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烟草栽培作业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2: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烟草农业理论与实践

09级烟草工程(1)班孙利鹏091810202

2[摘 要]现代烟草农业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传统烟草农业的模式后近几年才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烟草生产和发展模式.但在具体的运作上.各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益于烟草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就现代烟草农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的对策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烟草农业;规律化科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

前言: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农业技术现代化,也十分重视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大力推行农业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1】。专业化形式是基础,主要有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农业一体化主要形式有农工商综合体;社会化主要形式是农业合作组织【2】。中国烟草农业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现代烟草农业市场化程度已日趋成熟、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先进科技广泛应用、产业体系逐渐完善、生态环境倍受重视、专业化分工日益明显【3】。烟草农业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发展为覆盖面广、机构健全、资产雄厚、从业人员较多、行业优势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但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国际粮食危机的凸显,国内粮烟争地、环境与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当前提质增效、节能环保、环境友好、持续发展等重点问题,给烟草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烟草农业必须考虑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生产经营方式【4】。现代烟草农业的实施主体是烟草企业,政府是保障者,烟农是执行者。烟草企业在政府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之下,有效组织烟农实现新型生产模式,改变现有的烟叶生产方式。中国幅员辽阔,地域、经济文化和技术水平等差异较大,全国各地的现代烟草农业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模式,尚处于理性认识、摸索和试验示范阶段。有的烟区初具雏形,有的烟区还仅仅停留在对上级文件的宣传动员阶段,尚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针对目前这一实际,全国迫切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现代烟草农业模式用于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提升我国烟草农业档次,节能增效、节支增收、提高产量与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因此,就现代烟草农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的对策进行了论述,以期对理解和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提供参考【5】。

1 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1 规模化种植

烟叶生产规模化有3个内涵,一是数量规模化,二是质量规模化,三是效益规模化。烟叶生产是计划生产,现代烟草农业就是采用现代烟叶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技术创新,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烟农种烟效益和烟草企业效益最大化。【6】规模化种植要从烟区、烟农的实际出发,解决好土地流转、成本资金、烤房设施、生产技术等问题。应实行与劳动力价格、农副产品价格可比的烟叶价格政策,使烟农有适当合理的种烟利润,鼓励烟农从事规模化种植。在保证烟农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拥有一批密集式烤房的职业烟农;实转管理模式,行合理轮作,解决土地的用养结合和粮烟争地等问题,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努力提高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推动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努力扩大连片种植规模。

1.2集约化经营

集约化经营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烟叶质量、实现集约高效。在采取科学措施降低直接成本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必须实施减工提效措施,增强烟叶种植者的积极性。一是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大力使用多功能起垄机、培土机、编烟机、机动喷雾器等一批先进的烟草农用机械,并加快示范和推广。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户和专业服务组织,优先解决起垄、采收、编烟等用工量大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三是推进和加强烟叶技术进步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烟叶生产工作的科技水平,达到减工增效目的,实现集约化经营。

1.3专业化分工

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应解决好环节分工和技术分工问题,并考虑到烟农的自愿程度。专业化分工在于逐步引导和扶持,尤其是专业化育苗、大田管理和烘烤,解决烟农因缺技术而影响生产和质量效益的问题。一是细化专业分工。积极推进起垄、移栽、采收、编烟、烘烤、分级、病虫害防治等烟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延伸专业化服务范围。二是培育职业烟农。普遍开展烟叶生产技能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大力提高烟农素质,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烟农。三是探索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1.4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烟叶生产精准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达到过程与结果监控的目的,对烟叶生产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把电子信息技术贯穿于烟叶生产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烟叶生产网络,建立并完善烟农信息库、生产管理信息、生产考核信息、远程技术指导、远程病虫害诊断指导、烟叶收购远程监控等,提高生产经营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掌握烟叶生产的基础数据。实现生产、收购和经营的数据集成和整合,拓展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开发集农户信息、烟田信息、生产要素以及烟叶质量追踪管理为一体的烟叶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烟叶生产全面信息化管理,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服务【7】。

2 现代烟草农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状

目前现代烟草农业的运作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典型运作模式,主要有山东诸城烟区的企业+烟叶农场(种烟大户)+农业工人模式,黑龙江烟区开展的机械化耕作模式,云南楚雄烟区建设的专业化烘烤服务模式,福建烟区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广西河池山地烟区的烟农组织建设模式,贵州毕节烤烟专业合作社模式,河南三门峡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湖北省的多样化经营运作模式,辽宁阜新的工场化作业烤房建设模式等【8】。烟草行业倾力构建的科技服务体系给现代烟草农业有力的支撑;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广大烟农的利益提供了新的生机和机遇。

2.2 主要问题

尽管现代烟草农业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形式,但由于其发展时间短,地区差异较大,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1)职业烟农培育体系尚未形成。烟草种植主要由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进行,烟农文化素质偏低,观念陈旧,信息不畅等导致烟农生产技能较弱、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真正的种烟农民职业化。(2)规模化种植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国常年种烟面积为120万hm2,而0.67hm2以上成规模化种植的占32.5%,32万hm2基本烟田受益,占10%,烟草的菲规模化种植带来种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势必导致烟叶质量不一。(3)集约化经营有待进一步提高。烟农种烟方式以家庭生产为基本单位,适宜种烟土地较为分散,有的地方把大块的土地划分为小块土地,这种“划整为零”的做法以及农户与农户间的思想不统一性和差异性,最终导致烟草种植的经营和管理存在较大的不和谐性,也给土地有效流转带来较大的困难,致使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有的地方尚完全处于手工劳作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4)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虽然商品化育苗和预检收购已基本实现专业化运作,但在栽培、中耕培土、

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烟叶成熟采收、调制与分级等方面专业化分工尚处于手工操作的初级水平,有的甚至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5)信息化管理还主要处于理性认识阶段。各地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专门针对现代烟草农业的农业气象专家预测系统、烟草养分测试施用专家系统、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专家系统、烟叶田间成熟识别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调制参数系统等【9】。

3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的主要对策

3.1 以适度集中实现土地有效流转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小农户经营为基础,经营规模太小。可通过土地的有偿流转,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即通过补偿和培训方式鼓励农民到城市谋生,允许和鼓励到城市务工和经商的农民将土地转包或转给当地农民并收取一定的转包费或租金作为补偿,或将土地入股获取收益,同时通过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措施,鼓励土地适当集中和农民之间的联合经营,使烟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烟区布局区域化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组建土地整治公司,将低产田和荒芜的土地集中成片,整治成标准农场后出租给有烟叶生产技术、经营能力和一定经营规模的职业烟农。推广和使用烟草农业机械,在平原烟区使用大型机械,在丘陵和小坝烟区则使用小型农业机械,改变人力、畜力为烟草农业生产主要动力的局面。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烟草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乡村道路、农电、农田排灌和农业市场等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烟草公司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10】。

在具体操作方式上,以探索建立新型组织形式为重点进行方案设计,以村为单位,以组织烤烟专业合作社或烟草农业协会为重点,探索建立烟农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烟草行业以投资入股,形成烟农以股本分红,烟草行业股本金全部用于烟区扩大再生产的新型组织模式,全面展示现代烟草农业共同发展、共创和谐的成果,实现烟农稳定增收、烟叶质量稳步提高、烟区可持续发展【11】。一是以烟农为主体,以烟草公司为支撑,以专业化服务为切入点,由烟草公司投入一定资金,投入到机耕、病虫害统防统治、育苗、烟水路、人工防雹和烘烤等项目中,重点解决好土地的调整问题,为烤烟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烟叶生产作为扶贫产业的带动作用。二是探索新模式,使其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考虑在现有烟水配套基础上,将村组整合起来,以土地入股,烟草行业相应投入资金,建立新型的公司与烟农的关系。对劳务输出较多的烟区规范土地流转政策,把劳务输出人员的土地以长期承包的形式集中到村委会,再分派给留守人员或是雇佣留守人员统一组织烟叶生产;对劳务输出不多的烟区由以户为单位,向互助合作组转变。以烟农小组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和不同方式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分散农户的生产组合起来,以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12】。

3.2 完善科技研究和推广体系

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必须抓好烟田基础、烟站基础和人才基础建设。烟田基础建设应抓好烟田土壤改良,以培肥地力,提高优质烟叶生产能力;有计划地实行粮烟轮作、水旱轮作等轮作制度,做到用养结合。烟站基础建设应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应重点加强基层烟站的全面标准化的建设。抓好人才基础是加快实现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首先应该培养现代烟草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种烟能手【13】。在烟区合理布局保证优质烟叶生产的同时,要科学避免粮烟争地的问题,实行科学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套种等种植制度。建立以公司为主体,烟农参与的烟草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确保在烟草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和推广应用。在发展烟草农业科技的过程中,推进烟草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地区、部门和作业专业化。

3.3 提高烟草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实现烟农职业化

提高我国烟草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烟农职业化尤为重要。现代烟草农业的顺利实

现必须依靠大量高素质并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的烟草农业从业人员,需要从外部注入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和烟草工业的强力支持【14】。围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烟叶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形式多样,先进实用,讲求实效,开展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通过开展培养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烟草技术骨干和后备人才,培养一批种烟能手、农村烟草星火技术带头人,整体提高烟农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烤烟生产技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烟农【15】。

结语: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政策,根据“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工作思路,以提高烟叶生产综合能力为目标,以机制体制创新为突破,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方面转变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工商合作机制,高起点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标准化组织烟叶生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路子。 参考文献

【1】李树举.创新推广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口].湖南农业科学,2008(2):161-163.

【2】孙旭.我国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129-133.

【3】丁伟.王丰,李继新.等.加拿大烟叶生产对我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启示[J].中国烟草学报,2008,14(1):47-50.

【4】姜成康.张平洋.顾惠华.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四方面取得新突破[J].福建烟草。2008(1):8-9.

【5】赵传良.集团化培养烟草农业技术人才模式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8—92.

【6】唐世凯 我国现代烟草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 2009(11)

【7】焦明忠 烟草发展与企业集约化管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8】朱尚德 中国烟草发展报告 工商出版社 2001

【9】卢志丹 烟草公司经理事物全书 京华出版社 1999

【10】张保振 烟草生产流通管理 东方烟草报 2008(1)

【11】孙万树 如何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贵州大学学报 2008(6):11-14

【12】曹建民 探讨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道路 湖北日报 2009(3)

【13】陈炳国 云南烟草经济与跨国经营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14】万荣等 现代商品学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15】邢万里 现代烟草企业经营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8

烟草栽培

《烟草栽培》考试题(A)

烟草栽培学

《烟草栽培》考试题(B)

烟草栽培课程论文

烟草栽培学复习

烟草栽培学课程论文 烟草

烟草栽培学期中考试题目

果树栽培学作业1

四川农业大学(下)烟草栽培学试题

烟草栽培作业
《烟草栽培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烟草栽培 烟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