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8: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佘平德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究,体育教学日趋成熟,但受诸多因素制约,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障碍;由于现代体育的冲击,很多具有浓重本土气息和健身娱乐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日渐衰落;由于体育教学开展项目过于单一或不符合学生需求,本该气氛活跃的体育课常出现学生厌学的尴尬。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使以上问题得以解决。

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性浓厚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非常贴近形式生活。因此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及其潜藏优势,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行之道。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景谷一中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得出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为景谷一中体育教学寻求新突破提供基础和依据,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与传承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1.景谷县较流行几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景谷县是祖国西南边陲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以傣族、彝族自治的多种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景谷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莫过于打陀螺、象脚鼓舞、三垛脚、踩高跷、舞龙、弹玻璃球、荡秋千、打磨秋等项目。

象脚鼓舞和舞龙是景谷县大型节庆表演不可或缺的传统节目,特别是象脚鼓舞在景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傣族男子的主要传统体育活动;荡秋千、打磨秋、弹玻璃球、踩高跷是景谷大多数农村孩子幼时的娱乐项目,深受各族不同年龄的孩子喜欢;三跺脚在景谷是男女老少各个人群都喜欢的活动,在广场或空旷地放上音乐,大家手拉手尽情舞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使心理达到放松;打陀螺是景谷的一大特色,作为竞技性的打陀螺运动在景谷有着不亚于篮球等现代体育的地位,深受男子特别是中老年男子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打陀螺在景谷不仅是群众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是景谷对外交流的重要媒介,景谷多次举办过国内大型陀螺比赛。

2.可行性分析 2.1开发价值分析

整体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并传承下来的,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具有极强的文化传承价值;能流传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活动形式是较有益与身心健康的,具有健身娱乐的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大多简单易学,开展方便,适应性强,经济实用。

对学校而言,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为解决场地器材匮乏、体育教学内容有限、学生厌学、教学目标难以完成等诸多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具备极强的健身娱乐、文化传承、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价值,下面仅着重对景谷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发价值作简要分析。

2.1.1三跺脚

三跺脚在场地上仅需一平整空地即可,可以放音乐也可合唱伴奏,所以投入极少;男女老少皆可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具有广泛适应性;动作简单易学,可根据节奏改编,极易开展。三跺脚一般是在音乐下尽情释放,对心理上的放松很有效果,长时间跳动对腿部力量的发展效果明显,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保健作用明显,尤其它具有很好的减肥效果。三跺脚多是以集体活动为主,便以交流和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在景谷,三跺脚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每逢年头节日或婚嫁等重大活动,村子里都会组织跳三跺脚,展示喜庆的气氛。村民们不论男女老少,围起圈子,手牵手在弦匠的伴奏下逆时针而动,整齐的步伐跺出响亮的声音,气氛尤为热烈。三跺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广场或公园里随处可见中老年伴着音乐尽情起舞,旁边还有大群的儿童在欢快跟随的热闹场景。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常摆上烟酒食物,围成一圈吹着乐器一起舞动,一起欢呼,在此场景下青少年也常喜欢凑凑热闹。 2.1.2打陀螺

打陀螺是景谷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之一。民间流传着“过年过到二月八,陀螺打到青草发”的说法,打陀螺是一项常年开展的民族体育运动。从县城到乡(镇)、村寨,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打陀螺。景谷县体育局根据民族民间多年的比赛方法,一九八二年制定了新的陀螺比赛规则,后来规则逐步得到完善。现在,在景谷县打陀螺已不分时间,不分城乡,不分民族,不分老少,不分男女,蔚然成为一项朴实健康的体育运动。

打陀螺活动使人体的肢、腰眼、脑、心等得到全面的锻炼,具有静心养神、明目醒脑、活络关节、舒筋活血、调理肠胃、改善睡眠,降脂减肥等保健功能,特别是对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保健作用[10]。在景谷县城镇,中老年人已把陀螺运动作为强身健体的日常休闲锻炼活动,不乏有因长期坚持而驱除顽疾的奇迹发生。在广大农村,每逢春节、元宵节和二月八等传统节日,都要把打陀螺比赛作为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村内赛、村与村赛,赛后由输家请客,双方饮酒共餐,欢歌跳舞,热闹非凡,成了调节人际关系,充实精神文化的桥梁。 2.1.3象脚鼓舞

傣族的舞蹈丰富多彩,其中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象脚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物色的一种群众性男子舞蹈。因挎着形似象脚的鼓起舞,故名象脚鼓舞。

象脚鼓舞不仅是健身娱乐的体育项目,同时也是节庆表演的文艺节目,更是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心情的宣泄法式。

在景谷,象脚鼓舞是县庆等喜庆节日里重要的表演项目,同时也是对外宣传展现景谷风貌的一面旗帜。景谷相关部门及单位对象脚鼓舞表现形式进行了创新性的编排,使其更具艺术性、观赏性和表演性,取得了极大成功。 2.2学生情况调查

2.2.1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通过调查,在景谷一中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报以可有可无的态度,尤其是女生更是占所有人数的。虽然有许多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也有不少学生讨厌体育课。讨厌体育课的学生基本是因为体育课怕累、怕脏、不喜欢上课内容等,女生尤为突出;喜欢体育可的学生大多数是认为体育课能锻炼身体又能起到放松的作用,但也有少数男生是因为不用待在教室里而喜欢上体育课;而对体育课无所谓的学生基本上就是认为同样是上课,上什么课都一样,听教师安排就行。综合来看,很少有人提出对体育课非常有兴趣而喜欢去上,说明即使学生认为体育课有意义,但上体育的乏味使得他们不喜欢上体育课。 2.2.2.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 通过调查,认识和喜欢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认为它们对自己很有帮助的学生很多,但大部分学生都不懂它们的动作技术。基本上所有学生都有自己所喜欢的民族体育活动,而在问及这些体育活动对自己身体健康、学习、社会适应、情绪释放等方面的影响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对自己很有帮助,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帮助或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几乎没有学生认为是没有帮助的。 2.2.3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兴趣

调查分析发现,学生不想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和抱无所谓态度的只有少数人,大分学生都对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很有兴趣。如果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会比现在更喜欢上体育课。 2.3教师认知调查

2.3.1教师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情况

大多数教师基本上没有尝试过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原因是场地器材制约和课时有限等条件限制。个别教师尝试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所起到的效果也有好有坏,主要因引入情境和时机而异。 2.3.2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和看法

教师都对打陀螺、三跺脚、踩高跷、打磨秋等民族体育活动较为熟悉,且有把握开展教学或应用于教学,而对于象脚鼓舞、舞龙等活动由于器材缺乏、技术复杂,教师没有太大把握。

2.3.3.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效果及融入方式

教师们为,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对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最好的融入形式是课前活动、课后放松和素质练习,必要时也可以专门开展教学。 2.3.4阻碍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因素

教师们认为,现阶段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景谷一中体育教学的主要障碍是经费和场地器材的制约和不了解有关部门领导的意见。 2.3.5景谷一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及教师建议

教师们认为,景谷一中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有三大优势:其一,景谷多民族聚居使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广泛交流和渗透,学生有较好基础;其二,景谷民族体育丰富多彩,开展广泛,学生较感兴趣;其三,因为开展广泛,学生能学有所用,通过去应用又能促进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们建议,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态度及兴趣,在征得相关部门领导支持后,选择几项教师有把握学生乐意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体育教学,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发展的。 2..4主管部门领导意见调查

通过调查,主管主要领导基本都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并且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身心有诸多裨益,应该传承和发扬,而学校就是重要的载体。他们认为,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在景谷一中是可行的,只是一直以来都缺乏调查和论证,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基础。他们指出只要操作得当,这是一个开展特色教学,提高教学创新性和针对性的重要途径。

他们认为景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一中的体育教师具备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能力,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而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任务不是太繁重,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正好契合了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传授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景谷一中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元素是切实可行的。他表示,只要体育教师敢于大胆尝试,程序得当,学校会在一定范围内大力支持,帮助解决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3.存在的问题

3.1 教材化的障碍

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克服缺乏场地器材的实际困难,还起到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参与,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等作用,但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化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3.2师资力量薄弱

景谷一中现在任教师都懂点民族传统体育,那是因为曾经参加或看见过它们的活动,但没有教师专门从事或参加过相关培训,对于有些项目基本上教师们都不太懂,无法将它们在教学中引用。 3.3场地器材及经费不足

景谷一中现有标准篮球场6块,200米田径场一块,另外在学校旁边有4块公共专业陀螺场可以借用,在场地可以满足民族传统体育的引入教学,但是景谷一中目前缺乏开展打陀螺、象脚鼓舞、踩高跷、舞龙等民族传统体育所需的器材。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4.1.1在景谷较普遍的几种民族传统体育很受人们的欢迎,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都具有较强健身娱乐、文化传承、社会交往等多重作用和价值,有必要把它们引入学校,想促进学生即可和发展的同时使它们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4.1.2经过调查分析,景谷一中学生明显存在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状况,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较大兴趣,且认为对自己很有帮助,所以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是有必要的,大多数学生表示如果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体育课他们会更加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对景谷特有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较好基础,乐于接受在体育课中出现民族传统体育元素,所以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又是可行的。所以,从学生角度看,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是切实可行而有必要的。 4.1.3经过调查,景谷一中教师普遍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上还是在完成教学目标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且对景谷开展较普遍的几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教师们都很有把握。所以,教师是乐意也有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

4.1.4经过走访主管领导,了解到他认为在教学中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是科学的,在景谷一中是鼓励教师去尝试的,相关阻碍是可以克服的,在这方面景谷一中是有优势的。 4.2建议

4.2.1为摆脱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为保护现代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为学生的发展与健康,为体育教学的不断突破和创新。各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大力鼓励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鼓励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融入一些民族体育元素。对于像景谷一中县这种有条件把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学校,相关领导要鼓励教师去尝试,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早日形成特色化、地方体育教育。

4.2.2体育教师在完善和提高自身时应多去了解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体育课中以多种形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补充,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学校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更好的走进课堂为学生服务,有必要对教师组织相关培训,引进专业人才。

4.2.3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它的包容性,发挥想象,采用和创造替代器材以降低成本。如踩高跷可以用带节的竹竿进行,陀螺可以采用原始的自治陀螺,舞龙可以用粗麻绳代替真龙,三跺脚教学可自唱及合唱来伴奏等。

4.2.4教育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来保障教师的培训和场地器材的配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2011年7月1日

姓名:佘平德

工作单位: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小学 联系电话:14787254899 通讯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小学 邮编:665008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施方案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课后感

覃锐。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学教学的研究

学校体育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路径探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试卷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专题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