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丢丢铜仔教案4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丢丢铜仔

1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明亮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丢丢铜仔》。

2、积极参与律动活动,用背景音响材料进行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进行合唱。 2学情分析

《丢丢铜仔》是一首闽南语歌曲,歌词简短,旋律活泼,非常受师生喜欢。教师根据这一情况结合学生的喜好展开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经过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尤其对与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特长生极少,大部分孩子表演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因此在课堂中运用大量的声势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圆润、明亮的声音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背景音响材料参与合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1、播放《小苹果》,带学生做简单的体态律动。

2、欣赏鲍元恺的交响组曲《台湾音画》中的《丢丢铜仔》。 活动2【讲授】

(二)新课教学

1、出示背景音响材料:人声模仿火车行进的声音。

2、声部学习:

①声部1:模仿火车的行进声音“克特克特”,注意使用气声轻念。 ②声部2:模仿火车的汽笛声“呜呜”

③伴随歌曲音乐,结合两个声部进行配合。注重声部的表现,讲述火车声音在听觉上的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

(三)主旋律学习

1、播放闽南语版《丢丢铜仔》。

2、出示歌词,对歌词中的虚词和客家话进行讲解,教师带唱闽南方言。

3、根据歌曲编配一套简单的身体律动节奏,“原地踏步与下蹲”动作结合配合歌曲进行教唱。

4、播放音乐,跟随音乐进行演唱。

5、随琴进行演唱,注意“丢丢”等下滑音的演唱和歌曲欢快的情绪体现。 活动3【活动】活动

(四)三部合唱

分成三大组进行声部的配合练习,教师进行指挥。

在前两个声部的基础上加入主旋律的演唱。注意声部之间的配合。

(五)歌曲拓展

1、播放龚琳娜版的《丢丢铜仔》。学生说感受......

2、跟随音乐歌唱,放松身体,强调歌曲欢快情绪的表现。 活动4【作业】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

《丢丢铜仔》这一首台湾民歌,它的旋律非常活泼、优美,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内容也是丰富多样,说明了我们的民歌是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留意并收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丰富我们的音乐生活,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把我们茶陵的本土特色民歌带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去!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丢丢铜仔教案

”丢丢铜仔“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欣赏《丢丢铜仔》教学设计(推荐)

丢手绢音乐游戏教案

音乐:丢手绢(音乐游戏)

丢手绢教案

丢手绢教案

七年级第五单元音乐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丢丢铜仔教案4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丢丢铜仔教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