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第二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8: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9月2日 地 点:化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 活动内容:难扑灭的火焰

实验室中地上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兴趣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10月20日 地 点:化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 活动内容:识别气体

老师提供给孩子们三个装满气体的钢制瓶子,由于瓶子外表的颜色标记已退掉了,无法辨认里面装的是哪种气体。老师告诉他们,可能是氧气、氢气、氮气三种气体,但究竟是哪种气体,现在还确定不下来,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鉴别一下才行。请大家鉴别一下吧!

孩子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识别气体:⑴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气体中。现象如下:

1:生成白色固体,则是O2

2:不反应,则是H2 3:生成绿色固体,则是N2

⑵将所有的瓶子编上号,然后分别用试管装入气体少许,接着用点着的火柴放入试管口,如果火柴燃烧的更旺,这是氧气(因为氧气助燃);如果发出爆鸣响声或者气体燃烧,就是氢气;如果火柴马上熄灭,则是氮气。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10月9日 地 点:化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 活动内容:小木炭跳舞

老师先演示小木炭跳舞实验,然后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小木炭跳舞。取一只试管,里面装入3一4克固体硝酸钾,然后用铁夹直立地固定在铁架上,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当固体的硝酸钾逐渐熔化后,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块,投入试管中,并继续加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块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跃起来,一会儿上下跳动,一会儿自身翻转,好似跳舞一样,并且发出灼热的红光。孩子们惊奇中做完实验,一起把疑问的目光投向老师。

小木炭刚放入试管时,试管中硝酸钾的温度较低,还没能使木炭燃烧起来,所以小木炭还在那静止地躺着。对试管继续加热后温度上升,使小木炭达到燃点,这时与硝酸钾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小木炭立刻燃烧发光。因为硝酸钾在高温下分解后放出氧气来,氧气立刻与小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一下子就将小木炭顶了起来。木炭跳起之后,和下面的硝酸钾液体脱离接触,反应中断了,二氧化炭气体就不再发生,当小木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钾上面时,又发生反应,小木炭第二次跳起来。这样的循环往复,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跃起来。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10月20号 地 点:化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 活动内容:白糖变“黑雪”

白糖,是大家经常食用的一种物质,它是白色的小颗粒或粉未状,象冬天的白雪。然而,我却能将它立刻变成“黑雪”。那就请看下面的实验吧。在一个200毫升的烧杯中投入5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几滴经过加热的浓硫酸,顿时白糖就变成一堆蓬松的“黑雪”,在嗤嗤地发热冒气声中,“黑雪”的体积逐渐增大,甚至满出烧杯。白糖顿时变成了“黑雪”,真有意思,谁知道这里的奥妙在什么地方?

白糖变“黑雪”:原来白糖和浓硫酸发生了一种叫做“脱水”的化学反应。浓硫酸有个特别古怪的爱好,就是它与水结合的欲望特别强烈,它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质中的水分它也不放过,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夺过来不可。白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C12H22O11),当它遇到浓硫酸时,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夺走,可怜的白糖就剩下炭了,变成了黑色。浓硫酸夺过水为己有之后,并不满足,它又施展另外一个本领----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来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跑出来。C+2H2SO4=2H2O+2SO2+CO2由于反应后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的跑出,所以体积越来越大,最后变成蓬松的“黑雪”。在浓硫酸夺水的“战斗”中,是个放热过程,所以发出嗤嗤的响声,并为浓硫酸继续氧化碳的过程提供热量。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11月13号 地 点:化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 活动内容:奇怪的天平

老师拿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稀盐酸,使天平保持平衡。接着他又拿两块重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块,一种是锌块,一种是铜块。并同时将这两种金属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过一会儿,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不是天平出了毛病,而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在金属中,有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有的金属比较懒惰,不愿意进行化学反应。比如金属锌就比较活泼,它和稀盐酸发生反应而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气不溶解于水而跑出。由于生成的氢气源源不断地跑掉,所以放锌块的那一端的重量逐渐减少。而另一端的铜块却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这一端的重量保持不变。因此,整个天平往放有铜块那端倾斜。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11月28日 地 点:化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 活动内容:不安定的卫生球

提起卫生球,大家一定很熟悉,经常用它来杀死衣箱中的蛀虫。然而,当你把它放到一个含有醋酸和小苏打的水溶液里一它会怎样呢?开始时,它一直沉睡在杯底,可是,过一会儿,它就不安静了,却在水里上下跳动,好象得了癫狂症一样。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经过这种化学反应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了一个个很小很小的小气泡粘附在杯底或杯壁上,卫生球的全身也都粘满这种小气泡。二氧化碳比水轻,要往水面上升,一旦卫生球粘住的这种气泡达到了一定程度,就象溺水者拉到了救生圈一样,直往上升。当卫生球升到水面时,由于所受压力的减小,附在卫生球上面的小气泡破裂了,卫生球又恢复原来的比重,失去了“救生圈”,于是又沉回杯底,到再粘足够的小气泡时,又浮了上来。这样循环往复,卫生球便奔走不停。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

时 间:2015年12月10日 地 点:化学实验室 活动成员: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 活动内容:一吹即燃的蜡烛

一般的蜡烛,当它燃烧的时候,一口气就可吹灭.然而,却有一种特殊的蜡烛,当你需要点燃的时候,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了,请看老师的表演吧。老师拿一只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他对准蜡心吹一口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你能回答蜡烛一吹即燃的奥秘吗?

老师在表演之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了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因为二硫化碳液体是极易挥发的物质,老师吹口长气使其挥发速度进一步加快,当二硫化碳挥发完了,烛芯上留下极为细小的白磷颗粒,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热量,当温度升高到35℃时,白磷便自行燃烧,随之就把原来熄灭的烛芯又引着了。这种由于白磷在空气中氧化而引起的燃烧现象,在大自然中是经常发生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火”或“鬼火”。

化学第二课堂活动记录

第二课堂活动记录表

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第二课堂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记录第二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