评反馈,必须在教学批改之后,不但间隔时间长,而且也只能挑几篇典型作文进行讲评,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被束之高阁,最多也只能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写在其作文本上,而学生对老师的批改,大多只看分数,不急于了解自己的作文究竟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种反馈慢,效率低的教学方法给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四)内容思想性要求过高,成了“千篇1律”。

以往的看图作文教学,我们教师总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当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有意义的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是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体验,没有那么多的生活题材可以挖掘。于是“让位子、推车子、抱孩子、捡票子、收谷子”等“五子”现象屡见不鲜,成了“千篇1律”的作文。

二、低年级“说”、“写”等语文能力的发展水平与特征

小学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其中说的能力就是要用普通话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准确运用语言,说好普通话的能力,当众说话,有中心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答问有迅速应变能力,创造性地复述,有联想、发现的创造力等。写的能力就是能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选词用语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加工修改的能力等。看图作文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以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前提,要求学生写下有关图画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小学课本中出现的看图作文的课后思考与训练一般都是有“看图讨论”,“按要求说话”,“看图写话”三部分组成,由此可见,看图作文能力不仅是“写”的能力,而且还离不开“说”的能力。因此,低年级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对看图作文的能力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三、看图作文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虽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教材,但其重视程度却非一般,作文能力可以衡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看图作文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作文形式,其图画的鲜明性,内涵的丰富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与激情,能够唤起他们对相似情景的回忆,从而解决他们作文无话可说的难题。著名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的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可见,看图作文与作者根据所给定的题目要求,在头脑中确定所要表达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这些信息且合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的一般作文又有所差别,看图作文有“图”的插入,有“图”的刺激,因此,“图”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看图作文中根据篇幅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之分,在小学三年级之前的课本中两者兼具,但画面较简单,直观,且一般以说话要求为主。三年级的课本中多幅画居多,且各幅画之间的联系需要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情节性较强,多幅画的看图作文如果表达成文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要表达成文不仅需要构思,而且还需要想象与联想。因此,教师对学生关于图画之间的联系的引导既要科学,又要艺术,尽量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让他们自己去进行联系。此外,看图作文还有景物画和人物画之分,但无论是人物画还是风景画都是静止的,要通过想象才能动起来。低年级的学生对有色彩的东西和能动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而对静态的东西就并不一定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牵动学生的想象是十分关键的。

看图作文是从视觉到文字的转变又是区别与其他类型作文的鲜明特征。一般认为,口语独白是作文构篇的基础,是文章的最初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作文就是“自己写话”,而看图作文则是学生先把所看到的转换成为自己的话,然后再写下来,在语言心理结构上起着双重改组的变化。因此,低年级看图作文中,要求学生“说”,必先让学生“看”,要求学生“作”,必先要求学生“说”,是必然的途径。

四、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写活看图作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写作的基石,是写作文的准备阶段。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知道学生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为中高年级的作文作铺垫?本文就看图写话的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剖析“看图写话”。

顾名思义,“看图写话”就是根据指定的图片写一段话。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写话其实包含了复杂的层次。“看图写话”包含了四个过程:看→想→说→写。当学生看到一幅图后,双眼在充分观察后把看到的表象输入大脑进行想象加工,然后把各种各样想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通过“说”这个环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最后,用文字完整具体地把口头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成为一段话。因此,这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看”是前提。

“看图”是写话的基础。没有把图画内容看清楚,就不能准确表达图画内容。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图画形象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感知它,理解它,表达它。观察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表达质量的好坏。一年级以单幅图画为主,二年级以多幅图为主。学生看图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的过程。刚入学的孩子,观察的事物是随意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目的性也没有观察的顺序。

2、“想”是灵魂

美国教育学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实在并有想象力,就必须在思想上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才能把画面描述得更具体生动。

从看到想,这是形象思维转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想象翅膀一旦张开,平淡的图画充满了生动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学生就只能写出平淡无味的语句。

3、“说”是过渡

“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说话是指用语言表情达意,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说话应该大家都会,但会说话,能把话说漂亮,确实一门学问。 “口语表述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口语表述水平的提高,其实取决于表述者思维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就说明说话训练是何等重要。但是,很遗憾地,现在很多地区的语文课程中,却取消了说话课,取而代之的是课本中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以及课文中的口语训练。但是,这些口语训练并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这里说说,那边讲讲,说话训练流于表面,只偏重了识字认字方面的训练。因此造成某些学生看到一副图画,要么不敢说,要么不会说,要么心里明白却不知怎么说。学生的“想”不能有效地通过“说”表达出来,那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却倒不出来。因此,学生在写作时能表达清楚,有条理具体,那么写话就难了。

4、“写”是终点

看图写话,最终还是归结到“写”上面。低年级的写话,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则主要进行连句成段的句群训练。刚开始学习写话的时候,学生识字量有限,因此,不求生动具体,只要学生能把话写完整,写得通顺连贯,别人能够看懂即可。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写话训练后,学生具备了写完整的话的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因此,写话的要求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写具体,写生动。理解了看图写话的整个过程,便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

(二)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

现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侧重在生字词学习上,忽视了写话训练。学生认识一大堆生字词,却写不出通顺的话。当学生升上中年级,便要求写出成篇的文章,就如一个婴儿还不会学走路,便要求他跑步了。结果,有的学生三年级还不能完整通顺地写好一句话。因此,训练学生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好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以下,我将根据看图写话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1、明确看图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观察力较低,观察对象较为散乱,抓不住重点,容易被无关要素所干扰。因此,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一二年级的课本中,有很多富有儿童特点的插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利用这些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从整体入手,首先要能看清画面,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导学生观察图,让学生抓住下面四个问题:①图中画的是什么时间(或季节),你从哪看出来的?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点(或地方),你从哪看出来的?③图中画的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请你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如果画中的人物多,也可在联想时再给他们起名字。④他们都在做什么?初步让学生整体感知图上的内容,学会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他们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图意。

(2)观察背景。如从画面中能知道是什么时候,画上还有什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

(3)观察细节,抓住重点。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学会抓住重点仔细观察。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要能在图中所描写的事物中,思考找出主要事物;在图中许多人物中,找出主要人物,对主要事物或主要任务要仔细观察。这也就是在文中需要进行具体描写的地方。

2、从图入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是看图写话的灵魂。“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联想,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老师提供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过联想,让学生把观察的静止画面变得动态起来,让图上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其次,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外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对话,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拓了思维,想得更多,想得更深。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想的过程中,千万不能随便扼杀学生的想象空间,也不能随便否定学生的想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有时候所想像的东西是比较夸张和不合理的,这时如果一句“不对。不能这样想。”就会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以后就不敢也不会主动地进行想象了。所以老师应该珍惜每一个学生的想象世界,多用鼓励的语言评价他们所想的,同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的想象世界更加丰富。

3、给学生表达的舞台,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后,如何能把图上的内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呢?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充分地进行联想和想像后,脑中出现了不少画面,但这些画面是散乱的,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出来,例如由远到近,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等。指导时,让学生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学生的表达有一定的顺序,就有了写话的框架,学生也更愿意表达了。

但是,表达能力因人而异。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当然能在老师引导下说出精彩的语句,但是老师也不能忽略了其他学生的表达需要。往往我们在一些公开课中,总是发现上课的老师老是跟那几个积极发言的学生在对话,其他学生仿佛是一个旁听生。如果课堂上老师只与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交流,那么其他学生就没有表达的愿望了。因此,老师必须提供给学生表达的舞台,例如在指名一两个表达较好的学生进行说话后,再在全班进行同桌对说或者学习小组交流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和交流的机会。老师在知道学生进行表达时,也应把重点放在中下生上,在引导和帮助下让他们都能获得表达的成功感。在引导学生表达的过程中,老师的激励语言也很重要。“你说的跟别人不一样,很特别!”“你用的词语真好!”“谁能比他说得更多?”低年级的学生在激励下能越说越多,越说越好。

4、指导学生写通顺完整的话,写具体的话,写有个性的话。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已进行了充分的想像和表达后,便需要动笔写下来。《语文课程标准》的低年级学段的写作要求是写话,这是为中高年级的写作做铺垫的。而一段话,其实是由好几个句子连成的,因此,老师首先让学生学会写好一句话。特别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句话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看图写好一句话。但这一句话必须是通顺的,完整的,能表达出图意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能写好一句话,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写清楚,写完整就可以了,同时要要重视书写、用字用词、表达内容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在写好一句话的基础上,逐渐过度到写好一段话,这样学生就得心应手了。学写一段话是孩子将自己片断的,不系统的观察和思想活动外化的最好形式,也是孩子作文水平发展和提高的必经阶段,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来说,它至关重要。指导学生写话,要求学生写通顺,写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有起因经过结果。在要求写话写完整的基础上,老师要求学生把话写具体,特别在重点事物或人物上写具体,写出细节,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神态。在写完整写具体的基础上,老师也应引导学生写出自己个性的话。学生的想象是无限的,有的语句是很有创意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精彩的语句用在写话上,写出富有个性的话语。

5、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

看图写话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经常在每周给学生一张小图片,让学生贴在写话本上,进行看图写话。在长期训练中,学生的写话有很大的进步,从简单的一两句话到三四句话,直至到写出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每次选择的图片,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关于学校生活的,关于家庭生活的,学生看到图的时候已经很有表达的欲望。除此以外,低年级课本中也有大量有趣的插图,老师在教学上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多种形式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感受写话的兴趣,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低年级学生的看图作文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不容忽视,当然,看图作文自身的独特性,也构成了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特殊指导模式。教师应跳出原来的教学引导方式和评价模式,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结合低年级看图作文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活化引导,活化评价。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低年级看图写话论文

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浅析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