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升本大学语文(三)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3: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升本大学语文(三)

《炉中煤》 现代自由体诗歌

郭沫若

作家作品:

1. 郭沫若,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文化战士。

2. “五四”运动前后,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成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3. 1921年出版了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有重要意义的诗集《女神》。

4. 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屈原》、《虎符》等历史剧。 本文要点:

1、主旨: 诗人表达了对五四后焕发青春的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无私奉献精神

2、本诗中的两个主要意象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3、本诗第三节的双重象征意义是什么,“重见天光”喻指什么?

4、运用比喻、拟人、设问、反复等修辞

手法和象征、托物言志、拟人化等表现手法

5、本诗韵律和谐,反复咏叹的表达作用

一、单选题

1.对《炉中煤》中诗人情感的全面表述是( D )。

A.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B.对五四后焕发青春的祖国的无比热爱

C.对五四后焕发青春的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

D.对五四后焕发青春的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无私奉献精神

2.在《炉中煤》中鲜明地体现诗人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D )。

A.啊,我年青的女郎

B.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C.我活埋地底多年,到今朝总是重见天光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3.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抒写作者的

情怀,这种表现方法是( C )。

A.侧面烘托 B.对比反衬 C.托物言志 D.象征暗示 4.总体来说,《炉中煤》的拟人化手法体现在( C )。

A.将祖国称为年青的女郎 B.作者将自身化作炉中煤 C.让炉中煤来倾诉衷情 D.用煤的燃烧来暗示激情

5.《炉中煤》中称祖国为“年青的女郎”和“心爱的人儿”,这种抒情方法是( C )。

A.借写景抒情 B.借叙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比拟抒情

6.《炉中煤》中,用煤的燃烧来抒写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表现方法是( D )。

A.托物言志 B.拟人手法 C.对比反衬 D.象征暗示 7.《炉中煤》中,作者赋予炉中煤以灵性,让它来倾诉衷情,这种抒情方法是( C )。

A、借写景抒情 B、借比喻抒情 C、借比拟抒情 D、借夸张抒情

8.在《炉中煤》中,作者将炉中煤称作黑奴,这种修辞手法是( B )。

A.拟人 B.比喻

C.借代

D.拟物

二、多选题 1.下列作家中,青年时代为投身反帝爱国运动而弃医从文的有( BC )。 A.李大钊 B.鲁迅

C.郭沫若 D、.闻一多 E.郁达夫

2.《炉中煤》中作者用以自喻的事物有( BCD )。

A.年青的女郎 B.炉中煤 C.黑奴

D.栋梁 E、心爱的人儿

3.《炉中煤》中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有(ABC )。 A.托物言志 B.拟人手法 C.象征暗示 D.对比反衬 E、侧面烘托

4.《炉中煤》中的象征暗示主要体现在(BCD )。

A.将自身化作炉中煤,称祖国为女郎 B.借煤向女郎倾诉爱情,体现爱国热情

C.用煤重见天光,体现中华民族的新生 D.用煤的燃烧,体现无私奉献精神 E.赋予煤以灵性,代人诉说衷情

5.《炉中煤》中所运用的抒情方法有( BCE )。

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C.借比喻抒情 D.借典故抒情 E、借比拟抒情

6.《炉中煤》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ABCDE )。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反复 E.设问

三、简析题

(一) 阅读,回答问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写出“年青的女郎”的喻义。

五四后青春焕发的祖国。

2、写出“你的殷勤”、“我的思量”的寓意。

“你的殷勤”:焕发青春的祖国对爱国志士的殷切召唤和期望。“我的思量”:爱国志士对青春祖国的思念和期望。

3、写出“燃”字的象征内涵。 “燃”表现了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主要体现了诗人往昔被压抑着的爱国激情,指的是诗人在黑暗长夜中的摸索探寻。

(二) 阅读,回答问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1、称祖国为女郎,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2、写出“我”的双重身份和“重见天光”的三重寓意。

“我”的双重身份:诗人自己和中华民族。“重见天光”的三重寓意:诗人的新生、祖国的新生、和中华民族的新生。

3、后两句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象征暗示。

(三) 阅读,回答问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指出“年青的女郎”、“故乡”、“心爱的人儿”三者寓意的差别。

三者都指向祖国,但“年青的女郎”强调祖国的新生和青春焕发,“故乡”只是祖国的借代,“心爱的人儿”侧重诗人对新生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三者的侧重点和情感都有差别。

2.指出后两句的表现方法。

象征暗示。

3.“燃”的象征内涵是什么?

这里的“燃”同样表现了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但比前者进了一步。这里主要体现了诗人由五四革命运动焕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强调了诗人在“重见天光”后激情

喷发、奋力搏击的赤诚献身精神。

《 雨巷》

现代自由体诗歌

戴望舒

作家作品:

1.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上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2.戴望舒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3.戴望舒的诗歌名篇有《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本文要点:

1.主旨:抒写了理想幻灭时的那种难以名状的痛苦,含蓄而隐晦地揭示了一代知识青年当时消极而真实的思想与情绪。

2.全诗运用象征手法,理解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丁香姑娘”这一形象的象征意味。 4.分析本诗第二节运用的修辞手法。 5.了解本诗的艺术特色

一、单选题:

1.这首诗最初发表在(

A

A.《小说月报》1928年8月第19卷

第8号,后收入诗集《我的记忆》。

B.1920年9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一号,后收入《呐喊》

C.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后收入诗集《女神》 D.1925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第200期,后收入《背影》中。

2.《雨巷》这首诗是(

C

) A.现实主义诗作

B.浪漫主义诗作

C.典型象征主义诗作

D.革命现实主义诗作

3.《雨巷》中通过寂寞、冷清、朦胧的长长的雨巷,来表述(

B

A.诗人孤独无依,思念家乡的愁苦感情。

B.诗人对一种美的追寻,和在追寻中无可依附的飘渺感情。

C.诗人感觉到社会黑暗势力的压力,非常抑郁的感情。

D.诗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感。

4.《雨巷》通过“我”去寻找幻影中的“丁香姑娘”而不得的心理过程,来展示(

C

A.诗人追求纯真爱情的迫切心情。

B.诗人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C.理想幻灭时的那种难以名状的痛苦。 D.男女双方爱情遭到阻隔的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二、多选题:

1.《雨巷》的思想格调虽不是积极高昂的,然而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却很高,它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有( ABCD

A.富有浓重的象征色彩

B.诗中的意象有丰富的内涵

C.意象和情绪之间具有不确定性,反而使作品内涵有了审美张力

D.具有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

E.展开故事情节,结构全篇。

2.《雨巷》中营造了一个“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表达了( ABC

A.作者在低徊自怜中的哀怨、悲伤、彷

徨,迷惘情绪。

B.作者的丝丝朦胧理想和浪漫情愫。 C.一代知识青年在大革命失败后消极而真实的思想与情绪。

D.回环往复、婉转深微的爱情的真挚和专一的情愫。

E.作者对江南自然美景的无比赞赏。 3.作者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抒情形象( ABCD )

A.象征着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

B.象征着作者热切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理想和希望

C.象征着大革命失败后的那种不甘寂寞的和美好形象被破坏的复杂心境。 D.她是作者梦幻中的情人形象

E.表现了美人伤春怀怨的愁情

三、简答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作者和绝大部分知识分子一样,陷入了极度的悲观和痛苦之中。《雨巷》中营造出的“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表达了

作者那种在低徊自怜中的哀怨、悲伤、彷徨、迷惘中的丝丝朦胧理想和浪漫情愫,含蓄而隐晦地揭示了一代知识青年当时消极而真实的思想与情绪。

2.在古人的诗词中“丁香结”象征什么,而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姑娘”有哪些象征意味?

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用它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传统的表现手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把丁香结和雨中的惆怅联在一起了。他的《浣溪沙》中有一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就是用雨中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

“丁香姑娘”作为一个梦幻中的情人形象,她象征着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

,也象征着作者热切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理想和希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象征着大革命失败后的那

种不甘寂寞的和美好形象被破坏的复杂心境。

《 **》

鲁迅

课文阅读分析方面的考核要点: 1.说明题目“**”的涵义。(这是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农民中引起的关于辫子的**。用以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2.概括小说的主题。(不启发群众觉悟,不真正推翻封建势力,任何社会改革,即使剪掉辫子这样的改革,也非易事,因此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3.理解小说以辫子事件为主线贯串全文的结构特色。(共分四部分:①辫子**的起因;②辫子**的深化;③辫子**的消解;④辫子**之后,一切如旧。)

4.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对烘托主题的作用。(开头对临河土场、夕日余辉、花脚蚊子、小桌短凳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的封闭落后,传统保守的氛围;这种环境正与农民的愚昧落后相适应。对辫子风

波起了烘托作用,也就烘托了主题。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其作用也是这样。)

5.概括并分析小说主人公七斤这个落后农民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愚昧麻木、胆小怕事,缺乏民主主义觉悟、冷漠保守的农民形象。)

6.概括并分析小说反面人物赵七爷这个封建遗老的性格特征。(装腔作势,不学无术、善于韬晦、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或帝制余孽形象。)

7.分别概括七斤嫂、八一嫂、九斤老太的性格特征。(七斤嫂:愚昧麻木,保守落后,泼辣粗俗;八一嫂:爱管小事,心地善良;九斤老太:爱发牢骚,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保守、复旧。)

8.结合课文中有关段落,说明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对话中反映出农民共同的特征:冷漠保守,愚昧落后,缺乏民主主义的觉悟,农民的这种精神状态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密切相关,从而突出了主旨。)

9.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部分,说明其表达作用。(赵七爷“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志》,表现其迂腐浅薄之极;七斤没有辫子后“忘了吸烟„„”表现其愚昧;九斤老太张口闭口“一代不如一代”表现其保守、复旧。) 10.认知本文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总体特色。(勾勒人物穿戴或外形的特征,以活现其内心特征。如写赵七爷的“将辫子盘在顶上”“穿宝蓝色竹布的长衫”等。)

11、简要说明小说结尾对深化主题的作用。(农村依旧一潭死水,封建传统代代相传,农民精神依旧麻木,如不改变,如不唤醒民众,中国将仍无希望。)

一、选择题:

1.《**》中的“**”,引起于(

B

A.清帝退位

B.张勋复辟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2.《**》中的“**”,所围绕着展开的事件是(

A

A.七斤头上有没有辫子

B.赵七爷到土场示威

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

D.皇帝是否又坐了龙庭

3.《**》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D

)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

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

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4.鲁迅的小说《**》最初发表于(

A

A.1920年9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一号 ,后收入《呐喊》。

B.《小说月报》1928年8月第19卷第8号,后收入诗集《我的记忆》。 C.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后收入诗集《女神》。 D.1925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第200期,后收入《背影》中。

5.鲁迅小说《**》里的故事发生在(

B )

A.未庄

B.鲁镇

C.绍兴

D.乌镇 6.小说开头所描绘的“田家乐”景象的主要意义在于( D

A.暴露农民的愚昧落后

B.讽刺文人的不合时宜

C.衬托后文的**动感

D.启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7.七斤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C

A.见多识广

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

D.伺机复辟

8.赵七爷的主要性格是(

D

) A.见多识广

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

D.伺机复辟

二、多选题:

1.《**》所反映的主要的社会现实是(

ABC )

A.农民还处在愚昧落后状态

B.帝制余孽还在伺机复辟

C.辛亥革命尚未真正唤醒民众

D.许多政客宣扬革命已经成功

E.不少文人陶醉于“农家乐” 2.《**》中赵七爷的性格特征有( ACD ) A.不学无术

B.麻木不仁

C.善于韬晦

D.伺机复辟

E.不问政治

3.《**》中刻画赵七爷的典型细节有( ABDE )

A.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B.马褂藏起、穿上、又藏起

C.知道谁家闺女生了夜叉

D.时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志”

E.知道张大帅是张翼德的后代

4.《**》中刻画七斤的典型细节有( ABD)

A.遇事坐在门槛上抽烟说不出话

B.知道谁家的闺女生了个夜叉

C.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

D.因女儿打碎饭碗而大打出手

E.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三、简析题:

1.“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1) 这段话是谁说的?

是赵七爷说的。

(2) “张大帅”指的谁?“张翼德”是什么人?

“张大帅”指张勋。张翼德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3) 从这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一

个人?

可以看出赵七爷既是个听到复辟消息后就高兴张狂的帝制余孽,又是一个不学无术、装腔作势吓人的极愚蠢的草包。

(4) 这里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2.“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入娘的!„„”

(1) 这里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其中前半段与后半段的刻画方法又有何不同?

这里用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七斤形象。前半段是通过“以外显内”的方式来间接地显示人物心理;后半段则是直接心理描写。

(2) 七斤“忘记了吸烟”说明什么?

七斤忘记了吸烟,是由于他没有了辫子,怕被杀头,心里十分着急。这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3) 七斤的直接心理活动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说明了什么?

七斤“想想些办法”,但满脑子只有残断影像和片言只语,什么也贯穿不起来,连个极其简单的思想也不能组织。这十分深刻地揭示出七斤的极端愚昧无知心态。

(4) 从七斤的这一心理状态可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七斤当时是当地的“出场人物”。竟也如此愚昧无知,可见当时农村究竟落后到了何种程度。

3.文章最末一段“现在的七斤,„„一瘸一拐的往来。

1.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结尾这段话的大意。

鞭子**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死水一潭”的老样子。 2.作者为何强调村人对七斤的尊敬?

作者强调七斤受尊敬,是为反衬其他人还远不及七斤;而七斤已经如此愚昧落后,那当时农村、农民的落后程度就不待言了。 3.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结尾与小说开

头的环境描写相呼应?作者用这一呼应来说明什么?

这个结尾与开头的“田家乐”景象相呼应体现在:“到夏天,他们仍然字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这一呼应说明:农村的愚昧落后根深蒂固,像张勋复辟这样重大的政治事件,都不能对它有丝毫触动,可见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 4.九斤老太的“不平而且康健”有何象征意义?

九斤老太仍然不平而且康健,象征着当时农村封建保守、复旧思想根深蒂固。

5.六斤的“新近裹脚”和“一瘸一拐”地走路有何象征意味?

九斤的“新近裹脚”和“一瘸一拐”的走路,象征着封建传统仍在一代代地往下传着,中国社会仍在痛苦地走着老路。

6.“十八个铜钉的饭碗”有何象征意

21

义?

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与落后之中修补着几千年来的老例。 7.作者主要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六斤?

作者主要通过裹脚。端着饭碗、一瘸一拐地走路等细节描写来刻画六斤的形象。

8.为什么说这个结尾深化了小说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辫子**的描绘,反映了农民愚昧落后的状态;而这个结尾,则告诉人们,虽然经过了张勋复辟的政治**,农村却仍是死水一潭,这就进一步揭示出当时农村的保守、复旧思想是多么难以被触动、被改造,从而使主题思想又深入了一层。由此可以启示革命者: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唤醒沉睡的民众。

22

《谏逐客书》

(秦代)李斯 作家作品:

1.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法家代表人物。

2。李斯的散文长于说理,所作奏书和碑文,对后世很有影响。

3。李斯的文章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本文载于《史记·李斯列传》。 文体知识:

1.“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2.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本文要点: 1.主旨:目的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2.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一开始就直截了当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3.以事实为依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纳客则强国的观点。

23

4.文章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珠宝、美色、音乐要说明什么

5.作者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 6.反复采用正反对比论证,阐明中心论点 7.善于铺陈,气势磅礴

8.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一、词语解释:

本文应掌握的重点词语:

窃、遂、易、殷盛、举、膏腴、从、施、治、杜、以、负、向、却、内、致、建、树、说、充、实、庶、业、资、籍、益

二、翻译题: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窃:私下,副词,用在动词“以为”前,表示谦恭。过:过错。

我听说官吏们商议要驱逐客卿,我个人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百姓因而富足兴旺,国家因而富庶强大,百姓乐于为国家出力。

3.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

24

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面向西方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 4.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象蚕吃桑叶一样吞并掉其他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王基业。 5.客何负于秦哉?

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

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如果当初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肯容纳他们,疏远有才能的人而不重用„„。 7.娱心意,说耳目者。

使心意欢娱的事物,使耳目愉悦的声色。 8.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列于侧。

随着时尚打扮得高雅漂亮,美好艳丽、体态优雅的赵女就不会站在你的旁边。 9.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这不是统治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呀! 10.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因此泰山不嫌弃一块块土壤,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一条条细流,所

25

以才能成就它的深广。做国君的人不拒绝众多的老百姓,所以才能使他的功德昭著。

11.却宾客以业诸侯

驱赶客卿,使其他诸侯成就功业。 12.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借给仇敌武器,送给强盗粮食的情况。

13.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减少自己的臣民而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对内造成自己的空虚,对外和诸侯结下怨仇。

四、单选题: 1.《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D

A.客商

B.看客

C.游客

D.客卿 2.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缪公广招贤才,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睢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方法是(

A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3.《谏逐客书》列举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

26

色、音乐,是为了(

D

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B.宣扬秦国强大富足

C.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

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产于外国,来证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C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5.在《谏逐客书》一文中,李斯用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的做法来论证秦王的错误,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B

A、归纳法

B、对比法

C、演绎法

D、类比法 6.《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取消驱逐客卿成命的主要原因是(

A

A.论点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切中要害

B.反复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是非昭彰

27

C.论据十分充足,事实胜于雄辩

D.排比对偶联翩,气势充沛

五、多选题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这“四君”指的是(

ABDE )

A.秦缪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秦惠王

E .秦昭王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下列论据来论证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其中运用类比论证法的有(

BCD ) A.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 B.“地广者粟多” C.“泰山不让土壤”

D.逐客是“藉寇兵而赍盗粮”

E.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ABC

A.排比

B.对偶

C.比喻

D.类比

E.夸张

28

六、问答题: 1.李斯为什么要写这篇奏章?奏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由于秦王听信谗言,下令驱逐一切不在秦国出生的宾客和士大夫,所以李斯写这篇奏章加以劝阻.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2.本文贯穿始终的一个论证方法是什么?

本文贯穿始终的一种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利害对比。正面论证,以彰明任用客卿之利,反面推理,以揭示驱逐客卿之害,两相对比,是非十分鲜明突出。

七、简析题:

1.“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客何负于秦哉?”

(1)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论点的是哪几句?

能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是最后几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2)概述文中所列举的论据。

29

这段文字中共列举了秦国发展史上四位君王通过任用客卿而取得成功的历史事实:缪公用客卿,“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举地千里”;惠王用张仪,“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昭王用范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3)这段论证的说服力来自哪里?这段论说的说服力来自:论据充分,而且都是用的秦王自己发展史上的历史事实,都与秦国走向富强、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有关,这就切中了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愿望。 2.“臣闻地广者粟多,„„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概括这段文字的旨意。

这段文字的旨意:阐明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害,从理论上论证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2)这段话可以划分为两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前半部分论证不却众庶、广纳人才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后半部分论证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国的道理。

30

(3)划分前半部分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前半部分又分三个层次:一是用地要广、国要大、兵要强之理来暗示人才要多多益善之意;二是用泰山、河海为喻,说明君王要功业昭彰就必须广纳人才;三是以古代圣贤为例,说明只有广纳人才方能事业有成、天下无敌。

(4)前后两部分构成怎样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前后两部分之间是正反对比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议论整体上采用了比较法中的对比论证法。

(5)前后两部分各自又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前后两部分各自又采用的都主要是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法。

《五代史伶官传序》

(北宋)欧阳修 作家作品:

1.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

31

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2.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诗*新运

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3. 他的散文具有说理畅达、抒情

委婉的风格。

4. 他的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文体知识:

1.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2.这是一篇史论 本文要点:

1.本文中心论点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盛衰在于人事的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以唐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为依据,论证主旨。

3.欲抑先扬,对比鲜明。

4.文章笔力雄健,气势夺人。

32

5.熟记本文中出现的警戒性的断语,理解警戒性断语的作用。

一、词语解释

重点掌握的词:之、原、终、赐、遗、尔、乃、遣、盛、负、纳、方、系、及、顾、泣、本、忧劳、逸豫、积、忽微、困、溺、从事

二、翻译题:

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得到天下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2.及凯旋而纳之

等到胜利归来就把箭收藏在祖庙里。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当他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将梁国君臣的首级装入木匣时„„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败啊! 5.《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说:“骄傲自满,便会受到损害,

33

谦虚谨慎就能得到好处。”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逸享乐就会把自身毁灭。

7.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灾难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逐渐积累起来的,而那些有智谋、有勇气的人大多被他所沉溺迷爱的人和事物迷惑困扰。

二、单选题: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阐述“盛衰之理“所用的历史论据是(

C

A.唐玄宗前盛后衰的历史

B.李煜亡国的史实

C.后唐庄宗盛衰的史实

D.陈叔宝荒淫误国的历史

2.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

B

A.“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B.“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C. 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3.集中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反义词是(

B

34

A.盛与衰

B.天命与人事

C.满与谦

D.忧劳与逸豫 4.从整体看,《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C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5.《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这个“书”指的是(

A

A.尚书

B.四书

C.六书 D.孔子家书

三、多选题

1.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论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ACD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E.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与“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用了相同

35

修辞手法的是(

AE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 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D.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E.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四、简答题:

1.识别本文中运用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第二自然段概述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是事实论据。第三自然段引用的《书》中“满招损,谦得益”、以及作者推出的警戒性的断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都是理论论据。

2.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文章的抒情意味体现在那些地方,有何作用?

本文的写作意在劝谏北宋统治者以史

36

为鉴,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莫蹈覆辙。本文虽以议论为主,但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意味。行文中开篇即以唱叹起笔,使人警醒;时而推出与主旨相关的警戒性断语,而且两两比并,正反相形,如“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时而又出以感慨淋漓之句,多置于文章的筋络关键之处,如“岂非人事哉!”、“可谓庄哉!”、“何其衰也!”“岂独伶人也哉!”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文章是如何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在论证时,以“成败由人”为中心,先极赞庄宗创业时意气之“壮”,再感叹他失败时形势之“衰”,用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鲜明对比映衬,突现庄宗先盛后衰这一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不仅令人信服,而且使文章意脉前后贯通,抑扬有致。

五、简析题: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皆自于人欤?”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7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2)概括这段的论据。

这里用的是历史事实论据:前半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历史事实;后半是国家衰亡,事业失败的历史事实。

(3)作者用什么方法突现中心论点?请略加说明。

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体现并突出中心论点。主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结论就在事实的鲜明对比之中,孰是孰非,“成败之迹”已和盘托出。 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岂独伶人也哉!”

(1)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主要观点的是哪两句?

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论点的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就是说,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皆取决于“人事”是“忧劳”还是“逸豫”。这是将本文的主旨具体化。

38

(2)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据?

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据是:理论论据和历史事实论据。

(3)作者用什么方法突现中心论点?请略加说明。

作者主要是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这一中心论点。这“对比”具体体现在“满”与“谦”、“忧劳”与“逸豫”的对比;“方其盛”、“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及其衰”、“数十伶人”、“身死国灭”的对比;“祸患”与“忽微”、“智勇”与“所溺”之间也包孕着大与小、得与失的对比。可以说,对比手法贯穿在全文的行文之中,是文章说理、达意的主要方法。

39

专升本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专升本测试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

大学语文专升本.2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专升本大学语文寒假作文

安徽统招专升本大学语文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专升本大学语文(三)
《专升本大学语文(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