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校史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即“小211工程”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成功进入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3个二级学科。 截至2013年,学校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17个学院(部),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和1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

历史沿革编辑

西安科技大学前身史 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

西安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西安科技大学(图八)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北洋大学工学院(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组建而成)矿冶工程系。矿冶工程系由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895年的采矿冶金科)和私立焦作工学院(中国矿大)矿冶系(成立于1909年的采矿冶金科)成合并组建而成,聘任殿元教授兼任主任。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当时就曾提出过采矿系从西北工学院分出,单独成立以采矿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设想。1954年陕西省委根据陕西地区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曾多次考虑在西安创办一所为煤炭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校。但是,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成熟,均未实现。

1957年7月,国家高教部决定,将西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调整到当时已由上海迁来西安的交通大学。采矿系调至交通大学后,原归属采矿系的地质教研组分出,与西安动力学院及西北农学院水利系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职工组合并组建了交通大学地质系,袁耀庭教授担任系主任。候运广教授仍担任系采矿系主任。 西安科技大学本史

1958年7月,陕西省人委根据西北协作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煤炭工业在发展对培养科技干部的要求,以会办骥字第307号文正式批准,成立“西安矿业学院”,同时组成了西安矿业学院筹备委员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长张华辛任主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郝耀、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苏庄任副主任。

根据陕西省 人委、高教局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的采矿、地质两系全套设备物资(包括新设的矿山机电专业)并带既定任务(包括58年度设备物资、经费预算及原在校学生 和本年度新招学生)调出”建立新校,以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干部学校为校址(煤干校搬回原煤田地质局),占地103亩。

西安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西安科技大学(图八)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七)(3张) 从 1958年8月12日起,有关各方开始搬迁。当时由西安交大转来学生210名。交通大学招生到矿院报到的新生243名,另从交大转来教职工96人,设备费 5万多元,中外书籍1万余册和部分教学、实验设备。这些由西安交通大学转来的师生以及设备、书籍等就是西安矿业学院成立时的基础。 1958年9月15日,西安矿业学院开学典礼在西安市吉祥村矿院校址内隆重举行。省委有关领导,省煤炭工业局领导、西安交通大学领导等出席大会。一所新的高等煤炭院校——西安矿业学院宣告成立,隶属于煤炭工业部。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了校名,与中国矿业大学(原北京矿业学院)是当时煤炭系统仅有的两所5年制本科高校。

1998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学校划转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1999年6月9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西安科技大学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9月,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揭牌,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矿业类院校的研究生院。分为雁塔校区、临潼校区和长安校区三个校区。其中,雁塔校区、临潼校区负责本部学生的教学工作,长安校区负责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工作。[1]

2办学规模编辑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编辑 科研基地

截至2012年学校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 西安科技大学科研机构

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 2

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3

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注:因资料不全故只列出部分科研机构,学校官方可以补充,需提供参考资料。[2]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3188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5项;科研经费总额7.3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0项;获准专利248项。[2] 2007—2010年,西安科技大学被三大检索目录引用次数达282次,SCI,EI,ISTP每年平均被引用次数分别为53.25次、11.8和2.0次。3年间三大检索系统共收录西安科技大学论文1205篇,其中SCI收录150篇,EI780篇,ISTP275篇。[1 对外交流

截至2013年,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是最早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院校之一,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1+2+1”中美双学位项目、“4+1”中英研究生项目、外国短期留学生来校学习等多种合作项目。[2] 文化传统编辑 校风

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校训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学校精神

励志图存 自强不息[18] 6荣誉编辑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2] 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和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是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2]

西安科技大学校徽

西安科技大学(图五)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西安科技大学(图八)

西安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图一)

西安科技大学(图四)

西安科技大学(图三)

截 至2013年,有教职工19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900余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 组成员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0人,陕西省“百人计划”7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7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6人。学校还有一支由2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8人。

西安科技大学校训:

自强不息,励志图存

校史

校史题库

校史策划书

广西大学校史

中央财经大学校史

校史部分

湖南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校史

校史演讲稿

校史军训

校史
《校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校史简介 校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