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学寄语

发布时间:2020-03-04 02:38: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学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这一学期的航程又开始了! 曾经的分数,不代表什么了

曾经的表现,不意味什么了

如今是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昨日的夕阳虽然美丽,但是今日的初阳更加辉煌. 光明在你我的前后

只要勤奋,成功在望

只要努力,落后的鸟儿也会赶上群体

知识的海洋在等着你拼搏

生活的天空在等着你翱翔

来吧来吧!

走进属于自己的空间! 开始新学期的生活!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开学应注意些什么吧~

初二(5)班

第一期

中国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但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10月5日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颁《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2011年9月10日是中国第27个教师节。下面我们来为老师献上一首诗:

我们的教师

您是蜡烛,闪耀微弱的烛光

您是园丁,流下辛勤的汗珠滴滴闪亮

啊!老师,您把我培养成人,让我为祖国发光

啊!老师,您教会我怎样做人,我的血液里有你的心血在流淌!

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我国教师节的由来

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 18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 今年教师节前夕,我们走访了85岁高龄为教师节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方明先生,让他谈谈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的建立用了5年时间 谈起教师节的由来,方老说:“事情最早要从一份提案说起„„”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 案由: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提案人:徐伯昕 吴贻芳 史念海 李霁野 张明养 叶至善 徐楚波 郑效洵 马力可 霍懋征 葛志成 方 明 巫宝三 张景宁 叶圣陶 雷洁琼 柯 灵(注:原件签名顺序) 理由: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尊师问题,指出尊师,不仅教师节是学生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员,所有学生的家长,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都要尊师„„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 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 政协审查的意见如下: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 在提案人中,叶圣陶是民进中央第三任主席、全国政协第六届副主席。雷洁琼是民进中央第四任主席、全国政协第六届副主席、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徐伯昕、吴贻芳、葛志成、叶至善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张明养、柯灵、方明曾任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而方明又是提案的主要发起人及撰稿人。 方老接着告诉我们,其实,解放前也有教师节,是每年的6月6日。

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样,“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所闻。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普遍。”要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应该在新中国建立教师节,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于是,在1981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上,方明和民进的16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这份提案。 为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方明征求过谢冰心、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先生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习仲勋书记接见参加全国中小学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方明和教育部张承先副部长一起向习仲勋提出建立教师节的事,习仲勋问解放前有无教师节,方明告之6月6日是解放前的教师节,并介绍了1949年6月6日陈毅同志参加上海解放后庆祝教师节的情况。习仲勋听后建议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起来写报告请示中央。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全国政协审查的意见如下:“建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研究办理。”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1984年10月,万里、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对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圈阅。

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如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建立‘教师节’,我们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从1981年到1985年,教师节的建立前前后后经历5个年头。方明激动地说,“要办成一件事还真不容易啊!”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最为关键,只有及时收心并排解开学前的焦虑,才能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学业上不欠账,才能跟上新学期的新进程。因此,学生只有做收心得主动践行者,才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要从三个方面主动收心。

1、调解生物钟。

假期里,很多同学因为观看电视剧、玩网络游戏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钟错乱,开学前必须调整,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开学前三天,不要因为作业欠账而开夜车,影响生活规律的形成。早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正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

2、备齐学习用具。

开学前,要购置工具书、教辅资料等必要的学习用具,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准备学习和生活用品,高年级学生要自己将衣服、鞋帽等洗刷干净,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

3、转移注意力。

多数学生假期以休息、娱乐为主,以学习为辅,老师和家长都没有过多干预,开学前,学生对电视节目和游戏往往意犹未尽,此时,学生要接受家长的意见,主动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作业需要完善,哪些知识还模糊,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作业完成后,可以复习旧知识,预习新学期知识,读一些有用的书籍,以此进行开学前的热身。开学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课堂上,为防止精神溜号,要耳、眼、手、脑、口并用,要认真的听、细心的看、积极的想、仔细的写、按要求去读,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知道了如何收心,下面激励一下把大家吧: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 列宁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
《开学寄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学生开学寄语 寄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