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兴业县国家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稻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0:02: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兴业县国家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稻工作总结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81%,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90%,我县亩产在450公斤左右。超级稻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发展超级稻对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县被区推广总站定为项目的实施单位,主要负责搞好三个百亩超级稻核心示范区、两个千亩示范片和一个万亩示范带的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加速超级稻的推广应用速度,为品种结构调整和提高单产,增加稻作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今年早稻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示范推广基本情况

(一)示范推广地点、面积及品种。

1、全县早稻实际推广超级稻面积9万亩。

2、万亩示范带:设在城隍镇湖村、莲塘、城隍、大西、莫村、塘

肚、龙潭、万安等村,面积10316亩。

3、两个千亩示范片:分别设在城隍镇湖村和大平山镇龙泉村,面

积分别为1052亩和1028亩。

4、三个百亩核心示范区:分别设在城隍镇湖村、莲塘、城隍等三

个村分别建设三个百亩核心示范区,面积分别为126.3亩、132亩、118.5亩。

示范带、示范片、示范区统一品种,主要种植Y两优一号。

(二)产量目标

万亩示范带500公斤/亩,平均亩增50公斤以上;千亩示范片550公斤/亩,平均亩增60公斤以上;百亩示范区600公斤/亩,平均亩增60公斤以上。

(三)示范推广成效

今年早稻我县示范推广涉及全县十三个乡镇,面积达到9万亩,

平均亩产量568.3公斤,比对照田平均亩产干谷478.2公斤,增产90.1

1公斤,增产15.86%。万亩示范带在城隍镇经专家按照农业部的测产办

法测产,平均亩产干谷634.2公斤,比对照田平均亩产干谷539.6公

斤,增产94.6公斤,增17.53%;千亩示范片测产加权平均产量653.

5公斤,百亩示范区测产加权平均产量682.3公斤。

二、示范区基地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Y两优1号生育期较长。早稻宜在2月27日至3月5日播种,每

亩用种量1.5公斤。项目区利用编织布隔层育秧占65%,塑盘育秧占

35%,其中千亩核心示范片100%利用编织布隔层育秧;利用旱育保姆和

壮秧剂培育多蘖嫩壮秧。收获期7月24日,全生育期146天。

2、适龄抛栽,合理密植。

由于气候因素等原因,抛插期在3月25日至4月2日,秧龄达27

天左右,叶龄在4.5叶左右;每亩抛栽2.0—2.2万蔸。

3、科学施肥。

超级稻品种基秆粗壮,比较耐肥,施肥原则按照兴业县测土配方

施肥建议卡,实行配方施肥。肥料运筹实行“前促、中控、后补”。肥

料分基肥、分蘖肥、穗肥和粒肥4次施用。具体措施为:(1)基肥每

亩施腐熟鸡粪300公斤,优质复合肥(N:P:K=15:15:15)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2)分蘖肥:于抛栽后5天左右,亩施尿素6公斤、氯化钾6公斤;⑶穗肥在幼穗分化前7天左右施下(约倒4叶露尖),

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7.5公斤,待田水自然落干,尚湿润时亩施

45%三元复合肥10公斤;⑷攻粒肥在幼穗分化4期末追施,亩施尿素、氯化钾各4公斤;抽穗时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提高结实率。

4、科学管水。

无水层抛栽,浅水促蘖,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每亩15万苗

左右)及时露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至成熟期干湿交

替,确保后期叶青籽黄不早衰。采取“厢沟水气平衡”田间管水新技

术,深开行沟和环田沟,平时只保持沟中有水,畦面湿润,使田间小

气候更适于水稻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可节约用水。

5、综合防治病虫害。

超级稻植株高大,基杆粗壮,叶片宽大,叶片深绿,作单季稻种

植,重点防治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纹枯病,大胎破口期预防穗

颈瘟和稻曲病,并按无公害生产技术结合病虫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

害。

三、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我县超级稻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

经常指导相关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推

广、土肥、植保等职能部门站长、副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

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的领导,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组织

实施,做到人员到位,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有力,齐抓共管,

扎实推动,确保成效。

(二) 增加资金投入,抓好示范样板。

我县被区推广总站列为国家农业部示范推广项目县后,县政府和

局领导非常重视,拿出20万元,用于示范基地免耕超级稻的除草剂和

编织布隔层育秧的药物补贴,对示范带、片、区的种子也补贴一部分

资金,对示范样板区做到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播种育秧、统一种植规

格的管理模式,同进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务必把项目抓出成效,真

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集成多项农业新技术。

1、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

在超级稻示范项目区应用面积达12772.8亩,应用率达100%,这

一新技术推广深受农民欢迎,与塑盘育秧、半水育秧相比,一是简单,二是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三是成本低,项目区仅这一项就节支

29.36万元。

2、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今年早稻全县应用免耕栽培达21万亩。项目示范区应用面积达

12772.8亩,应用率达100%,节本增效每亩达93元,项目区仅这一项

就增收118.78多万元。

3、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

项目区按照“兴业测土配方施肥卡”进行超级稻施肥面积达

12772.8亩,应用率达100%,每亩节肥增效32.6元。

4、水气平衡栽培技术。

水气平衡田间管理新技术,在田间深开行沟和环田沟,在水稻水

分敏感期实行寸水管理外,平时只保持沟中有水,畦面湿润即可,使

田间小气候更适于水稻生长,可减少病虫为害,同时利于管理,比一

般田节水30%,项目区应用这一技术面积达12772.8亩,应用率达100%。

5、采用公共植保对水稻病虫综合防治。

超级稻植株高大,基杆粗壮,叶片宽大,叶色深绿,生育期长,

病虫害危害严重,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县

病虫测报站的预报,使用低毒、高效公共安全的农药进行病虫防治,

项目区应用面积12772.8亩,应用率达100%。

(四)积极开展超级稻种植技术培训及宣传。

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

人”的总体思路,做好超级稻推广的技术服务工作,保证每个示范户

能正确掌握超级稻栽培技术,在全县13个乡镇建立1000户科技示范

户,基本上分布到每个村屯。全年共举办超级稻科技培训46期,培训

农民达11826人次,办技术专栏122期,利用录像“三电合一”频道

播放超级稻栽培技术达82场次,印发技术资料22600份,下田间技术

指导咨询4800人次,增强了农民群众对超级稻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

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技术应用水平。

(五)在项目区开展4项试验。

1、水气平衡栽培技术试验。

2、超级稻编织布隔层育秧试验。

3、超级稻“631”栽培技术试验。

4、超级稻品种筛选试验。今年引进10个新品种进行种植筛选,

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

四、存在问题。

(一)近几年我县引进几十个超级稻品种试种,表现出丰产性的

品种不多,特别是早、晚超级稻品种少。

(二)超级稻丰产性好,但稻曲病发生严重。

(三)部分农户肥水管理跟不上,超级稻需肥量大,养分充足才

能充分发挥出增产潜力。首次种植超级稻的农户多按传统方法进行管

理,担心施肥过多后期稻株贪青,导致肥水管理跟不上,达不到理想

的产量,影响到超级稻的快速发展。

(四)农资价格涨幅过大,特别是钾肥涨幅大幅提高,农民不愿

增加投入,影响超级稻的增产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超级稻的推

广。

五、2010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超级稻种植的推广力度,争取超额完成全年17万亩推

广任务。

(二)继续引进超级稻新品种,筛选出更多适合我县发展的新品

种,特别是早、晚稻组合的品种。

(三)加大超级稻管护技术的培训,集成多项技术在超级稻上的

应用,发挥出超级稻的增产

(四)2010年下半年计划推广超级稻8万亩。

兴业县农业局

二0一0年八月

新干县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年度工作总结

湖北省超级稻示范与推广项目总结材料(推荐)

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国家示范项目验收大纲

超级稻育种组工作总结

祁东县早稻生产工作总结

市早稻收购工作总结

市早稻收购工作总结

兴业县国家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稻工作总结
《兴业县国家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稻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