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有限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燃烧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有限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燃烧

——卞峰煜同志的先进事迹

卞峰煜同志简介:卞峰煜,男,1951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浙江嵊州人。1969年12月任山西省长治市51272部队农场文书、会计,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任西藏林芝地区监察局副局长,1992年任绍兴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0年12月起至今任绍兴市档案局局长、党组书记。

编者按:在工作中,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是“端坐”、“平躺”,放松懈怠、贪图安逸?还是始终保持灵魂“站立”,开拓奋进、不让生命有一天空转?

卞峰煜选择了后者。50岁调到档案系统,他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重新开始,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即使身患癌症,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在他身上,体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展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卞峰煜为榜样,切实转变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努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走马上任清冷的岗位,无为、奋进,哪个更可取?

病魔威胁的生死关头,生命、事业,哪个更重要?

卞峰煜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作为绍兴市档案局局长,他虽身患甲状腺癌,却常年坚守岗位,硬是干出了一番火热的事业。他说,只要工作,就要始终保持“站立”的姿势,绝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

这是一颗岁月磨出来的“金子”。

(一)

2000年12月,卞峰煜从农业部门转行到档案局上班的第一个月,许多人心里不免猜疑:50岁调到“清闲”部门,无异于提前退休养老。

2001年12月,卞峰煜开始琢磨建党政文件查阅中心。在此之前,他啃完了一本本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掌握了让不少人发怵的网络技术。为赶材料,他不时加班到深夜。那股认真劲让“手下”连连吃惊,一些年轻人汗颜道:“这个局长不简单。”

2003年12月,绍兴市档案局在5年一评的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中上榜,全省只此一家。从率先在全省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到视频信息的自动采集,尝到甜头的几位副手由衷地说,老卞是个真正干事业的人。

2006年12月,卞峰煜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前去探望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动情地说:“卞局长,我们还想跟着你一起干。你一定要早日康复。”

(二)

位于绍兴市府大院内的档案局在紧邻的围墙上有一道小门。这是卞峰煜多次与有关部门协商后开的,为的是方便每月上千人前来查档。

在许多地方,档案秘不示人,查阅者寥寥。卞峰煜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使档案从“文件仓库”中走出来,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

2002年3月,在全省率先建立党政文件查阅中心,收集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行党政机关、单位的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一位姓李的群众去年来几乎每月都要拄着拐杖到档案局查阅相关政策。“这里的文件更新快,查起来方便。”老李高兴地说,一年来档案局为他提供了28份文件,使他受益多多。

“能公开的文件全部马上公开,这一举措打破了当时的‘规矩’,让人不得不佩服老卞的魄力。”绍兴市档案局副局长汤涌说。

不仅如此。绍兴市民贷款、财产公证时如需婚姻证明,也会找到档案局。因为卞峰煜和同事一道跑遍了许多乡镇、街道,把分散在市区的近20万对夫妻的婚姻档案全部接收进馆。

解放初期绍兴市区老房子的房产契税档案也集中起来了。原绍兴钢铁厂退休工人马新岳40多年前买了套绍钢新村的住房,因购房发票遗失无法办理房产证手续。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档案局,结果工作人员在几千份材料中找到了相关证明。老马激动地说:“我终于可以办房产证,有自己的房子了。”

从政府红头文件到婚姻、公证、房产等8种涉民档案,绍兴市档案局的馆藏从不到8万卷猛增到35万卷。深得查阅便利的一些市民送来锦旗、捎来西瓜。卞峰煜高兴地说:“越是‘冷部门’,越要满腔热情去做,老百姓同样会记住我们。”

(三)

2003年9月,绍兴市国家综合档案馆项目正式立项。从此,新馆建设成了卞峰煜解不开的情结。为了新馆顺利投建,他3次谢绝住院治疗,一些人说他“连命都不要了”。

2004年初,卞峰煜的颈部出现肿块,医生怀疑是肿瘤。但此时他正忙于为新馆的定点、资金等奔波,无论如何也不肯去治疗。到第二年,病情进一步加重。在一次会议中,卞峰煜的一位医生朋友看到他肿大的脖子,大吃一惊,再三催促他到医院检查,结果确定为恶性肿瘤,需要马上住院。由于放心不下新馆建设,他最终在自愿放弃手术治疗的协议书上签了字。爱人理解他,配来了中药汤剂,让他在工作之余抽空喝上一口。很快,小杯换成了大杯,大杯换成了暖壶,暖壶又换成了大号的可乐瓶„„

去年7月,新馆打完最后一根桩,卞峰煜终于同意接受治疗。这时癌细胞已经扩散,他食难下咽,嗓音沙哑。面对相貌朴实的卞峰煜,杭州、上海等地的医生起初还把他当成一位讳疾忌医的农民,当了解到卞峰煜身份和为了工作推迟就医的情况后,他们无不动容。

尽管刚动完手术,身体十分虚弱,但卞峰煜依然放不下工作。他让档案局工作人员每月至少送两次资料给他,他就在病床上审核合同条款、经费支出等。去年11月,他回到绍兴住院治疗,当听说新馆已建了三四层高时,忍不住溜出病房跑到了工地,结果出了一身虚汗。第二天,刚有所好转的伤口又发炎了。

“歇歇吧,反正年纪也大了,留给下一任吧。”面对许多人的好心相劝,卞峰煜说:“新馆建设关系档案事业发展,不亲自抓好,我会终身遗憾。”

(四)

卞峰煜的工作魄力大,但在许多人看来十分“吝啬”和“抠门”:

别看他把档案网站管得井井有条,使用的电脑却是堪称“上世纪遗产”的电脑。直到最近,电脑实在没法用了,他才换了一台新的;

他没有配车,整个档案局只有一辆老旧的“桑塔纳”,只要是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随时能把车开走;

新馆设计时,他就提出不造食堂、单位领导办公室内一律不设休息室。如今的办公室装修简单得不用出图纸,为的是省出有限的资金和场地多建档案业务用房„„

同事赵立记得,去年4月,有14万卷档案需从绍兴县兰亭镇搬到市区的库房,数量相当于当时的馆藏量。为节约经费,卞峰煜跟着两辆车来回不停地搬运了3天。期间,档案需编号、登记、装箱,他都亲自动手。

有人说,基建工程是块“肥肉”。卞峰煜在新馆建设过程中,从项目招标、施工方案到内部装修,他事事公开。工程每一阶段,他都要求职工人人参与讨论,以民主投票的方式最终形成决策。对施工平出的每一块场地、开挖的每一条管沟,他都认真实地勘察,反复测量,丝毫不放松要求。在工程填塘渣时,为保证新馆地基坚实,卞峰煜还凌晨跑到工地,查看有没有偷工减料。一个施工人员挖苦他说:“都说‘土石方’是‘鬼石方’,开挖后谁也不清楚具体方量,不可能不浪费一分钱。你都要退休了,还那么较真干嘛?”卞峰煜严肃回答:“干工作不能有半点虚假,我必须确保投资的每分钱都用到实处。”

上月,卞峰煜还没等身体复原,就又开始奔波在单位和工地之间。他说,如果有一天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意把它定格在今天的岗位上。

(摘自2007年06月0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让生命为农信事业而闪光

高考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

让生命和青春在事业中燃烧

演讲稿让青春在空管事业中燃烧

让青春之火在税收事业中燃烧

以生命为话题作文

以生命为话题作文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让热情燃烧

让有限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燃烧
《让有限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燃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